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人民日報》刊發小紅書創始人瞿芳的署名文章《讓品牌更有溫度》,提出未來品牌需要深度理解新一代消費者,並與消費者共創有溫度的關係。
瞿芳認為,品牌與用戶的溝通,從此前基於曝光邏輯的單向「教學模式」,如今正在逐漸走向雙向溝通和互動的「戀愛模式」。在這個過程之中,網際網路新平臺能夠為品牌、關鍵意見消費者(KOC)和用戶的連接與共創提供新場景。
近年來,大量新國貨品牌依靠內容平臺和電商平臺快速崛起,一些國際品牌也在內容平臺上試水與用戶溝通的新方式,這一現象已經受到行業人士和研究者的高度關注。不少觀點認為,內容平臺已經成為品牌培養和發展的沃土,如何利用這些平臺與年輕人進行溝通,成為品牌必須解答的新命題。
瞿芳在文章中揭示了品牌面臨的消費者和市場環境的深層次變化。一方面,內容平臺崛起,直播帶貨等新形式快速發展,另一方面,中國一批熱愛生活、熱愛分享的年輕人崛起,他們在內容平臺上對於消費和服務體驗的分享,使網際網路平臺成為了生活潮流發源地和消費趨勢塑造者,這為國際品牌提供了了解中國年輕一代生活方式和消費趨勢的窗口。
「我們堅信,後疫情時代,隨著數字生活方式不斷深入,線上線下融合消費會雙向提速,小紅書倡導向上、真實的美好生活,其『生活在線化』的特點,使用戶通過線上分享,拉動線下消費,拉動實體經濟增長。」瞿芳在文章中表示。
《讓品牌更有溫度》全文如下:
讓品牌更有溫度
瞿芳
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正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格局。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第三屆進博會如期開辦,節點特殊,意義非凡。
這也是我第三次參加進博會,看到越來越多的新產品和新品牌亮相進博會,並「留」了下來,從展品變為商品,走進中國消費者心中。小紅書作為中國最大的生活方式社區,其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從2018年第一屆進博會至今,平臺上國際品牌的數量翻了一倍;近8000家國際品牌開設企業號,增長幅度超過6倍。這一切的背後,是中國市場和用戶消費的巨大變化。
11月6日,小紅書聯合中國貿促會貿促中心正式發布《共創時代:未來品牌報告》。報告指出,隨著中國年輕一代消費者的興起和下沉市場消費力的崛起,能夠連接年輕消費者和下沉市場的國內網際網路內容平臺正成為國際品牌成長的重要陣地。
一方面,消費升級趨勢常態下,內容平臺、直播、小程序等一系列數位化基礎設施,已成為國際品牌觸達國內消費者的品牌運營標配。以抖音、快手、小紅書為代表的內容平臺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成為品牌與用戶溝通「最短鏈」的方式,幫助國際品牌更懂中國年輕人、更懂中國市場。數位化進程加快,國際品牌也通過平臺進一步深耕,更好服務中國市場。很多國際知名品牌也參與直播,直播場次呈爆發式增長,帶貨品類日趨豐富,主播人數快速增加,分享式直播成為培育品牌的重要渠道之一。
今天,中國的消費主流群體是一批熱愛生活、熱愛分享的年輕人,他們對於消費和服務體驗的分享,讓以小紅書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平臺成為生活潮流的發源地和消費趨勢的塑造者。對於進博會的參與品牌而言,網際網路平臺已經成為世界了解中國年輕一代生活方式和消費趨勢的窗口。
另一方面,新一代數位化用戶讓內容平臺步入品牌「共創時代」。現在的中國年輕人,與社交網絡共生,需求更加個性與自我,消費決策更加專業與理性,同時期待更主動參與品牌建設。基於內容平臺,在品牌、關鍵意見消費者(KOC)和消費者之間促成了良性的互動。消費者可以通過內容平臺,深度參與到國際品牌的產品共創、品牌共創以及「連接共創」之中。
如果說此前品牌與用戶之間的溝通是基於曝光邏輯的單向「教學模式」,那麼現在的品牌和用戶,正逐漸走向雙向溝通和互動的「戀愛模式」。
通過這一過程,網際網路新平臺能夠創造連接供給和需求的新場景,讓品牌和消費者建立有溫度的關係,幫助新品牌抓住新消費的潮流。內容平臺在這個過程中成為重要的場景「連接器」。以短視頻、直播等內容形式持續觸達消費者,沉澱超級用戶,形成消費者購買閉環,更能以社交化連接助力線上線下聯動,實現全觸點用戶運營。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我們堅信,後疫情時代,隨著數字生活方式不斷深入,線上線下融合消費會雙向提速。小紅書倡導向上、真實的美好生活,其「生活在線化」的特點,使用戶通過線上分享,進而帶動線下消費,拉動實體經濟增長。這一帶動模式,也將進一步助推在線新經濟,為我國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力量。
(作者為小紅書創始人)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09日)
(責任編輯: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