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 藍山/編譯
自:俄羅斯《國防》雜誌2020年第10期
【知遠導讀】本文原載於俄羅斯《國防》雜誌2020年第10期,原標題為Научно-техническая разведка является одним из приоритетных направленийдеятельности СВР России,是俄羅斯對外情報局局長謝爾蓋·納雷什金為《國防》雜誌撰寫的專稿。文章介紹了蘇俄科技情報工作的創建和發展歷史,歷史上最重要的對外科技情報工作範例和科技情報成果,科技情報部門為國家安全、軍事安全和科技安全做出的貢獻,以及當前俄羅斯科技情報工作的任務與現實意義。
俄羅斯對外情報局局長謝爾蓋·納雷什金
1961年4月12日,俄羅斯在人類歷史上首先將其公民送入太空,這發生在對法西斯主義的偉大勝利僅僅16年之後。俄羅斯情報事業在這些事件和許多其他技術突破中發揮了什麼作用呢?曾在前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總局從事科技偵察工作的俄羅斯對外情報局局長謝爾蓋·納雷什金專門為《國防》雜誌撰寫此文,對此問題進行了思考。
俄羅斯科技情報工作的歷史
1941年9月25日,傳奇式的「劍橋五傑」之一約翰·克恩克羅斯在與(蘇聯)駐倫敦間諜機關領導人A·V·戈爾斯基會面時,向後者轉交了英國鈾委員會9天前所召開會議的材料。當時克恩克羅斯是英國科技委員會主席,蘭開斯特郡事務大臣和主計大臣,「軍事內閣」無任所大臣莫裡斯·漢基勳爵的私人秘書。漢基勳爵指導戰爭進行問題,通過英國特工部門開展工作,是國防、安全、科學研究等領域10個委員會的主席。
這是(前蘇聯)利用間諜獲得的關於核能軍事應用的第一批絕密文件資料。這一天堪稱俄羅斯情報史上規模和成果都史無前例的行動的開始,是科技情報工作真正的勝利。
各種歷史政治文獻和回憶錄對這一在業務信函中代號為「巨大」(Enormous)的行動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俄羅斯聯邦對外情報局解密並公布了這方面的許多文件和英雄人物及主要當事人的姓名。
因此,這裡我想著重談一下俄羅斯科技情報工作將近95年的歷史,也許能消除一些大家對它的成見,介紹一下它對俄羅斯主權建立作出的貢獻。
1930年代初創時期
1925年10月26日,蘇聯國民經濟最高委員會主席F·E·捷爾任斯基向國家政治保安總局領導人發出一份公文,建議組織科技偵察。理由是,只有具有特殊職業素養的對外情報人員運用特殊方法才能完成獲得國外關於最新科技成果、先進技術設備和軍事技術裝備的秘密信息這項國家戰略任務。
F·E·捷爾任斯基
他說的是具有純經濟依據、旨在通過非正當競爭獲得利潤的工業間諜活動。這是對科技情報任務的表層觀點,不考慮對外情報在國家體制中的地位和當時的政治形勢。
1920年代中期,西方國家執政集團對蘇聯的敵視態度導致對蘇聯的國際封鎖——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封鎖。封鎖總是會極大影響科技發展速度,導致科學思想停滯和退化,一系列領域和科學流派衰退和消失。
俄國科學流派有理由被認為是最強大的科學流派之一。D I 門捷列夫、I M 謝切諾夫(1829-1905年,俄國生理學學派的創建人,唯物主義思想家,彼得堡科學院名譽院士——譯者注(下同)、K A 季米裡亞澤夫(1843-1920年,俄國達爾文主義博物學家)、I P 巴甫洛夫、A A 馬爾科夫(1892-1971年, 蘇聯獸醫原生動物學家)是生活和工作於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一代傑出科學家的代表。確保祖國科學家接觸到當時的科學發明、先進研究和成果成為國家領導人特別關心的事項。
相應的任務被賦予所有部門和機構。考慮到情報部門的職責範圍,將獲取最前沿秘密情報的任務交給了情報部門。
宣傳畫《高速工業化使蘇聯成為獨立國家》
1926年初,國民經濟最高委員會制定了《境外情報問題清單》,該清單成為獲取國防技術資料和樣品的第一項任務。到30年代之前,已經理順的科技情報流為蘇聯整個科學研究流派和具有世界聲譽的科學家們提供了新的發展機會。依靠獲取的科技情報,蘇聯科學界得以向國家提出了一系列獨創的方案,從而使蘇聯在最短時間內恢復了遭到破壞的生產基礎,並著手進行國家的工業化。當時科技情報工作考慮到國家的戰略目標,為形成有針對性的情報用戶系統而進行了大規模的工作。
衛國戰爭時期
隨著偉大的衛國戰爭於1941年6月爆發,蘇聯國家國防委員會向對外情報部門布置了獲取關於軍事技術裝備和利用最新科技成果的軍事生產技術,以及最重要科技領域的先進理論和試驗研究情報的任務。
1943年6月,國家國防委員會批准了《改善蘇聯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各機關境外工作的措施》,並制定了國家安全機關在對外情報領域的任務,包括科技情報。根據國家國防委員會的決定,對外情報部門被賦予獲取核武器研製情報方面主導組織的角色。
在偉大的衛國戰爭期間,對外情報部門為用戶獲取了噴氣和高速航空技術裝備、雷達、特種化學、生物防禦器材、藥物學、核動力等領域超過1000份成套秘密材料(圖紙、方案、說明書、規程、技術樣品)。
前蘇聯第一顆原子彈RDS-1
我們將永遠銘記那些為俄羅斯核武器的研製作做出不可估量貢獻的光榮的一輩偵察員。以下「俄羅斯英雄」稱號榮獲者在其中佔有特殊位置:克瓦斯尼科夫·列昂尼德·羅曼諾維奇,巴科夫斯基·弗拉季米爾·鮑利索維奇,亞茨科夫·阿納託利·安東諾維奇,費科利索夫·亞歷山大·謝苗諾維奇,莫裡斯和列昂季涅 科恩。正是他們獲得了最高級別的獎勵。還有不少名字直到今天我們也還無權公布。
他們是在智力、人格方面都與眾不同的一群人。他們平等地與人類最聰明的頭腦來往,而後者也信任他們。總地來說,認為「巨大」行動是「前蘇聯間諜盜竊原子彈秘密」的刻板認識不完全符合歷史事實。
讓我們接觸核秘密是西方科學家自願的。他們不僅搞清楚了核物理,也搞清楚了生活現實。無論自己有什麼樣的政治觀點、信仰和好惡,科學家們迅速意識到了世界上只有一個國家掌握核武器的極端危險性。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939年8月2日寫給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信實際上觸發了美國的核計劃。戰後愛因斯坦曾說:「如果我知道德國人研製原子彈不會取得成功,我就不予理睬(此事)了。」而為其勞動結晶的使用後果所震驚的美國核計劃科學領導人羅伯特 奧本海默曾坦言,人類將永遠詛咒「洛斯阿拉莫斯」(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世界首枚原子彈的研製地——譯者注)這個名字。
在廣島和長崎遭到原子彈轟炸之後,原子彈的研製者們充分意識到,「他們為魔鬼完成了一項工作」,而其中許多人在悲劇發生前很早就明白了這一點。
約翰·凱恩克羅斯、弗拉季米爾·巴科夫斯基、列昂尼德·克瓦斯尼科夫
俄羅斯情報人員的主要功勳在於,他們找到了與科技界進步代表打交道的方法,並幫助他們實現其想法。俄羅斯核武器情報戰線上的英雄們充分展現了高度的職業技能、機智、非凡的勇氣和真正的英雄主義,並確保了不諳情報工作細節的科學家幫手的安全。
冷戰時期
在冷戰時期,科技情報部門主要致力於在保持蘇美飛彈核均勢、發展先進武器和技術兵器的基礎上保障國家和國際安全。這些目標要求偵察員們集中所有力量,與情報用戶有效而準確地配合。國家領導層明白這一點,因而採取了旨在進一步加強和發展科技情報工作的步驟。
1956年5月10日,蘇共中央和蘇聯部長會議做出了關於有組織地加強科技情報工作的決定。在中央和境外機關大大加強了幹部潛力。1959年蘇聯在政府中成立了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團軍事工業處。該處的主要任務是開展科技情報任務準備工作,並對所獲情報進行有效的評估。
1949年8月29日,蘇聯在塞米帕拉京斯克靶場成功地進行了其第一次原子彈試驗。
得益於在最高國家層級上採取的組織措施,科技情報工作為許多科技密集型部門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其中,電子部門在有些方面(所掌握技術的數量、所生產元件,特別是軍用元件的品種和技術參數)不遜於美國和日本的電子工業,而在有些方面還超過了它們。
1971年5月,蘇共中央和蘇聯部長會議作出了《進一步加強和積極開展蘇聯部長會議國家安全委員會的科技情報工作》的特別決定,為科技情報工作指明了目標:查明可能導致國外研製出全新武器類型的特別重要的工作。
情報部門本不應該披露關於自身工作的一些事實,但在對外情報工作創建100周年,以及其主要方向之一——科技情報工作創建95周年前夕,我認為這是必要的,以便使俄羅斯公民自豪地了解科技情報工作的宏大規模及其為保障俄羅斯和國際安全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列昂尼娜與莫裡斯·科恩
二戰的硝煙尚未散去,美國就開始「秀肌肉」,企圖控制全世界。嚴重的威脅在於,使美國人過於自信的不僅是他們掌握(他們認為是壟斷)核武器,還有核武器戰略投送工具。利用其戰略飛機的安全性,美國飛行員以施加心理壓力為目標定期侵犯蘇聯遠東領空。為了制止美方的非法挑釁行動,蘇聯專家利用不利的大氣條件,通過從蘇聯境內發送相應的無線電信號,將3架美國B-29轟炸機誘至符拉迪沃斯託克市附近的機場。
阿納託利·亞茨科夫、亞歷山大·費克利索夫、帕威爾·費定
В-29在各方面(機體、發動機、操縱裝置、導航、通信和轟炸設備及其他裝備)都採用了當時的全新技術。投擲最初幾枚原子彈的也正是B-29轟炸機。而隨著G 杜魯門總統入主白宮,蘇聯領土開始面臨受到原子彈轟炸的威脅。根據對外情報部門的建議,國家領導人決定不返還獲得的B-29轟炸機,而只通過外交渠道遣返其機組人員。
蘇聯專家和試飛員們在短時間內掌握了B-29轟炸機並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下將其轉至莫斯科郊區的非對外機場。圖波列夫設計局領受了儘快研製出蘇聯同類飛機的任務,但沒有相應的美國成套技術資料是不可能完成這項任務的。
科技情報部門在綜合行動過程中利用自己的秘密幫手——他們譴責美國對人口眾多的歐洲城市可能實施的毀滅性「地毯式轟炸」的殘暴性,獲得了所需的文件。他們也贊同我們的意見:如果不建立能直接給予美國侵略者同樣的軍事回應的戰略均勢,「大洋彼岸的鷹派」完全可能會使歐洲國家成為核武衝突的犧牲品。
美國及其盟國在從近東到遠東的其他國家領土上發動地區武裝衝突證實了這種擔憂的現實性。
美國B-29轟炸機
開展科技情報工作的成果是,及時獲取了B-29的全套圖紙、說明書和使用規程。對這些資料的詳細研究幫助圖波列夫設計局在最短時間內研製出了蘇聯國產戰略轟炸機。有一個事實有力地說明了行動的非凡意義,即航空工業部通知對外情報部門:願意支持關於政府獎勵成績卓著的偵察員的任何請求。
當前的科技情報工作
在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的形勢下,俄羅斯的對手照常在尋找「莫斯科的惡意」。以前。愛滋病的意外發生曾為美國及其盟國提供了這樣的「機會」。利用疾病的特殊性、未知性和保密性,他們在愛滋病的來源問題上不僅企圖迷惑公眾,還企圖迷惑國際醫學界,暗示蘇聯進行細菌研發。這不僅威脅到蘇聯公民的健康,還使整個國際醫學合作面臨被破壞的威脅。
當時的領導人認識到保護國民和形成統一的國際對抗嚴重疾病戰線的巨大必要性,向科技情報部門布置了在最短時間內獲得國外該醫學領域主要研究信息的任務。這項艱巨的任務得以順利完成。由於涵蓋世界各地區的科技情報行動,蘇聯獲得了問題研究、疾病診斷方法和製劑研發方面最準確的資料,從而躋身對抗愛滋病先進國家的行列。情報部門在青黴素和一系列其他藥物國產方面的支持為保護國家公民生命與健康作出了重要貢獻。保健事業在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永遠是科技情報工作的重點方向。
1991年之後,科技情報是俄羅斯對外情報局工作的優先方向之一。遵循幾代職業科技情報人員的勞動形成的傳統,幫助在後工業信息社會條件下解決當前旨在保障國家科技安全領域的多方向任務。偵察跟蹤創新過程的特殊複雜性在於,信息型資源能讓社會再生產在各領域生成連續的、迅速增長的新科技和新工藝方法流。
在業已形成的條件下,科技情報工作除了在軍事和民用領域面臨21世紀的傳統任務,還增加了對於制定現實而有效的國家科技政策而言至關重要的問題進行偵察跟蹤。工業發達國家視其為通過超前運用科研成果在完善武器和工業技術基礎方面取得軍事和經濟優勢的因素。
一系列國家清楚地表現出在世界信息空間中利用自己的信息技術優勢將俄羅斯排擠出信息市場,以及藉助於信息對抗手段解決本國利益中的地緣政治任務的意圖。
根據《俄羅斯聯邦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和《俄羅斯聯邦科技發展戰略》,科技情報工作的目標是鞏固能保障俄羅斯獨立研發和推廣關鍵先進技術(包括軍用和民用技術),以及使有競爭力的高技術產品進入世界市場的潛力。為了保障國家科技安全,科技偵察應對抗外部破壞俄羅斯在諸如航空、火箭與航天技術、核動力、造船、特種冶金和動力機械製造等領域從蘇聯時期就保持的戰略領先地位的威脅。
為了就國家科技政策制定問題向俄羅斯領導人提供情報,對外情報部門擔負對重點科技發展領域中科學潛力、財力和物力的集中方向選擇的論證進行說明的任務。在執行這些高度非線性任務的過程中科技情報部門成功地使用了系統分析的方法。
近些年來獲得的科技情報成果不僅在武裝力量換裝現代化武器裝備中得到了體現,也在許多支柱性民用部門中得到了體現。對所獲信息的評估使我們可以有信心地說,科技情報工作已提升到質量更高、更有效的水平。
偵察員們所積累的與文明發展的最前沿人群——世界科技進步的直接創造者們——建立心理、精神和世界觀信任關係的經驗是各歷史階段成功的科技情報工作的最寶貴財富和主要因素。
俄羅斯聯邦領導人對鞏固國際安全系統、保衛國家主權原則和對抗美國及其盟國在所有領域取得不可逆優勢的一貫方針獲得了國外進步科學家、發明家和工程技術專家的理解,這使我們可以樂觀地展望未來。
今天,回顧科技情報工作走過的光榮道路,我想披露一份註明年份為1945年的文件。帕威爾·米哈伊洛維奇·費定籤署的這份報告談到開發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必要性!由此可以得出結論,蘇聯情報部門在1945年之前已經完成了獲取美國核武器秘密的任務,而依據所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得出了需要建設世界上第一座核電站的結論。眾所周知,1954年6月27日,蘇聯奧布尼斯克核電站投入運營。1957年蘇聯將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送入近地軌道。1959年蘇聯第一艘原子破冰船下水。
由此可以看出,俄羅斯工業界、科技界和情報界的密切配合是顯而易見的。
(平臺編輯:黃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