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100萬劑科興疫苗昨日(19日)運抵本港,5個優先接種群組可於下周二(23日)透過網上系統進行預約,下周五(26日)開始接種工作。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市民在疫苗接種後可獲取電子針卡,或能為日後出境和跨境行提供基礎。
聶德權表示,政府重視打針後在出境、通關或檢疫措施上有無放寬空間,亦明白市民關注問題,強調一定要「科學為本,實證為本」。至於接種疫苗後可否與內地或其他地方通關,他稱目前國際社會未有統一答案,尚待進一步討論,「但都唔係話馬上就會有答案」。
對於科興疫苗抵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形容,下星期開展的疫苗接種計劃標誌香港抗疫工作進入新裡程。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疫苗抵港意味下一個關鍵的時刻,即全民接種疫苗的計劃即將展開。她強調,緊急使用的科興疫苗經專家審核,稱安全、有效、品質有保證,因此希望市民支持及理解疫苗接種計劃,「愈多人打疫苗對社會效益愈好。」
政府早前宣佈,提供4種接種途徑,包括全港十八區29間社區疫苗接種中心、超過1500間私家診所、醫管局轄下18間普通科門診及在長者及殘疾人士院舍。
而在29間接種中心當中,24間會接種BioNTech疫苗,5間接種科興疫苗,而每個中心只會提供一種疫苗;大多數私家醫生診所將為市民接種科興疫苗。
市民在接種前必須事先在專用網站預約,亦可到醫管局18間普通科門診經網上預約接種。
聶德權稱,市民在疫苗接種中心打針後會取得實體針卡,亦可在政府的「智方便」行動應用程式獲取電子針卡,記錄接種第一及第二劑疫苗的時間、地點、款式及批次等資料,方便日後跟進。而協助接種的私家醫生,亦要將相關資料輸入中央記錄系統。
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接種疫苗主要是減低有症狀的風險,並非能完全防止感染新型肺炎。雖然目前仍未清楚接種後抗體於人體內所維持的時間,不過打針後的病情會相對輕微可減少併發症,減低社區感染的風險。
許樹昌指,雖然近日的確診數字維持於低雙位數,但不明源頭個案比例仍然很高,代表社區仍存在隱形傳播鏈,要觀望在農曆新年假期結束後的一、兩星期內會否反彈,才可考慮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
資料來源:星島日報、大公網、香港01、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