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羅盤 2019-08-02 15:25
摘要:不僅僅是財務造假?
引言:多少億的現金說沒就沒,前有康美、康得新打頭,後有輔仁藥業為繼。A股造假防不勝防,逼著炒股者要練就十八般武藝。輔仁藥業告訴我們:想要避雷,不僅要看懂財報。就問問你,即便財務沒有造假,這樣一家公司,你敢買嗎?
01 現金跑路,股息無路
錢不落袋,就永遠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就算上市公司頂著十多億現金,說要發6000萬股息,作為股東也別太開心,畢竟還能變臉說:「哥們不好意思哈!18個億的帳面資金?多久之前的事兒了,我現在是真沒錢,你看只剩不到400萬,怎麼著?這400萬給你?」
人有多大膽,就有多能作。瑞華正在風口浪尖,輔仁藥業就頂風作案,自己把自己暴露了。7月19日和7月25日兩份帳面資金不夠分紅的公告,一下子把自己捧成了醫藥黑網紅,也為瑞華這個被壓得快跪下的駱駝身上再添一棵稻草。
02 花瓶現金,只看不用
自從完成了對自家兄弟開藥的重組,輔仁藥業的財務指標就開始欣欣向榮,其中最讓人看著歡喜的大概就是那現金流,重組兩年帶來15個億的經營性現金流,那可是真金白銀呀,真是看著喜人。
不過2018年的現金流著實嚇人,一共才8.93億的淨利潤,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就有10.32個億,淨利潤現金比率高達116%!對此,輔仁稱這是因為公司加大了催收力度。
然而,輔仁的應收帳款周轉率,可是從4.31下降到了2.28,同時公司被上下遊多佔用了將近3個億的資金。猛拍君只看出了應收帳款越來越催不回來,現金流將惡化,可是一點兒沒明白2018年現金流為什麼這麼好。大概是,加大了催收力度,然而並沒有收回來。
與此同時,輔仁藥業的現金像花瓶一樣中看不中用。帳上留錢的作用無非就是投資、交易和防範風險,我們看看輔仁藥業都做了啥。
先看投資,說實在的不求大富大貴,但是賺個活期利息的要求不算過分吧?可是輔仁這10多個億的貨幣資金,別說理財收益了,就是連利息收入也只有600多萬,折合利率最高也就0.54%。
再說交易,輔仁在帳上留了20個億,卻沒有用它去買東西,反而向銀行借了超過20億的短期款,並做了超過3億的應收款貼現,利息高達8%,此外還通過其它雜七雜八的途徑補充資金6個億。莫非輔仁真的是留了20個億以防天災人禍?
可見公司儘管帳面有著十多億的現金,但是這部分現金極有可能是虛增的,因為輔仁沒法用這部分錢賺錢,而且很缺錢。也正是這個原因公司才會在19年7月付不起股利,在18年6月付不起股權轉讓款。
那麼問題來了,輔仁藥業19年第一季度的18億到底去哪裡了?為什麼輔仁會這麼缺錢?
是經營活動的日常現金使用?如果公司往年的財務報表是真實的,那應該不是,因為從單季度的現金流量表來看,公司每季度的經營性現金流均為正,即使第二季度慘澹到沒有一點兒現金收入,以18年的經營性現金流支出,也不會吃掉所有的現金。
是有重大的投資?2018年報中披露公司並無重大的對外投資。而且18年新增固定資產也不過7.6個億,全年投資性現金流出也就5個多億。
是去還債了?輔仁藥業的短期借款一直是相對穩定的20多億,有增無減,不可能是去還貸。
排除以上可能性,輔仁藥業的現金要麼從來沒有過,要麼被大股東偷偷挪作他用了。
虛增現金只是冰山一角,背後極有可能是收入和利潤的造假,畢竟通過應收帳款掛帳虛增業績太low,容易被拆穿,如果能和審計機構沆瀣一氣,直接虛增現金,那麼只要自己不露馬腳,很難被看出問題。
03 朋比為奸,一起上天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揭一下輔仁藥業的老底兒。輔仁藥業、開藥集團,聽著都挺高大上的,有種為國為民死而後已的感覺,然而真實情況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兒。
輔仁1998年成立,早年戰略是「品種為核心,併購為主線」。
2005年,輔仁借殼ST民豐上市,借殼前輔仁藥業淨利潤1.44億,借殼後淨利潤卻一路下滑到2200萬。然而輔仁一點都不慌張,因為早就準備好了另一枚棋子——開藥集團。
2003年,河南開封市屬企業開封製藥廠負債1.25億元,輔仁為此設立開藥集團,像救世主一樣用5000萬元收購了這個廠子。隨後開始不斷往開藥集團注入資產,包括淨利潤合計3.8億元的四家子公司。
到了2016年,開藥集團形勢一片大好,現金流更是好的嚇人!營收45.34億元,銷售商品的現金流入45.42億元;淨利潤6.53億元,經營性現金淨流入4.83億元。
然而開藥集團的股東卻並不滿意。從2010年開始,超過15家機構進入了開藥,這些股東都是奔著2015年重組去的,然而直到2013年開藥還毫無重組動作。於是最早進入的必康製藥帶頭套現12億揚長而去,隨後紅杉聚業等一批機構也相繼離去。
此處還有個細節,2014年,就是啟動重組的前一年,輔仁藥業總經理邱雲樵、財務總監趙欣相繼辭職,一年後,輔仁藥業實控人朱文臣似乎仍覺得不夠,還找個理由把原總經理邱雲樵送進了監獄!
後來,邱雲樵的妻子為救丈夫,向中紀委、證監會上書,冒死實名舉報輔仁藥業實控人違法犯罪,其中就有開藥股份虛增資產17億,虛報利潤14億的內容。如果舉報屬實,開藥股份就真是一個大局,先造假把所有投資機構都騙了,再以高估值重組,讓投資機構和自己綁在一條船上,然後一起上A股坑一把韭菜!
話說回來,輔仁一看機構都跑了,資金窟窿越來越大,於是委託機構發行了三期資管計劃,彌補資金缺口。LP也不傻,讓我進可以,和我業績對賭,同時2015年必須重組。結果輔仁藥業兩個承諾都沒達成。然而,LP也無可奈何,畢竟重組在即。
2017年,開藥股份成功裝入上市公司,作價78億並配套募集資金26.28億,其中74億用股份支付,剩下3.9億現金支付。
這3.9億輔仁本來想用募集資金出錢,結果募集資金沒成功,輔仁最後也就賴帳了,根據輔仁的公告,與投資機構已達成場外和解。如果是真的和解了,只能說,投資機構對於輔仁表上有錢兜裡沒錢心裡有數,只是不敢說破,說破了,怕一起死。
2017年成功借殼,但輔仁也背了極高的對賭業績。2017-2019年扣非歸母淨利潤不低於7.36億、8.08億、8.74億。如果低於這個數,輔仁先做補償,輔仁把所有增發的股份全部補償完了,還不夠,再輪到後續投資機構。
輔仁好不容易一把將股權比例做到了44.09%,同時把市值堆起來了,怎麼可能允許利潤下降?其它投資機構也搖身一變,成了一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東,烏鴉變鳳凰、白菜成燒雞,自然想著股份解禁前公司千萬不要出么蛾子,所以緘口不言,坐等解禁。
2019年股份終於解禁,除大股東外的前三大股東接連宣布減持,在6個月內不超過6%、6%、5%,截至今年4月份,合計減持超過2%,獲利2.2億元。目前公司市值已跌到40億元以下,這些機構全部股權作價也只有13個億,怕不是要一起虧到天上去了。
04 體系龐雜,負面頻發
在重組前,開藥集團就幾十億的進行股權融資,同時借款還借了20個億。後來上市公司竟然連現金支付的3.9個億都拿不出來,大概率,是上市公司虛增利潤的同時,還在不斷被抽血,供給體外業務去了。
朱文臣的體外資產配置非常複雜,涵蓋了醫藥、酒業、電子商務、金融……而且幾家金融公司投資金額都超過了1億元。
其中,在2016年,輔仁入股了一家P2P公司久億恆遠,並且成為了大股東,朱文臣擔任副董事長,後來P2P暴雷,朱文臣急忙從股權關係上將自己撇清,但資金上是否徹底抽出來了,就不好說了。
除了轟轟烈烈的錢的問題,輔仁藥業還被查出在阿膠中含有牛皮,對此輔仁作出解釋是由於不同產品的交叉汙染。然而,對於這樣一家公司,已經全無信譽可言了。
免責條款
本文談論的股票僅是個人根據公開信息對股票的判斷,同時也不明確這些個股的買賣建議,據此買入,後果自負。
轉載聲明
禁止轉載,且從未授權任何人轉載文章。如若轉載,請申請原作者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