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兄弟》總製片人範冰心:好的主旋律作品可以改造精神世界

2020-12-27 天眼新聞

緊扣時代脈搏,聚焦社會變遷。近兩年,螢屏上湧現了很多高品質主旋律劇作,相比過去嚴肅感人的風格,如今的主旋律作品更加人性化,也讓觀眾感受到更多的溫暖親切。《吉他兄弟》就是這樣一部用兄弟倆創業溫情故事展現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的主旋律作品。作為總製片人,範冰心接受採訪時也談到了《吉他兄弟》與其他主旋律題材作品的差異性。

《吉他兄弟》總製片人範冰心故事講述方清明、方清華兩兄弟從農村跑到大城市到吉他廠打工謀生活,經歷重重困難最終回鄉創業,打造民族吉他品牌的傳奇故事,在範冰心看來,這樣更具藝術氣息的新穎題材,更容易被年輕人接受和喜愛,受眾群體更廣也更具市場價值。「一個好的主旋律電視劇,是可以改造國人的精神世界的。」作為製片人,範冰心在打造主旋律作品時,盡力去發現當下有話題的代表事件,她希望更多年輕人喜歡上主旋律作品,並能從中汲取更多的正能量。110天拍攝,328個場景,8次轉場打磨精品新華網:響應時代號召的主旋律題材作品不少,《吉他兄弟》最大的差異性在哪裡?範冰心:在全國大力提倡建設美麗家鄉、回鄉創業和脫貧攻堅戰的大環境下,很多扶貧類的影視作品應運而生,但這些作品大部分是講農業和種植業的,並不是說這類題材不好,而是對於年輕人來說這類題材不太佔優勢。《吉他兄弟》這部戲講的是貴州的貧困縣裡脫穎而出一個吉他製造業廠,這個題材更具有藝術氣息更新穎,也更受年輕人喜愛,更具有市場價值、受眾群體也更廣泛一些。而且,創辦在貧困縣裡的產業園確確實實解決了一大部分人的就業問題,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條件,解決了民生問題。新華網:故事來自於國家級貧困縣的真實寫照,最初我們是怎樣接觸到這個縣,想要拍攝這樣一部劇的?範冰心:接觸到個項目,最初是因為貴州政府有意開發正安吉他產業園這個題材,我們有幸接洽,我們製作團隊就一致認為這個項目既有題材優勢又有社會意義。因為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等精神,正安的脫貧攻堅和吉他產業的發展之路就是這一精神的最佳體現。我們迅速前往正安縣分別採訪了神曲樂器製造公司總經理鄭傳玖等多位創業者和基層幹部,被深深感動。正安縣政府深耕細作,政府工作人員在招商引資過程中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不管是勞務輸出還是招商引資的決策,都為日後正安縣經濟的發展夯實了基礎。

電視劇《吉他兄弟》劇照

新華網:在拍攝過程中,有哪些是我們最初沒有預料到的困難?範冰心:我們攝製組先後在正安縣、遵義市、重慶市、廣州市、中山市、西班牙等六個地區取景,拍攝328個場景,歷時110天,全組轉場8次,在食宿交通、人員周轉上產生較高費用。因為多場景拍攝,美術置景耗資較大,包括在剪輯、調色、特效、配音、配樂方面都以高標準對待。我覺得錢一定是花在刀刃上,製作的重要環節不能省,是多少就是多少,有效控制更多體現在對時間和效率的把控上,充分地溝通以及團隊各部門的默契合作。新華網:讓你最受觸動的是哪場戲?範冰心:拍攝過程中最觸動我的是兄弟倆得知阿婆噩耗回家的那場戲。方清明和方清華在城市打拼,阿婆一個人留守在老家裡。兩個孩子得知噩耗趕回家裡,最後連老人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當兄弟倆在阿婆的遺像前崩潰大哭的時候,不僅是我、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很觸動。這也是很多廣漂、北漂心裡最擔心的事情,一旦發生了那就是一輩子的遺憾的心結。我也希望通過這部作品,可以勸導年輕人在努力奮鬥的時候,別忘了家裡的老人還在殷切的等著你回家或者只是一個電話,多陪伴他們,對年輕人自己也是一种放松和心靈慰藉。用真實故事鼓勵年輕人堅韌勇敢追求目標新華網:《吉他兄弟》如何在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個體經歷與時代大潮、個體情感與集體情感之間來權衡連結?範冰心:劇中林美心是在了解了政府號召才毅然決然的抓住了這個擺脫命運的機會,去廣州開始了一段打工生活。方家兄弟創業之後也是為了響應國家建設美麗家鄉、響應貴州省正安縣政府的招商政策才決定遷廠回鄉,最終緩解了當地勞動力外流的現象,帶動了經濟發展。劇中嚴書記有一段話:每年正安縣有20萬人一過完年就像螞蟻一樣爬向一座座城市。這都是很讓人無奈、也必須正視的現象,單獨的個人其實對這種現象無可奈何,但如果發動了無數個方家兄弟回鄉創業,那麼這種現象就一定會有有所緩解。這就是從小我到大我的過程吧。當時我們真心覺得中國一定要崛起自己的民族品牌,也就是由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所以我們在劇中非常濃墨重彩地進行了表達。這也是劇中的方清華從給各個國家做代加工,最終自己發展民族品牌,發展自己的品牌,從低端、中端到高端。讓舶來品吉他在國外的舞臺上拿了製作大獎。這其實也是將咱們的民族文自信加進了《吉他兄弟》中。新華網:《吉他兄弟》希望傳遞怎樣的正能量價值觀?範冰心:我希望這部電視劇可以鼓勵那些有著濃重鄉愁、想要建設美麗家鄉的有志青年可以回鄉創業,反哺家鄉,同時也希望中華民族艱苦奮鬥的民族精神可以傳承下去。

電視劇《吉他兄弟》劇照

新華網:如今的主旋律題材也在吸引「年輕受眾」,對於這方面我們做了哪些?範冰心:從題材上,《吉他兄弟》這部戲講的是貴州的貧困縣裡脫穎而出一個吉他製造業廠,這個題材更具有藝術氣息更新穎,也更受年輕人喜愛,更具有市場價值、受眾群體也更廣泛一些。從選角上,主演應昊茗、高梓淇、王汀和楊菲洋等都是非常優秀和專業的青年演員。塑造的角色也都非常到位,十幾歲的青澀天真,成長後的沉穩從容。打工時的處處碰壁,創業時的磕磕絆絆都呈現得非常好,希望觀眾朋友們會喜歡他們,喜歡《吉他兄弟》。新華網:希望年輕人能從《吉他兄弟》中汲取怎樣的能量?範冰心:2020年由於疫情,全世界範圍內各行各業都受到一定打擊。我希望,劇中講述的創業故事以及主人公不屈不撓的創業精神能夠重燃當下社會年輕人的創業欲望,鼓舞年輕人不怕挫折、堅韌勇敢的追求理想和目標。新華網:就個人而言,此前你曾製作過兒童劇、舞臺劇、仙俠題材電影等,像《吉他兄弟》這樣的主旋律題材跟此前的作品相比,製作上有哪些不一樣的難度? 範冰心:主旋律需要大格局、大情懷、有深度、有內涵,這種體現正能量的影視劇在行業內外的反響都是優質的,聽上去會讓人產生振奮心理的。但不可忽視的現象是,能引起大眾廣泛關注和討論的高熱度主旋律作品卻並不多見。首先在寫實方面的功夫得做徹底,包括生活部分的豐滿細節,這是現實題材作品的一貫追求。其次對於作品基調的把控,力求平實,突出時代感。最後,我們盡力去發現當下有話題性的代表事件,去抓住更多年輕觀眾。一個好的主旋律電視劇,是可以改造國人的精神世界的,這也是作為一個文藝工作者的作用。希望我作為一名製片人,可以不辱使命。

來源 新華網

見習編輯 吳一凡

編輯 韋依

編審 楊儀 施昱凌

相關焦點

  • 《吉他兄弟》熱播 總製片人範冰心「做好看的主旋律」
    自10月18日起,由範冰心任總製片人,著名導演李舒執導、呂品品任總編劇,應昊茗、高梓淇、王汀、楊菲洋領銜主演,阮兆祥、陳嘉佳、袁新、左騰雲、袁帥、何宣林等主演,劉牧、徐百慧特別出演,王茜華友情出演的當代青年勵志創業電視劇《吉他兄弟》登陸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黃金強檔,該劇主要講述了吉他兄弟方清明、方清華從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鳳竹村老家跑到廣州吉他廠打工謀生,在經歷了從白手起家的打工仔到吉他廠老闆的成長轉變後
  • 《吉他兄弟》燃情熱播 別樣創業劇打動人心
    由範冰心任總製片人,著名導演李舒執導、呂品品任總編劇,應昊茗、高梓淇、王汀、楊菲洋領銜主演的青年勵志創業電視劇《吉他兄弟》正在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黃金強檔和綜合頻道下午檔同步熱播,該劇恰恰就講述了吉他兄弟方清明、方清華從白手起家的打工仔成長為事業有成的創業者的傳奇經歷。頗具文藝氣息的創業題材讓觀眾們迅速被帶入,開播至今引起不少熱議,也讓我們看到了當代青年創業者從無到有、從漂泊到堅定的蛻變。
  • 《吉他兄弟》熱播 總編劇呂品品:把自己當作普通的觀眾
    目前,由範冰心任總製片人,著名導演李舒執導,呂品品任總編劇,應昊茗、高梓淇、王汀、楊菲洋領銜主演的當代青年勵志創業電視劇《吉他兄弟》正在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黃金強檔、綜合頻道下午檔同步熱播中,引發觀眾關注和熱議不斷。一部劇的討論度和熱點表面上集中於演員的演繹,但存在於其背後決定質感的核心是劇本基礎。
  • 如何講好新時代青年奮鬥故事?電視劇《吉他兄弟》主創為你解答
    《吉他兄弟》海報(片方供圖)劇中展現「廣漂」的眾生百態,恰恰戳中了當下年輕人的痛點,也讓觀眾感受到更多的親切與共鳴。電視劇《吉他兄弟》導演李舒表示,「《吉他兄弟》正面展現了那些不幹向貧窮低頭、敢於走出去闖出一條升路的正安農民工,其立意和主題,正是對中國農民工『走出去』精神的讚美。」
  • 《吉他兄弟》有真實勵志創業故事,還有醉人的廣州美景!
    「珠江兩岸的夜景、小蠻腰、獵德橋……我們拍攝的時候都在感嘆,廣州好漂亮。」 劇中緩緩鋪陳的農村青年返鄉創業畫卷,與新時代年輕人順應時代感召的主流思潮相貼合,彰顯新一代小鎮青年「走出去、走回來」的時代精神。而且,劇中的創業故事以及主人公不屈不撓的創業精神鼓舞著年輕觀眾不怕挫折、堅韌勇敢地追求理想和目標,頗具現實意義。
  • 《吉他兄弟》:從兄弟情到家國愛
    《吉他兄弟》釋放的勵志力量是強烈的。來自貴州正安貧困山區的清華、清明兩兄弟,從小失去父親,母親為養活兩個兒子並培養他們上大學,在改革開放之始隨正安「三百娘子軍」去廣州打工,卻因一場意外一去不復返。劇集秉持現實主義精神敘寫創業的崎嶇,使劇集十分「接地氣」。一部優質劇,不僅要「接地氣」,更應該「抬人氣」。
  • 光明日報評《吉他兄弟》:從兄弟情到家國愛
    《吉他兄弟》釋放的勵志力量是強烈的。來自貴州正安貧困山區的清華、清明兩兄弟,從小失去父親,母親為養活兩個兒子並培養他們上大學,在改革開放之始隨正安「三百娘子軍」去廣州打工,卻因一場意外一去不復返。劇集秉持現實主義精神敘寫創業的崎嶇,使劇集十分「接地氣」。
  • 製片人喬柏華談《別叫我兄弟》:獻給父輩的禮物
    《別叫我兄弟》劇照  搜狐娛樂訊 日前,電視劇《別叫我兄弟》在北京衛視、河南衛視熱播並以高收視完美收官。該劇由東侖傳媒出品,任重、朱雨辰主演,喬柏華擔任總製片人。  電視劇《別叫我兄弟》以80年代北京為故事背景,講述了幾位老北京發小的愛情、友情、親情的感人故事。據悉,該劇是由總製片人喬柏華的父親提供的原創故事,說到劇本喬柏華感慨頗多,他表示:「最初創作《別叫我兄弟》的初衷,其實是因為和父親之間關於「電視劇到底應該重商業還是重文藝」的較勁和賭氣。我父親一生熱愛文藝與文學,曾經自己寫了一部小說,想拍成電視劇,但我看了後覺得很不商業。
  • 貴州籍導演執導貴州戲|李舒:電視劇《吉他兄弟》是我與故鄉的一個...
    李舒在給演員說戲受訪者供圖貴陽籍導演李舒執導的電視劇《吉他兄弟》,眼下正在熱播,一路領先的收視率,讓這位被稱作「主旋律導演」的電視人欣然不已。既在電視劇頻道播出,也在綜合頻道播出,李舒說,這說明《吉他兄弟》產生的影響開始體現出來了。在李舒看來,一部電視劇的好壞,不是在於它的拍攝過程,而是在於電視劇拍出來後社會及觀眾對它的評價,收視率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吉他兄弟》是一部主旋律電視劇,它的高收視率,說明人們對「扶貧」和「創業」這兩個烙上時代印痕的社會性詞語,持著高度關注的態度。
  • 吉他兄弟電視劇有沒有原型 是根據時間改編的嗎
    《吉他兄弟》這部劇的故事發生在貴州,以貴州正安300娘子軍這個故事為背景,以正安縣真人真事為範例進行拍攝,展現了正安人民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面貌。據說,方清明和方清華這對兄弟也有原型,那就是正安縣鄭傳玖兩兄弟的真實創業故事,為了更好地再現當時的情節,劇組也去了正安吉他產業園區取景,因此劇中的場景幾乎都是真實的。在十五年前,方清明和方清華的母親外出打工,結果一直都沒有回來。十五年之後,兄弟倆離開了家鄉去了廣州打工,吃了很多苦。但是這兄弟倆後來聯手創業,又回鄉創業打造民族吉他品牌。
  • 《新世界》解碼新時代主旋律題材電視劇創作基因
    作為一部回顧歷史、弘揚時代熱血的主旋律作品,《新世界》絲毫不落窠臼,堅持將大格局和小人物相結合,充分彰顯新時代的主旋律表達。電視評論家胡智鋒曾用四個「有」歸納了主旋律作品的好看標準,「有種、有貨、有料、有趣。」他解釋:「有種,是有擔當有情懷;有貨,是要有哲理和思想;有料,是要有故事、有細節;有趣,就是要拍得有趣味。」
  • 《特種兵王3之戰天嬌》愛奇藝熱播,弘揚主旋律熱度飆升
    這要歸功於陳虎除了演員身份,他更是好萊塢出名的動作指導,其中擔任動作主創的《黑客帝國》《殺死比爾》雙雙獲得好萊塢舉辦的「世界電影特技大獎」提名,轟動海外華人世界。此次加入《特種兵王3之戰天嬌》,更是讓這部電影的動作水平有了質的改變。
  • 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吉他兄弟》熱播
    以正安吉他產業發展為原型,以正安農民工返鄉創業為題材,以脫貧攻堅為背景的電視劇《吉他兄弟》,於10月18日在央視8套熱播,收視成績喜人。  《吉他兄弟》以貴州正安300娘子軍開創貴州乃至全國勞務輸出先河,外出務工人員返鄉打造吉他世界工廠為背景,以小窺大,感受新時代中國發展脈搏。
  • 電視劇《吉他兄弟》:用奮鬥的汗水澆灌青春年華
    這種精神品質在兩個兒子方清明和方清華身上也有所體現,如果奮鬥精神可以遺傳,兩兄弟完美繼承了母親勇敢奮鬥的精神。他們南下廣州,從為小小的吉他廠打工,到自己創業當老闆,其中的艱辛和困難是可想而知的,但他們從未選擇放棄,從來都是用奮鬥做自己的精神砥柱。唯有奮鬥改變命運,唯有奮鬥撐起出彩人生。沒有永遠的貧窮,只有自己選擇甘於平庸。
  • 吉他兄弟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嗎 吉他兄弟大結局是什麼
    《吉他兄弟》將於今日開播,這是一部關於創業的故事,據悉這是根據真實的故事改編的,以正安縣真人真事為創作原型,那麼,這部劇的結局是什麼?下面小編就來說說。《吉他兄弟》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嗎據說,這部劇改編自真實故事, 以正安縣真人真事為創作原型, 該劇講述了「吉他兄弟」方清明、方清華從農村老家跑到廣州吉他廠打工謀生活,從白手起家的打工仔變成吉他廠老闆,又回鄉創業,打造民族吉他品牌的傳奇故事。這是一個創業者的故事,也是一群「心賦一把琴」的手藝人的故事。劇中,兩位主人公處處碰壁,卻越戰越勇;他們出身貧困,卻盡全力改變命運。
  • 《吉他兄弟》創造勵志故事
    貴州貝加爾樂器公司總經理趙山告訴動靜記者,《吉他兄弟》馬上就要開播了,大家都很期待,電視劇講述的就是整個產業園的故事,大家都能在裡面找到自己。《吉他兄弟》的播出,能讓更多人知道正安吉他,了解正安吉他,支持正安吉他!
  • 網大《特種兵王3之戰天嬌》近日上線,劇情跌宕弘揚主旋律
    該電影由浙江國鳴影視製作有限公司、浙江唐納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映美傳媒出品,魏以巍擔任總製片人,柏舒漫擔任製片人,陳哲敏擔任監製,陳虎、郭曉峰、鄭沛琳、史洪波、吳瀟娜、周馨慧子、大寶哥、張國慶主演。劇情跌宕起伏,弘揚主旋律《特種兵王3之戰天嬌》作為一部軍事動作題材電影,講述了打入毒販內部的沈清等人,通過智慧取得了毒販慧強、慧子兄妹的信任。
  • 彈好這古典吉他十大現代小品,你可以教課了!
    被這個曲子帶入古典吉他世界的朋友非常多,即使簡單,依然可以搜索到很多專業的大師的錄音。音頻是加拿大演奏家克拉夫特(Norbert Kraft)的唱片錄音,克拉夫特就是大名鼎鼎的拿索斯唱片的吉他唱片藝術總監。關於這首曲子的作者是誰?詳見我之前的撰文:《愛的羅曼史》到底是誰寫的?
  • 2020主旋律電影啟示錄
    當下,不管是現實的產業需求,還是社會對影視作品提出的正向價值要求,或是文化出海、輸出中國符號的願景,都讓主旋律成為每一個影視人的必修課。 誰是主旋律的背後推手 主旋律並不是什麼喊口號、意識形態大於藝術表達的事,每個國家的電影都有自己的主旋律。韓國主旋律影片擅用民族主義、「韓朝關係」煽情;日本主旋律影片通常聚焦於反戰題材;美國主旋律影片熱衷於展現高科技實力、講述美國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
  • 【關注】《吉他兄弟》人物原型是他們!
    【關注】《吉他兄弟》人物原型是他們!在經歷了兩次轉廠後,2003年受到同在廣州務工的哥哥鄭傳祥影響,鄭傳玖接觸到吉他製造行業,成為寶嘉樂器製造廠的一名工人。喜歡琢磨的鄭傳玖很快掌握製造吉他的相關技術,成為廠裡的骨幹,幾年時間,他從一名車間工人被提拔為主任,再後來當上了廠長。2007年5月,鄭傳玖和哥哥鄭傳祥聯手創辦廣州神曲樂器,代工生產「依班納」「塔吉瑪」等世界知名品牌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