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蘇瑤(左)和顧思佳合影。資料圖片
近期,各高校考研複試陸續進入尾聲。昨天,記者從揚州大學醫學院了解到,該校有一對「學霸閨蜜」李蘇瑤、顧思佳,本科五年裡她們是室友,更是好閨蜜。五年時間,兩人共發表第一作者論文5篇,主持過大學生科創項目,並榮獲「挑戰杯」省賽三等獎,是獎學金拿到手軟的「二人組」。目前,她們被一同保送至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攻讀碩士學位。
五年本科,她們成績優異
這對學霸有多牛?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李蘇瑤自2015年入學以來,曾連續三個學年保持年級第一的優秀成績,並獲得兩次國家獎學金。大三時,她在學校的資助下,前往美國紐約蒙特癌症中心見習。在學術科研方面,李蘇瑤曾擔任大學生科創項目主持人,同時,又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兩篇。
而與李蘇瑤一路同行的顧思佳,在入學後更為注重英語的學習。大一時,她便以四級606分、六級611分通過大學生英語等級考試,後又備考雅思,取得好成績。大二時,顧思佳加入了揚大卜平教授的課題組,兩年間,共參與發表國內外文獻5篇,其中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北圖核心、中華醫學會等雜誌中發表論文3篇。
秉承著「醫者仁心」的理念,她們還與志同道合的老師同學共同創立「天使感恩志願隊」,為完善遺體捐獻信息這一公益事業,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在揚州大學2019年獎學金頒獎典禮中,兩人一同獲得「校長一等獎學金」。
保研復旦大學,齊頭並進
李蘇瑤和顧思佳均來自揚州大學醫學院吳登雲實驗班,本科五年裡她們是室友,也是好閨蜜,在學習上更是對方的「小老師」:遇到不懂的知識點時,她們會相互探討;在複習階段,她們也會相互監督;在感到迷茫無助時,她們更會相互打氣加油。
「比如這次在進行保研面試時,我們倆都感到緊張,當時我們就將自己準備好的自我介紹一遍遍地說給對方聽,聽完之後,給對方提出修改的意見,潤色修飾,重複幾次下來,我們越來越有底氣與自信。」顧思佳說,正是在這樣的努力下,兩人都保送至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學習沒有秘訣,靠的是勤奮
談及大學時取得的成績,李蘇瑤告訴記者,哪有什麼學習秘訣,不過就是「勤奮」二字。
李蘇瑤說:「我簡單地將所學課程分為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對於細胞生物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和生化這一類基礎課程,我認為好的順序是課堂—書本—習題—書本。完成了課堂和書本這兩個步驟,再適當做一些題,對知識進行補充和強化,遇到不會的再回到書本,這樣一套流程下來,再難懂的知識點也能克服了。」
英語一直是顧思佳的強項,採訪中,她表示,英語最重要的是積累與堅持。「比如說每天堅持背單詞、聽聽力,有時候比較忙,就可以利用一些碎片時間來完成,如食堂排隊買飯、課間休息等。另外就是要做模擬題,要計時做,模擬真實的考場,之後檢查答案時,除了批對錯,還要去查那些生詞的含義,一些閱讀中好的句子、好的結構、好的立意也可以記下來,當做作文的素材,這些都需要積累和堅持。」
「不忘初心,亦不忘醫者仁心;追逐理想,亦追逐醫學夢想。」採訪中,兩位大學生表示,這是她們不變的求學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