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I財經社 實習生 周昕
編 | 鹿鳴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帳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近期,關於密室逃脫的話題頻繁登上熱搜。在綜藝《密室大逃脫》中楊冪鄧倫被恐怖主題的真人NPC(non-player character的縮寫,非玩家角色,是遊戲中的角色類型)嚇得原地發抖;廣西南寧一名12歲男孩和同學玩密室逃脫遊戲,被恐怖的遊戲情節嚇到昏迷需住院治療;5月份杭州一男子過分投入密室體驗,鬧出報警烏龍。
對此,AI財經社走訪發現,近年來,由於恐怖主題的NPC門檻低、複製快、坪效高,使得密室逃脫近乎成為「鬼屋」的代名詞。
最早的真人密室逃脫,起源是2006年矽谷一群系統程序師,根據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小說靈感,設計了一系列的場景,並把它們還原到了現實中,提供給所有員工進行冒險解謎,命名為「origin」。這種「燒腦」娛樂傳入中國後不久風靡起來,成為年輕人喜聞樂見一種社交娛樂活動。作為一項新興產業,密室經過近十年的發展早已與最初大相逕庭。
如今的密室已經開始走向了跨界發展的道路:密室+旅遊、密室+教育、密室+,都成為如今密室行業探索的方向。
「密室逃脫大體經歷過4個時代:小紙條時代(紙張+密碼鎖),機械機關時代,劇情密室(將重心放在講故事而並非解謎),演藝密室(有演員NPC,還有大量戲劇元素,注重沉浸式體驗)。」EGA密室逃脫產業聯盟創始人米守春告訴AI財經社。
根據EGA密室逃脫產業聯盟發布的2019全球密室逃脫愛好者調查(中國區)報告顯示,密室愛好者們集中在「00後」、「90後」,可謂密室市場的「絕對主力」。
早在2019年12月時,中娛協·實景娛樂分會預測,2019年全年,密室行業整體規模(包含產業上中下遊引起的交易)有望突破100億元,相比2018年的50億元左右翻一番,可見密室行業近年來發展還是較為可觀的。
北京一家恐怖密室主題體驗館的老闆小伊對AI財經社介紹說,店內200平米的主題從設計到裝修的成本大約在20-30萬左右,隨著密室逃脫主題的升級,大部分成本投入從設備和電力轉移到了主題運營和人工費用,究其原因還是有了NPC的加入,後期成本主要就是設備維護和主題定期的更換。2013年-2016年隨著密室逃脫在中國逐漸蔓延開來,開始出現同質化現象。「起初發展的時候,玩家們多跑幾個主題,基本上所有主題都能通關,就像把所有套路拼接起來一樣,沒有新意。」小伊說。
今年是小伊密室逃脫自主創業的第7個年頭,之前身為廣告設計師的他,2013年因為愛好開了自己的第一家密室。他說道,2013年其實就有了NPC,只不過那時候玩家的反饋並不是很強烈;與2016年相比,恐怖主題中NPC互動的增多讓整個主題更加豐富飽滿,NPC的任務通常是串聯故事,挖掘線索,驚悚元素NPC是最低級的人物設計。「近年來密室的價格也是隨著其火熱程度水漲船高,從2013年的100元以內到現在均價200-300元,當然時間上也會因為劇情和體驗感而增加時長。最火爆的時候,店裡單價268元/人的5個主題一天下來排個6場左右。」小伊說。
提到初創密室是如何推廣市場,招攬顧客,小伊表示,最早是通過線下地推,但往往投入多收回少,有了美團、大眾點評之後,線上平臺成為主要新客來源。
是什麼讓密室老闆們愛上了恐怖主題?
來自西安,從業密室三年的商家圖圖是眼看著「恐怖主題」在西安火起來的,「很多恐怖主題原型就是電影和遊戲,2016年我們開第二家店的時候,發現做個體密室一定要去比較西安和其他城市密室門店,去重慶旅遊的時候,被那裡的恐怖主題深深洗禮了一番後,回來再對自己的店進行了主題的更換,玩家開始有選擇性地挑選恐怖主題,從而我們也就開始更多地開發恐怖主題。」圖圖說。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壓力大,恐怖主題壓縮感強,為人們提供了宣洩和減壓的渠道。許多恐怖密室情節設置和恐怖電影裡會有重疊,因為恐怖密室最早就是從這些『封閉式』恐怖片裡演化出來的,新手玩家容易將恐怖主題與鬼屋劃上等號。想要真正與其他主題拉開差距,關鍵還是要塑造主題口碑。」北京三裡屯某密室老闆對AI財經社說。資深密室玩家容若也表示,相較於其他沉浸式密室主題而言,恐怖主題的NPC門檻低、複製快、坪效高。但是,由於準入門檻低,大量商家湧入後,恐怖主題的質量相當堪憂。
「恐怖主題的密室之所以火爆,都是市場選擇的結果。恐怖故事、電影、各種鬼屋讓大眾應接不暇,而密室在娛樂表達上比舊藝術有太多優勢 ,它是一個沉浸式敘事,比電影,遊戲更有故事性、代入感。我們行業內終究要清醒著,不能去做過份恐怖主題的渲染。」米守春說,「密室逃脫具有較大發展空間,取代舊娛樂趨勢明顯,不會存在產業回退現象,未來還會有更多密室+產業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