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寧夏寶豐集團:延伸綠色能源產業鏈突破碳約束
在用煤替代油生產百餘種化工產品後,將煤炭「吃幹榨盡」的寧夏寶豐集團又將目光瞄準到了新能源,以「太陽能發電+電解水制氫」的組合,布局氫能延伸綠色能源產業鏈,以求掙脫日益嚴峻的碳排放壓力。
推進煤化工綠色轉型
綠色低碳是能源企業轉型的根本方向,對企業全方位推進碳減排提出了更明確要求。近年來,寧夏寶豐集團依託煤化工高新技術,在綠色轉型、減少排放方面「領跑」。
在寧夏寶豐集團打造的科技型煤基新材料產業基地裡,大型設備鱗次櫛比、管道電纜縱橫交錯,一體化的現代煤化工循環經濟產業鏈正在24小時滿負荷運轉。
經過10多年高速發展,寧夏寶豐集團逐漸形成了「煤、焦、氣、甲醇、烯烴、聚乙烯、聚丙烯、精細化工」於一體的高端煤基新材料產業集群,實現了煤炭資源的分質、分級、清潔和高效利用。目前,可以用煤代替石油生產出上百種化工產品。
「今年國際能源市場複雜多變,給石油、天然氣等油品以及相關石化產品的供應敲響了警鐘。只有不斷提質升級、強化優勢,才能順應國家的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寧夏寶豐集團董事長黨彥寶說,公司啟動了一系列增投資、擴產能、促增長行動,在寧東基地開建年產100萬噸烯烴項目,在內蒙古開建年產400萬噸烯烴項目。
新建項目應用5G等全球先進技術,通過人工智慧實現了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工業互聯,是名副其實的「智慧工廠」。據了解,這些項目建成後,寧夏寶豐能源集團聚烯烴產量增至600多萬噸,將替代進口缺口,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貢獻新的力量。
瞄準光伏新能源發力
在銀川黃河東岸16萬畝荒漠化土地,萬畝有機枸杞園拔地而起。在做強做大做優現代煤化工產業的同時,寧夏寶豐集團瞄準新能源發力。同時,綜合利用土地資源,在枸杞上方建設佔地3萬畝的1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項目,新能源項目與枸杞產業結合構建了「一地多用、農光互補」的新型特色產業發展模式。
可以像向日葵一樣逐光而動、最大限度保障光伏板吸收太陽能、較傳統光伏電站發電效率提高20%……這個單晶光伏電站項目採用了華為智能光伏解決方案以及高效的單晶矽組件,並應用了國際領先的自動跟蹤技術。
「農光互補」一體化綠色產業發展模式,將光伏發電、生態農業、產業扶貧有機結合起來,收穫了良好的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項目單日發電量近600萬度,每年節約標煤55.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9.5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5.1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2.6萬噸、減少粉塵排放20萬噸,為寧夏傳統能源後續發展年增加環境容量約223萬噸。
布局氫能擴大「零碳」能源
大力發展氫能等新能源產業,是推動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儘早實現碳中和的有效路徑。用化石能源或工業副產氣來制氫不可避免地存在碳排放問題,但通過新能源與電解水製取零碳綠氫,則可以很好地破解碳約束。
寧夏寶豐集團將氫能特別是零碳綠氫作為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已經率先布局氫能產業,積極探索用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發展新路徑。
「我們規劃投資14億元建設了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與應用示範基地,項目採用2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裝置和單臺每小時1000標方的高效鹼性電解槽制氫裝置,每年可產氫氣1億立方米,制氫成本控制在每標方1.54元左右。」寧夏寶豐電力運營管理公司總裁石錦軒說,項目已於今年4月開工建設,計劃將於年底建成。
未來5年,寧夏寶豐集團還將繼續擴大「太陽能發電+電解水制氫」產業規模,致力做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發展的「領跑者」。充分利用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太陽能資源優勢和產業集群優勢,再爭取規劃新建4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項目,全部用於電解水制氫,實現氫能多場景、一體化示範應用,引領清潔能源全產業鏈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文章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DF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