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常見損傷特徵總結

2021-01-14 騰訊網

1、內側半月板損傷

內側(內側半月板)或外側(外側半月板)關節線疼痛及壓痛;

卡主幾近於大撕裂的病症(卡主可因游離體而見);

關節線疼痛,咯嗒聲或壓疼是來自於扭絞、繞樞軸旋轉、極度膝蓋彎曲蹲下,或從下蹲姿勢站起來;

沉悶金屬撞擊聲或咔噠發生於施行McMurray測試時;

卡住的膝蓋(即缺乏完全地伸直膝蓋的能力)當大範圍的水桶提拔型撕裂存在;

陽性的Apley加壓試驗(變異的)。

2、內側副韌帶損傷

損傷時劇烈的用力外翻旋轉(即激素的損傷使 猛推向內側);

內側疼痛及壓痛點在內側副韌帶(MCL)上;

極微局限的滲出液(變異的)在內側副韌帶上(大量伴生的滲出液,則暗示合併有關節內部損傷,如前交叉韌帶(ACL)或後交叉韌帶(MCL);

在膝蓋彎曲30度時的外翻加壓測試時疼痛或可打開空隙,則具有第二或第三型內側副韌帶損傷。

3、鵝掌肌腱滑囊炎

發炎滑囊位於內側關節線之下;

疼痛及壓痛點位於內側關節線的前內側2-5公分之下;

最常發生的群體包括肥胖女性、運動員和伴隨關節炎的老年人通常可以摸出腫起的滑囊;

治療方式有滑囊內皮質酮素注射、冰敷和停止使其惡化的活動(例如爬樓梯)。

4、退化性關節炎

在不知不覺中加劇的或逐漸的發作;

早晨僵硬和疼痛;

在站立的前後(AP)X光片的關節間隙變窄;

角度畸形(變異的);

滲出液;

疼痛及壓痛點在患部關節線(內側及/或外側);

骨贅。

5、股髕症候群(膝關節前部的疼痛)

通常是左右雙側性的;

因增加股髕關節反作用力的活動惡化(爬樓梯、蹲、跳繩、跑);

常見潛在的生物力學之促進因素,如:扁平足、Q角度增加、顯現的髕骨側歪斜(緊的外側支撐帶)以及高位髕骨;

沒有力學省的症狀或發現;

在髕骨關節小平面觸診時有壓痛,在髕骨壓迫推搖測試時可能有捻發音。

6、Osgood-Schlatter氏疾病

活躍的、骨骼未成熟的運動員;

脛骨結節處壓觸痛;

隆凸起的脛骨結節。

7、跳躍者的膝關節(髕骨韌帶炎)

在髕骨韌帶處疼痛;

觸診在髕骨韌帶時有壓痛;

反覆跳躍、奔跑或過度使用症候群的病史。

8、Slinding-Larsen-Johansson症候群

在髕骨的下頂點壓觸痛;

鑽髕骨的下頂點處X光片的改變被注意(牽引骨凸炎);

在髕骨的下頂點也許有骨隆凸可以摸的到的;

治療方法相似於Osgood-Schlatter氏疾病。

9、急性髕骨脫臼

病人經常不正確的陳述(膝蓋被搬移);

在內側支持帶處有壓痛(被撕毀);

常見繃緊的滲出液(關節血腫);

陽性的髕骨憂慮測試和在外側滑動測試時外側偏移增加;

可能有髕骨的骨軟骨破裂或在X光片中髕骨為往外側半脫位的狀態。

10、髕骨前滑囊炎

腫脹的、膨大的滑囊在膝關節的前部出現;

經常有重複的剪力施於膝關節前部的病史(重複的膝關節下跪時就好像絨毛毯夾層一樣);

膝關節的關節內抽吸是陰性的,沒有滲出液,純粹的髕骨前的腫脹。

11、髂脛束症候群

在髂脛束上外側膝關節疼痛和壓痛;

疼痛因爬坡、使用健身器材、賽跑或者強烈反覆彎曲運動而惡化;

通常因訓練錯誤,例如爬斜坡或太迅速增加強度、裡程數、坡度所導致(變異的)。

12、貝克氏(膕窩)囊腫

在膝關節背面的後部腫塊;

可以透光;

伴隨關節內部病兆(例如半月板撕裂)的高發生率。

13、膕窩肌腱炎

在賽跑者的後外側膝關節疼痛;

陽性的Gaarrick檢查(患者仰臥屈曲髖關節和膝關節到90度及小腿內轉,當檢查者施與外轉力量,然後患者被要求嘗試)。

14、前十字韌帶撕裂

急性傷害(伸直過度、外翻剪力等);

急速的滲出液(在傷害以後少於2小時)暗示著關節血腫是由於被撕裂的韌帶末端流血的結果;

無法繼續運動;

主觀的不穩;

陽性的Lachman測試,樞軸移動測試;

陽性的前抽屜試驗(較Lachman測試不敏感和特定)。

15、剝離性骨軟骨炎

卡嗒聲、爆聲、卡住、輕微的腫脹在模糊不清,不知不覺之間加劇的發作;

X線常可揭示剝離性骨軟骨炎病灶損害;

核磁(MRI)就診斷和分級而言,某種程度上是有用的。

16、後十字韌帶撕裂

異常的後抽屜測試;

PCL的傷害機制;

滲出液;

後墜症狀。

17、後外側韌帶關節囊傷害

急性傷害在膝關節的外側和後外側有瘀斑及腫脹的顯著特徵;

通常伴隨後十字韌帶或前十字韌帶傷害;

合併腓骨側韌帶、膕繩肌,後外側關節囊韌帶的撕裂,以及可能包括後十字韌帶或前十字韌帶;

在走動時,留著內翻突進的步態;

陽性的撥盤測試;

反向的樞軸轉移測試;

伴隨後十字韌帶傷害時,後抽屜測試、後墜症狀通常是隨性的;

外轉(Loomer)測試是陽性的;

常有其他相關的韌帶傷害。

來源:中國康復治療師論壇

聲明:部分圖文內容來源於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

相關焦點

  • 常見的膝關節損傷及治療
    隨著交通事故的增多及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膝關節的損傷也越來越常見,如何正確的認識膝關節損傷、及時就診,防治關節運動損傷成為廣大群眾迫切關心的議題。一、膝關節常見損傷有以下幾種      1、前交叉韌帶、後交叉韌帶損傷:       前交叉韌帶斷裂:這是最常見的膝部嚴重損傷,多見於籃球運動員。
  • 跑者常見的膝關節損傷指南!
    01  跑步中常見的膝關節損傷在跑步的疼痛當中,膝關節的疼痛佔50%以上。跑步時,膝關節除了要承擔體重的重壓,還要緩衝來自地面的衝擊。此外,不正確的跑步姿勢、膝關節附近肌肉不平衡等原因也有可能導致壓力的聚集,從而引發膝關節損傷。●咔嚓,膝蓋傷了?
  • 膝關節常見的運動損傷,愛跑步的人一定要注意保養膝蓋!
    步行、跳躍、登山都離不開膝關節,日積月累,膝關節容易磨損、退化,如果日常生活中不注意保護,膝關節很容易產生疼痛、腫脹,甚至變形、活動受限。在我國,膝關節疼痛在中老年人中十分普遍。  然而,膝關節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骨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滑膜炎、半月板損傷等,其中最常見的是骨關節炎。
  • 膝關節及ACL損傷的預防
    獲取原文,請關注」陽光骨韻」公眾號,然後回復「膝關節和前交叉韌帶損傷的預防」
  • 膝關節韌帶損傷是怎麼一回事?
    前交叉韌帶的損傷是膝關節常見的運動損傷,多見於體育活動和交通事故,如:足球、籃球、排球、滑冰、滑雪、羽毛球等等,運動過程中的起跳落地時膝關節扭傷或突然的折返動作容易損傷前交叉韌帶,常見於愛好運動的青少年。另外,隨著汽車的增多,由交通事故所導致的前交叉韌帶的損傷也越來越多。
  • 膝關節側副韌帶損傷怎麼辦?膝關節側副韌帶損傷的治療方法
    膝關節側副韌帶損傷是指由於膝關節遭受暴力打擊、過度內翻或外翻引起膝內側或外側副韌帶損傷,臨床以膝關節內側或外側疼痛、腫脹、關節活動受限,小腿外展或內收時疼痛加重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病症。
  • 哪些運動更容易造成膝關節損傷?膝關節損傷後該如何治療?
    日常生活中我們在進行運動時,膝關節是最容易受到損傷的部位,所以在運動的過程中一定要對膝關節容易發生損傷的原因和類型進行全面的掌握,並且對於這幾種損傷來說一定要分清,今天就來簡單的介紹一下這幾種損傷的類型:
  • 膝關節軟骨損傷的原因 怎麼預防膝關節軟骨損傷?
    山東省立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袁林表示:膝關節軟骨磨損,又稱膝關節退行性變、骨關節炎、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病、老年性關節炎等,是最常見的一種慢性、進展性關節疾病。
  •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有什麼症狀表現_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症狀表現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有什麼症狀表現_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症狀表現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是一種以膝關節局限性疼痛,部分患者有打軟腿或膝關節交鎖現象,股四頭肌萎縮,膝關節間隙固定的局限性壓痛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 半月板損傷的原因?|半月板損傷|膝關節|創傷性|原因|軟骨|年齡|...
    半月板是位於脛骨與股骨之間的一副纖維關節軟骨,一般是因膝關節外傷引起的兩塊軟骨損傷,局部是以疼痛、腫脹、關節水腫,甚至關節交鎖、膝關節運動障礙為主要症狀的損傷,患者通常有明顯的外傷史。
  •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那些事兒
    膝關節半月板是膝關節內重要的組織結構,通常情況下其呈半月形軟骨,切面呈三角形。每個膝關節都有內、外兩個半月板,內側半月板兩端間距較大,呈"C」型,邊緣與關節囊及內側副韌帶的深層相連。外側的半月板呈「O」形。半月板有哪些作用?
  • 【科普】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或者懷疑半月板損傷的朋友必看!
    膝關節由屈曲至伸直運動同時伴有旋轉時,最易產生半月板損傷。半月板損傷以內側半月板居多,最常見者為半月板后角的損傷,且以縱形破裂最多。撕裂的長度、深度和位置取決於半月板后角在股骨與脛骨髁之間的關係。半月板的先天性異常,特別是外側盤狀軟骨較容易導致退變或損傷。先天性關節鬆弛和其他內部紊亂亦可增加半月板損傷的危險。
  • 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的基礎與臨床轉化研究
    前交叉韌帶(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損傷是嚴重的膝關節運動損傷,可引發膝關節前向及旋轉不穩,如診治不當則會在膝關節不穩的基礎上繼發關節軟骨
  • 疫情期間,在家宅久後報復性運動,要小心膝關節運動損傷
    你會發現身邊繼續跑步,打球,爬山等參加各類運動的人也越來越多起來,還有一些人為了把疫情期間天天宅家吃喝長出來的肉給減下去,所以就開始了報復性的運動,每天跑一兩個小時的步,但是,其實對於久沒有運動的身體來說,如果突然之間加大運動的量,是很容易導致一些運動損傷的出現的,尤其是膝關節損傷是最為常見的。
  • 膝關節韌帶損傷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丨患者科普
    由韌帶損傷帶來的膝關節不穩定必須及時治療,否則由於關節的不穩定導致的關節軟骨磨損,久而久之就易發生骨關節炎,嚴重影響關節壽命。前交叉韌帶的損傷是膝關節常見的運動損傷,多見於體育活動和交通事故,如:足球、籃球、排球、滑冰、滑雪、羽毛球等等,運動過程中的起跳落地時膝關節扭傷或突然的折返動作容易損傷前交叉韌帶,常見於愛好運動的青少年。
  • 膝關節損傷篇:髕骨肌腱炎
    髕腱炎在從事經常需要起跳 (如籃球、足球、排球等) 的運動員中最為常見。因此,髕腱炎又被叫做 「跳躍者膝」。但是,無論是否經常跳躍,你都可能患上髕腱炎。髕腱是連接髕骨到小腿脛骨的肌腱結構,與股四頭肌、髕骨共同構成「伸膝裝置」。跳躍者膝就是由於「伸膝裝置」反覆過度載荷,造成髕腱的微損傷。很多運動跑跳運動項目都可以發生跳躍者膝,如籃球、排球、足球等。
  • 膝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怎麼辦?
    內側副韌帶損傷,是膝關節的常見損傷,經常發生於溜冰,踢球打球等劇烈運動,膝關節處於外翻狀態,突然扭傷,導致內側副韌帶的撕裂。內側副韌帶損傷,分為三度,一度最輕,二度中等,三度最嚴重,一度二度損傷,可以採用保守治療,保守治療,至少要休息制動一個月左右,一個月之內儘量綁石膏或者支具制動。一個月以後拆除石膏或者支具,開始功能鍛鍊,膝關節慢慢練習伸屈,同時鍛鍊膝關節周圍的肌肉。
  • 防治膝關節等常見關節運動損傷...
    對此,《每周醫課》第二十期,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採訪了臨沂市中醫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山東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許波,給大家講解為什麼會膝關節受傷,以及怎樣預防身體各關節運動損傷。許波說,常見的關節受損比如久坐、跪坐、步行下山、蹲起、屈膝、爬樓梯等,這些運動最傷害膝關節,尤其是髕骨關節。不會用跑步機也會增加局部關節的應力,最終造成該區域的損傷。
  • 膝關節韌帶損傷的康復
    導 膝關節是人體的承重關節,而且由於活動範圍大,其結構使它們在衝擊下更加脆弱。
  • 膝關節受傷了怎麼辦?膝關節損傷應該注意什麼?-健康百科
    在運動過程中,大多數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膝關節損傷的困擾,那麼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聊一聊膝關節損傷了,你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首先,咱們將膝關節損傷分為兩大類,一類為慢性損傷,如半月板磨損、軟骨磨損、肌腱止點炎症等,這類問題發病時間比較長,同時在發病前會有較長一段時間的前兆症狀,如膝關節彈響、膝關節內酸脹或卡頓、運動後肌腱疼痛,休息後又會緩解等,有這種類似情況,你就該要考慮自己是不是有慢性的膝關節損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