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場是一座城市的必遊之地,因為這裡藏著最地道的本地風味和最真實的生活溫度。
論起南京菜場界的扛把子,如果說迎賓菜場是硃砂痣,那科巷菜場自然就是白月光。
▲同樣都是人氣滿滿,迎賓菜場像個活潑的小杆子,科巷菜場則如溫柔的潘西。
前幾天逛完熱鬧的迎賓菜場,就一直對鼎鼎有名的科巷菜場滿懷期待。究竟誰才是南京第一菜市場,一定要得出個答案。
▲從地鐵二號線大行宮站的3號口出來,穿過新世紀廣場,就能沿著科巷找到菜場。
於是,挑了個晴朗的冬日,我提著菜籃子直奔科巷!
承包了附近居民餐桌的南京老菜場
作為一家菜場,能入選「南京老字號」,放眼全南京城,這是獨一份。
創立於上世紀50年代的科巷菜場,還是南京主城區最大、最全、最乾淨的老牌菜市場。在這裡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恩正!
▲科巷菜場裡專門開闢了展示櫥窗,一樣樣南京老物件彰顯出科巷菜場的歷史地位。
住在附近的人,多多少少都有類似記憶——
因為科巷菜場的菜價比周圍便宜不少,民生新聞總拿這裡的菜價作為標杆;
凌晨就有菜農在門口拉貨買賣,所以長輩們有時會在半夜下樓去買最新鮮的菜……
▲儘管規模很大,但是所有攤位分布整齊,聞不到異味,孩子也愛跟著大人一起悠閒地逛吃買菜。
如今,攤位上的屏幕滾動播報菜價,菜場還設立了專門的檢測區域。
科巷菜場陪伴附近居民走過60多年,把新鮮食材送上千家萬戶的餐桌。
菜場邊的隱藏菜單
如果說科巷菜場深受烹飪達人的喜愛,那麼附近美食更是成功收割了無數吃貨。
鴻福麵館、李記淮南牛肉湯、張果佬、鳳凰園清真館、粒粒香滑蛋飯、多哩小館……沒走幾步就已經看花了眼。
我們從菜市場裡面走出來,立馬就開啟了逛吃逛吃模式!
從科巷菜市場側門拐出來,就看到旁邊排著隊的朱家小鄭酥燒餅。
燒餅的香味飄出去老遠,勾得人情不自禁就會加入排隊的行列。
▲店外大爺大媽排著長隊耐心等待,店裡4個夥計也是忙個不停。
一屜燒餅大概需要等候10分鐘,端上來的時候金黃鋥亮,撒滿香噴噴的芝麻粒。
四種口味各有擁躉,蔥油、黑芝麻糖的賣1塊,豆沙的賣1塊5,就屬金絲肉鬆的最豪華,2塊錢1個。
▲拿到燒餅立馬掰開,熱氣和香氣登時撲面而來,咬上一口,外殼酥脆,香味綿長。
隊伍看上去不長,卻也等了半個小時,因為排在前面的一買都是十個八個,一屜很快就賣完了。
但是沒人抱怨也沒人催促,白了頭的阿姨們不緊不慢地聊著家長裡短。
熱乎的燒餅剛下肚,沒走幾步就看到了天津童子雞咕嘟著往外冒熱氣。
店門口擺著兩口深鍋,聽老闆沙大哥介紹,這是為了方便童子雞先滷後炸。
▲雖然在很多菜市場門口都能買到童子雞,但是只要看到,還是讓人挪不動步。
童子雞18.8元一斤,一整隻20到30元不等。
看著沙大哥從滷鍋裡勾起一隻雞放進旁邊的油鍋裡,滋啦啦地炸上一小會兒,再撈出來時,撒上孜然和辣椒,童子雞就泛起焦黃的誘人光澤。
▲店裡都是整隻雞打包不剁塊,老闆叮囑我如果帶回家去吃的話,放進微波爐裡叮一下就行。
天津童子雞的斜對面,就是頗受歡迎的福印板慄。
由於排隊的人實在太多,我們只好放棄,結果就在旁邊看到了小楊燒餅。店面相當不起眼,聽老闆介紹已經開了28年。
▲看到我們在拍照,善解人意的老闆從爐子裡往外掏餅的時候,特意在爐門口停頓了一下。
老闆夫妻倆都沒有太多言語,幹活的阿姨問過我們口味後,特意又問一句「刷不刷醬」。
小楊燒餅5塊錢一個,有蔥油和梅乾菜兩種口味。燒餅又長又大,刷上特製香辣醬後,非常適合上下班填飽肚子!
▲果然,剛剛接過老闆遞過來的燒餅,排在後面的妹子一口氣幫人帶了4個。
拎著小楊燒餅往科巷深處走,突然發現了街邊的東方宮。
據說這裡的拉麵口味和蘭州當地的已經有了八九分相似,所以很多人是來吃家鄉味道的。
▲店面很大人卻不多,店員招呼我們坐下後掃碼點單,拉麵和小吃都需要自取。
點了小份的紅燒牛肉拉麵和酸菜牛肉拉麵,又單點了一盤牛肉和甜醅子。
囑咐師傅面要細的,澆上辣椒油後,麵條爽彈,還格外的香!甜醅子的味道如同酒釀,甜滋滋的很好喝,所以一口就下了肚。吃完走出店門,渾身都暖和起來。
▲店裡的阿姨告訴我們,拉麵師傅和材料都是老闆從蘭州帶到南京來的。
繼續往前向利濟巷的方向走,陶記德州扒雞的招牌很小,門口排隊的人卻非常顯眼。
雖然店名叫德州扒雞,然而店裡真正賣得俏的卻是藕餅。
▲據說到了下班時間,藕餅就會賣光,幸好店員小哥裝袋迅速,我們才算是順利買到了。
雖說店門口常年排隊,還好我們只等了10分鐘就排到了。
買上10塊錢熱乎乎的藕餅帶回公司投餵同事,咬一口外酥裡嫩,吃上兩三個就感覺稍微有些油了。不過,它金燦燦的外表還是很得吃貨芳心的!
▲店裡還賣糯米藕,很多人都喜歡下班後來這裡買半段,於是晚餐就會變得甜蜜起來。
走到利濟巷的路口,也就走到了此行的最終站點,「草雞蛋現做蛋糕」門前的隊伍從早排到晚。
所以要論起排隊長度和等待時間,這家店都是當之無愧的C位。
▲店門口一大早就排上了長隊,可見這家雞蛋糕的群眾基礎是有多好。
在寒風中排了一個多小時的隊,終於輪到我們的時候還不抓緊買兩袋?
雞蛋糕13元一斤,有麵粉和糯米兩種不同原料做成的口味之分,前者做成圓形,口味鬆軟;後者做成長方形,更軟糯也更有嚼勁。
▲沉甸甸的雞蛋糕拎在手裡,濃鬱的蛋香讓空氣裡也多了幾分香甜氣息。
不過吃上幾口就感覺,和其他菜場門口賣的無水雞蛋糕也並沒有太大差別。
然而最大的感受就是,排隊時間真的是太太太長了!
▲這家店已經開了不少年,主打「不加一滴水,草雞蛋做蛋糕」。
天色漸暗之後,買好了菜的人們慢慢踱著步子往家走,覓食的人們則匆匆尋味而至。沒有什麼是一頓美食解決不了的!
科巷菜場為飢腸轆轆、滿心疲倦的人們補充能量,助他們迎接每一天的到來。
echo ‖ 撰文
吳瀚 ‖ 攝影
菜場部分圖片由@武斌_4244提供並授權使用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謝絕轉載
科巷菜市場周圍還有哪些好吃的?
來跟大家說說吧
(在底部留言區與我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