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對當今人類社會的影響,對人類未來的影響

2020-12-23 大話百科天地

人工智慧促進了計算機工業網絡的發展,同時也帶來了勞動就業問題。由於人工智慧能夠代替人類進行各種技術工作和腦力勞動,將會使一部分人不得不改變工種,甚至造成失業。人類一方面希望人工智慧能夠代替人類從事各種勞動,另一方面又擔心人工智慧的發展會引起新的社會問題。近10多年來,社會結構正在發生一種變化,即人與機器的社會結構將會被人與機器人的社會結構所取代,很多本來是由人承擔的工作將由機器人來擔任,因此,人們將不得不學怎樣與機器人相處,以適應這種變化的社會結構。

人工智慧技術的崛起將導致「失業潮」的發生已基本成為行業的共識,在「世界經濟論壇」2016年年會上,基於對全球企業戰略高管和個人的調查發布的報告稱,未來五年,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崛起,將導致全球15個主要國家的就業崗位減少710萬個,2/3將屬於辦公和行政人員。萊斯大學計算機工程教授摩西·瓦迪近日同樣表示,今後30年,電腦可以從事人類的所有工作,他預計,2045年的人類失業率將超過50%。

人工智慧的發展與推廣應用將影響到人類的思維方式和傳統觀念,並使其發生改變。例如,傳統知識一般印在書本、報刊或雜誌上,因而是固定不變的,而人工智慧系統知識庫中的知識卻是可以不斷修改、擴充和更新的。一旦「專家系統」的消費者開始相信系統(智能機器)的判斷和決定,那麼消費者就可能不願多動腦筋,變得懶惰,並失去對許多問題及其求解任務的責任感和敏感性。那些過分依賴計算器的學生,他們的主動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也會明顯下降。過分地依賴人工智慧的建議而不加分析地接受,將會使消費者的認知能力下降,並增加誤解。因此在設計和研製人工智慧系統時,應考慮到上述問題,儘量鼓勵消費者在問題求解中的主動性,讓消費者積極參與問題的求解過程中。

Microsoft數據集團公司副總裁Joseph Sirosh說,使用數據智能能夠創造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而對於人工智慧更是如此。人工智慧已經在深深地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如果人工智慧技術發展下去,又會對人類造成何種影響呢?是正面還是負面?是增強還是毀滅?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和「機器智能」的實際應用將繼續取得進展,這種變化標誌著一種真正的顛覆,可以創造財富,而這也會帶來巨大的社會效應。

人類會有機器人同事,甚至是機器人女朋友。足夠智能的機器人可以為人類處理任何事情,包括以前那些只有依靠人類智慧才能完成的任務。但同時,機器人也會搶奪人類的工作。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篇報告表明,在美國大約47%的工作因為機器認知技術自動化而變得岌岌可危。人工智慧帶來巨大積極改變的時代已經到來,但是隨之而來的也有引發大量失業等負面效應。

一般認為,只有人類才具有感知精神,如果有一天開始相信機器也能夠思維和創作了,那麼人們可能會感到失望,甚至感到威脅,擔心有朝一日,機器人會超過人類的自然智能,會使人類淪為人工智慧系統的奴隸。有人擔心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的其他製品會威脅人類的安全,科學家Daniel Dewey甚至把人工智慧看作是可能毀滅人類「存在風險」,好在人類已經認識到了這種風險,並開始採取了行動:

1)史丹福大學邀請來自各個機構的頂尖學者開展一項為期100年的人工智慧研究計劃,其主要工作是分析和預測人工智慧將如何影響人們的工作、生活及娛樂的方方面面。斯坦福校長John Hennessy說,「我們感到有責任和義務去舉行一場對話」,討論一下人工智慧將如何影響我們的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

2)包括Musk、霍金、弗裡曼在內的科學家、企業家及人工智慧研究領域的頂尖專家在生命未來研究所(Future of Life Institute,簡稱FLI)發表公開信,號召人類應該在發展人工智慧的同時,尋求如何將人工智慧的社會化效益最大化,並宣稱:「我們的人工智慧系統,必須按照我們的意願工作」。

3)紐約倫斯勒理工學院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Selmer Brinosjord認為,在出臺關於限制人工智慧的公共政策之前,應該先從優秀的工程設計入手對人工智慧潛在的社會弊病進行規範。這不僅是因為人工智慧剛剛起步,更是因為嚴謹的設計過程能夠緩解電腦程式中出現的弊端。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在未來會對社會帶來哪些影響
    AI作為一種新型的顛覆性技術,正在釋放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所積聚的巨大能量,深刻改變著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全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人工智慧的發展,我國也把新一代人工智慧作為科技跨越、產業優化升級和生產力全面提升的驅動力。
  • 底特律變人各種結局,未來的人類社會真的會出現人工智慧麼?
    而最開始的一目康納解救人類小女孩的故事就非常不錯,康納進去救小女孩時小女孩母親的強烈反對,挾持小女孩的仿生人嘴中說著「我喜歡人類」但是卻在做傷害人類的事情,這些劇情就開始反應出仿生人與人類的矛盾已經很深了。
  • 人工智慧,淘汰人類還是服務人類?大咖熱議人工智慧未來
    以突破智能計算面臨的算力、能效、智能、安全瓶頸為目標,百億神經元類腦計算系統、光計算晶片與系統、廣域協同智能計算作業系統等5個重大項目,每個都將為社會帶來深遠變化。 未來,人是「廢人」,智能算法才是「超人」?人工智慧一日千裡地發展,讓人欣喜之餘,也有深切的不安全感。
  • 未來十年,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會如何影響人類及世界?
    那麼,像這樣全球尺度的不確定性,會對人類產生怎樣的影響?回顧世界史,會找到不同的答案。但比起歷史回顧,更重要的是認識到歷史不會簡單重演,即將到來的未來歸根到底仍把握在現代人的手中。因此,相比「疫情如何影響十年後的世界」,我們或許需要換一個方式提問:「你希望十年後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 斯坦福:2030年的人工智慧與人類生活
    人工智慧將影響到人類生活的哪些領域?基於未來的未來工業,正在迭代人類哪些產業?
  • 羅傑·瑞迪:技術不會帶來傷害 人工智慧將給人類光榮的未來
    攝影:汪偉秋  東方網記者解敏、汪偉秋9月17日報導:「在未來5-10年間,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將會開發打造出屬於人類的『守護天使』,例如我們現在無法預測的海嘯、地震,或者交通事故,『守護天使』將通過終生學習系統,來實現預警功能,保護人類自身。因此人類社會的未來,機會是巨大的,這也是人工智慧光榮的未來。」  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今天在上海徐匯西岸開幕。
  • 人工智慧的出現,對人類有何有影響?難道真的會被它們替代?
    這樣做的原因,無論是與人工智慧有關?從工業社會革命之後,人們的生產力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經濟方面也有了高頻的發展。計算機的出現,更是人類精神文明建設發展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目前,計算機信息技術企業已經廣泛應用意識到了提高醫療服務項目上。人工進行智能擁有自己強大的運算能力,它們的速度完全超過人類的大腦。
  • AI智慧機器人在持有幽默感後可能會影響人類安全
    AI人工智慧一直是人類如今科技上的主要的研究領域之一。如果這項科研成果被順利研發u影掌握無疑是對人類的生產生活勞作是有極大的幫助的。然而這項技術卻已經提出20年之久,在目前仍然是收效甚微,甚至於可以說是除了理論與概念,在研發與應用上仍然是處於基礎階段。人工智慧為何會如此之難搞。
  • 人類不必擔憂強人工智慧的發展
    人工智慧的最新進展使人們知道未來將將何去何從。科幻小說作家數十年來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在有些人描述的未來世界中,將會出現功能強大並且友善的智慧機器人,例如《星球大戰》電影中的C3PO機器人。也有人則將智慧機器人描述成既不友善也不邪惡,而是具有人類般的弱點,例如西方世界的類人機器人,這種機器人有著自己的意識和情感,不願意被人類奴役。
  • 電影《機械公敵》預測了人工智慧未來對人類的威脅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一部經典機器人科幻電影,這部電影的名字叫《機械公敵》影片雖拍攝於2014年,被稱為人工智慧類電影的鼻祖;對如今很多的科幻電影的起到了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在AI人工智慧被大肆提倡的今天影片故事發生在公元2035年,是一個人和機器人和諧相處的社會,智慧機器人已經成為了人類最好的生產工具和生活夥伴,並深入到家庭生活的各個領域,當起保姆,護理的責任,人們也變得越來越依賴這些先進的科技,人們不會對機器人有任何的防備是因為所有機器人被設計遵守三大定律;一 機器人不得傷害或者允許傷害人類;二,機器人必須在不違反第一條定律的前提下執行人類的任何指令;三,
  • 霍金:人工智慧要麼為人所用 要麼終結人類
    還有另外一些擔憂,由人工智慧逐漸可以解讀大量監控數據引起的隱私和擔憂,以及如何管理因人工智慧取代工作崗位帶來的經濟影響。而長期擔憂主要是人工智慧系統失控的潛在風險,隨著不遵循人類意願行事的超級智能的崛起,那個強大的系統威脅到人類。「人工智慧的成功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大的事件,但是人工智慧也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史的終結。」霍金總結道。
  • 機器人的未來:機器人科學的人類隱喻
    儘管如此,目前人們所知的機器人,人工智慧研究的進展水平,還停留在距離人類智商、心理活動與行為方式相去甚遠的層次。雖然,機器人剛剛擊敗了圍棋競技水平世界一流的人類選手。你能想像嗎?如果未來的機器人擁有了語言,可以將機器學習轉化為類人式的學習,擁有了回憶、想像及其他心理意象能力,有了情緒,可以預測,能夠前瞻預判行為(人類指令)的後果;如果未來的機器人擺脫了個體化存在,而結為社群(並非現在一些科學家提出的螞蟻機器人技術),開始建構社群規則,出現機器人階層的劃分;如果未來的機器人有了性別之分,還從虛擬到實在開始哺育下一代機器人(即從簡單的機器人製造機器人,到機器人「生」機器人),有了接近於人類的生老病死
  • 好書·書評丨人類未來細思量
    第1章《深入人類世紀》,分析當下世界的一些潛在危機,包括能源、核威脅、氣候變化等;第2章《人類在地球上的未來》,預測生物技術、網絡技術、人工智慧等對人類未來的影響與風險;第3章《宇宙視角下的人類》,探討宇宙背景中的地球、太空旅行、「新人類紀元」、外星智慧等多方面的遠景;第4章《科學的邊界和未來》,以科學視野重新審視人類與地球的關係,提供若干基礎性與哲學性的科學主題探索路徑。
  • 未來人類的社會會怎樣發展?未來都充滿幻想和憧憬
    關於未來人類的社會的發展,人們都充滿幻想和憧憬,期待世界的未來越來越美好。建立一個非人力為主要勞動力的社會,創造的能源和機械代替勞動,讓人享樂。人類會用一切科技的目的去改變環境,使其適應人類生存。目前,現實世界中人類的科學研究已經進入了微觀領域,晶片、CPU的體積越來越小,人工智慧化水平越來越高,科學研究的趨勢可能也要智能化,人工智慧代替人腦有許多優勢,如肉眼看不到的粒子或能量,可以通過人工智慧來研究它的特性。
  • 強人工智慧的覺醒與人類的未來丨一文讀懂強人工智慧
    除了加入 OpenAI 之外,納德拉在 2014 年被任命為微軟的執行長後不久,就開始圍繞人工智慧重新定位。納德拉宣稱,微軟旗下的所有產品和服務都會「加入人工智慧」,還宣布人工智慧是塑造未來的三項基本技術之一(另外兩項是「混合現實」和量子計算)。此外,Facebook 也投資了人工智慧實驗室,國內的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科技企業也紛紛成立目標為強人工智慧的實驗室。
  • 另類解讀電影《機械姬》:人工智慧未來究竟會造福還是毀滅人類?
    在電影中,作者通過宗教和哲學上的另一層隱喻,來諷刺了人類用上帝視角看待人工智慧的盲目自大心理,以及對於人工智慧未來是否會失控發展的擔憂。影片將整個情節設置為一段為期七天的測試。但是電影中納森同樣暗示,當人工智慧發展到一個臨界點,其智慧將以人類理解不了的方式爆炸性發展,直到遠遠超過人類。屆時,那些人工智慧再回過頭看人類時,就跟人類看猿猴沒多大區別。人類把自己當成上帝創造出的人工智慧,或許有一天正會成為人類社會的「掘墓人」。
  • 新人工智慧對經濟的潛在影響
    滲透性是某項技術所具備的能夠與經濟社會各行業、生產生活各環節相互融合併帶來經濟運行方式改變的一種潛能(Bresnahan、Trajtenberg,1995),也是新人工智慧作為通用目的技術(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 GPT)有望對經濟社會產生廣泛影響的基礎性特徵。
  • 探秘坦博拉火山爆發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以此警示世人關愛自然
    可是我們關注抵抗疫情的同時澳大利亞的森林大火正在熊熊燃燒,這場大火會對人類世界產生怎樣的影響呢?接下來我就以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自然災害之一的坦博拉火山大爆發來說一說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的巨大影響,以此警示人們關注澳大利亞森林大火災。
  • 人工智慧將帶來人類永生還是滅絕?
    超級智能會產生巨大的力量,所以關鍵的問題是——到時這股力量究竟由誰掌握,掌握這份力量的人會怎麼做?這個問題的答案將決定超人工智慧究竟是天堂還是地獄。同樣的,專家們在這個問題上的觀點也不統一。它會親密的被捆綁在我們的身體和大腦中,它會反映我們的價值,因為它就是我們。」但如果答案就是這樣的話,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最聰明的一些人會很擔憂?為什麼霍金會說超人工智慧會毀滅人類?為什麼比爾蓋茨會不理解為什麼有人不為此擔憂?為什麼馬斯克會擔心我們是在召喚惡魔?為什麼那麼多專家擔心超人工智慧是對人類最大的威脅?這些站在焦慮大道上的思想家,不認同Kurzweil對於人工智慧的危險的粉飾。
  • 探索人工智慧社會治理的中國方案
    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 新華社發新華社發【科學向未來】作為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人工智慧的迅猛發展將進一步釋放歷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積蓄的巨大能量,給全球經濟發展、國家治理、社會建設和人民生活帶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推動人類邁入以科技進步與產業革新為基礎的智能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