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高速發展的這幾十年時間裡,我國的不少城市也逐漸發展成為了國際性的大都市,其中最為典型的可能就是「北上廣」了。作為我國經濟發展中較為突出的城市,「北上廣」這三個城市幾乎代表了我國城市發展的最高水平。
當然,近年來我國也有不少其他城市逐漸發展了起來。像深圳、杭州等都隱隱有與「北上廣」齊頭並進的趨勢。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發現,這些發展十分迅速或是較為發達的城市大多集中在我國的東南沿海以及中部地區,而西部地區卻很少有城市能夠脫穎而出。
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與我國的經濟發展策略和地區資源的差異都有著不小的關係。由於我國前幾十年的改革開放戰略,深圳、廣州、上海等一些沿海地區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了對外貿易的「第一線」。不少城市也因此享受到了不少的「紅利」。
而西部地區則由於地理原因,對外貿易和交流較少,主要以重工業和一些製造業為主,因此相對來說經濟發展可能不如沿海城市發展得那麼迅速。但是,其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人口優勢,也讓不少西部城市有著極佳的發展潛力。
在我國最新公布的新一線城市名單中,作為西部城市的成都、重慶以及西安分別位列第一、第二和第五的位置,這也進一步地說明了我國這些西部城市的發展潛力和快速發展的勢頭。
同時,繼2010年之後,我國又一次提出了「西部大開發」的新戰略意見,意見中明確提出了到2035年之前,我國的西部地區在公共設施、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老百姓生活水平方面,都要達到與東部城市相同的水平。
而作為西部城市佼佼者的重慶、成都以及西安,自然也就成為了大家重點關注的對象。對此,有不少人就表示這三個被國家「提名」的新一線城市或將成為下一個「北上廣」。那麼,真的有這樣的可能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首先,就是從GDP來看。作為衡量一個城市發展情況的重要數據之一,GDP的總量可以從側面反映一個城市的發展狀況。而根據我國今年上半年公布的全國城市GDP排名可以看到,重慶、成都以及西安都排到了全國20強中。
其中,重慶更是以11209.83億元的GDP總量超過了廣州,成為了僅次於北京、上海、深圳的城市,而這也是近10年來,重慶首次在GDP上超越廣州。同時,成都也超過了不少人十分看好的新一線城市杭州。
其次,從政策來看。對於我國的不少城市而言,政策的傾斜和扶持對一個城市的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像曾經的深圳就是因為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成為了對外交流的「窗口」,從一個「小漁村」搖身一變成為了國際知名的「大都市」。
而我們反觀西部城市,國家在2010年和今年分別兩次特別提出了「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這無疑昭示著在未來,國家將會對西部各大城市有政策扶持、資源傾斜等一系列促發展的福利政策。而這,對於西部城市的發展,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最後,就是從發展潛力來看。眾所周知,西部無論是人口數量還是自然資源,都有著東南沿海無法比擬的優勢。這也就意味著,西部城市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無論是消費市場還是發展資源都是極為龐大的,而這些對於一個城市的發展來說,無疑代表著巨大的潛力。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重慶、成都、西安這幾大西部城市,在未來隨著各項資源的傾斜以及自身的不斷發展,極有可能成為第二個「北上廣」。而西部的其他城市,也將會得到不小的發展。我國東西部城市的發展差距也將在未來不斷縮小。
看來要對住在這三座城市的人道一聲「恭喜了」。這三個城市你更看好誰呢?其中有你的家鄉嗎?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