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了,浙江狀元高考物化生3科滿分,總分723上清華,如今怎樣

2020-12-14 米醬讀書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有時候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想著調皮、不聽話和不認真學習的孩子,還是不由自主地心情低落,不知如何是好?

難道「別人家的孩子」天生就是學霸?

我們不妨來看看一個位來自2017年浙江狀元的故事,看完也許心中便有了答案。

3年前,浙江男孩王雷捷,畢業於諸暨中學,他在高考中考了723分,其中語文132分、數學147分、英語144分,3門選考科目物理、化學、生物都是100分,最終一舉奪魁,摘得浙江省狀元,如願考上了清華大學新雅書院。

值得一提,王雷捷曾在2016年第11屆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總決賽上,通過現場書面作文、文學常識測試、口頭表達測試等環節的比拼,斬獲全國一等獎,並摘得大賽最高獎項「恆源祥文學之星」。高考前,他也已經通過了自主招生考試,北大清華都願意為他降分60分錄取。

獲得這麼優秀的成績,相信許多家長都很好奇他是如何學習的?他是不是天生學霸,平時是否上補習班,其父母從小是如何培養他的?

說出來你也許不會相信,90年代出生於浙江諸暨的王雷捷,家在農村,生活條件不是很好,父母學歷不高,家庭以織布為生,所以他也沒有上補習班的條件。

可能你認為他是一個書呆子。然而,他除了讀書,還喜歡音樂,儘管他自己認為五音不全;偶爾也會踢足球和打籃球。

王雷捷也並非天生就是學霸,在小學和初中的時候,也有好多次,因為成績考得不理想而難過。

王雷捷既不是天生學霸,也沒有進行額補習,那麼他是否會有一些學習竅門?

在高考放榜之後,王雷捷便被要求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學習的方法,總結提煉之後,就是做好筆記,別用太多參考書。

王雷捷說,自己的學習方法就是多看書、多做筆記。比如語文學習,他自己有6個筆記本,分別用來記字音、字形、詞語、病句、作文素材等,平時經常會拿出來複習鞏固。

他覺得參考書太多不好,一來不成系統,二來也忙不過來,看著這麼多參考書練習冊都沒有時間做,反而空著。

同時,還要提高課堂效率,做好課前預習,認真聽課。

再者,在學習上有不明白的地方或是有錯題、難題,他會立刻動筆記錄在相應的本子上,抽空拿來複習,就可以加深印象了。

想要取得好成績,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就看一個人是否能堅持做好以上這幾點。

王雷捷之所以能夠做好這幾點,源自於他背後一個習慣的堅持

高考過後,談到王雷捷這個學生,王主任用了一句話概括:「專注,真的是特別專注啊!」他說,王雷捷高中三年的午休時間基本都是在圖書館度過的,即便再嘈雜的環境,他依舊能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用心學習。

後來記者採訪發現,王雷捷的看書習慣,背後竟然有這麼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

雖然王雷捷生在農村,父母學歷也不高,但是父母為人處世卻進退有度、大方得體,對他和姐姐有很大的影響。

在王雷捷的記憶裡,母親是個非常有想法的女人。村裡不少女人閒了打麻將消遣,母親卻從不去打麻將,而是在織布之餘,拿起一本書,靜靜地看。

受母親的薰陶,姐弟倆從小養成了愛看書的習慣。

儘管母親無法給姐弟倆足夠的讀書指引,但有一點很好,給他們買了許多哲學、文學、科普類書籍。

王雷捷就在這種家庭的讀書環境中漸漸成長,上中學後,他一直保持著看書習慣。

他說:「閱讀是我緊張學習之餘的調劑。我會在自己的抽屜裡放本書,做題累了、倦了,就看一下。睡前的讀書習慣從未改過,雖然只有晚自習到熄燈前的半小時,也會抓緊時間讀一點。」

大量的閱讀,讓他累積了不少寫作素材。為此,在2016年第11屆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總決賽上,他還拿了全國一等獎。

更重要的是,讀書讓他煉就了認真、專注、自覺的學習態度,擴大了知識面的同時,還養成了愛思考的習慣。這不僅讓他的數理化成績很好,也讓他的語文成績一直很優秀,在高考中憑132分的語文成績,在浙江的「學霸」裡脫穎而出。

而值得一提,他的姐姐也考上了浙江大學,如今是一名浙大在讀研究生。

其實學習成績很好的孩子,幾乎都有一個愛看書的習慣。看書不僅讓孩子養成讀書習慣,還會在書中找到人生目標。

7年前,浙江理科女狀元周晨在高考中,以770分(滿分810分)的高分,如願考上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她說:「我最喜歡買書。讀書有很多好處,可以學到很多人生哲理,能給人信心,緩解人的心情,並能擴大知識面,和形成一些思維方式。」

她曾看過一位美國科學家寫的科普書《從一到無窮大》和《物理世界奇遇記》原版書,就愛上科學。從此,她立志要考上清華,將來當一名科學家。

她說:「書上講空間是彎曲的。我以前不知道這個,這對我有點啟發。看問題的角度可以不一樣,思考問題也可以換方式。」

在《從一到無窮大》中,作者伽莫夫以通俗的語言,介紹了20世紀以來科學中的一些重大進展,並用生動有趣的比喻,闡述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以及四維的時空結構,內容涉及自然科學的方方面面。

周晨說,書中圖文並茂,語言生動幽默,論述深入淺出,將數學、物理和生物學等諸多方面的內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深深地吸引著她。

而在《物理世界奇遇記》中,作者構想了一個名為湯普金斯的普通職員,他對科學一竅不通,卻通過聆聽科學講座以及神奇般地夢遊物理奇境而領略了眾多現代物理學和宇宙學的主要領域——相對論、量子論、統計物理學、原子和原子核結構理論、基本粒子、大爆炸理論等知識。

這套科普經典名著不僅吸引了無數普通讀者,也受到了科學界的普遍重視,被譯成多種文字出版。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連結購買:

幾十塊錢,買不了一件好衣服,卻可以買到一本孩子喜歡的書,一本可能改變孩子未來的書。

周晨一直以來堅持的看書習慣,讓她受益匪淺,因為看到伽莫夫這套科普書,找到了人生目標。

人生有了目標,讓她充滿了力量,她的學習便很自覺,每次都是做完作業後才去玩。

所以說,哪有那麼多的天生學霸,不管是王雷捷,還是周晨,都因為一直堅持著看書習慣,讓她們在學習上受益匪淺。一個人沒有堅持,就很難獲得成功。

如今怎樣?

如今王雷捷上了清華後,不僅堅持著看書的習慣,還碩果纍纍。

王雷捷現就讀於清華大學新雅書院與計算機方向,因為成績優異,目前作為交換生在牛津大學學習計算機與哲學。

2020年,他獲得了「2020年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

海報上有一句醒目話——做文理通識的踐行者。而一系列的榮譽,展示著他的優秀:「計算機推研成績3.72,在205人中排名第4名,新雅書院推研排名73人中排第2名,獲蔣南翔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新生獎學金一等獎……」

王雷捷一直走在文理通識的探索之旅上,懷著這樣的思考,扎身於算法與倫理學的融合領域,探究冰冷算法後鮮活個體的喜怒哀樂。他深入人工智慧公平研究,在具體的案例中理解公平,最終獲得「闖世界」計劃A級評定,並受導師邀請,於大四繼續研究。

王雷捷說:「當我晚上才從圖書館沿著古城牆走回宿舍時,中午食堂中與同窗暢談的歡笑聲,下午與教授熱烈的討論聲,與晚上圖書館中翻動書頁的聲音,都一一都迴響在這寂靜的夜空裡:像是一顆顆明星,指引我、鼓勵我與陪伴我,一步步走近我的未來。」

未來,王雷捷打算繼續讀博士,他讀的專業沒有碩士,是直升博士,偏向做學術研究。

結語

回顧王雷捷的成長曆程,他也算是出身寒門,卻因為一個愛看書的習慣改變了人生,讓他在讀書的道路上,大放異彩,擁抱了未來,擁抱了世界。

不過,米醬覺得,不管一個人出身如何,讀書仍然是改變人生命運的好途徑。而愛上看書,並能一直堅持下來,你的人生就會有無限可能!

對於王雷捷的故事,你有什麼看法?歡迎下面留言!(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2020年的這位高考狀元,卻將無緣清華北大,網友:真的是太可惜了
    高考狀元是每年網友們的熱議話題,能考到所在省份的狀元,也充分說明了考生的實力所在。而每年各個省份的狀元出爐之後,清華北大就會開啟搶人模式,狀元們這個時候都在左右為難,是去清華呢?還是去北大呢?可是,2020年的江蘇省文科狀元卻並沒有這樣的殊榮。今年江蘇省的文科狀元花落江蘇省淮安市淮陰中學的白湘菱同學,她的高考總分是430分。
  • 4年過去了,曾723分摘中考狀元,考上清華的江蘇男孩,如今怎樣
    4年前,一江蘇男孩魏一凡,曾以723分摘中考狀元,後考上清華。他在清華大學2016級本科生開學典禮上發言,說:「每一個有機會在這裡學習生活的清華學子,在旁人看來,或許都是一部傳奇,都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
  • 她會是北京高考狀元嗎?總分722分,3科拿到滿分!
    2020年北京市高考成績揭曉,高考狀元會花落誰家呢?相關信息顯示:北京人大附中考生王淇穎同學高考722分,極有可能是北京市2020年高考狀元,王淇穎的高考各科分數為:語文135分、數學140分、外語147分、歷史100分、地理100分、物理100分。
  • 7年了,浙江女孩高考770分成為理科狀元,考上清華,現狀如何
    浙江理科女狀元,以高考770分考上清華,如今怎樣了7年前,一個浙江女孩名叫周晨,她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她在高考中,成績優異,數學滿分150、語文128分、英語142分、理綜290分、自選60分(滿分),總分為770分,成為了浙江理科狀元,也考上了自己理想的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 清華學霸韓衍雋:曾是安徽高考理科狀元,大學時20門課程15科滿分
    清華學霸韓衍雋:安徽高考理科狀元,大學20門學科中15科滿分。文人多傲骨,為證明自己實力他放棄保送清華名額,但同樣以安徽省高考理科總分第一名成績考入清華大學。他於1994年出生於安慶市潛山市的一戶普通家庭。和其他同齡的孩子不一樣,韓衍雋從小做事便有很強的規劃性,幾點起床,幾點學習,幾點吃飯……這些生活上的事情都被他安排的非常妥善。正是從小養成的這種優秀生活方式,讓他在學習上更進一步。
  • 2020年高考省文科狀元,卻無緣清華北大,只能報考普通985
    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而高考中的省狀元含金量無疑是最高的,清華北大每年也想方設法地去得到這些狀元們。甚至提前屏蔽掉他們的成績,然後「謊稱」可能上也可能上不了,需要提前籤訂一個協議才能保證錄取,而不被對面(清華或者北大)搶走,可見清北對於狀元的重視!
  • 浙江高考「狀元」和「榜眼」,為何紛紛拒絕清華上北大呢?
    浙江高考「狀元」和「榜眼」,為何紛紛拒絕清華上北大呢? 這裡的狀元和榜眼是按照古代科舉制度的劃分,第一名是狀元,第二名是榜眼,今年的高考結束,浙江省的兩名學霸徐嘉驁和邵奕佳分別以720分和719分奪得浙江省的理科狀元和榜眼,他們雙雙選擇了北京大學,放棄了清華大學,這其中是否有何緣由和秘密呢?
  • 中考天才女狀元,六科滿分,總分927,這所中學以70萬「搶下她」
    其實這樣的認知是錯誤的,隨著近年來的教育改革,我認為中考比高考更重要。從表面上來說,中考給人帶來的感覺確實不如高考,但從本質上來說,中考決定了未來高考。其次,根據近年高考結果來看,那些高考學霸,狀元大多數都出自各省市的重點名校;通俗點來說,只有中考考出好成績,你才能上重點高中,重點學校不管是教師資源,教學環境,學習氛圍各方面都優於普通學校,重點高中的成績也要遠遠高於普通高中。所以,能上重點學校,堅決不去普通學校。
  • 高考數學200分滿分,江蘇理科高考狀元花落無錫天一中學
    2020年高考,江蘇理科高考狀元花落無錫天一中學。獲得高考理科狀元的是天一中學的時鵬揚同學,他的高考總分是441分,單科成績分別為,語文134分,數學200分滿分(其中數學160分滿分,數學附加題40分滿分),外語107分,選修科目物理A+,化學A+。
  • 山東高考最高分孟令昊,數學滿分總分711,為啥好的教育要拼爹媽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堂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山東是一個高考大省,生源多,分數線高,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今年山東高考進行了改革:從2020年起,不分文科和理科,統一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而且外語考試分離南辭進行,聽力和筆試
  • 14年了,內蒙古女狀元以數學141分,總分702考上清華,如今怎樣
    14年前,內蒙古女孩石悅,高考以702分的優勢摘得了理科狀元,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錄取。由於學習成績優異,於2010年,她取得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在2014年7月2日,獲得碩士學位。
  • 各省高考成績陸續公布,瞧瞧北大清華狀元的高考經驗和學習方法
    今天欣欣媽帶大家看看幾位北大清華狀元們的中高考經驗,吸取精華,幫助我們的孩子在未來的學習中少走彎路。2020年河北理科狀元邢雨菡河北省一直是毋庸置疑的高考大省,邢雨菡在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其中她的總分為721分:語文140分,數學(理)143分,英語147分,理科綜合291分。據承德一中邢雨菡的老師介紹,邢雨菡是個很乖、很自律的孩子,在聰明的同時更掌握學習的方法。在疫情期間班上有不少同學因上網課而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沉迷於電腦、手機遊戲荒廢了高考前的半年時間,成績起伏非常大。
  • 2019浙江高考成績已揭曉,高考最牛學校在這裡
    首先介紹下浙江省2019年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三科必考,三科選考。總成績750分。三科必考為語文,數學,外語,每科滿分150。三科選考的科目是從政治,歷史,地理,化學,物理,生物,技術七科中任選三科參加高考考試,每科滿分100。
  • 9年了,曾是遊戲迷16歲摘奧賽金牌,上清華的浙江男孩,如今怎樣
    9年前,一個浙江男孩陳立傑,曾經是遊戲迷,但是當他開竅之後,16歲的時候就獲得亞太地區信息學奧賽金牌,並且在同年被清華大學提前錄取。此時,他還是一名高一的學生。相信一說起遊戲,許多人家長就對它恨之入骨,因為不可否認很多孩子就是深受其害,學習成績變得一瀉千裡,滿分120、150的試卷,只考了幾分、十幾分,真讓人不忍直視。
  • 16年了,那個以與滿分一分之差進清華的「最牛狀元」,如今怎樣?
    高考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很多人都想過高考改變命運,希望在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每年各個省市都會有高考狀元,他們讓人羨慕不已,而且大多都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說到高考狀元,不得不提一提04年的山東理科狀元——王端鵬,他是我國高考史上「最牛狀元」,總成績749分差1分就滿分。
  • 高考文科狀元只能上B類985高校?清華北大不能選,連南大都上不了
    而在最近成績出來的時候,一件事情卻引起了小編的注意,江蘇省的高考文科狀元上不了清華北大,什麼鬼?這又是怎麼一回事?今年高考,江蘇的理科狀元是無錫天一中學的時鵬揚,480分滿分的卷子他考了441分,而且還是物理化學雙A+,數學還是滿分,真學霸,讓小編我這種學渣真的是佩服至極。
  • 今年「最全能」高考狀元,考入清華計算機系,另一身份讓人感慨
    文/石老師聊教育 今年,新高考已經在山東施行。也因此,今年的山東高考狀元孟令昊備受關注。新高考的內容大致為,語文,數學,外語作為3門必考科目外,該地考生還要在其他6門科目中選擇3科,總分依然是750分,只是不再有文理之分。
  • 高考狀元封神榜:第一名滿分 第二名差一分 第三名至今還是個謎
    高考狀元封神榜:第一名滿分 第二名差一分 第三名至今還是個謎 高考狀元封神榜:第一名滿分 第二名差一分 第三名至今還是個謎 高考狀元封神榜:第一名滿分 第二名差一分 第三名至今還是個謎 最近高考分數出來了,就給大家整理了一下歷年高考狀元的封神榜。
  • 他是四川高考狀元,高中3年沒看過電視,第一名拿到手軟
    謝暢有多努力,高中三年他從來沒有看過一次電視,甚至上過一次網,一是他家裡確實因為太窮連不上網,二是他真的將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學習上,據謝暢的數學老師反映,謝暢的數學考試,十次至少有八次能拿滿分。2016年高考,謝暢沒有辜負家長和老師的期望,最終以總分709分的優異成績一舉奪得2016年四川高考理科狀元,其中謝暢的語文考了125分、數學考了148分、英語考了140分,理綜總分是296分。
  • 新高考盲目選科史化生,賦分報志願時會很痛,這組合輕易別碰
    歡迎走進今天的「新高考如何選科」專欄《新高考選科失敗案例第十季:輕易別碰史化生,賦分之時才會懂》,又名《新高考盲目選科史化生,賦分報志願時會很痛,這組合輕易別碰》。 新高考模式物化生與物化地兩個組合是學霸們的最愛,物理化學搭配在高考志願填報時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 那麼你選擇歷史化學組合,無論是3+3還是3+1+2模式,化學科目都要進行賦分,而賦分時是選擇化學的所有學生一起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