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的所謂大胃王吃播」被央視點名批評後至今一個月,吃播行業的風氣確實肉眼可見地好了不少,有一些主播主動從公眾視野裡消失了,也有很多違規帳號被平臺直接封禁。
之前鮮姐在文章《吃播要涼涼?天下人苦「大胃王」久矣!》裡聊了這個事, 「有的所謂大胃王吃播」主要指的是那些譁眾取寵、浪費嚴重的吃播,他們用假吃、催吐、吃藥等不健康的手段表演出大胃王的假象,或者用獵奇的方式製作、食用一些非正常的食物,以吸引流量「恰爛錢」為目的,完全背離了吃播的初衷。
換句話說,如果你是一個邏輯正常、行為正常、好好吃飯的吃播主播,那你依然可以按照原來的節奏在鏡頭前吃東西、做美食測評給觀眾看,也可以繼續正常地接推廣、帶貨賺錢。
不過,人的吃播生態在監管下逐漸恢復健康了,非人類的吃播卻還沒有人管,亂象卻比人類吃播更可怕。
寵物吃播,小而美的生意
寵物吃播,近兩年才出現的吃播新分支,顧名思義,這種吃播的主角是家養寵物們,有最常見的貓貓狗狗,有比較常見的兔子、倉鼠、龍貓、鸚鵡、魚類等,也有不太常見的異寵們。
不過,寵物吃播本就是一個相對小眾的生意,寵物越「非主流」,受眾也就會越少。一般來說,能被平臺放在信息流裡推薦給用戶和能擁有固定觀眾群體的,還是以家養貓狗的吃播為多。
和人類吃播一樣,寵物吃播也是舶來品,據公眾號紅漏鬥, 2018年9月,YouTube頻道Mayapolarbear上傳了一則薩摩耶Maya吃西瓜的視頻,播放量超過100萬,Maya也因此被認為是寵物吃播的「開創汪」,後來,Maya的吃播鏡頭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食物,還出現了專業收音的麥克風等設備。
薩摩耶Maya吃西瓜的視頻,被認為是最早期的寵物吃播。
在Maya之前,也有不少寵物視頻內容是寵物吃東西的,但卻「不成系統」,Maya吃東西的視頻爆火,讓越來越多的寵物博主看到了寵物吃播的潛力。最開始,他們和其他寵物類帳號一樣,內容大多數記錄自家寵物的日常生活和有趣互動,而在偶然發現拍攝寵物吃播會獲得更多的關注和喜愛後,帳號內容就會自然而然地向吃播傾斜,逐漸成為以寵物吃播為主的帳號。
據紅漏鬥,YouTube數據分析網站Social Blade顯示,Maya在動物頻道排名53名,平均1年預估創作者收益分成(基於觀看量)為7000美元至11萬美元之間;Gohan The Husky(一個從寵物日常轉為寵物吃播的頻道,做吃播的是一隻哈士奇)在動物頻道排名第28名,平均1年預估創作者收益分成為1.52萬美元至24萬美元之間。
而在國內,寵物吃播的發展要更晚一些。同樣也是可以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由寵物日常生活記錄內容逐漸轉向吃播內容為主的帳號,一種是一開始就準備「專業」做寵物吃播內容的帳號。
比如在B站擁有300多萬粉絲的UP主@花花與三貓CatLive,就有一個專門的吃播專輯,內容就是家裡貓貓吃各種東西,除此之外還有「貓薄荷專題」和「貓咪美食」這兩個和貓咪吃東西有關的專輯,播放量普遍比做遊戲、日常等內容更高。
據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的統計,抖音上粉絲量最多的寵物吃播是@安靜的布丁妹妹(截至今日粉絲數為315.8萬),鮮姐自己也關注這個號很久了,布丁是一隻聰明的小泰迪,會聽得懂主人的指令,現在的視頻內容多以布丁吃東西為主,有時候還帶著家裡的貓一起吃,評論裡經常有人說「看布丁吃飯把我看餓了」。雖然也會穿插少量的寵物日常內容,但相比於一般寵物博主,布丁可以算是一個「專業」的吃播了。
圖片來源: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
一般來說,用戶喜歡看寵物吃播有這幾種原因:
一種代償心理,這點和看人類吃播是相似的,自己或自己家孩子吃飯不能像寵物這樣又快又香,或者自己在減肥或者處在飢餓狀態,所以想要看寵物吃播「補償」自己;
一種依舊和看人類吃播類似,把寵物吃播也當做一種ASMR,通過視覺、聽覺的刺激,感受到愉悅,比如有些人就喜歡聽布丁咀嚼狗糧的「嘎吱」「嘎嘣」的聲音,這也是寵物做吃播也要被裝上麥克風收音的原因;
Maya吃西藍花
還有一種就是寵物吃播特有的了,是喜歡寵物的人「愛屋及烏」,比如鮮姐自己,不太喜歡看人吃播,對博主長相、吃相和食物都有點挑剔,但這些挑剔在寵物吃播上就不存在了,只要狗狗健康食物健康,吃狗糧還是吃生骨肉我都可以,是邊牧在吃還是小泰迪在吃也都可以。
而寵物吃播雖受眾不夠廣泛,內容也極度垂直,但卻天然具有變現能力,比如內容泛泛的寵物博主,寵物吃播在帶貨上「有天賦」,寵物吃的狗糧、零食、用的食盆、都更容易「種草」給觀眾。
一方面,這些寵物「憑本事吃飯」,為內容創作者提供新的思路和可能,挺好;另一方面,不會說話、對主人天然抱有信任、愛意和忠誠的寵物,卻很容易成為主人斂財的工具。
「太陽下沒有新鮮事」
還是這句話,太陽下沒有新鮮事。
和人類畸形吃播一樣,寵物吃播也可能會非常畸形,又因為寵物不會說話、沒法表達自己的痛苦,一條命都捏在主人手裡,賺了錢也不會花,寵物吃播畸形起來,比人類吃播更可怕。
一種是打造寵物大胃王「人設」,讓寵物一次性吃很多東西。
圖片來源:@青流視頻
比如讓狗狗一次吃掉一個3斤的烏拉圭牛心、吃掉一大盆狗糧、吃幾十種零食加飲料的,比如直接把貓丟進一片超大的貓薄荷裡的,因為奶貓是帶了點橘就誘導它不知節制地吃的,看上去是很捨得給寵物花錢,但這樣對寵物的身體並不是什麼好事。
寵物吃完後還要拍拍他們鼓到快爆炸的肚子,難倒還覺得自己特別慈祥偉大嗎?
一種,依然和人類吃播類似,讓寵物吃一些獵奇的東西。這個獵奇包括了一般人家養寵物不給吃的和寵物根本不適合吃的。
比如說讓寵物吃一些昂貴的食材,大龍蝦大閘蟹鵝肝什麼的,營造出一種「吃的比人好」的氛圍;再比如說生骨肉飲食,食材一般是完全保持了生肉狀態的生肉部分,包括骨質結構。
比如邊牧Panda這一餐,就有生的羊腿排、豬心、牛肝、綿羊腎、雞爪、草莓、蘆筍等——並不是說狗狗吃生骨肉不好,事實上,科學合理地給寵物餵食生骨肉是有好處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它們的口腔問題和腸胃問題,也不存在一些人杞人憂天的「狗狗吃生骨肉多了會不會暴起吃人」的煩惱。
就鮮姐看到的,邊牧Panda的主人雖然也會給吃播設定主題,比如今天吃紅色的(牛羊肉、胡蘿蔔、草莓、蘋果等),明天吃魚肉大餐(食物以魚類為主),但一般都會注意食物來源和分量,也會在評論裡解釋:今天下午茶給多啦,晚餐會減量,大家一般不要這麼喂。
但架不住有些人,完全不顧科學餵養章程,餵生骨肉就是為了博眼球,食材不講究,餵養比例不講究,甚至還往生骨肉上專門澆點兔血豬血,營造一種暴利野蠻的吃播效果。
圖片來源@運營研究社,鮮姐沒刷到過這個帳號,知道的小夥伴可以告知一下,我速去「圍觀」
更有甚者,直接不顧科學餵養的基本法則,把人吃的食物強行餵給寵物,以寵物的反應為噱頭博取關注,完全不顧寵物的健康,比如給狗狗餵辣子雞,騙狗狗吃跳跳糖等。
圖片來源:@青流視頻
哪怕是不養寵物的人,很多也都知道寵物吃的東西和人不一樣,很多人類食物對寵物來說是有害甚至致命的。而這些寵物主人,為了吸引流量變現賺錢,仗著寵物對主人的服從和忠誠,仗著他們不會表達自己不會發微博維權,不惜以自己寵物的健康為代價,根本沒把寵物的生命放在心上。
在寵物博主這類網紅KOL崛起的時候,就有人說起過相關內幕,為了拍攝出好看的照片和視頻,一遍遍訓練、擺拍、折磨寵物就算了,利用寵物賺了錢卻不捨得花在寵物身上,依舊餵著毒糧,甚至還有寵物死亡後主人撈錢沒撈夠,到處尋找相似長相的寵物偷偷替換或者說這是「轉世」的行為。
而寵物吃播,簡直是寵物博主和吃播主播的集大成者,兩邊的「黑心操作」它一個不少,還能自創出更多令人髮指的騷操作。
這些人,別說愛寵物了,連基本的尊重生命的概念都沒有。說到底,還是那句話,寵物確實不是人,但有些人是真的「狗」。
本質上還是「人的生意」
很多寵物直播博主之所以要做這種不用動腦子就知道會被罵的事,歸根到底還是為了錢。
就像上面聊到的,寵物吃播天然就有一定的變現能力,大多吃播博主也都有自己的淘寶店鋪,賣自家的或者合作方的寵物用品,偶爾也會穿插一些人類用品,全看帳號如何運作。
Maya
《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中國城鎮寵物犬貓消費市場規模已達到2024億元,比2018年增長18.5%,去年雙十一,天貓國際的商品榜單中,貓糧超過了嬰幼兒牛奶粉,排在最受歡迎的進口商品第一名。
而據艾媒諮詢數據,2020年,寵物市場規模可達到2953億元,數字龐大,漲勢喜人。
很多人想要分這塊大蛋糕,這無可厚非,事實上,貓貓狗狗在社交平臺上確實自帶流量,甚至比美女帥哥的自拍還受歡迎,但人和「人」的區別是,正常人是帶著自家寵物站著掙錢,是建立在真心愛寵物的基礎上的,而有的「人」只把寵物當工具,為了流量和賺錢什麼都可以不要。
說到底,寵物生意還是人的生意,畢竟賣東西的和買單的都是人。
而近幾年,寵物用品也具有一定的高端化趨勢,無論是寵物吃播評論裡的「吃的比我都好」還是越來越貴的產品價格都能說明這一點。
比如,有些人專門給寵物做定製漢服,請來的裁縫師傅就是以前給人做漢服的,價格並不比人穿的便宜。貓貓們真的會認為自己穿上繡工精緻、花紋繁複的衣服比光著身子毛茸茸更美嗎?不重要,主人覺得好看就夠了。
「寵物四大美人漢服套裝」標價 1888元。「西施」是其中一套。圖片來源公眾號PingWest品玩《寵物用品高端定製的背後》
寵物食品也越來越「花裡胡哨」,做成各種形狀的糧食、零食算是基本款,甚至還有商家研發出了貓貓奶茶,50毫升定價15元,比鮮姐常喝的奶茶貴多了。而貓貓們會因為喝到了貴貴的「喵茶」就像人一樣感覺被續上了命嗎?也不重要,主人開心,覺得自己用錢體現了對貓貓的愛就好了呀。
當然,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想要給寵物更好的無可厚非,寵物本身是生命,也是孤獨經濟的中流砥柱,這個鮮姐之前也寫過文章聊,《講真,你可能活得還不如別人家的狗》。
在寵物經濟裡,擊中寵物主人的痛點、滿足寵物主人的需求顯然要比單純直接滿足寵物的需求更有「錢」景,更別說自古以來,人對寵物最多的讚美和希冀都是期望它們能「通人性」。
其實,大部分人捕捉、記錄到的寵物自然形態就已經足夠吸引人了,對於寵物來說,它們只想好好活著,如果加個定語,就是陪著心愛的主人好好活著,網絡上的粉絲數和「人設」、網友的謾罵和讚美、用品的過度包裝對它們來說並沒有什麼意義。
想紅的一直都不是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