農村老人說:養兒別養倆,養倆輪官馬。道盡辛酸

2020-12-17 陌上花開且緩歸

因為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中國人普遍都會想要生個兒子,這樣自己老來就能有所依。

即使社會發展至今,養兒防老,依然是農村老人養老的主要模式,尤其是在經濟條件相對落後的農村,對生兒子依然有一種執念,而且總是希望能多生幾個,這樣以後可以相互分擔,會輕鬆一些。

但往往事與願違,有時候家中兒子多了,反倒不是件好事,因為他們會相互推卸責任,就會應了農村那句老話:養兒別養倆,養倆輪官馬。

「輪官馬」是什麼意思呢?官馬,當然是指政府的馬。輪官馬,就是由百姓輪流餵養官府的馬。

在明朝以前,官馬主要是靠朝廷養。到朱元璋時,為了提高馬匹這個戰略資源,就將馬匹交由百姓飼養,就好比納稅一樣,飼養母馬的百姓家就每年上交小馬,飼養小馬的百姓家就每年上交強壯的成年馬。

因為養馬費用高,又幾乎沒有回報,普通百姓都難以承受,官府於是就想了個「輪養」政策,可以由幾家聯合起來共同養一匹馬。官府原本是想給老百姓減輕負擔,但實際操作起來就背道而馳了。

這些人家中,誰家兒子多,勢力強,就仗勢欺人,不出錢不出力;誰家勢單力薄就得挨欺,又出錢又出力,負擔更重。有能力的不養,沒有能力的養不起,這馬自然就養不好了。

還有一些呢!雖然各家情況都差不多,但誰都不想自家吃虧,讓別家佔了便宜,所以在養馬時都儘量剋扣糧草,這馬飽一餐飢一餐的,就更別想養好了。

「養兒別養倆,養倆輪官馬」所反映的就是農村多子家庭,老人養老猶如「輪官馬」一樣的情形。

養兒別養倆,倒並不是說正好是兩個兒子,而是指有多個兒子。老人就好比「輪官馬」中的官馬。農村多子家庭贍養父母,通常是按固定時間輪流著養的,比如這個月住大兒子家,下個月住小兒子家。

原本,老人年紀大了,不適合這麼頻繁的搬來搬去,但因為兒子多,誰也不願獨自承擔下贍養父母的責任,就只好委屈老人了。

而且是一到日子,立馬將老人送到另一家,一刻也不耽誤,生怕遲一天就會多吃一天的虧,這時,老人會覺得自己有種被嫌棄,被掃地出門的感覺,悲從中來。

兒子多了,吃飽是沒問題的,但其他問題卻又會被推來推去。比如老人生了病,有些兒子媳婦頂多也就是自行給老人買點藥吃吃,不太願意帶去看病,因為去醫院太花錢。

如果是臨近月末,就更想拖一拖了,最好能捱到老人搬去另一個兒子家,就跟自己無關了。這樣一來二去的,老人的身體就被拖垮了。

兒子之所以會如此,這和小時候父母的教養分不開。所以生兒子並不是越多越好,生而不養,不如不生,否則只會讓自己晚景悽涼。

關注陌上花,每日給您帶來各種農村趣聞雜談和農事資訊。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養兒別養倆,養倆輪官馬」,何意?為什麼這樣說?
    農村俗語「養兒別養倆,養倆輪官馬」,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農村生孩子不要生兩個兒子,因為在他們的思想中以後老了之後是要跟著兒子一起生活的,都說養兒防老,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 農村俗語「養兒別養倆,養倆輪官馬」,什麼叫輪官馬,你怎麼理解
    養孩子就已經耗盡了所有的資源,到老了怎麼辦?因此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這麼一句話「養兒別養倆,養倆輪官馬」。什麼叫「輪官馬」?古代人們除了賦稅之外,還要進行徭役,除此之外,他們還要承擔起給官府養馬的任務。因為馬匹數量有限,不可能每戶一匹,而且農戶的精力也有限,佔有的資源也有限,因此只能是輪流養育。
  • 俗語:「養兒莫養倆,養倆輪官馬」,後面還有一句,真是這樣嗎?
    「養兒莫養倆,養倆輪官馬」,是什麼意思呢?養兒莫養倆,養倆輪官馬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個「輪官馬」,簡單來說就是輪流為管家養馬。舊社會的當官的或者地主,在糧草不夠充裕的時候,就會想歪點子,讓老百姓為他們餵馬,每戶輪流著餵養。這樣官家的馬匹就需要經常的更換餵養的位置和環境,得不到照料,而且因為是農民們照看,所以還會剋扣馬匹的糧草,這樣馬匹就長得不好。
  • 養兒不養兩匹,養兩匹圓官馬,什麼是圓官馬,老人們為什麼害怕
    簡介: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是積糧防飢,這是一個流傳至今的傳統觀念,也影響了很多家庭,但是,有一個「說得好聽做卻難」的Dao,在古代,雖然也有繼承制度和養老制度,但也存在著不和諧的態勢。然而在問題難以解決的長期壓迫下,俗語「養兒不養倆,養倆輪官馬」已經形成。什麼是輪官馬?在電影和電視劇中,我們經常看到「快馬加鞭」,「八百裡加急」場景,在這裡,人頭是古代驛站的一大作用,而輪官馬是指這些官馬。在古代,官員到任何地方都要休息,如果有緊急情況,他們必須與郵局交換馬匹,因此這些官馬被提供給來往驛站的人。
  •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返鄉創業:這姐弟倆走出了一條致富路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返鄉創業:這姐弟倆走出了一條致富路 2020-06-14 04: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倆小夥救落水老人登央視
    上午9時許,今年80歲的膠州人王老漢騎著電動三輪車路過當地鋼材市場南門道路時,因一輛快速行駛的大貨車將路面積水攪動了起來,在湍急水流作用下,老人連人帶車滑進路邊深溝內,眼看著越陷越深。危急關頭,附近兩名塑料配件商店店主陳梓平和徐鵬立即下水施救,拆掉車窗把老人拖出深溝。 7月27日,記者了解到,倆小夥救人事跡上了央視新聞。
  • 「我們準備不生孩子,當丁克」,聽了老人的回答,夫妻倆陷入沉思
    文/蕾媽育兒經雖然說現如今我國已經開放了二胎政策,但是人們在生孩子的這個問題上還是格外謹慎的。大家並沒有因為國家開放了二胎政策就放開生,有些人反而還做起了丁克。雖然說丁克夫妻的生活非常自由自在,但是要做丁克還是要下很大的決心的。
  • 農村老人常說「雞是千日蟲,再養就受窮」,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就像現在的年輕人喜歡說一些網絡熱詞一樣,農村的老人也有他們喜歡的「熱詞」——農村俗語。相比於現在的網絡熱詞,古人流傳下來的俗語、老話是充滿了智慧。短短幾個字,就能把複雜的事情描述得清清楚楚,而且還包含著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今天,農夫就再來和大家分享幾句經典的農村俗語。
  • 為何有人說,農村老人養不起,城市老人死不起,真是這樣嗎?
    最近網絡上有人談論,農村老人養不起,城市老人死不起,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難道社會上真的是這樣的嗎?以我老家村子裡的人,就能很好地來說明這個問題。~~我老家村子是大別山區一個小山村,經濟發展不是那麼好,但也不是那麼差。
  • 兄妹倆-民間故事
    老夫妻倆當天晚上就被魔鬼害死,兒子莫裡和女兒娜俊被關進了牢房。一天早晨,莫裡和娜俊在牢房裡悶得發呆,兩隻烏鴉落在牢房的後窗上,「篤篤」地用嘴啄斷了木窗欞,對兄妹倆說:「苦命的孩子呀,你們快逃吧!不走,魔鬼會害死你們!」莫裡又驚又喜,問道:「好心的烏鴉,我們怎麼能走得脫啊?」鳥鴉說:「苦命的孩子,不用發愁,快出來,我們背你們飛走!」兄妹倆爬出牢房,騎在烏鴉的背上,閉上眼睛。
  • 庫茲馬難掩不舍:五個總冠軍,你倆與眾不同
    此前傳出的交易流言,雷霆和湖人隊做出交易,湖人送出格林和28號籤,換來了雷霆隊的後衛施洛德,今天這筆交易正式官宣了,格林也正式的成為了雷霆隊的球員,隨後雷霆隊再次做出交易,把格林送到了76人,而這也是格林兩年內的第三支球隊。
  • 在農村老人常說「養狗十年,必定成精」,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老人常說「土狗養十年,必定成精」,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我認為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來解釋一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土狗養十年,必定成精」的意思就是一隻土狗在人身邊養了十年,如果你平時經常訓練他,陪伴他,十年之後,這條狗就會特別的通人性。狗的一年相當於我們人類活了七年,如果這條土狗你養了十年,它就相當於活了七十歲左右。
  • 農村人養豬養馬必備石槽,如今卻荒廢大院,馬槽也成養花槽
    農村人養豬養馬必備石槽,如今卻荒廢大院,馬槽也成養花槽在過去的農村我們知道是非常的落後,很多的農民收入來源來僅僅是靠著種地,對於做生意來說是非常的少,在那個時候,種地也不是像如今一樣機械化,基本都是人和牲口來完成,雖然累一些,不過農民依然還是很開心,在農村除了養一些牛馬之外,還養的就是豬了
  • 為什麼養馬的越來越少了?看完之後,你可能也不願意養馬
    農村有很多人為了多增添一些收入,就會開展一些養殖副業。比如養點兔子,養群羊和牛等。不過大家可能都發現了,在農村很少有人養馬,這是啥原因呢?
  • 淺談電影《我們倆》孤單與陪伴的話題,很多人總是能說卻不會做
    因為老人家年事已高,過得也十分節儉,在日常開支上精打細算,雖然每天磕磕絆絆,吵吵鬧鬧,但是小馬漸漸發現,生活中的小事情會讓自己變得更加充實,同時老太太也發現兩個人要比一個人更好,可以排解自己的孤單寂寞。電影中,小馬為老太太拍電影的情節令人動容,女孩讓老人回憶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最後老人連續說:「不給錢嗎?電視上會播嗎?
  • 爺孫倆的「武漢加油」
    爺孫倆對口快板 傳真情 戰疫情「一切行動聽指揮,為戰鬥勝利爭光輝,少出門、躲病毒,出門要把口罩戴,勤消毒、多洗手,嚴禁聚會和訪友,微信簡訊最方便,賀歲恭喜受點讚。」2月1日,家住臨渭區解放街道印機社區的那振聲老人和他的孫子那琦森錄製了一段視頻——對口快板「武漢加油」。快板這麼一打呀,爺孫倆精神飽滿在家也好比上了舞臺,穿上了演出服,意氣風發要把這團結一致戰役情的大事說一說。72歲的爺爺那振聲聲音飽滿,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的說詞鏗鏘有力;22歲的孫子那琦森口齒伶俐,絲毫不輸爺爺的風採,抵抗疫情怎麼做,快言快語說得好。
  • 農村老人常說「拱腰驢,凹腰馬,偏腿老牛不用打」什麼意思?
    生活在農村最大的樂趣是和農村老人在一起暢談聊天,和長輩們在一起聊天時不僅能學習到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還能從長輩的口中聽到些逐漸被遺忘的老話。這些農村老話是長輩們在生活中常用的現成話,它是農村人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通過反覆實踐和驗證的經驗總結,是真知灼見,是智慧的結晶。
  • 庫茲馬、格林你倆讓我省點心吧
    2020這個年份估計很多人都會對它說句wc。畢竟全球疫情籠罩,經濟不夠強勁實在讓人煎熬,但是喜歡籃球的朋友們這個月份也有期待的事情,那就是備受期待的*湖季後賽大戰,周六早上懶得早起看比賽,但看完後湖人球迷估計要吐血到流血過多,因為被庫茲馬和格林這倆貨給氣死了。
  • 先以5元「小錢」看手相獲取信任,再誘騙老人花「大錢」燒香,姐妹倆...
    揚子晚報網9月23日訊(通訊員 徐剛 李衝 記者 陳詠)記者23日從高郵警方了解到一起姐妹倆利用老人封建迷信思想進行的詐騙案,兩女子落網時已作案3起。嫌疑人落網2020年8月份以來,高郵時三垛鎮轄區內連續發生多起詐騙案件,受害人均為農村老人。
  • 老電影推薦:《我們倆》,感人至深,發人深省
    《我們倆》是一部2006年上映的小成本電影,整部電影一個場景,兩位演員,卻獲獎無數。該劇主要講述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外地求學的女大學生租下了離學校很近的四合院裡的一間房,而房東則是一位性情古怪,挑剔的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