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調研丨華強北美妝市場陷整治風波 或利好正品市場和國產品牌

2021-01-19 財聯社

財聯社(深圳,記者 鍾廣蓮)「整治中」的華強北美妝市場,沉默之下正暗流湧動。

「沒有貨,現在拿不到貨,也沒有報價。」1月6日晚間,財聯社記者走訪華強北明通、遠望、曼哈等多個美妝市場發現,多個檔口(店鋪)已經關門。部分開門的商鋪有不少代購在訂貨。有商家告訴財聯社記者,最近查得嚴,很多商鋪都不敢開門,怕貨被收走。

華強北部分電子市場自2017年轉型做進口美妝以來,以其種類繁多和價格低廉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前來採購,而另一方面,產品價格混亂和源頭不明也一直為人所詬病。有專家分析稱,此次整治之後,對「正規軍」和國內中低端美妝品牌都將是利好。

美妝市場遭整治

1月6日中午,財聯社記者走訪了華強北明通、遠望、曼哈等多個美妝市場發現,大部分檔口(店鋪)已經關門,店內的貨架大部分都已經清空。商場裡到處掛著「依法打擊走私行為,強化整頓市場秩序」、「打擊制假售假和商業欺詐行為,學習貫徹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等橫幅。有美妝市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點來太早了,商鋪一般下午和晚上才開門。

大部分店鋪都關門「歇業」

1月6日晚間,記者再次走訪華強北多個美妝市場,發現大部分商鋪依然處於關閉狀態,僅有少數商鋪開門。即使是這樣,從全國各地來拿貨的代購依然絡繹不絕。

「真的沒有貨,你不要來了。」記者以代購的身份詢問時,有商家表示,這幾日查得嚴,市場上拿不到貨,也不接受訂貨。「現在市場價格不穩定,一直在漲價,現在給你報了價後面漲價了我虧錢怎麼辦?過幾天有貨了我再通知你。」該商家表示。部分商家急於把現貨處理掉,但同時上調了商品價格。「現在價格低不了,能有貨就不錯了。」

在個別正在營業的檔口,代購們搶著訂貨

有代購抱怨道,現在拿貨很難,跟撿碎片一樣。

開門營業的商家也表現出謹慎的態度。「要不我現在就關門了吧,現在人多了我有點害怕。」明通美妝市場二樓一商家在給顧客報價時四處張望,擔心有人上門查。

不只是線下渠道,網絡渠道也無法發貨。1月7日,記者聯繫了一位在華強北有實體店的店主,對方表示,現在不能發貨,過幾天恢復正常了才可以。有商家發朋友圈,配圖是「溫馨提示」四個大字,配文稱「朋友圈只賣現貨,截圖下單,其他的沒有。非常時期,手慢無!」

華強北的整治,或許與年前那一場「緝私」有關。2020年12月28日,據央視新聞報導,深圳海關聯合當地警方在華強北破獲了一起涉案金額高達6億元的跨境電商平臺走私案,查獲大批涉嫌走私進口的化妝品、護膚品,抓獲犯罪嫌疑人36名,打掉走私團夥4個。

廣東法制盛邦律師事務所賴芃律師告訴認為,走私盛行,侵犯了國家貿易管制,造成稅收損失,同時,非法獲取公民信息也侵犯了公民權益,破壞了國內市場秩序,影響了跨境電商的持續健康發展,最終損害了電商以及公民的合法權益。政府的整頓並非為了摧毀市場,而是矯正市場,從長遠利益考慮,跨境電商依法貿易才能健康持續發展。

或利好國產美妝品牌

從2017年開始,華強北明通數碼城開始從電子向美妝方向轉型。隨後,曼哈、遠望等數碼城紛紛跟上明通的腳步,分食美妝市場的大蛋糕。

有從業者稱,整體上來說,做美妝賺的錢要高於電子產品,因為美妝是快消品,消耗得比電子產品快。某美妝品牌創始人亦對記者表示:「華強北檔口乾這些的主要是做批發,靠規模、短平快取勝,但這種模式他們也沒打算做長久,自己心裡早就有數。」

快速發展的同時,華強北也因產品價格混亂、源頭不明被人詬病。記者在華強北曼哈美妝市場看到,有個別商家一整天都開門正常營業。該商家表示,他們的商品是通過正規渠道、繳了稅之後進來的,因此價格會比那些沒交稅的要高上一點。

走私的背後,是巨大的利潤誘惑。

根據我國海關總署2019年4月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物品完稅價格表》,大部分美妝產品完稅價格大於等於10元每毫升(克)的,稅率為50%;完稅價格小於10元每毫升(克)的,稅率為20%。

目前,中國化妝品市場是全球化妝品行業發展最快的市場之一。西部證券數據顯示,2014-2019年,中國化妝品市場規模由2978億元增長至4777億元,複合增長率達到10%。預計未來20年中國化妝品市場規模複合增速有望達到9.03%,空間較大。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7.2%,而化妝品零售額卻同比增長了4.5%。

此次整治,或利好我國國產護膚品牌。上述美妝品牌創始人稱,這對正規市場發展有正面作用,對免稅市場亦是利好。

深圳區域發展規劃研究所副所長王振則認為,此次整治,對於一些消費能力較強、對價格敏感性不強的消費者並沒有什麼影響,但普通消費者可能會就此將目光轉向國產護膚品牌,尋找相關的替代品,

2020年11月,「國貨美妝第一股」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上市吸引了資本市場的關注。而近年來,花西子、自然堂、百雀羚、薇諾娜等為代表的國貨品牌也在國內掀起了一股新銳浪潮,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

相關焦點

  • 緝私風暴來襲 華強北國際美妝城「地震」
    「海關、工商、公安三個部門現在聯手在查中文標籤,明通遠望等店鋪倉庫都被查抄了,所以現在都不敢開門,估計也就關3、4天吧……」1月6日,華強北一位美妝從業人員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華強北這些化妝品絕大部分是正品,只是都是走私過來的,需要補繳關稅。」國際美妝城「地震」曾幾何時,華強北曾是全球電子產業的風向標,山寨機誕生於此並風靡全球。
  • 華強北"地震"!美妝店全部關門 商城貼滿"禁絕走私"橫幅
    「海關、工商、公安三個部門現在聯手在查中文標,明通遠望等店鋪倉庫等都被抄了,所以現在都不敢開門,估計也就關3、4天吧……」1月6日,華強北一位美妝從業人員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華強北這些化妝品絕大部分是正品,只是都是走私過來的,需要補繳關稅。
  • 對話明通化妝品市場總經理:揭秘華強北跨界轉型美妝業背後故事
    「北有中關村,南有華強北。」中國兩個最有代表性的電子市場商業街實現轉型。隨著電子行業的利潤下滑,有著「中國電子第一街」稱號的華強北也遭遇寒冬。作為華強北較大的電子通信產品大賣場之一,2017年3月,明通數碼城開始向美妝產業進軍,如今成了華強北轉型的風向標,帶動華強北一眾數碼商城紛紛轉向美妝市場。
  • 「實探」華強北「地震」!美妝店全部關門,連貨也搬空了!商城貼滿...
    「海關、工商、公安三個部門現在聯手在查中文標,明通遠望等店鋪倉庫等都被抄了,所以現在都不敢開門,估計也就關3、4天吧……」1月6日,華強北一位美妝從業人員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華強北這些化妝品絕大部分是正品,只是都是走私過來的,需要補繳關稅。」國際美妝城「地震」曾幾何時,華強北曾是全球電子產業的風向標,山寨機誕生於此並風靡全球。
  • 在華強北賣美妝的男人們
    曾經的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也面臨著轉型的壓力。美妝市場,正是這裡探索的新方向。 從賣電子產品到賣美妝,華強北的轉型看似跳躍甚至「魔幻」,但走近這些轉型探索者,你會發現,對他們來說,賣美妝和賣手機、賣電腦配件,其實一模一樣。 他們不需要懂產品,只要找到靠譜的渠道,拿到便宜的貨,然後批發出去。
  • 瘋狂的華強北美妝:價格便宜一半,工資你說了算
    樓頂的「曼哈美妝廣場」六字在夜色中格外明亮,撲面而來的化妝品氣息,已經包裹著這棟大樓。 旁邊的明通數碼城,曾經的口號是「沒有你買不到的手機」,如今搖身一變成「匯聚全球美妝品牌」。 夜晚十一點,仍是明通最繁忙的時段,市場裡燈火通明,人流湧動,掃貨聲、推車聲、膠布撕扯聲、支付寶到款提示聲,匯聚在一起,都是造富的聲音。 化妝品正在重塑華強北,成為這裡的主角。
  • ...美妝可能只是在華強北轉了一圈 華強北超6億元走私案折射了什麼?
    透過玻璃窗,可以看見店內散亂的包裝袋和零星的貨品,不少商家在櫥窗上貼上了微信二維碼和手機號。記者1月8日走訪華強北華聯發大廈美妝市場,多數美妝店大門緊閉。新華社記者 孫飛 攝「華強北這些化妝品絕大部分是品牌貨,不過是走私過來的,標價普遍比專櫃售價低許多,有的甚至低一半。」在明通美妝城門口,美妝店老闆竇紅(化名)對「新華視點」記者說。
  • 華強北賺起女人錢:「中國電子第一街」轉型做美妝
    明通化妝品市場是深圳華強北首個全面轉型做美妝的商城,而如今,明通 7-8 平的鋪租已漲至五萬每月,且一店難求。在明通帶動下,華強北 48 個商城中,有 10 個已經開始或者完全轉做美妝生意。不過對於流動性極強的華強北市場,美妝不是他們第一個戰場,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在熟知華強北人的眼裡,「電子」仍是不會輕易摘下的金字招牌。
  • 揭秘華強北美妝市場超低價套路:神秘的返點公司與刷貨團
    時代財經仔細對比發現,華強北美妝市場的商品價格甚至比韓國免稅店還要便宜許多。為什麼華強北的美妝價格能這麼低? 「支付寶到帳8193元」,時代財經一腳踏進明通化妝品市場(下稱「明通」),耳邊便傳來響亮的語音提示——一筆生意又做成了。8月,時代財經曾走訪深圳華強北,發現多個批發市場已轉型美妝生意(閱讀點擊《從電子重鎮到美妝聖地從不放過風口的深圳華強北》),其中明通商城(下稱「明通」)最先成功切入賽道。
  • 實探|深圳華強北:電子第一街轉型美妝城,新風口有多猛?
    華強北,是一個江湖,也是一個傳奇,在這裡,見證了深圳電子製造業的崛起和發展。近年來,隨著手機業務的沒落和「顏值經濟」的迅速崛起,美妝產業成為華強北新的轉型方向。疫情之下,這裡的美妝行業受影響幾何?記者就此問題進行了實地走訪。
  • 在美妝市場亂象之中,呈妝薈保證正品假一賠十
    長久以來,進口美妝都與假貨離不開關係。在高額的利潤下,總有人想盡辦法只為了「賺錢」。「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買不到」這句話完美的映射了這個市場。 近期,福建呈妝薈貿易有限公司即將推出的進口美妝電商平臺呈妝薈,正在社交平臺上逐漸引發關注。大家對進口美妝產品平臺都是舉雙手歡迎,因為是真的能獲得實惠。但是也有不少人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正品問題如何得到保證?
  • 國產美妝品牌跑出了加速度
    市場調研機構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最受用戶關注的前十大美妝品牌中,有一半左右是國產品牌。花西子、完美日記等品牌,在用戶的關注度指標上已經超過了雅詩蘭黛等國際大牌。而像小陸和小陳這樣的年輕女性,正是國產美妝的主力消費群體。
  • 市場的選擇,華強北沒有凜冬
    了解華強北的深圳人都知道,這絕不是所謂「寒冬」。新年伊始,轉型「美妝聖地」的華強北遭遇一劫。央視報導,深圳海關緝私局聯合當地警方,在華強北破獲了一起涉案金額高達6億元的化妝品非法走私大案。在此次打擊走私案中,華強北的明通、曼哈美妝城是重點場所,將對店鋪進行了嚴查,幾乎所有的美妝店鋪都關閉了。
  • 7、8毛的面膜,售價翻數十倍,電子第一街打起「美妝戰」
    2019年裡,上百家媒體來到華強北,試圖挖掘華強北的美妝故事。大家的問題聚焦在兩個方面:第一,轉型美妝的華強北,能不能再創當年電子市場的輝煌?第二,山寨能力一流的華強北,賣的化妝品是正品嗎?這兩個問題目前都沒有答案。
  • 「山寨」華強北,賺起了女人錢
    明通化妝品市場是深圳華強北首個全面轉型做美妝的商城,而如今,7平~8平的鋪租已漲至五萬每月,且一店難求。現在華強北48個商城中,有10個已經開始或者完全轉做美妝生意。不過對於流動性極強的華強北市場,美妝不是他們第一個戰場,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在熟知華強北人的眼裡,「電子」仍是不會輕易摘下的金字招牌。
  • 正品優質的花漾精選美妝 正成為化妝品市場消費不可忽視的力量
    在我國,很多消費者都是通過專櫃來購買化妝品,如果自己居住的城市沒有專櫃,就只能通過代購、網購來購買了,但是這樣的化妝品根本就沒有保障,不僅價格高,有的根本就是一些三無產品,讓消費者看得是目瞪口呆,花漾精選化妝品就是在消費者的呼籲中應勢而出,給消費者提供最正品最優質的化妝品。
  • 市場需要什麼樣的美妝品牌?
    ——更懂消費者的全渠道運營海外品牌。唯物辯證法的否定之否定原理表明,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中國美妝行業同樣逃不出這樣的規律,走到今天,機遇很多,問題也同樣很多。比如在競爭層面,一旦出現新的風口或機會點,便有一大批入局者湧現,這使得本土品牌各個領域存在新的崛起機會。
  • 疫情之後,國產美妝品牌如何通過「包裝」乘風破浪?
    導讀:在產品包裝領域,中國美妝品牌如何應對因疫情改變的全球美妝市場新格局?7月7日–8日,2020上海國際美妝展在上海展覽中心如期舉行,同期舉辦的2020上海國際奢侈品包裝展也同時拉開帷幕。承接2019年的趨勢和風潮,本屆展會再次以創新的產品、前沿的趨勢、專業的洞察,為來自全球彩妝和護膚領域專業人士帶來了一場關於行業趨勢和風向商貿風暴。
  • 國產美妝品牌新秀,你最看好哪個?
    2020年國內國外受疫情的影響,很多產業的發展都或多或少受到了衝擊,但是美妝產業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逆風前行,大勢增長,在逆境中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今天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大勢發展的美妝品牌新秀。完美日記完美日記從2017年品牌成立到如今市場份額超越珀萊雅,成為國產美妝品牌top1,完美日記所走的每一步都很漂亮,聚焦小紅書、抖音等KOL推廣,充分發揮腰部達人粉絲力量,但也不忘產品本身的科學研發,不斷創新,不斷進步,成為年輕國貨品牌的新秀代表。
  • 深圳華強北再轉型:電子第一街風光不再,美妝城是不是終點
    電子與美妝可以說是華強北的「前浪」與「後浪」。當初誰也沒想到,華強路這條普通廠區道路的一小段,會成為「中國電子第一街」,同樣的,誰也沒想「硬核」華強北如今成為了「美妝聖地」。在明通A區,不少原先做手機配件的潮汕店主轉型成為美妝店主,但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商鋪經營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今年受疫情影響,中國香港和國外美妝貨源被阻斷,大家的視線才轉移到華強北。」陳姐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2月3日開始,她每天一早就到華強北,打包到凌晨四五點才回家,忙碌的情況一直持續到4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