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MBA微金
今麥郎衝擊A股,方便麵要進入「康今」競爭時代了?
民以食為天,2020年受疫情影響,方便麵消費呈現爆發式增長,而「食品股」在資本市場也備受追捧。
作為國內方便麵的龍頭之一,今麥郎也借勢加快了其上市步伐。1月4日,據證監會河北監管局消息,今麥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已與中信建投證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
圖片來源:河北證監局網站
對於此事,今麥郎方面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切以相關管理部門發布的信息為準。」
不過,即使今麥郎此次能成功上市,能否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仍有待觀察。
1
漫漫上市路
其實,這次衝擊A股之前,今麥郎的上市路早已幾經周折。
這些年,可以把今麥郎的上市之路分為兩段,前一段是與外方合作,後一段是獨自求生。在前一段旅途中,日清和統一扮演了極其特殊的角色。
2004年,日清宣布在中國開展合資業務,合作對象就是今麥郎。在日清對今麥郎完成5.439億元的投資後,又進行了多輪跟進投資。到2012年,日清對今麥郎的持股比例已經達到了33.4%,今麥郎的公司名稱也順勢改為「今麥郎日清食品有限公司」。
但誰也沒想到,在2015年11月26日,今麥郎和日清兩方解除了合作。
這次解除合作好像打開了潘多拉魔盒。第二年,統一企業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對外披露,將以12.91億元將所持有全部今麥郎飲品有限公司47.83%股權對外轉讓。此前在2006年,今麥郎與統一共同出資設立今麥郎飲品股份有限公司。
業內普遍認為,今麥郎和統一合作是為了藉助統一的資源進軍飲料行業的,但對統一而言,今麥郎飲品的發展未達統一預期,至此兩方解除合作,今麥郎飲品上市之路也相繼受挫。
兩次「分家」後,今麥郎集團可能意識到了需要獨資上市。
2017年6月9日,今麥郎面品有限公司召開上市啟動會。但事後,今麥郎上市事宜卻無疾而終。
轉機在2019年初出現,彼時萊茵體育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萊茵達控股集團與自然人範明科籤署了《股份轉讓協議》,轉讓後,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範明科,此次收購萊茵體育若是成功,今麥郎則有望實現借殼上市。
但這場收購卻以失敗告終。2月25日,萊茵體育公告稱,自《股份轉讓協議》籤署以來,經控股集團多次催促,但仍未收到交易對方範明科支付的股份轉讓價款,故終止控制權轉讓。協議的終止,意味著借殼上市未能成行。
2021年,今麥郎上市終於迎來新一步進展。
2
一桶半/一袋半成主打
目前,今麥郎集團旗下的業務主要分別面品、飲品兩大品類,前者以「一桶半/一袋半」方便麵為代表,後者最為知名的產品則為「今麥郎涼白開」。其中,今麥郎在2020年8月宣布旗下「桶半/袋半」系列產品累計銷量超過50億份,這也是其至今最為暢銷的方便麵產品。
圖片來源:官網
2015年,今麥郎團隊曾發現日本貨架上一款大份量裝便銷量較為可觀,餅克重為普通產品的1.5倍,後將這一現象告訴今麥郎集團創始人、董事長範現國;同年,今麥郎即開創性地在國內推出大份量產品。
此外,通過非油炸高端制面技術的技術突破,今麥郎在2018年亦打造「第二代方便麵」品牌——老範家,其以蒸煮方便麵的形式替代原有的油炸方便麵。
至於飲品業務,今麥郎與統一企業在2006年曾共同投資18億元人民幣創辦「今麥郎飲品」;2016年,為避免同業競爭,今麥郎通過引入第三方資本出資全額收購統一所持股份,即統一不再擁有今麥郎飲品任何股權及權益。
2020年10月,今麥郎飲品宣布「今麥郎涼白開」產品銷售量已超過24億瓶:這款2016年5月才上線的產品差異化主要在兩個方面:其一是以「熟水」概念切入瓶裝水市場;其二則是在包裝上使用「方型瓶」的設計。目前,今麥郎的飲品業務已形成涵蓋涼白開、芒頓小鎮、締茶、青青綠茶的產品矩陣。
2020年9月,範現國在出席活動時曾透露,根據尼爾森的數據,彼時今麥郎的面品業務板塊連續13個季度行業增長第一,飲品業務板塊連續9個季度行業增長第一。
2、兩強爭霸變成「三國殺」
其實,就全國而言,方便麵的格局已在發生變化。兩強爭霸的格局正在向三足鼎立的格局轉變。
英敏特數據顯示,按方便麵銷售額份額計算,2018-2019年,方便麵兩大龍頭康師傅的份額從48.2%下降到46.6%,統一從17%下降到16.3%。而今麥郎14.1%上升到15.8%,白象從5.8%上升至7.5%。
從銷售額看,佔比超過15%的方便麵企業僅有康師傅、統一和今麥郎,三國殺的格局初現。
今麥郎董事長範現國在2020年9月的第二十屆方便麵大會上,表示「過去三十年是康統(康師傅、統一)之間的競爭,2020年將開啟康今(康師傅、今麥郎)競爭的時代。」
如果僅從營收來看,今麥郎與統一差距並不是很遠。
據其公布的2019年報,今麥郎實現營業收入達到218.488億元,首次突破200億大關,距離1000億的營收目標尚有一段距離,但距離方便麵龍頭統一當年的營收僅一步之遙。根據統一在2020年3月25日發布的年報,其2019年全年營收為220.197億元。
因此,今麥郎的此次上市有可能搶佔統一企業「老二」的位置。
業內人士從2019年營收規模出發,認為今麥郎如果實現上市,補足資本短板,或將在局部實現突破,與已經上市的康師傅、統一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根據範現國的規劃,今麥郎2020年營收將突破300億,未來將達到1000億。若能成功上市,在資本的加持下,今麥郎未來可期。
食品產業專家朱丹蓬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評價稱,今麥郎缺少差異化的大爆品和大單品,「今麥郎沒有區位優勢,主要在三四五線市場;科技研發方面,今麥郎並沒有太多的自己核心的DNA的一些產品。今麥郎的品牌效應、市場布局、渠道拓展以及團隊執行能力對於投資者來說,並沒有太大吸引力。」
放眼未來,今麥郎的競爭對手,不只是康師傅、統一。方便食品市場,在康師傅、統一、今麥郎三足鼎立的局面下,不乏螺獅粉、熱乾麵等網紅方便產品的出圈,自熱食品市場,新品牌、老品牌等相繼入局。
因此,對於以「農村包圍城市」起家的今麥郎來說,能否實現千億目標和資本市場的青睞,目前還是個未知數。
首圖來自雲掌財經 素材來源:
IPO早知道:《今麥郎啟動上市:主打「一桶半」和「涼白開」,年營收超218億》
財經新知:《今麥郎IPO:鬥不過對手,擰不過時代》
藍鯨財經:《今麥郎開啟上市輔導:方便麵市場格局謀變,或從兩強爭霸轉入「三國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