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本大街
格拉本(Graben)在德語的意思為溝,這條大街是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內城區的一條著名街道,繁榮的購物街,沿街都是品牌店、服裝店、餐廳、露天咖啡座。
這是施華洛世奇全球旗艦店,款式最新,還能退稅,還不時有優惠,遊客在這裡買最好了
聖史蒂芬大教堂
聖史蒂芬大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位於奧地利維也納的芬大教堂是維也納的象徵,它坐落在維也納市中心的中央,故又有」維也納心臟」之稱,教堂塔高136.7m,其高度僅次於科隆教堂和烏爾姆教堂,居世界第三。
教堂始建於公曆十二世紀,最早的建築部分是現在的大門和左右兩側的門牆,為羅馬建築風格。哈布斯王朝統治奧地利後,又對教堂進行了重新擴建,修建了南北兩座高塔。南塔先造,有136.7m之高,具有哥德建築風格。
北塔後建,又具有文藝復興的味道。十八世紀時,大教堂又進行了一次擴建,同時對外面的牆壁以巴洛克建築風格為基調進行了整修。在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幾天,一場大火將大教堂嚴重燒毀,直到1948年大教堂才重新修好開放。二戰後,所有的聯邦省份都為它的復建作出了貢獻。
高大的南塔為歌特風格的典範之作,高達136米,在世界上排名第三,被親切地稱為Steffl(小斯蒂夫),教堂巨大的鐘被暱稱為普默林(Pummerin)。新年時,在奧地利廣播與電視上都能聽到普默林的鐘聲。鋪反的屋頂上引人注目的由黃、綠、黑三種顏色組成的臂章圖案以及代表哈布斯堡王朝的雙頭鷹
。
黑死病紀念柱
黑死病紀念柱(Wiener Pestsule)位於維也納內城壕溝大道(Graben)的中央,是歐洲最大的巴洛克式的「黑死病紀念柱」。黑死病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瘟疫之一,起源於亞洲西南部。
最初於1347年傳入西西里群島,立刻橫掃歐洲,患者沒有任何治癒的可能,皮膚出現許多黑斑,死亡過程非常痛苦,故稱為「黑死病」。此病在隨後300年內多次在歐洲捲土重來,總計共有2億多歐洲人死於這場瘟疫。1679年的維也納黑死病肆虐,鼠疫幾乎奪走了三分之二維也納人的生命。
後來為了紀念死於鼠疫的受難者,奧地利皇帝利奧波特一世下令建造了這尊黑死病紀念柱。在這根紀念柱的外型臺座上描繪著神創天地、黑死病流行、最後的晚餐等浮雕。柱身表現了皇帝摘下皇冠,半跪在地上祈求上帝保佑自己的臣民以及在天使的指引下,聖人打倒化身女巫的黑死病。碑文則在提示世人,勿忘上帝給這座城市帶來的懲罰。
納霍夫堡宮
從13世紀開始,直至1918年君主帝國滅亡,霍夫堡皇宮(Hofburg)一直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皇室的重要居所。在這所由2500個房間構成的龐大宮殿群內,一共有二十多個世界級的收藏館,其皇家文化的珍藏,堪稱歐洲之最。
銀器展館中主要展出了帝國當年奢華的餐飲文化,比如昂貴的餐具、精緻的瓷器以及各種宴席裝飾品。茜茜公主博物館的六個展廳內陳列著大量來自皇后寢宮的真品和一些服飾的複製品,可以通過這些探尋追尋茜茜公主生活的印跡。
皇家寓所則按照歷史記錄裝飾布置著奧地利最著名的皇室夫婦,皇帝弗朗茨·約瑟夫和皇后茜茜的19間工作室、起居室及客廳。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就是茜茜公主的家,裡面有一個很大的茜茜公主博物館,陳列著他們以前用過的所有東西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英雄廣場位於霍夫堡宮外,另外總統府、總理府、維也納市政府、議會大廈、自然歷史博物館、藝術史博物館等景點都在這一片區。因廣場上有兩位分別打敗了土爾其軍隊和拿破倫軍隊的歐根親王和卡爾大公兩位奧地利英雄而得名。
維也納英雄廣場
維也納英雄廣場
維也納英雄廣場
維也納城市公園
維也納城市公園(Wiener Stadtpark)是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一座公園,範圍從維也納第一區的戒指路到第三區的乾草市場街(Am Heumarkt),是遊客和維也納本地人都喜愛的景點。
總面積為65,000平方米。圓舞曲之王小約翰·施特勞斯的鍍金銅像,是維也納最有名的以及被拍攝最多的紀念物之一。它開幕於1921年6月26日,框架的大理石浮雕由埃德蒙赫爾默創作。鍍金在1935年被取走,1991年再次安裝。還有其他一些紀念物,例如舒伯特,弗朗茲·萊哈爾,羅伯特·斯託爾茲和漢斯·瑪卡特的。城市公園是維也納紀念碑和雕塑最多的公園。
地址:Landstraer Hauptstrae 7,1030 Wien
交通:乘地鐵U4線到Stadtpark站。
時間:全天開放
門票:免費
維也納城市公園
維也納城市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