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宏副局長督查交通安保工作
在浙江東南部,有一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溫州,既有「當甌越之銜,負山海之隘」的氣魄,也有「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的溫婉。交通關乎一座城市的地位和品質,溫州從未停止交通大發展的腳步,滿載著群眾對幸福生活的願景,加快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截至目前,溫州市機動車保有量達260.2萬輛,駕駛人數量達285.7萬人。2019年以來,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溫州公安交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力預防和減少道路事故發生,為保障群眾平安出行營造了良好的道路交通環境。為此,《道路交通管理》記者專訪時任溫州市公安局黨委委員、交管局局長,現任公安局副局長徐志宏。
問
當前溫州交通安全整體形勢如何?今年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思路及重點是什麼?
徐志宏
2019年,溫州市交通事故亡人數在前三年連續兩位數降幅的基礎上,同比再減少112人,與前三年均值相比下降22.68%,實現「四年四連降」,交通安全形勢平穩趨好的態勢得到普遍認可。據第三方平臺發布,溫州市道路交通健康指數從2014年的全國倒數第8位提升到2019年底的正向第5位。
成績值得點讚,但形勢千變萬化,必須清醒認識當前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交通安全仍處在「事故易發期」,交通秩序仍處在「施工承壓期」,服務創滿仍處在「穩步提升期」,隊伍建設仍處在「品牌初創期」。對此,溫州交管局工作思路是牢固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發展理念,牢牢把握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和構建現代警務模式的總要求,緊緊圍繞打造更高水平「實力公安、實效警務、實幹警隊」的總任務,以鞏固交通安全平穩形勢為基點,努力鍛造「四個鐵一般」的高素質過硬公安交警隊伍,不斷提升道路交通現代治理能力水平。
圍繞總體思路,溫州交警今年重點打好「五大戰役」。一是全力打好道路交通安全綜治戰。牢固樹立「事故可防」理念,主動分析每起事故成因,與隱患整治相結合,堵塞漏洞。如聯合應急管理、交通運輸等部門,落實道路隱患常態化、滾動式排查機制;推動渣土車、水泥攪拌車、電動自行車自律管理制度化、規範化運作,打造重點車輛源頭監管的「溫州模式」;開展重點人員、重點企業的宣傳教育和違法曝光,積極推動出臺《溫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規範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規範佩戴安全頭盔。二是全力打好文明暢通創建戰。通過抓住文明城市創建、疏堵治亂、警務效能提升等「牛鼻子」工作,讓城市交通更有序、更順暢、更文明。如啟動老舊工業區「交通微循環」建設,助力實現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目標;建立堵點亂點排查治理責任制和建立健全第三方審查評估排查機制,提高交通「三標」設施、信號配時科學設置水平;完善責任區網格化管理模式,確保路面管理見警見效。三是全力打好智慧交管創新戰,如創新「雲上公安˙智慧交管」建設應用,建成「情指勤督」四位一體管理機制;完善「考試、查驗、檢測、窗口」一體化在線監管模式,實現「雙隨機一公開」交管事項監管率100%;設立民情中心,完善政務熱線「接、研、辦、訪、督」五個環節閉環處置,實現全年政務熱線交辦量下降30%以上。四是全力打好改革服務提升戰。圍繞「放管服」改革、「最多跑一次」和「三服務」活動,加快交管服務轉型升級,讓溫州交管服務水平更高、成色更足。如加快推進「在線服務」集成,探索一般程序交通違法行為快辦機制,實現交通違法網上自助處理率超過70%,車管業務網上辦理量上升100%。推進交通事故在線調處,建設交通事故在線遠程調處系統,推行電子化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實現輕微交通事故在線定責、遠程調處。五是全力打好隊伍思政工作品牌戰。如開展「最強支部·最紅警隊」創建活動,全力打造一批示範基層黨支部。推進「萬人雙評議」工作,深化「三嚴三鐵」紀律作風教育整頓活動,加強輔警隊伍管理,確保輔警隊伍穩定、能力素質提升。
問
為了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溫州交警採取了哪些有利措施?
徐志宏
面對嚴峻複雜的疫情形勢,溫州交警將思想、行動迅速統一到中央和省、市委以及省廳、市局關於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上來,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出臺《保障企業復工復產交通保通保暢九項措施》,積極應對復工復產帶來的交通管理壓力和挑戰。
為保障防疫救護、民生物資等車輛優先通行,溫州交警在全市高速公路收費站和公路檢查點開闢綠色通道,並及時啟用車輛專用通行證網上申報系統,推行「網上提交、在線審批、定點發放、送證上門」舉措,真正實現讓群眾和企業少跑腿、不跑腿,管控期間共核發辦理疫情防控專用通行證10190個。同時,在市域範圍內開通運輸鮮活農副產品車輛專用通行證在線辦理,迅速研發「車輛卡口通行核驗碼」,為各大入溫防控卡點「快檢快通」提供保障,助力全市企業復工復產和「三返」工作。
針對疫情期間窗口暫停辦理交管業務,制訂出臺網際網路車駕管業務和違法處理的系列措施,及時升級業務信息系統,積極引導群眾廣大群眾使用「浙裡辦」「甌e辦」「溫警在線」「交管12123」等平臺辦理交管業務,降低疫情傳播風險。防疫期間,全市交管業務網上辦理39.8萬起。同時,結合疫情防控實際,下發《疫情期間交通事故處理指南》,對外公布事故處理熱線電話,創新推出事故處理「零接觸」遠程處理模式,群眾足不出戶通過電話、微信、釘釘等方式就可在線處理交通事故。防疫期間,溫州市遠程受理交通事故1643起,辦結1366起,實現了「零糾紛」「零投訴」。
問
隨著人民群眾對交通管理和服務工作期望值越來越高,溫州交警如何不斷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
徐志宏
按照上級部門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部署要求,溫州交警全面建設車駕管監管中心、網辦中心、牌證服務中心等「三大中心」,全面推行一窗辦、一證辦、網上辦、刷臉辦,對5大類144項交管服務實現「一證通辦」,竭力打造溫州公安交警服務新品牌。2019年,浙江公安交警系統「放管服」改革現場會在溫州召開,全面介紹溫州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經驗。
依託「溫警在線」和「警僑在線」平臺,溫州交警創新推出「境外車管所」,實現車管業務境外版「最多跑一次」,切實解決境外華僑駕駛證到期需到國內體檢換證難問題。該項工作已在義大利米蘭、普拉託、羅馬等城市成功運行。同時,推出網上辦、就近辦和上門辦等服務,整合警醫郵、12123APP、浙江政務網和掌上車管所等平臺至網辦中心,開創一個中心輻射全市、辦理車管業務零跑腿的新局面,車駕管業務網辦率超過70%。延伸銀行、郵政等代辦網點410個,下放7個縣市開設機動車檢驗機構,5個縣市實現小型汽車全科目考試,8個縣市授權辦理境外證照業務,「流動車管所」上門為企業服務,每年惠及60餘萬群眾。
此外,謀劃實施「微警務」品牌戰略,積極打造以「溫州交警」微信號為平臺的網際網路交通管理綜合服務品牌,集成開發200餘項服務功能,成為突破百萬的公安政務微信平臺,目前已擁有用戶364萬,累計在線辦理各類交管業務3500餘萬起。特別是打造全國交警系統首款AI小助手,創新實現全天候網上交管業務諮詢服務「智能秒響應」,目前已累計交互120餘萬次,應答準確率達95%。
問
您認為,如何激發基層隊伍活力?對此,溫州交警採取了哪些舉措不斷地提高工作效能?
徐志宏
交警處於執法第一線,與人民群眾聯繫最為密切,社會關注度較高。面對當前繁重的交管任務,必須要有一支政治可靠、業務過硬的隊伍來保證。思想認識是幹好工作的前提,這就需從隊伍狀況入手,提高隊伍活力和戰鬥力。如在學習「二級英模、最美浙江人」潘超俊先進事跡過程中,進一步提煉「肩上有責、心中有民」的溫州交警精神;針對責任意識、爭先意識不強的問題,教育全警樹立「先苦後甜」的理念;針對交警「起早貪黑」又找不到自我價值的問題,教育全警樹立「幹好是本職、更是功德」的觀念。通過轉變理念,從根本上解決「管理為了誰」的問題,隊伍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提升。
同時,溫州交管局組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五問」清單、「開門納諫」、熱點堵點治理等創新舉措。圍繞創建「最強支部、最紅警隊」目標,建成溫州交警思政教育館、紅色先鋒站、歷史陳列室和6個示範點,黨建工作顯現品牌效應。壓實從嚴治警主體責任,緊抓輔警隊伍改革,實現市本級隊伍零違法零違紀。加強執勤執法維權,累計辦理維權案件51起、處罰51人,為正當執法打氣撐腰。破除交警中隊建設「四難」問題,累計新改擴建中隊53個,面積達標率超過94.7%,全市掀起了營房建設「搬遷潮」「揭牌潮」。
來源:道路交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