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恆在2017年全運會兩次KO對手。在此前的半決賽中,他就以自己招牌式的高鞭腿擊敗國家隊隊員王文忠,後者曾是本屆全運會的預賽冠軍。
在決賽中的發揮更加神奇。比賽剛開始,他又用一記高鞭腿直接擊中尤雄腮幫,後者直接倒地被救護人員緊急送醫治療,裁判當下做出KO手勢,判定許家恆絕對優勢奪得金牌。
別眨眼!2秒KO以快打慢
「速度」是散打比賽中獲得勝利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運動員對對手的空當、距離即使尋找調整好了,但是進攻速度過慢是無法擊中對方的,而且還可能被對手擊中。
散打技術把速度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強調以快制慢。由此可見,對初學者來說,為提高散打技術,必須認真訓練,提高速度能力。
而速度能力又包括:判斷速度、行動速度、出擊速度等。
判斷速度:在快速的散打比賽中,不但要求判斷準確,而且要求判斷的速度要快。判斷對方用什麼方法進攻和防守,判斷對方的意圖,你做假動作後,根據對方的行動、眼神,快速地判斷對方是否上當,然後做出破敵之策。
行動速度:判斷準確後,行動速度要快,行動是調整距離的手段,距離的調整主要靠步法。其次,靠身法前、後、左、右擺動。如:發現對方的「空當」,要想達到預期的目的,首先用快速的步法來調整兩人之間的距離和角度,為出擊創造有利的條件。
如果行動速度慢,當你接近對方時,對方用後退步又遠離你,你判斷、出擊的速度再快,也是無法擊中對手的,所以說步法是一切動作的先導。
出擊速度:就是出拳、腿攻擊對方的速度。判斷、行動速度都是為出擊速度服務的。前兩者的速度都很快,但如果出擊的速度慢,不但擊不中對方,反而會被對方所擊中。因為行動後的結果,兩人的距離都調整到互相能擊中的情況下,你出擊的速度慢,對方就會搶先擊中你。
搶攻要搶在對方行動之前進攻才能叫搶攻,速度慢就不叫搶攻。例如,要想用拳擊中對方面部,當距離調整好,突然快速發拳擊打對方面部,要有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度,使對方措手不及而被擊中。要求出拳速度快還不夠,發拳前身體各個部位都沒有預動,這才能達到擊中對方的目的。
部分文字來源:《散打百問》
以慢打快是扯淡!散打贏的關鍵是快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