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老三要上市,康師傅和統一慌了?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EMBA微金

今麥郎衝擊A股,方便麵要進入「康今」競爭時代了?

民以食為天,2020年受疫情影響,方便麵消費呈現爆發式增長,而「食品股」在資本市場也備受追捧。

作為國內方便麵的龍頭之一,今麥郎也借勢加快了其上市步伐。1月4日,據證監會河北監管局消息,今麥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已與中信建投證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

圖片來源:河北證監局網站

對於此事,今麥郎方面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切以相關管理部門發布的信息為準。」

不過,即使今麥郎此次能成功上市,能否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仍有待觀察。

1

漫漫上市路

其實,這次衝擊A股之前,今麥郎的上市路早已幾經周折。

這些年,可以把今麥郎的上市之路分為兩段,前一段是與外方合作,後一段是獨自求生。在前一段旅途中,日清和統一扮演了極其特殊的角色。

2004年,日清宣布在中國開展合資業務,合作對象就是今麥郎。在日清對今麥郎完成5.439億元的投資後,又進行了多輪跟進投資。到2012年,日清對今麥郎的持股比例已經達到了33.4%,今麥郎的公司名稱也順勢改為「今麥郎日清食品有限公司」。

但誰也沒想到,在2015年11月26日,今麥郎和日清兩方解除了合作。

這次解除合作好像打開了潘多拉魔盒。第二年,統一企業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對外披露,將以12.91億元將所持有全部今麥郎飲品有限公司47.83%股權對外轉讓。此前在2006年,今麥郎與統一共同出資設立今麥郎飲品股份有限公司。

業內普遍認為,今麥郎和統一合作是為了藉助統一的資源進軍飲料行業的,但對統一而言,今麥郎飲品的發展未達統一預期,至此兩方解除合作,今麥郎飲品上市之路也相繼受挫。

兩次「分家」後,今麥郎集團可能意識到了需要獨資上市。

2017年6月9日,今麥郎面品有限公司召開上市啟動會。但事後,今麥郎上市事宜卻無疾而終。

轉機在2019年初出現,彼時萊茵體育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萊茵達控股集團與自然人範明科籤署了《股份轉讓協議》,轉讓後,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範明科,此次收購萊茵體育若是成功,今麥郎則有望實現借殼上市。

但這場收購卻以失敗告終。2月25日,萊茵體育公告稱,自《股份轉讓協議》籤署以來,經控股集團多次催促,但仍未收到交易對方範明科支付的股份轉讓價款,故終止控制權轉讓。協議的終止,意味著借殼上市未能成行。

2021年,今麥郎上市終於迎來新一步進展。

2

一桶半/一袋半成主打

目前,今麥郎集團旗下的業務主要分別面品、飲品兩大品類,前者以「一桶半/一袋半」方便麵為代表,後者最為知名的產品則為「今麥郎涼白開」。其中,今麥郎在2020年8月宣布旗下「桶半/袋半」系列產品累計銷量超過50億份,這也是其至今最為暢銷的方便麵產品。

圖片來源:官網

2015年,今麥郎團隊曾發現日本貨架上一款大份量裝便銷量較為可觀,餅克重為普通產品的1.5倍,後將這一現象告訴今麥郎集團創始人、董事長範現國;同年,今麥郎即開創性地在國內推出大份量產品。

此外,通過非油炸高端制面技術的技術突破,今麥郎在2018年亦打造「第二代方便麵」品牌——老範家,其以蒸煮方便麵的形式替代原有的油炸方便麵。

至於飲品業務,今麥郎與統一企業在2006年曾共同投資18億元人民幣創辦「今麥郎飲品」;2016年,為避免同業競爭,今麥郎通過引入第三方資本出資全額收購統一所持股份,即統一不再擁有今麥郎飲品任何股權及權益。

2020年10月,今麥郎飲品宣布「今麥郎涼白開」產品銷售量已超過24億瓶:這款2016年5月才上線的產品差異化主要在兩個方面:其一是以「熟水」概念切入瓶裝水市場;其二則是在包裝上使用「方型瓶」的設計。目前,今麥郎的飲品業務已形成涵蓋涼白開、芒頓小鎮、締茶、青青綠茶的產品矩陣。

2020年9月,範現國在出席活動時曾透露,根據尼爾森的數據,彼時今麥郎的面品業務板塊連續13個季度行業增長第一,飲品業務板塊連續9個季度行業增長第一。

2、兩強爭霸變成「三國殺」

其實,就全國而言,方便麵的格局已在發生變化。兩強爭霸的格局正在向三足鼎立的格局轉變。

英敏特數據顯示,按方便麵銷售額份額計算,2018-2019年,方便麵兩大龍頭康師傅的份額從48.2%下降到46.6%,統一從17%下降到16.3%。而今麥郎14.1%上升到15.8%,白象從5.8%上升至7.5%。

從銷售額看,佔比超過15%的方便麵企業僅有康師傅、統一和今麥郎,三國殺的格局初現。

今麥郎董事長範現國在2020年9月的第二十屆方便麵大會上,表示「過去三十年是康統(康師傅、統一)之間的競爭,2020年將開啟康今(康師傅、今麥郎)競爭的時代。」

如果僅從營收來看,今麥郎與統一差距並不是很遠。

據其公布的2019年報,今麥郎實現營業收入達到218.488億元,首次突破200億大關,距離1000億的營收目標尚有一段距離,但距離方便麵龍頭統一當年的營收僅一步之遙。根據統一在2020年3月25日發布的年報,其2019年全年營收為220.197億元。

因此,今麥郎的此次上市有可能搶佔統一企業「老二」的位置。

業內人士從2019年營收規模出發,認為今麥郎如果實現上市,補足資本短板,或將在局部實現突破,與已經上市的康師傅、統一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根據範現國的規劃,今麥郎2020年營收將突破300億,未來將達到1000億。若能成功上市,在資本的加持下,今麥郎未來可期。

食品產業專家朱丹蓬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評價稱,今麥郎缺少差異化的大爆品和大單品,「今麥郎沒有區位優勢,主要在三四五線市場;科技研發方面,今麥郎並沒有太多的自己核心的DNA的一些產品。今麥郎的品牌效應、市場布局、渠道拓展以及團隊執行能力對於投資者來說,並沒有太大吸引力。」

放眼未來,今麥郎的競爭對手,不只是康師傅、統一。方便食品市場,在康師傅、統一、今麥郎三足鼎立的局面下,不乏螺獅粉、熱乾麵等網紅方便產品的出圈,自熱食品市場,新品牌、老品牌等相繼入局。

因此,對於以「農村包圍城市」起家的今麥郎來說,能否實現千億目標和資本市場的青睞,目前還是個未知數。

首圖來自雲掌財經 素材來源:

IPO早知道:《今麥郎啟動上市:主打「一桶半」和「涼白開」,年營收超218億》

財經新知:《今麥郎IPO:鬥不過對手,擰不過時代》

藍鯨財經:《今麥郎開啟上市輔導:方便麵市場格局謀變,或從兩強爭霸轉入「三國殺」》

相關焦點

  • 康師傅和統一慌了,行業老三打算上市,方便麵市場將要三足鼎立?
    繼康師傅、統一之後,「方便麵老三」今麥郎如今也要上市了。  據河北證監局最新消息,今麥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已與中信建投證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受聘擔任今麥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輔導機構。
  • 泡麵界的「愛馬仕」,薇婭直播熱銷,康師傅、統一要慌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去網吧了,因為大部分家庭都有自己的電腦,而且泡麵也過時了,很多人都把泡麵列為垃圾食品,其實泡麵中也分檔次的,有的泡麵只買5元,而有的泡麵卻要幾十元
  • 康師傅 vs 統一:方便麵「雙雄」
    (數據來源:康師傅、統一 2018年報)雖然營收規模相差較大,但康師傅和統一作為方便麵和包裝飲料行業的前兩大品牌,仍值得我們作一個比較。2013-2018年,康師傅和統一各自營收的CAGR分別為-3.7%和-1.4%,總體均出現下滑。
  • 統一大戰康師傅,誰是贏家?
    原本統一希望能在飲料市場扳回一城,可沒想到,僅僅過了一年,1996年10月,康師傅盒裝冰紅茶上市:康師傅憑藉著從方便麵那邊積累下來的渠道,輕而易舉的就佔領了我國冰紅茶市場。這次,他們直接推出了外包裝上與統一老壇極度相似的「康師傅老壇酸菜牛肉麵」。你看,這次康師傅名字也不改,包裝也雷同,它是真的慌了:當時康師傅的補救措施相當雷厲風行。
  • 中國飲料行業最大黑馬:一年大賺49億,利潤超過康師傅、統一之和
    而在中國的飲料品牌中,康師傅、統一、娃哈哈算是三個最知名的品牌,不過在近些年,不少新的企業也進軍了飲料行業,其中最大的一家年利潤甚至超過了康師傅、統一之後,堪稱中國飲料行業最大的黑馬。而除了營收額不斷創新高之外,農夫山泉的淨利潤更是遠遠超過了康師傅與統一這兩大企業。在2019年度,農夫山泉全年的淨利潤達到了49.54億元,淨利潤率高達20.6%。而近50億元的淨利潤,在中國眾多食品飲料行業中,也是首屈一指。
  • 康師傅和統一的龍爭虎鬥
    本來已經日薄西山氣息奄奄的康師傅和統一,因為疫情爆發,反而迴光返照了。康師傅和統一,都是臺灣省的企業,差不多1992年一起來大陸。不同的是統一在臺灣一直是老大,康師傅一直是loser。到了大陸反過來了,康師傅成了老大。統一一直看不起康師傅。2013年的火腿腸大戰,兩家一共消耗了40億根,一起虧了錢。
  • 面對外賣行業的「降維打擊」,統一和康師傅應該如何破局?
    不知道什麼時候,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方便麵已經被外賣代替,遊走於城市中的外賣小哥成為了新一代年輕人的選擇,方便麵的崛起和大量的農民工進入城市息息相關,但是隨著人均收入的增高,方便麵開始被逐漸替代。方便麵市場兩大巨頭「康師傅」和「統一」,這兩個品牌佔據了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並且這個兩個品牌長期進行價格大戰,不論物價怎麼長,貨膨脹怎麼增加,方便麵的售價始終雷打不動。
  • 艾瑞:康師傅和統一的廣告分析
    統一創意滿滿,不重樣的產品滿足不同的趣味,廣告宣發也玩性十足。投放趨勢:方便麵新品宣傳不遺餘力,夏季飲品大戰火熱根據艾瑞網際網路廣告數據監測產品AdTracker顯示,康師傅和統一的廣告投放走勢呈現你追我趕的勁頭。
  • 統一方便麵去年收入85億元僅為康師傅1/3 高端面拉動行業增長
    中新經緯記者注意到,另一家方便麵巨頭康師傅也於近日披露了2019年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該公司方便麵業務的收入達253億元,同比增長5.79%。計算下來,2019年,統一的方便麵收入僅為康師傅的1/3。值得一提的是,儘管統一和康師傅在收入上有較大差距,但二者對於方便麵業務的布局方向卻高度一致,即越來越高端化。
  • 「康師傅、統一」加入飲料漲價大軍!
    1月19日,康師傅與統一的兩份漲價函顯示,兩家企業的飲料產品在2018年均會有一定程度的漲價。康師傅漲價函顯示,基於面臨的國內外原物料價格的持續上漲及繼續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康飲針對部分產品的價格進行了調整。上述漲價方案得到了康師傅方面的確認。
  • 康師傅、統一纏鬥了20多年,如今方便麵卻快要賣不動了?
    這個時期,就是康師傅和統一之間長達20多年爭鬥的開始。據說,當時康師傅的創始人魏應州,在大陸的火車上吃了一碗臺灣生產的碗裝泡麵,吸引了全車人的目光。因為當時大陸並沒有碗裝的方便麵,全都是袋裝的。魏應州看準機會,第二年就在天津設廠生產碗裝泡麵。1992年,康師傅推出了他們的經典產品「紅燒牛肉麵」,開始大量出貨。
  • 沒落的方便麵巨頭:曾打敗康師傅和統一,最後卻被5000萬「賤賣」
    沒落的方便麵巨頭:曾打敗康師傅和統一,最後卻被5000萬「賤賣」推薦語: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方便麵產銷國,近幾年市場銷售額整體上卻一直處於下降趨勢。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的追求越來越高,似乎對方便麵開始排斥,因為在人民的心裡,始終認為方便麵不僅不健康,而且還沒有任何的營養,所以這樣的思想認知也導致整個方便麵行業都在下滑,不少人此前還唱衰現任中國方便麵老大的康師傅。目前在我國的方便麵市場上,除了大名鼎鼎的統一和康師傅外,還有一個今麥郎。
  • 吃了這麼多年泡麵,你知道康師傅和統一的差別嗎?今天才明白!
    相信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應該吃過泡麵吧,當然泡麵自上市以來銷量一直居高不下,而且受歡迎程度從未減弱過。雖然大家都知道泡麵屬於垃圾食品,但是仍然無法抵擋住泡麵的誘惑,無論是外出出行的時候還是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都喜歡來上一桶泡麵,非常的簡單方便。其實無可厚非,泡麵真的是解決了一部分人的溫飽問題。
  • 茶飲料龍頭2019財報:康師傅155.7億,統一56.1億
    關注公眾號《茶界小學生》,了解茶資本和營銷。 康師傅、統一,我國近十年來茶飲料品牌排行榜前2位。 如果你喜歡喝茶飲料,絕大部分應該接觸過這2個品牌。
  • 今麥郎想上市 故事該怎麼講?
    來源:金融投資報籌備三年,今麥郎邁出上市第一步。近日,河北證監局網站發布公告稱,中信建設證券擔任今麥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今麥郎)上市輔導機構。此舉意味著今麥郎上市戰略迎來實質性進展。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作為一家老牌食品企業,在與統一鬧掰之後,一直在康師傅和統一的競爭中生存。
  • 康師傅、統一、蒙牛、伊利部分商品要漲價!!你知道嗎?
    康師傅、統一、蒙牛、伊利部分商品要漲價!!你知道嗎?今天有市場消息稱,統一乳飲在元旦前已下達零售價漲價通知,產品涉及部分茶飲和果汁,康師傅也被傳已向市場發出調價函,另有機構研報透露,液態奶也局部漲價。    統一中控和康師傅控股的股價今天均出現明顯上漲。其中,統一中控股價收報7.15港元,漲7.04%。康師傅控股截至收盤股價為15.94港元,漲5.56%。
  • 都是泡麵,康師傅和統一有啥不同?資深吃貨:這幾點就是差別!
    都是泡麵,康師傅和統一有啥不同?資深吃貨:這幾點就是差別!如果要說到市面上的方便麵銷量最好,名氣最大的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康師傅和統一了,配上這兩種泡麵也是我們經常吃的,但是很多人都非常好奇,都是泡麵,康師傅和統一有啥區別?資深吃貨:這幾點就是差別下面我們就起來了解一下吧。
  • 康師傅方便麵和統一的區別在哪裡?網友:能看出這三點的就是行家
    康師傅方便麵和統一的區別在哪裡?網友:能看出這三點的就是行家。,那就是康師傅和統一了。那麼說起這兩個品牌的方便麵,其實我們也都知道,這兩個品牌的方便麵幾乎都會出現同樣的一種口味,那麼說起同樣口味的方便麵,這個康師傅方便麵和統一的方便麵,它們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呢?
  • 康師傅和統一部分飲料漲價,蒙牛和伊利液態奶也傳來提價消息
    今天有市場消息稱,統一乳飲在元旦前已下達零售價漲價通知,產品涉及部分茶飲和果汁,康師傅也被傳已向市場發出調價函。另有機構研報透露,液態奶也局部漲價。小食代留意到,統一中控和康師傅控股的股價今天均出現明顯上漲。其中,統一中控股價收報7.15港元,漲7.04%。康師傅控股截至收盤股價為15.94港元,漲5.56%。
  • 康師傅與統一的恩怨情仇:一桶老壇酸菜面引起的血雨腥風
    然後統一腦袋都要被康師傅擰掉了,鮮蝦麵在大陸嚴重水土不服,這就像你讓廣東人天天啃大豬肘子是不地道的,同樣讓東北人天天喝茶溜嗓也是不夠意思的,康師傅和統一的仇在這時算是結下了。統一眼看方便麵是幹不過康師傅了,於是在1995年推出統一冰紅茶,果不其然,這種新式飲料剛一推出就大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