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交警杜海斌憑什麼在抖音上火了?

2021-01-18 澎湃新聞

原創 王菁 劉家杭 上海法治報

編者按

法律是一門古老而威嚴的藝術,而法律人就是從事這項神聖藝術的「工匠」。在我們的身邊,總能發現有這樣的政法幹警,他們對從事的法律事業鍥而不捨、久久為功。從今天起,上海法治報及微信公眾號正式推出人物版塊——「法匠」第一期,聚焦奮鬥在政法一線的普通法律人,弘揚他們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敬請關注!

你開車都跑不過,你下來還能跑得過我?我天天練的!

2019年年初,一句「我天天練的」讓杜海斌成功出圈。這段追捕視頻當時迅速在抖音上爆火,短短幾天內就獲得了220萬點擊量和超過8萬點讚量。一時間,「天天練」交警火遍街頭巷尾。

「那時候我出去吃飯都能被人認出來。」提及他的金句,杜海斌倒顯得有些不好意思,「我當時一個人追捕涉嫌酒駕的嫌疑人,這其實就是話術,防止他繼續逃跑。」

杜海斌是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交警支隊事故審理大隊的副大隊長。他是土生土長的東北漢子。24歲那年,帶著從小就印刻在骨子裡的「警察夢」,杜海斌隻身南下,踏上了崇明這片土地。「我很慶幸當年做了這樣的選擇。」十多年來,崇明的每一條路上都留下了他的痕跡……

「你長大了想當什麼?」杜海斌4、5歲時,家人開玩笑地問他。「我要當警察!」小男孩毫不猶豫地說道。

「最開始是受一些影視劇的影響。」談到這個自小就立下的「警察夢」,杜海斌的眼裡依然閃著堅毅的光芒。「小時候看《便衣警察》,那時還是黑白片,劉歡唱的《少年壯志不言愁》,我到現在還有印象。」

杜海斌從小就喜歡看書。「剛識字的時候,只要是有字的我都會看。」家裡的偵探類小說成為了他最初接觸警察形象的途徑,「從那個時候起我就一直覺得警察這個職業挺高尚的。」

他回憶自己看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福爾摩斯探案集》,從小到大看了許多遍,對裡面偵破案件的細節一再回味。「這也許就是我和這個職業的緣分吧。我就覺得我適合幹這個。」

但杜海斌的圓夢之路並不是那麼順暢……

2003年,杜海斌第一次參加高考。「我想,既然想考警察,那就考最好的吧。」於是,他選擇了報考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然而卻以幾分之差惜敗……

杜海斌決定再「戰」一次。但是第二年高考杜海斌再一次與公安大學失之交臂。看著身邊選擇離開的同學,他的心中有了一絲動搖,當年的他並不是沒有去其他大學的機會。

一番思想鬥爭之後,杜海斌跟自己較起了勁,他選擇再考一次。

我覺得人生有幾個轉折點是不能放棄的,高考就是其中一個。

他心想,如果放棄了,那麼當自己走到人生的後半段時,再回憶起當時的決定,會不會有遺憾?會不會因為自己沒有再堅持一下而感到後悔?「我不想在還可以選擇的時候,給人生留下遺憾的可能性。」於是他咬牙又堅持了一年。

杜海斌報了一個補習班,一個班80多人,用的桌椅是木桌和沒有靠背的長條凳。「那時東北沒有空調。」如火的8月,他關掉了手機,誰也不聯繫,一頭扎進補習班裡進行高強度的複習。

2005年,杜海斌如願考入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逐夢成功。

大學期間的隊列訓練

2009年7月27日早晨7點半,杜海斌一人拎著一個皮箱,從哈爾濱來到了上海。那時候崇明還沒有通橋,只能坐船。晚上9點,他提著箱子走在八一路上,道路上幾乎不見人影,只有路邊昏暗的燈光打在身上。但他心裡卻明亮了起來。「從今天起,我真的是一名警察了。」

初來崇明,杜海斌遇到的最大的挑戰就是文化差異。而這種差異也體現在執法方式上。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東北漢子,杜海斌的脾氣有時會有些急躁。「能三分鐘解決的事情,我絕不會拖到五分鐘。」剛開始執法的時候,如果遇上胡攪蠻纏的當事人,他就氣得不得了,「這麼明顯的錯誤,還狡辯啥!」

但南方人講究「先禮後兵」,「通俗點說,就是還能講道理的時候就不要太強硬。」這對於初來乍到的杜海斌來說,是新的理念。在新的人情社會中,杜海斌開始去梳理自己的人生觀。「如果想發火,會先停三秒鐘,思考一下這火還發不發。」在處理方式上,他逐漸成熟了起來,也學會了用另一種方式去表達。

杜海斌勘察事故車輛

杜海斌最開始對警察這個身份的理解很簡單,就是一個嚴肅的執法者。但到了這裡,他體會到了一種有別於「鐵面執法」的人文情懷,逐漸感悟到「法律並不是冰冷的」這句話。

定責、執法可能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在這之後的事情。

在杜海斌看來,按照法定流程,一個事故的處理周期一般在40天左右,這期間在完成一系列法定程序的同時,杜海斌還給自己加了一個額外的任務,就是將當事人引導回正常的生活軌道。「在以法律為準繩的前提下,還得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如果說理想是支撐一個警察不斷前行的動力,那良心就是守住辦案正義的底線。

杜海斌辦案有個特點,在處理交通事故的同時,他會抽出一個時間專門去和死者家屬聊天,不聊案子,而是聊死者生前的一些故事,把他的這一生捋順。「因為交通事故往往是很突然的,可能前一秒人還好好的,下一瞬間人就沒了,所以對家屬的打擊比較大。」忙的時候,杜海斌得同時處理七八起案件,他會抽出晚上或者周末,跟家屬談上幾個小時,引導他們接受現實、理解處理結果。

交通事故的處理是專業性極強的工作。公安大學教會了杜海斌專業的知識和技術,但在實戰中,他依然要面臨未知的挑戰。2013年年初發生的一起案件至今讓杜海斌印象深刻,對他今後的辦案產生了重要影響。

在校期間杜海斌主持召開隊伍會

2013年2月13日晚,大年初四,一個70多歲的老大爺騎著電動車帶著老伴行駛在三星鎮一條鄉間小路上。此時,前方有兩個老婆婆正在走路,電動車突然不小心撞倒了其中一個,傷勢嚴重。

老大爺下車查看了傷勢,發現對方已死亡。他回頭對慌了神的老伴說:「你騎車先回去。」

看著老伴緩緩騎車走了,他轉頭對另一個老婆婆說:「你在這看著,我去叫車送她去醫院。」「嗯嗯,好。」老婆婆慌亂地點點頭。

圍觀的人多了起來。老大爺交待好之後站起身,冷靜地退出人群,突然竄進邊上一條小路,迅速往前跑,一氣呵成。

守在現場的老婆婆抬頭一看,肇事者消失了,他老伴也早已騎車走了。「哎呀!他跑了!」她開始大喊。

「哎哎,站住!」路邊上一個40多歲的住戶聽到了呼喊聲,馬上去追,但是沒有追上。

120很快到了現場,將死者帶走了。

杜海斌研究案卷

當晚值班的杜海斌接到警情,和同事一起趕到現場時,只見到了另一名老婆婆。「由於電動車直接撞到死者身上,車並沒有倒地,所以地上沒有任何痕跡。」這等於是一個空的現場……

現場的老婆婆能提供的信息有限,警方只得到了「70歲左右、本地口音」這兩個線索。

此時,天已經黑透了,邊上也沒有路燈,視線很差。杜海斌和另一名同事將警車對著停放,打開車燈,借著這個光亮仔細勘察。一遍、兩遍、三遍……一無所獲。

杜海斌陷入了沉思,一會兒他轉頭跟同事喊道:「你關一個燈吧!」

隨後,他手持手電筒對著陰影處一點點照……40多分鐘過去了,杜海斌突然在距離路邊1.5米左右的地方發現了有兩片不到5公分的碎片,事情迎來了轉機!

杜海斌把兩塊碎片帶回去後,找來一輛電動車仔細比對,又找來專業的修車師傅辨認,「是電動車前臉的卡扣。」這意味著這輛電動車的前臉此時肯定是有傷的。兩個小碎片成了關鍵物證。

獲得這個重要線索後,杜海斌帶領同事以事發的三星鎮為核心,一邊在電動車維修點布控,嚴密注意前來修理電動車的人;另一邊,按照既有信息篩選可疑人員,民警挨家挨戶上門,進行地毯式搜索。

很快,距離案發已經三天了,三星鎮所有符合條件的嫌疑對象也已經排查得差不多了,嫌疑人卻還未浮出水面。是否要擴大搜索範圍?還有什麼細節漏了?杜海斌快速地思考著。

就在這時,民警發現有一戶人家停放的電動車的前臉是用透明膠固定,於是便詢問女主人。對方竟表現得十分慌張。民警立即將嫌疑車輛和這家的男主人帶回了警局。

面對訊問,這個70多歲的老大爺表現得十分冷靜。

「你身上的傷哪來的?」杜海斌此前就判斷,肇事者身上應該有外傷。

「騎車的時候不小心蹭到了。」老大爺平靜地說。

杜海斌將從他家帶回來的電動車前臉拿過來,然後拿出在案發現場找到的卡扣,當著他的面安裝到前臉上,絲絲合縫,一分一釐都不差!

面對鐵證如山,他終於交代了自己肇事逃逸的事實。

這起案件的破獲,讓杜海斌收穫了讓他受用一輩子的經驗——注重案發現場勘察。

法醫界有句話,『如果你沒有發現事情的真相,那是因為你離現場不夠近。』我覺得這句話對任何一個民警都受用。

「所以我到現在還是一直堅持這種做法,注重對事故現場的痕跡勘察。我認為這才是民警偵察應該幹的,好多東西只有到了現場才能發現。」

杜海斌勘察事故車輛

對杜海斌來說,「警察」早已不再是簡單的職業,「正氣」二字已刻進了他的骨子裡。

2011年7月的一天,杜海斌帶著妻子去南京東路拍婚紗照。路上他發現有兩名扒手正在偷一位女士的錢包,並且在已經被發覺後仍未收手。

「這哪裡是單純偷啊,這分明是要搶啊!」 杜海斌當時來不及多想,一邊大喊「別動,警察!」一邊衝上前去控制住兩名犯罪嫌疑人。

隨後,他又幫助趕到的派出所民警將二人押送回派出所,之後悄然離開。

「我當時就想,我不幫她,她怎麼辦?」對杜海斌來說,這是本能。

從警十多年來,杜海斌沒有在家過過一個年。「上海這邊的習俗是年三十晚上要去寺廟敲鐘。」每到年三十,杜海斌早上6點開始上崗,一直到第二天凌晨2點多鐘結束。「對家庭還是感覺有一點虧欠的。不過家人也已經習慣了。」儘管每年年三十回到家時,家人都睡了,年夜飯也涼了,但百姓都平安,杜海斌心裡還是覺得熱乎乎的。

杜海斌查看案情

崇明對於杜海斌來說,有著別樣的含義。剛踏上這片土地的時候,晚上9點黑乎乎的街道與他想像中歌舞昇平的「夜上海」大相逕庭。「可是我又轉念一想,在上海,能找到一片和我共同成長的地方,多不容易。」 從接受,到適應,再到愛上崇明這個地方,杜海斌這一路走來很開心,也很珍惜。

「剛來那會兒,八一路步行街天黑後都冷冷清清的,現在崇明也有萬達商場落成了。」這十幾年中,崇明的發展有目共睹。「我熟悉崇明的每一條路。」杜海斌指著不遠處,「老城區的幾個門的建設,有一部分是我規劃的。」

杜海斌和同事們討論案情

看著自己親身參與建設的崇明越來越好,杜海斌覺得很自豪。「我能看見我提的計劃實施出來,能解決老百姓的一些實際問題。我不僅僅是一個觀察者,而是作為一個建設者參與到它的發展建設中來。」

從4歲立志,

到24歲圓夢,

一路走來,

杜海斌詮釋了一名人民警察

「一身正氣」的含義,

而如今,

他依然用他的初心

在守衛著這一方水土……

記者 | 王菁 劉家杭

編輯 | 王菁

原標題:《崇明交警杜海斌憑什麼在抖音上火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崇明天天練交警提醒:開車不能這樣!
    崇明天天練交警提醒:開車不能這樣!拿等紅燈時玩手機這件事情來說,區公安分局交警杜海斌介紹,駕駛機動車上路是一個連續過程,等紅燈、遇擁堵都是駕駛過程,所以等紅燈時看手機一樣會受到處罰。崇明天天練交警提醒:開車不能這樣!》
  • 《抖音》上火的hls可樂桶是什麼
    抖音上火的hls可樂桶是什麼?最近刷《抖音》的小夥伴相信都看到了一些關於hls可樂桶的視頻,視頻除搞笑之外,還有很多小夥伴都在想這個hls可樂桶是什麼意思,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抖音上火的hls可樂桶的相關含義。
  • 崇明大叔抖音直播,一夜賣出8000斤蘆稷
    如今,在「抖音」APP上發布視頻或做直播已成為了一種流行。不過,你可別以為這是年輕人的專利,這不,45歲的崇明大叔龔劍飛就做起了專賣崇明農產品的主播,一夜之間賣掉蘆穄8000斤。 龔劍飛是上海捷農蔬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近兩年他試驗種植大棚蘆穄取得成功,不僅蘆穄品質更高,上市期還可延長至12月。可如何把這些高品質的崇明農產品銷售出去,是不止龔劍飛一個人的困擾。
  • 「被查後,滿臉豪橫的女網紅」對交警說:「我抖音粉絲過百萬」
    一旦自己「火」了,那可謂是名利雙收,甚至有一些人還想著自己「火」了以後能帶來一些所謂的「特權」有的人啊,一旦有一點名氣以後,就會覺得自己不可一世,甚至可以借著自己的名氣大搞特殊化,更有甚者在違反交通規則以後公然和咱們的交警同志「擺譜」聲稱讓其上抖音看下,她的「百萬粉絲」近日,北京大興交通支隊民警駕車在大興區興旺路自北向南行駛
  • 抖音上火起來的顏人中憑什麼火起來的?其中原因你絕對想不到!
    因在抖音上翻唱的歌曲《有可能的夜晚》、《女孩》、《孤單心事》等進入演藝圈。2019年4月,顏人中發布首支個人單曲《晚安》;同年6月,和說唱歌手VaVa首次合作的新歌《祝你愛我到天荒地老》正式上線。是的,就是一個94年的小哥哥,小編今天已經單曲循環了《祝你愛我到天荒地老》一整天了。
  • 種出世界米王的崇明農場,憑什麼一斤小番茄賣50元?
    種出世界米王的崇明農場,憑什麼一斤小番茄賣50元?多番考察後,姚銘發現,崇明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特別適宜種植。經過研究和試驗,「優渥田家」種出了一款「高級大米」——越光米。越光米,原產自日本新瀉,因其極佳的品質和上好的口感,被譽為「世界米王」。這款崇明產出的越光米,其品質、口感均不亞於原產地日本,受到了包含SHARI、櫞舍鮨青木在內的不少上海頂級日料店主廚的認可。
  • 明天崇明將「撲撲滿」,出遊需謹慎規劃
    明天崇明將「撲撲滿」,出遊需謹慎規劃 2020-04-30 21: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民煮薑茶給交警驅寒 執勤交警:我們特別感動
    市民向交警送上薑茶 通訊員供圖  12月14日上午,象山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石浦中隊民警徐崇明帶組在轄區內開展日常勤務工作。
  • 崇明單日接到求助警情128起
    圖說:崇明交警在大雨中執勤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陳浩 通訊員 陳衛國)7月6日,崇明區普降暴雨和大暴雨,一些路段、小區積水嚴重,行道樹被颳倒,崇明警方及時啟動應急預案,排除險情,保護群眾人身、財產安全。
  • 國慶小長假去崇明,必堵!警方建議這樣出行
    據浦東公安分局交警支隊預測,從9月30日午後開始,G1503高東收費口將逐步迎來大車流,在10月1日和2日出城擁堵尖峰時段,五洲大道、S20、G1503等城市快速和高速道路以及與之連接的部分地面道路都將發生擁堵。圖說:今年5月1日上午,車輛有序通過G1503高東收費站。
  • 萬達開業三日,一起來看看崇明人花了多少錢
    最近幾天,崇明大街小巷都在談論一件事,「萬達開業了」。今天(11月30日)是崇明萬達開業第四天,作為崇明第一個大型商業廣場,人氣依舊不減。「崇明萬達開業首日,銷售額突破1800萬元,在全國339家萬達廣場排名第一。」
  • 聽說還將與崇明小姐姐…
    本周金山區與崇明區將在直播間裡針對金山年貨、崇明年貨進行一場pk大對決此外,還有各種福利相送!讓我們敬請期待本期節目叭~�� 直播主播這次我們將重磅推出「上海金山」抖音公眾號背後的男人金山小胖子來與大家見面!
  • 「他闖紅燈,憑什麼要我負責?」對於交警的處罰,很多車主不滿
    汽車如今是越來越多了,國家對汽車的監管力度也加大了,但是對行人的監管力度一直卻不是很大,所以也有很多行人都不遵守交通規則,這也形成了所謂的「中國式過馬路」,只要路口站滿了人,他們根本不管是紅燈還是綠燈,都會直接走過去,因為他們覺得反正我們人多,司機也不敢怎麼樣,但是這種行為是非常沒有素質的,而且還很容易引發交通事故,有一位車主就遇到了這種情況,因為行人闖紅燈,所以導致自己與行人發生了交通事故,但是車主卻受到了交警的處罰
  • 崇明小囡當「主播」,快來看看賣的啥
    孩子們用質樸的語言試播推廣崇明地產黃桃。他們從剛開始「怕鏡頭」,漸漸地學會如何大膽展示自我,學會如何更好地與粉絲進行互動。他們紛紛表示,當一名主播挺有意思的。富安村假日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幾年電商平臺快速發展,村裡的合作社通過快手、抖音等直播平臺賣農產品,銷量十分可觀,成為農戶銷售農產品的新選擇,給農村帶來了新的活力和生機,這種方式能真正促進農民增收。此次組織「小小網紅直播體驗課」,是希望未成年人也能體驗這種農村電商銷售新模式,在介紹家鄉農產品、展示家鄉特色的同時,更了解家鄉、熱愛家鄉,成為家鄉的代言人。
  • 邂逅崇明之在崇明島必去的景點
    崇明東平國家森林公園東平國家森林公園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崇明島中部,樹木茂盛、空氣清新,遠離市區喧囂。地址:上海市崇明縣東旺路崇明明珠湖公園崇明明珠湖公園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地處崇明島的西南端,依託島上最大的天然湖泊明珠湖修建而成的,風景秀麗。潭深水清的明珠湖邊林木蔥籠,視野開闊。明珠湖湖水清澈,環境幽雅,自然風光秀美。
  • 北京機車美女當著交警的面幹這事,被揭穿後放狠話:沒事,我抖音粉絲...
    民警拔下車鑰匙後,女駕駛員辱罵交警,還現場放狠話。4 月 23 日,該局官方公眾號通報相關情況,涉事女子被大興分局刑事拘留。在路口紅燈時交警下車對駕駛人進行處理摩託車女司機在眾目睽睽之下將白紙扔進旁邊的垃圾箱這個做法很豪橫!
  • 黃漢亮|崇明人話「崇明蟹」
    先得說明一下,崇明方言裡,「蟹」念成「哈」 (ha,下同) ,「啥」同樣念成「哈」(下同),「什麼事」崇明方言說成「哈事體」,「什麼東西」崇明方言說成「哈麼事」。崇明的螃蟹類動物,有清水蟹、蟛蜞、蛸蜞、遮糾(招潮蟹)等,始有崇明,它們就和崇明島的溝河、灘涂休戚與共、唇齒相依了,崇明島成了它們的發源地。
  • 上海崇明:2020年「燕歸巢」暑期大學生回鄉實習風採展
    錄製一節微團課通過微團課的形式,向青年朋友介紹「燕歸巢」項目,並展現了這一屆「燕兒們」的實踐情況以及對家鄉崇明的熱愛之情,希望崇明青年能夠繼續肩並肩手攜手,助力建設美好崇明的明天。開展「燕歸巢」宣傳完成多期燕歸巢暑期實習大學生風採展示的推文,在微博開展#佳燕歸巢時#話題互動,在抖音發布實習vlog,展示大學生風採。「燕兒們」還積極參與了團區委開展的豐富多彩的活動。
  • 陽穀交警大隊憑什麼和合肥交警比肩?
    作者:張洪泉為全面提升交通安全管理服務質量和水平,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陽穀交警堅持以民意為導向,創新服務模式,專門研發了貨車臨時通行證網上辦理系統,並將服務埠嵌入了「陽穀交警微發布」微信公眾號,開通了網上申領貨車通行證功能。
  • 我用自己的車裝年貨,卻被交警攔下罰款,車主:你憑什麼抓我?
    我用自己的車裝年貨,卻被交警攔下罰款,車主:你憑什麼抓我?這是怎麼回事呢?為啥用自己的車裝年貨也會被處罰?就拿下面這位車主來說,在城市中看到的炮仗十分便宜,於是在城市中買著炮仗打算回老家,但這種行為非常危險,交警部門表示,一般私家車發現運輸煙花爆竹的,會根據《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三十六條進行處罰,由公安部門責令停止非法運輸活動,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並沒收非法運輸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