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東江夢縈尋烏
尋烏地處江西省東南端
位於贛、閩、粵三省交界處
於明萬曆四年(1576年)建縣
建縣歷史444年。
尋烏縣城
全縣國土面積2351平方公裡,轄15個鄉(鎮),173個行政村,13個居委會,總人口33萬。
尋夢東江源
客家聚居縣
尋烏素有「客家桃源」之美譽,保存了客家民俗風情的原生態屬性,民風淳樸,黨群、幹群關係和諧,連續4年榮獲全國信訪工作「三無」縣、連續13年榮獲全省信訪工作「三無」縣。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澄江鎮周田村
紅色老區縣尋烏是中央蘇區全紅縣,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朱德、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裡從事過偉大的革命實踐活動,先後發生過「圳下戰鬥」「羅福嶂會議」「尋烏調查」「羅塘談判」等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歷史事件。
毛澤東同志舊居
1930年5月,毛澤東在尋烏進行了近一個月的調查,寫下了《尋烏調查》《反對本本主義》兩篇光輝著作,提出了「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等著名論斷,尋烏由此成為我黨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發祥地之一。
毛澤東同志曾工作過的書桌
生態功能縣
尋烏縣上甲生態旅遊景區
尋烏是東江源頭縣,東江發源於我縣三標鄉東江源山,境內東江源流域面積1974平方公裡,佔江西省東江流域面積的56%,每年流入東江的水資源總量18.3億立方米,是珠江三角洲和香港同胞的重要飲用水源地。
東江源頭仙女湖瀑布
尋烏縣太湖水庫
尋烏山川秀美,境內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82.3%,縣內植物區系起源古老,是江西珍貴樹種較多的地區,出境斷面水質持續穩定在Ⅲ類以上,空氣環境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被評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
尋烏秀美的山川
尋烏縣基隆山
著名果業縣
尋烏果業名揚天下,享有「中國蜜桔之鄉」「中國臍橙之鄉」「中國臍橙出口基地縣」之稱,是贛南果業產業的核心區和果品流通集散地。
「尋烏蜜桔」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和中國馳名商標。果品遠銷中東、港澳地區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加拿大、俄羅斯等國。
資源富集縣
尋烏境內資源豐富,全縣已探明的礦產資源達30多種,享有世界「稀土王國」的美譽,鐵礦探明儲量達631萬噸,花崗巖140萬立方米,鉛鋅礦12萬噸,瓷土400萬噸,鉬礦、鉀鈉長石、螢石、鈾礦等資源儲量也相當豐富。尋烏地熱資源豐富,境內自然流淌的地熱資源就多達12處,出水量最大的南橋鎮青龍巖鱗石背溫泉,為全省第二大地熱資源,日出水量為3800噸,出水溫度超過70℃。
尋烏縣青龍巖靈石溫泉
境內旅遊資源豐富,建成了青龍巖旅遊度假區、南橋蔬菜文化主題園、石崆寨旅遊景區、東江源溫泉養生小鎮以及正在建設的金剛山旅遊景區,尋烏正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旅遊的後花園,休閒旅遊的好去處。
尋烏縣花開了景區
三省交匯縣
尋烏據「五嶺之要會」,扼「閩粵之咽喉」,一縣連三省,區位優勢明顯,與廣東、福建山水相連、人文相親、風俗相近,是整個中部地區與珠江三角洲的空間距離最近的地方,是江西通往粵港澳大灣區和海西經濟區的重要通道。
開放前沿縣
尋烏境內交通便捷,濟廣高速公路縱貫南北,尋全高速公路橫貫東西,尋烏南橋至廣東龍川高速公路已開工建設。
尋烏縣幸福小鎮
在中宣部的推動下,2019年1月6日《深圳市與尋烏縣支援合作工作方案》正式印發,尋烏成為江西省唯一一個由深圳市支援合作的縣(市、區),經貿人文交流日益密切,正在逐步成為江西東南部開放的前沿,連接粵港澳大灣區的前沿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