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想跟大家嚴肅認真負責任的聊一下卡爾加裡這座神秘的石油城市。說卡爾加裡是座神秘的城市,是因為如果你在國內問你的親人朋友,大部分人都沒有聽說過這個城市,作為加拿大四大城市之一,卡爾加裡絕對是屬於排行老四永遠墊底的孩子,所有的人的目光都放在前三名上面,卡爾加裡永遠都會被遺忘在角落,只有說起石油說到能源的時候,大家才會想到我們。
可是有趣的是,如果你和歐美這邊的人去聊卡爾加裡的時候,你會發現卡爾加裡這個城市其實蠻有名的,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美國歐洲這邊的白人,他們基本上都知道這座城市。
我自己目前為止在卡爾加裡已經生活3年半,將近4年的時間,在這3年半裡,我無數次地收到了溫哥華和多倫多那邊小夥伴的邀請,都讓我搬到他們那邊去生活。溫哥華的小夥伴會告訴我說他們那邊氣候相對好一些,食物好吃一些,多倫多的小夥伴會告訴我說他們那邊工作機會更多一些,社會資源也相對豐富一些,但是都被我委婉的拒絕了。
留在卡爾加裡對我而言絕對不是一時的衝動,我留在這裡是因為自己真的非常喜歡卡爾加裡這個城市,這個城市其實是一個非常迷人非常有魅力的一座城市,它只是需要你花一些時間來慢慢的了解,所以我希望通過今天的文章,能讓大家消除對卡爾加裡的一個誤解,也希望這個視頻能幫助到那些有移民打算的家庭,卡爾加裡就會是你未來移民生活最合適的城市。
一、經濟
有句老話說的好,愛哭的孩子有奶吃,這句話用來形容阿爾伯塔省其實是再合適不過了,阿省碰巧就是不愛哭的孩子,不但不愛哭,而且還倔強。說白了其實還是因為太優秀,阿省到底有多優秀,大家看到下面這個數據就知道了。阿爾伯塔省是加拿大最富裕的省份,2018年阿省居民的平均收入就已經達到了72,700,比全國的平均收入高出了18.4%,且阿省擁有全球第三大的石油儲備。
中國移民偏愛的多倫多和蒙特婁,其實都在東部的省份之列。咱們再看組數據,09年政府成立了北方開發署的時候,先後投入了1.96億加元進行北部開發,其中20%的錢都是阿省貢獻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經濟學人智庫,大家可以自行去百度和谷歌搜索一下,他們每年對全球的140個城市進行兩次調查,根據治安、基礎建設、醫療水平、文化及教育,環境等等的指標,評選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
2012~2019年之間,卡爾加裡一直是前5名,排名第1名到第4名分別是歐洲的奧地利、維也納,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和雪梨,第5名是加拿大的卡爾加裡,隨後就是溫哥華緊隨其後,然後多倫多,日本的大阪和東京。我給大家解釋一下為什麼卡爾加裡這座名不見經傳的城市,可以長期的居全球宜居城市的前5名,卡爾加裡作為阿爾伯塔省最富裕且全加拿大人均收入最高的一個城市,2019年的時候,卡爾加裡的人均收入已經達到了60,789,折和人民幣30多萬,作為一個房價不足溫哥華和多倫多一半高,但人均收入卻高於他們的一個城市,生活質量肯定是沒問題的。華人偏愛的這4個移民省份裡,阿爾伯塔省的最低工資一直以來也是最高的,具體是哪4個省呢?
多倫多所在的安大略省,溫哥華所在的 BC省,魁北克省,消費稅都比阿省高,阿省消費稅是全國最低的,僅有5%,溫哥華是12%,多倫多是13%,魁北克是15%,這三個省的消費稅分別是阿省的2倍,然後2.5倍,3倍。 所以我有一些多倫多和溫哥華的朋友,他們來找我爬山旅遊的時候,每次都是到最後臨走之前瘋狂的採購一波,享受著我們省最低消費稅帶來的快樂,他們都告訴我說買的都是賺的,這話不是我說的,都是他們說的。
前兩天我溫哥華一哥們,來我這邊的時候買了一套拍照的設備,相機還有鏡頭,花了9000加比,算了一下比他回溫哥華購買節省了630加比,也就是說他在我們這買了個相機,都省了3000多人民幣,這樣來對比的話,大家應該就能感覺得到稅收的高低差別有多大了。
二、就業
與此同時在加拿大卡爾加裡的公司總數數量僅次於多倫多,並且擁有整個加拿大人均最多的公司總部數量。世界前10的投行在這邊都有分布,也是加拿大最大北美第二的能源中心。加拿大87%的油氣公司和66%的煤礦企業都是在這個城市。我們耳熟能詳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殼牌、英國石油,其實都是有分公司的。我們這個城市工程師密度全加拿大第一,卡爾加裡大學的工程專業很多都是中國留學生,畢業之後基本上都是進入了中石油中石化了,所以這邊的北京人也是特別多。
幾年前卡爾加裡就開通了直飛北京的航班。我個人認為卡爾加裡這邊的就業機會是非常豐富的,就以身邊的華人朋友例子來講,有部分朋友他們是有文憑,而且英文不錯的,很多就進入了能源公司,也有部分是去做房產經濟,做投資顧問,還有的個別的英文不錯的去做了空乘,因為加拿大兩大航空之一的西傑航空的總部也是在這裡,還有一些進入了高科技行業。部分英文稍微差一些的留學生進入了餐飲業或是酒店業,由於背靠落基山脈,本地的旅遊業一直是重大的經濟支柱之一。
尤其是每年7月份牛仔節的時候,卡爾加裡10天內就會迎來超過100萬全球各地的遊客,這是個什麼概念呢?大家應該都知道,享譽全球的班夫國家公園,也是整個加拿大最受歡迎的一個國家公園,大概每年接收300多萬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而卡爾加裡的牛仔節10天就能完成一年1/3的指標,可見當地的旅遊業在夏季是有多麼的需要勞工.
同時農業及本地的製造業也需要大量勞工,因為卡加擁有加拿大最大的食品加工公司,同樣阿爾伯塔也是一個農業大省,因為好就業高薪資,所以卡爾加裡吸引來了很多世界各地的年輕人,這座充滿活力的城市平均年齡只有36歲,去年增長到了37.2歲,即使這樣也是北美最年輕的一個城市。
三、氣候
卡爾加裡人送綽號太陽城,每年平均有333天都能夠迎來陽光,全年總計高達2400小時的光照,是加拿大陽光最充足的城市。由於靠近落基山脈,所以氣候受落基山脈的影響非常大,受季風影響,冬季比內陸城市更為暖和一些,基本上每年10月份下旬的時候就會回暖,所以11月份也還是可以做室外運動或者爬山徒步的。
12月份卡爾加裡就開始下雪了,這個時候我們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出去滑雪,因為溫度基本上處於正8度到零下8度之間,非常適宜去室外做雪上運動。當真正的冬季到來以後,由於來自落基山脈的颶風,所以我們這兒氣溫經常出現急升的現象,前一天可能還是零下十幾度,第二天氣溫就回升到十幾度,你就能看到所有的人都穿著短袖短褲短裙就上街了,但是每年冬季會有兩周左右,氣溫達到零下30度,大部分時間溫度還是處於零下8度的。
然後每年4月初的時候就開始入夏了,但4月中旬會再來一場雪,雪化了以後就真正的入夏了,草坪就開始變綠。卡爾加裡作為全球最乾淨的城市之一,空氣那就更不用說了,因為背靠著洛基山脈,所以被譽為全世界空氣最新鮮的一個城市。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卡爾加裡的海拔是1045米,所以它的紫外線特別強,加上氣候乾燥又不愛颳風,所以即使是零下10度的時候穿件羽絨服在外面走也不會出現凍僵了的感覺。因為之前我在加拿大東部哈利法克斯生活過3、4年的時間,按理說那邊的溫度應該是比這邊低的,但因為它是沿海城市,所以會一直刮海風,加上空氣溼度非常大,所以達到零下10度的時候的體感溫度比在卡爾加裡零下20度的時候的還要冷。
搬來卡爾加裡這三年,我覺得這邊的冬季是非常好過的,如果你住市中心的話,公寓裡面停車場都是帶暖氣的,所以我和我的朋友們一年四季基本上都是穿短袖,因為這邊室內常年都是20度左右的溫度。我們這兒有一個plus15,是全世界範圍內最長的室內天橋,他把卡爾加裡市中心所有的高層建築都連在了一起,也就是你開車直接進了地下的停車場或者是地面的停車場以後,你走進了這個樓裡面就再也不用出去了,整個市中心你都可以通過室內行走的方式,去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這一點是非常人性化,也算是卡爾加裡冬季的一個大優點。
我個人而言氣候乾燥和氣候溼潤這兩個讓我選一樣的話,我肯定會選氣候乾燥的,我在馬來西亞也生活過幾年,老家是河南省的也是非常溼潤,因為我們那邊挨著信陽,然後又在加拿大東岸的新斯科舍省,生活了三年多,就發現了氣候乾燥的時候,家裡面真的是乾淨多了。
最重要的一點是如果你開了一袋薯條和瓜子的話,你放在氣候溼潤的地方可能過一夜就不能吃了,但是放在卡爾加裡,哪怕不把這個包裝封上兩年的時間,還都是嘎巴脆。吃剩的食物,包括放了太久的蔬菜,在卡爾加裡都不會發黴,平時身上也不會黏糊糊的,也不會出很多的汗。我覺得最打動我的一個原因其實還是因為我頭髮是自來卷,如果氣候特別溼潤的話,我頭髮瞬間就會變成爆炸頭。
可是在卡爾加裡洗完之後,我用夾板拉一次,真的就能撐到下次洗頭。作為一個自來卷的人生活在卡爾加裡的這幾年真的是達到了我的顏值巔峰,因為髮型簡直太重要了,尤其是像我這種臉型並不是很完美的,太需要髮型拯救我的臉型了。所以我的感受就是生活在不颳風氣候又乾燥的城市裡,每天睡醒了之後,都像是剛在tony老師那做過髮型,就衝這一點,我覺得大家也要認真的考慮搬來卡爾加裡好不好?
這次就先和大家聊到這,好了,之後還會跟大家再聊一下卡爾加裡的城市基建,包括治安、醫療、教育以及人文。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如果小夥伴們對此篇文章有什麼看法或者是觀點,歡迎你們留言告訴我們,我會及時給大家回復的!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多點讚支持我哦!也歡迎關注我,獲取更多關於加拿大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