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投中網
投中網獲悉,近日,職問宣布於2019年完成了由智聯招聘和網易傳媒聯合投資,總額度超6000萬元的A&A+輪融資,成為新職業教育賽道的領跑者。這兩輪融資,將主要用於職問自主研發的全職業周期素養規劃平臺的搭建和EIU生態系統的打造。
創新戰略+5年沉澱+資本助力,職問趟出全新職業教育商業模式
職問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新型職業教育公司,總部位於北京,目前在國內分設華北、華東、華西和華南四個區域辦公室。加上此次釋放的A輪和A+輪融資,職問已獲得智聯招聘、網易傳媒、漢能創投、澤厚資本、長江商學院等眾多投資方的青睞,共完成了累計超1億元人民幣的融資。
職問發源於最開始的職業問答社區模式,初衷是連結有效資源,為大學生解答職業疑惑和解決求職問題。五年發展中,經歷職業社區網站、新媒體內容服務、培訓小程序、各類紅寶書教程、求職輔導產品,職業技能課程和職前教育服務等眾多形態,職問走出了如今有發展想像力的新職業教育平臺道路。
據職問創始人兼執行長邱兆年介紹,目前職問的新職業教育模式的「新」,體現在不再是只針對準職場人和職場人的單個問題,提供片段式和一次性服務,而是基於產品、技術和資源積累,能根據智能化職業課程體系和科學化職業規劃模型,為每個人提供全職業周期產品和長期服務。
從2019年開始,職問的核心業務由職前教育逐步擴大,轉變為覆蓋從零開始的各階段用戶的職業發展服務,由求職輔導、職業技能和職業諮詢三大主營業務構成,分別是為大學生找工作、幫助1-3年職場新人提供技能和幫助3年以上成熟職場人做職場晉升、轉型,已初具覆蓋年輕人全職業周期成長服務的形態。
因此,在本次釋放融資信息的同時,職問宣布正式上線全職業周期素養規劃平臺項目。該項目由職問大中臺聯合技術研發中心,共同推進產品族譜、課程模式、受眾擴充、資源合作、數據使用、智能化系統建立、技術支持和外部平臺的合作等多方面事項,建成真正能為大學生(甚至是高中生)到不同階段的職場人,提供完整的全職業周期成長發展服務的自主平臺,讓每個人在該平臺上,都能「自助式」挑選到針對自身問題的短期和長期解決方案或課程。
同時,該平臺將不僅面向C端用戶,還需要能接入外在合作平臺,延展服務形態和承接大流量用戶。與此同時,平臺還應同時連接起企業端和高校端,實現資源信息的充分對接,也能完成職問對B端服務的平臺化和智能化。
對於後者,邱兆年指出,這是基於全職業周期素養規劃平臺項目下,職問的又一個重要目標。連接企業(Enterprise)、學生個人(Individual)和學校(University),真正實現職業中心的各環節打通,這是職問的EIU生態系統。
「我們過去五年在不同形態上嘗試所積累下的經驗、資源和技術等,才能支持我們做這件事。這是競品不具備的能力。全職業周期素養規劃平臺的搭建和EIU生態系統的打造,將會讓職問徹底甩開細分領域競品,成為新職業教育領域的領跑者。屆時會吸引更多優質資源和平臺加入,最終促進國內職業教育和就業環境的整體良性發展。這是職問的理想。」邱兆年如是說。
在A+輪融資完成後,職問依靠已有的積累,對全職業周期素養規劃平臺和EIU生態系統的落地實現,做了詳實的推進方案和細緻的推進排期。計劃在兩年內,從流量、產品、技術和生態四個方面布局,細化目標和事項,分步驟完成平臺和系統的搭建和完善。
流量壁壘+產品族譜+技術內核+EIU生態圈,職問憑四駕馬車,領跑新職業教育賽道
職問基於本次釋放的兩輪融資,在大半年裡和智聯招聘及網易推進了具體的合作項目,其中與智聯招聘的合作其實已經進行一年多了,效果頗豐。
一方面,職問與雙方的現有業務完美契合,其中,對智聯招聘來講,職問將用戶求職需求消化前置化,「新增」用戶在找工作前的求職技能和競爭力補充業務,延伸了智聯招聘的產業鏈條。網易自身多個優質課程平臺對各年齡段的教育業務和知識付費模式都有覆蓋。網易與職問建立合作,基於職業教育課程內容的研發和使用,尤其與網易公開課的優勢互補,進一步豐富了網易在該領域的布局。這是職問與多方建立穩定而長期戰略合作的根基所在。
另一個方面,職問也用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較好地對接了大流量平臺的大數據及用戶多樣需求。正是基於從業務形態的匹配度角度去選擇合作方,目前職問在智聯招聘和網易之外,還與知乎、WPS等多個業內少有的大流量組合建立合作。
對外合作大流量平臺,對內耕耘自有新媒體矩陣和KOL直播渠道,從潛在人群到精準人群,職問已經在流量端形成了高競爭壁壘。隨著今年全職業周期素養規劃平臺的推進,還將會有更多的相關資源方進場,職問已有的這一壁壘將更加不可逾越。
除了建立流量壁壘,產品門類的擴充也是職問胸有成竹的事情。據職問營運長肖金菊介紹,新的產品族譜規劃工程已經在實際推進中。該工程將針對職問目前集中的五大行業(商分、金融、法律、快消和網際網路)和三大主營業務(求職輔導、職業技能和職業諮詢),從橫向和縱向兩個維度,同時延伸產品維度和增加產品門類,形成龐大但清晰的符合不同行業不同階段人群的職業發展需要的課程體系。
「我們初步擬定了一個『職問大學』的概念,將職問的產品分為不同學院,去覆蓋所有學員的求職方向,並通過在學院中不同學科和細分領域的設定,讓學員能完整地學習到目標行業的所有職場相關課程。這一設定,也能讓職問實現與傳統大學的無縫銜接,成為真正的職場大學。」肖金菊表示,新的產品族譜會是一個很系統的架構,可以裝下所有的學生需求、所有的職業課程品類、所有的課程導師及未來不斷壯大的合作關係和用戶變化。
有大流量,有全產品,則需要技術承接住。過去五年,職問堅持以自主研發為主的模式,搭建了高效智能的學習和管理平臺,已取得了數輪技術突破與創新。在全職業周期素養規劃平臺搭建目標下,將首先從教學、服務、運營等環節全方位提高教育服務效率和效能。
教學端,通過平臺生產並精細化管理線上課程,構建完整知識化體系,並根據平臺獲取用戶動態反饋以不斷迭代課程;服務端,通過大數據精準診斷用戶的學情特徵,個性化配置用戶最適合的學習計劃;運營端,通過平臺AI大數據從近萬導師庫中精確匹配出最適合用戶學情的導師,並動態跟蹤用戶的學習進度,以平臺實現「講-練-評-結-測」的教學閉環。
職問的全職業周期素養規劃平臺,將擁有健全的數位化運行機制,並建立業務和數據的流轉中心,實現運營管理自動化和系統學習智能化,為未來龐大的課程體系、大流量用戶學習操作和大數據沉澱及二次利用打下底層基礎。
在流量、產品和技術之外,職問還將在EIU系統生態圈的建立上發力。在服務學員的過程中,職問對接上百所高校和數百家企業,也同時了解了高校端和企業端的需求,外加在整個職業教育供應鏈上實現資源整合,職問自然過渡到為企業和高校提供服務。在過去一年裡,職問已經與數十所高校和數十家企業,建立了基於人才免費精準推薦、職業教育產品集中採購和職業發展培訓講座的方式的深度服務合作。
在整體EIU系統的規劃之中,職問不僅會擴大和高校與企業的合作範圍,還將提供更多的包括合作創新課程、開設企業選修課、精英訓練營及獵頭服務等內容,實現學員從源頭開始的職業生涯的充分獲利。EIU系統實現對C端學員個人和B端高校及企業的整合後,職問下一步還將開拓多元化的職業發展生態平臺,包括提供在線教育開放式平臺、線上職問校友社區、企業高校端雲學院等,結合線下訓練營及周邊產品,形成真正職業教育服務的完整生態圈閉環。
可能正是憑藉在職業教育上走出的新商業模式和完整的模式落地布局,職問才得以在如今相對平靜的資本市場上獲得青睞,屢獲融資加持和戰略合作支持。
智聯招聘執行副總裁李強對此表示,確實一直在高度關注職問的快速發展。「智聯與職問已經在用戶需求洞察、產品研發等方面的開展了深度合作。疫情期間,我們共同開放職業技能提升課程資源,還入圍『網際網路+職業技能培訓計劃』人社部推薦的線上平臺。基於推進求職業態升級這一共同理想,智聯在未來也會更進一步支持職問的發展。」
網易傳媒李淼也說道,職問作為職業教育領域新興的公司,具有不錯的內容研發能力和技術能力,為大量年輕職場人提供了高質量的課程產品和教育服務。今年的特殊情況下,我們也看到了職問整體的管理團隊的實力,對於局勢的快速判斷和內部調整,實現了對挑戰的攻克和機遇的把握。我們相信,職問一定會是教育行業的黑馬,目前也已經展現出了黑馬一般的勢頭。我們會持續關注和幫助職問的戰略實現,成就中國新一代的全職業周期教育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