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管武裝氣象新
——常德市武陵區不斷開創黨管武裝工作新局面
武陵區領導在丹洲鄉現場指揮民兵封堵管湧。(武陵區委宣傳部供圖)
夏孟琦 萬 成 郭海龍 姜鴻麗
「八一」前夕,2020年武陵徵兵工作吹響號角,高學歷的門檻沒有阻擋住熱血青年的腳步,不僅報名火熱程度更勝往年,而且延續了武陵兵源的優質性。
不久前,全國模範退役軍人田工的先進事跡在中央7臺展播了近一個小時,不少觀眾在節目連結下評論「被田工深深感動」。而對武陵人而言,田工不僅是網絡電視報紙上的名人,更是身邊接著地氣的榜樣,「遠學雷鋒、近學田工」志願服務已經成為文明武陵的閃亮品牌;
連日來,武陵女子民兵志願宣講隊正在精心打磨「軍歌嘹亮」系列人物故事,馬上將面向全市開講,社區、學校、企業、黨政機關,每一個普通市民又將有機會接受一次國防教育的洗禮……
武陵大地上,軍地兵民之間,不論是廣度領域還是深度空間,都在真切上演著種種融合。
近年來,武陵區委堅決落實黨管武裝政治責任,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政府協調保障、軍地齊抓共管、逐級履行職責的工作機制,不斷推動形成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與國防建設「兩副擔子」一起挑、「兩個責任」一起擔、「兩項任務」一起抓的生動格局。
為官一任 強武一方
「不論在任何形勢下,我們都必須始終堅持黨管武裝原則,落實主體責任,強化責任擔當,促進軍民融合,服務發展大局,不斷開創武陵黨管武裝的新局面。」 武陵區委書記、區人武部黨委第一書記、區國動委第一主任莫漢桃如是說。
在武陵區,每年的年度武裝工作會、區委常委議軍會、國防動員工作部署會等一系列重要會議,黨政主要領導幹部參與「軍事日」活動,成為各級黨委認識武裝工作、統一抓好武裝工作的重要途徑。每年區委常委會都會專題研究武裝工作2次以上。2019年以來,武陵區委班子成員來到武陵區人武部現場辦公達18次,現場解決人武部本級和基層正規化建設、信息化改造升級、應急連裝備配套、新兵役前訓練、學校國防陣地建設等問題。
2019年,武陵區在全省專武幹部比武中取得輕武器射擊團體、個人第一,被評為全省先進團級單位黨委、國防教育先進單位、軍事訓練先進單位。在「為官一任,理應強武一方」的共識統領下,近年來,武陵區高規格高標準建成了武裝部作戰指揮大樓、宿舍區,並按照戰備、訓練、工作和生活區域科學配置,完善了民兵訓練基地各項軟硬體設施。在省市統一部署下,武陵區又制定下發了《武陵區開展基層人民武裝部全面建設星級達標活動實施方案》和《2020年度星級達標工作計劃》,軍地合力推動街道和社區基層武裝陣地星級達標建設落地落實。目前,穿紫河街道武裝部「三室一站」和南坪街道竹根潭社區民兵連「一室一家」作為試點,高標準先行完成基礎設施建設。6月22日,武陵區圓滿完成全省星級達標建設現場會任務,得到省市領導的高度認可。
在人才的選拔任用以及退役安置上,武陵區專武部長的選配堅持「四個優先」原則,即有服役經歷人員優先、有雙向任職人員優先、招錄專武幹部優先、學歷較高人員優先。近3年來,先後有10名武裝部長提拔為正科級實職領導,5名武裝部長得到重用,9名武裝幹事擔任鄉鎮(街道)站所長。專武幹部100%有服役經歷。區內鄉鎮(街道)黨(工)委班子成員中,復退轉軍人總比例達26%。
2017年,武陵區承辦了湖南省軍區「民兵學習宣講」現場觀摩會;2018年作為湖南省唯一單位接受了中央委員、軍委國防動員部部長盛斌中將的檢查,均獲得高度評價。截至2019年,武陵區已連續14年被評為全市黨管武裝工作先進單位,武陵經驗模式全省推介。
軍地融合 聚力發展
「簡單、孤立地抓武裝工作的做法已經被融入日常工作的思路取代。」武陵區人民武裝部政委劉貴平介紹,近年來,區委、區政府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經濟建設發展要貫徹國防動員需求,國防建設要適應經濟建設發展,促進要素交流交融,提高資源共享力度,實現了軍地兩手抓、兩手硬、兩促進。
今年6月2日至6月4日,武陵區200名基幹民兵參加常德市「沅水-2020」軍地應急力量聯合行動檢驗性演練;6月16日,100名基幹民兵又參加省防汛抗洪拉動演練,圓滿完成搶築子堤,封堵管湧等任務。7月上旬,沅水武陵段一度超警戒水位,防汛期間民兵應急隊伍就充分發揮了主力軍作用,轄區內6處管湧現場都有他們冒雨搶險的身影。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全區先後出動民兵6000餘人次,積極參加防控宣傳、藥品器材發放、人員排查、居民區消毒、幫扶群眾和維穩等工作。在復工復產階段,他們又充分發揮服務、引導、配合作用,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充分認同,彰顯了新時代民兵的絕對忠誠與擔當。
以上只是地方武裝力量在地方應急維穩、抗洪搶險、城市滅火、反恐防爆等急難險重時刻閃光的幾個縮影。在武陵,養兵不僅是戰時的需要,更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一支強大的生力軍。
近年來,廣大民兵參與「打造產業強區,建設美好武陵」實踐,「文明武陵、從我做起」「遠學雷鋒、近學田工」「眾創平安、共建共享」「棚改徵拆」「掃黑除惡」「脫貧攻堅」等各項工作都成為他們的「戰場」,每年各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活動,民兵參與人次都達5萬餘人次。2018年,武陵區區委獲評為全省「十佳軍地平安創建示範區縣」。
如此良性的軍地軍民關係歸根結底還是得益於武陵區長期以來堅持把雙擁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崇尚軍人、關心軍人、服務軍人在武陵蔚然成風。7月23日,湖南省雙擁工作領導小組正式公示擬推薦武陵區人民武裝部為第十一屆全省雙擁模範單位。據統計,武陵區每年安排專項資金600萬元用於幫助困難軍人解決相關問題;轄區內所有抗戰老兵每年至少上門慰問一次。今年,武陵區作為常德市創建全國雙擁模範城的主戰場,大力營造雙擁氛圍,進一步完善雙擁工作保障機制,為成功創建貢獻了武陵力量。
國防教育 利在千秋
國無防不立,民無防不安。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無非兩件大事,一是發展,二是安全。國防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生死存亡,而和平時期,對地方來說,最大的國防就是教育。
教育從娃娃抓起。近3年來,武陵區投入近500萬元,在區內20所中小學校建成了國防教育陣地,每年接受國防教育學生達2萬餘人,「長大後我要成為你」的崇軍意識在孩子們心中紮根發芽。
教育在幹部隊伍中強化。近年來,人武部領導定期到區委黨校進行國防教育授課,並先後邀請國防大學房兵、戴旭、金一南、徐焰等軍事專家來區,為黨員幹部們進行國防理論宣講和教育,為全區公職人員一次性配發國防教育知識讀本,提醒大家繃緊國防安全思想弦。
教育在群眾中普及。面向社會,武陵區人武部在2017年開通了「武陵國防」微信平臺,開展常態化國防教育宣傳;針對民兵整組、兵役徵集、八一建軍節、烈士紀念日等時間節點,組織開展國防教育巡迴授課、徵兵宣傳等專項教育;在南坪街道竹根潭社區和萬達廣場進行「國防教育進社區」「國防教育進商圈」試點建設,探索將國防教育融入社區文化、商業文化的路子。目前,國防教育進村居行動正式啟動,預計到2021年全區將實現學校、村居國防教育陣地建設全覆蓋。
抓好國防教育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在這份功勞裡,有一支特殊的力量非比尋常,那就是武陵女子民兵志願宣講隊,現有的30名成員來自退伍女兵、烈士子女、優秀軍嫂、醫護人員和社區工作者等不同群體。自2017年成立以來,這群「鏗鏘玫瑰」用樂於奉獻的精神、積極工作的態度、過硬的素質,通過形式多樣的宣講活動,多層面宣傳展示黨和國家的發展、軍隊改革的成果、優秀軍人軍屬的先進事跡。3年來,她們累計參加活動近300場,直接和間接受眾人數達30萬人以上,在全國志願者服務網在線服務時間累計達2397小時,先後獲評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湖南省最佳志願服務組織。
黨管武裝工作落實的根本,就是如何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主責主業、創新圖強的力量優勢。目前,武陵區已經呈現出「黨委管武裝、政府抓武裝、全社會關心支持武裝工作」的良好局面,下一步將按照「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要求,書寫武陵特色的優秀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