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家族總譜(2021更新)

2021-02-21 楊姓楊氏

楊姓,中華姓氏之一,最早源於春秋時期的楊國(今山西省洪洞縣),為隋朝國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楊伯僑為得姓始祖。

楊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至2015年2月,楊姓總人口約有4270萬,是中國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楊姓人口約有380萬,是楊姓第一大省。

1、源自姬姓:

出自黃帝之後西周王族,有三種說法,其源均為周朝王室。

2、源自揚姓

古時楊揚不分,以邑為氏。

3、源於改姓而來:

改楊姓,主要由同源、避難、避仇、收養、過繼、賜姓以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構成。

主要有弘農郡、天水郡、河內郡等。

四知堂

弘農堂:弘農,地名,古為陝西之弘農縣,今為陝西之華陰縣,是楊姓先人杼公興旺發祥之地,以望立堂。

關西堂:東漢時有關西人楊震,博覽明經,時人稱他是「關西孔子」。故而得名。

四知堂:楊震當荊州刺史時,非常清廉。拒絕行賄者時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麼說沒人知道呢!」後世遂以「四知」為堂號。

此外,楊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光裕堂、賜書堂、崇本堂、清白堂、務本堂、紹興堂、瑞本堂、紹先堂、河東堂、棲霞堂、秦和堂、鴻儀堂、安陽堂、鴻山堂、新楊堂、道南堂、信海堂、北山堂、洪洞堂等。

圖中:有日、有月、有龍、有鳳、有長壽鶴、有捕獵工具、有獵物、有吉祥物等等!意為:日月生輝、龍鳳呈祥、延年益壽、豐衣足食、吉祥如意!

四言通用聯

三公澤世;四傑傳芳。
上聯典指東漢楊震,列三公之位。下聯典指楊炯,他和王勃、駱賓王、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

五言通用聯

佳氣生朝夕;清言見古今。
此聯為清代書法家楊賓撰書聯。

七言通用聯

關西世第弘農郡;河內家聲光裕堂。
全聯典指楊姓名郡名堂。
程門立雪尊師道;孔聖傳家立美名。
上聯典指北宋哲學家楊時,有「程門立雪」傳說。下聯典指東漢的楊震。
三相才華齊鳳闕;千金詩賦重鐘山。
上聯典出明代楊士奇、楊榮、楊溥三宰相。下聯典出明代楊廉夫,能詩,太祖朱元璋曾稱讚他的《鐘山》詩「值千金,姑且賞賜五百。」

載福勳名垂宇宙;雲中旭日吊英賢。
此聯為清代抗日名將楊載雲廟聯。
忌我何嘗非賞識;欺人畢竟不英雄。
此聯為清代名將楊芳自題聯。
是何意態雄且傑;不露文章世已驚。
此聯為明代楊繼盛自題聯。
祠開苕左新門第;村紀關西舊世家。
此聯為浙江省湖州楊氏宗祠聯。

八言及以上通用聯

立雪表恭,摘星見志;鱣堂集慶,雀館呈祥。
上聯典出北宋文學家楊時,楊億。下聯典指東漢楊震,傳說其講堂前,有冠雀銜三鱣魚至。

眼裡有餘閒,登山臨水觴詠;身外無長物,布衣素食琴書。
此聯為清代書法家楊沂孫自題聯。
關西孔夫子,英雄人物宗風範;北宋楊家將,文武衣冠祖廟光。
此聯為江西省上猶縣楊氏宗祠聯。
忍人、讓人莫去害人,行一片公道增福增壽;修己、克己安分守己,存半點天理積子積孫。
此聯為廣東省興寧縣大坪鎮布路村楊氏宗祠善慶圍堂聯。

楊伯僑,又名文實,獻公之弟。周襄王念其先人功勳,仍封伯僑於楊,為楊侯,承繼乃祖爵位,諡賢敬。 

楊姓發源地,是在今山西省境內。春秋時楊為晉所滅,楊姓便向西發展繁衍,其先遷入陝西,後遷入山西省汾水中遊的霍縣一帶,而後繁衍至河南。 

春秋戰國時期,有楊氏族人遷入江漢地區(今湖北省潛江一帶),後因楚國勢力不斷加強,他們向東南遷至江西。與此同時,又有楊氏族人自山西遷至江蘇和安徽,散布於長江中下遊地區。

秦漢時期,楊姓有的遷居河內,有的遷居馮翊(今陝西大荔),廣泛分布於中國北方地區。楊姓入川也於此時,多由湖北、陝西遷去。

晉、唐、宋時期,由於西晉末年「永嘉之亂」、唐玄宗時的「安史之亂」及宋代的「靖康之亂」,中原社會動蕩,許多楊姓子孫為了避亂,大舉南遷,其中以福建為遷播中心。 

公元1056年(宋仁宗嘉祐元年)潮汕大多楊姓居民始祖楊繪,晚年棄官南下,來海陽縣官溪都(今榕城區仙橋、梅雲一帶)定居,創槎橋村。楊氏一支在此繁衍生殖並蕃遷潮汕各地。

鳳湖楊厝,在揭西縣鳳江鎮,開基祖楊梅軒,先祖楊三陽原居揭陽槎橋鄉,後移居揭陽(今屬澄海)蓬州都外砂鄉。至二世楊公道(1331~1396),字程川,明洪武四年因避土匪許之信之亂,再移霖田都棉湖寨西門,從事商業。楊公道置糧田三千三百餘畝,分給諸子。明正統十一年曾孫楊梅軒移居鳳湖開基,成為鳳湖楊氏一支。

元末明初,大批江西、浙江的楊姓宗族,遷往湖廣地區。隨後,楊姓也開始了大規模向海外遷移,移居的主要地區是在今天東南亞一帶的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斯裡蘭卡、孟加拉、越南、寮國、柬埔寨等國家。

忠: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團結同志,終能長久。

尊:尊老愛幼,上至高堂,下撫子女,亦復如是。

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經商務工,耕種為食。

儉:量其所入,度其所出,若不節用,俯仰何益。

順父母

父母為之天地也。順父母即順天地,逆父母即逆天地矣。故百行以孝為先,養育之恩永世難報。孝順必有孝順子,忤逆終養忤逆兒。只顧妻子兒女而不贍養父母者如禽獸也。敬老好兒女人人稱讚,為之榜樣;虐待父母者,家法應訓之,國法應懲之。

睦兄弟

兄弟者,一母同胞骨肉也,兄弟間應當和好到老,不可因小時利便起爭端,不可語言傷和、聽信婦人讒言,更不可因小事而激化矛盾,以致骨肉相殘,大則參商拘訟,互打官司,小則朝夕怨言,一時之忿,便動幹戈,不如相交朋友,成為父母之過錯,你本身又何必生兒育女?為人者,以友為兄弟,而族人當睦更有於別。宗族之兄弟是一脈相傳,何又不如朋友呢?

和宗族

宗族者,同宗共祖之人也。雖有親疏貴賤之別,其始同出於一人之身,故堯典曰親睦九族,周室則大封,同姓宗親之誼,由來重矣。今世俗偷薄間,有挾富貴,而厭貧賤,恃強眾,而凌寡弱者,獨不思富貴強眾,怎為祖宗身後之身呢?觀於此,而利與害共,體戚相關,一體同視可也。凡我族人,當和宗族,以強欺弱者,家法誅之,國法懲之。

務勤儉

勤儉者,是起家之本,傳家之寶,立業之基,人生所當務也。勤而不儉,則財流於奢,儉而不勤,則財終於困。人世間,見名門世族,以祖考勤儉為成立之本,下代之福,因子孫奢侈而敗家之業。蓋儉則富貴長保,家計不難振興。倘男不務耕作,女不事機杼,好逸惡勞,鮮衣美食,一旦嬌惰,習慣俯仰無資,將祖資財一敗而空,拖衣漏食。凡我族眾,當務勤儉。

謹喪祭

喪祭者,慎終追遠之大事也。喪盡其禮,祭盡其誠。父母在生之時,盡力供養,逝後要從儉治喪,勿須無財大操大辦。喪事從簡,也不能儉而不順民情。凡我族人,當慎謹治喪。         

                   

肅閨門慎嫁娶

閨門為起化之源,家視不可不肅。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古之常情。應當掃除舊的男尊女卑、重男輕女的思想,提倡男女平等。嫁女乃人倫之始,聯婚不可不慎。男女婚姻,不能包辦代替,嫁女擇佳婿,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勿取重聘,不要貽誤後世子女。凡我族人,當共凜之。

安本分

本分者,人生分內當為之事也,未老不能享老之福,未貴不能享貴之福,未富不能享富之福。凡事盡在其中,不以幹名犯義而取優辱。人要經少、中、壯、老,享受要與年齡相當,超前享受害自己,勤勞發奮富終身。安分守己,立志做人。好逸惡勞,貪圖享受,葬送自己。凡我族人,應共戒之。

禁非為

守法奉公,全軀保身之要道,滅理犯義,虧體辱親是汙行,工、農、商、學、兵,各有本業,為官為民,社會之分工。偷搶嫖娼,為非作歹,法律之不容。為人者,切忌把個人幸福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長幼有別,老少有分,敬老尊賢,社會之美德。好淫喜賭,則是偷盜之禍根。吾族忠厚傳家,清白世宗,豈容不肖子孫敗壞家風。凡我族人,立應禁之。

相關焦點

  • 楊氏家譜總譜(2021最新更新)
    此聯為浙江省湖州楊氏宗祠聯。八言及以上通用聯立雪表恭,摘星見志;鱣堂集慶,雀館呈祥。上聯典出北宋文學家楊時,楊億。下聯典指東漢楊震,傳說其講堂前,有冠雀銜三鱣魚至。眼裡有餘閒,登山臨水觴詠;身外無長物,布衣素食琴書。此聯為清代書法家楊沂孫自題聯。
  • 楊氏家譜總譜(2021.1.29最新更新)
    此聯為浙江省湖州楊氏宗祠聯。八言及以上通用聯立雪表恭,摘星見志;鱣堂集慶,雀館呈祥。上聯典出北宋文學家楊時,楊億。下聯典指東漢楊震,傳說其講堂前,有冠雀銜三鱣魚至。眼裡有餘閒,登山臨水觴詠;身外無長物,布衣素食琴書。此聯為清代書法家楊沂孫自題聯。
  • 楊氏家族總譜
    請點上面「全球楊氏群」加入楊氏家族!
  • 金氏家族總譜(2021更新)
    朝鮮王欲將蒙古血統很濃的原高麗王朝王室家族(王姓)斬盡殺絕,於是朝鮮王姓之人紛紛改姓金、全、玉,現多分布於東北三省。8、源於地名,出自漢朝時期西北金城郡,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9、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官吏執金吾,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10、源於官位,出自三國後期曹魏時期官吏金曹,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 趙氏家族總譜、趙氏字輩(2021更新)
    秦始皇家族為趙氏,宋朝皇室為趙,是國姓,當然放在「百家姓」第一姓。「百家姓」的第一句,「趙」指「權」,「錢」指「金錢」。世間萬事權和錢的問題是首要問題。趙姓人口數是當今中國第八大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二點二九。天水郡:西漢時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西北)。此支趙氏開基始祖為趙襄王太子、代王趙嘉。涿郡:漢高帝時置郡,治所在涿縣(今河北涿州)。
  • 賀氏家族總譜、賀氏字輩(2021更新)
  • 武氏家族總譜、武氏字輩(2021更新)
  • 我姓楊,我驕傲!我姓楊,我自豪!楊氏家族就是牛!
    回顧歷史,有眾多的楊氏牛人,可以說聲名顯赫、舉足輕重。然而,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我們是平凡的,我們是無聞的,但是我們都有共同的屬性,那就是我們都姓楊,這是我們家族的根,在幾千年的歷史演變,地域變更,楊氏家族產生了不同的分支,每一個分支都有自己的家譜和字輩。
  • 全國各地楊氏字輩彙編(2021)歡迎補充
    四川資陽市安嶽縣兩板橋鎮楊氏字輩:「再正通廣昌,勝秀顯文章」。四川資陽市安嶽縣龍臺鎮/遂寧市射洪縣楊氏字輩:「亭秀昌祖德,春選必登芳」。四川廣元喚馬鎮楊氏字輩:「大興永發,佐清定國,文武成林,萬世忠達」。四川資陽市安嶽縣建華鄉長嶺村3組楊氏字輩:「祖廷永正,朝世大明,詩書義禮,文行忠信」。
  • 全國楊氏字輩大全
    四川資陽市安嶽縣兩板橋鎮楊氏字輩:「再正通廣昌,勝秀顯文章」。四川資陽市安嶽縣龍臺鎮/遂寧市射洪縣楊氏字輩:「亭秀昌祖德,春選必登芳」。四川廣元喚馬鎮楊氏字輩:「大興永發,佐清定國,文武成林,萬世忠達」。四川資陽市安嶽縣建華鄉長嶺村3組楊氏字輩:「祖廷永正,朝世大明,詩書義禮,文行忠信」。
  • 楊氏總譜(卷1)
    點上面「楊氏總群」加入楊氏家族!
  • 趙氏家族總譜(2020.6.9最新更新)
    秦始皇家族為趙氏,宋朝皇室為趙,是國姓,當然放在「百家姓」第一姓。「百家姓」的第一句,「趙」指「權」,「錢」指「金錢」。世間萬事權和錢的問題是首要問題。趙姓人口數是當今中國第八大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二點二九。天水郡:西漢時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西北)。此支趙氏開基始祖為趙襄王太子、代王趙嘉。涿郡:漢高帝時置郡,治所在涿縣(今河北涿州)。
  • 楊氏家族簡介
    菲律賓楊氏楊姓人士已散布在菲律賓全國各地區。宗親總會成立於 1950年3月19日,會址設在馬尼拉市,下面還有禮智三描分會(禮智市)、宿霧分會(宿霧市)、三寶顏分會(三寶顏市)、納卯分會(納卯市)、班乃西黑人省分會(怡郎市)和美骨區分會及五寶楊氏家族會等。這裡的楊姓人士大都來自中國福建的泉州市、廈門市及其附近的晉江、金門、同安、安溪等縣。
  • 劉廣豐:南宋後族淳安楊氏家族考論(上)
    宋代後族的勢力已遠不如漢、唐之時,而具體到楊氏一族而言,他們只是剛剛結合,在朝中還沒有站穩腳跟。楊氏被立為皇后之後,楊次山也只是被從吉州刺史提升為福州觀察使。故此,他們的家族利益尚需要朝中有力的大臣為他們實現。韓侂胄一來剛愎專橫,二來他是高宗吳皇后的姨甥,以及前韓皇后的叔祖,其妻吳氏又是吳皇后的侄女,故其所代表的家族利益與楊氏不同,顯然不是理想的合作者。
  • 毛氏家族總譜、毛氏字輩(2021更新)
    河南陽武錫恩篤祐裕慶廣淵燕翼克紹孝緒世傳家聲丕振世澤長延顯宗輝祖百代榮康德正學賢文武安邦秉庚禮智福祿禎祥修道寬厚萬勇呈強懷本思泉林嵩書彰訓守偉社魁應高尚當先仕登運聚貴相華和宏泰再佔聖堂貴州安龍文盛光德成,啟肇安治騰;祥友正國興,鳳顯濟朝廷四川彭山柯繼承鳳丹,宇忠正啟洪,永守先業,光昌客家,萬代發祥重慶彭水詩錦龍鳳翊之文,仕在國正福朝廷,鴻基啟周昌,德業耀前光,敦厚長吉慶,傳家善為良(持續更新中
  • 楊氏家族就是牛!
    請點上面「全球楊氏群」加入楊氏家族!
  • 省圖書館獲贈 《中華王氏大成總譜》
    本報10月20日訊(記者鄺曉霞)20日,中華文化促進會王氏歷史文化研究會海南站向海南省圖書館捐贈了一套《中華王氏大成總譜》,當日舉行了家譜捐贈儀式,省圖書館向捐贈者頒發了捐贈證書。    據了解,本次捐贈的《中華王氏大成總譜》自2002年起開始編撰,歷經十八年時間,完成了我國人口數量最大的姓氏——王氏總譜的編輯工作,共計7部39冊,2300多萬字。
  • 泰州市圖書館獲贈《中華王氏大成總譜》
    近日,中華文化促進會王氏歷史文化研究會向市圖書館捐贈了一套《中華王氏大成總譜》,當日舉行了家譜捐贈儀式,市圖書館向捐贈者頒發了捐贈證書。據捐贈者王奇介紹,本次捐贈的《中華王氏大成總譜》是全國王氏通譜,計七部39卷,總重98公斤,歷時18年才編纂完成,詳細記載了王家人的來龍去脈、歷代遷移圖,並充分展現家族文化和精神面貌,已無償贈送全國多個公共圖書館收藏,方便廣大讀者查閱。
  • 韋氏家族總譜(2021.1.28)
    請點上面「韋氏宗親會」加入韋氏家族!
  • 《世界葉氏總譜》分享之:風俗通義
    閒來無事時,翻閱《世界葉氏總譜》(以後簡稱「總譜」)。由於很多宗親問及《總譜》續訂事宜,得知很多宗親想看卻又看不到,更有不少宗親早期訂購卻一直還沒收到的著急心理,同時也為了推廣葉氏文化,傳承葉公「近者悅,遠者來」的精神,現摘抄其中一二加以整理後,與世界葉氏宗親一同分享。由於小編做這事是利用業餘時間整理,所以更新可能會有點慢,望廣大宗親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