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西部中心城市,西安為什麼比成都差這麼多?

2021-02-14 悅西安


西安成都,同為三位數區號的副省級區域中心城市,同時又是中國西部最重要的兩座城市,經常被放在一起比較。如今,西成高鐵開通在即,兩座城市之間的聯繫將更加密切。同為西部中心城市,西安和成都在經濟上為什麼差這麼多?

名稱丨成都 / Chengdu

別名丨蓉城、錦官城

面積丨14312平方千米

人口丨1572.8萬人

行政級別丨副省級城市

地區生產總值丨12170.23億元(2016年)

人均生產總值丨74865元(2016年)

所屬地區丨中國 西南地區 四川省

下轄地區丨11區、4縣、5縣級市

區號丨028

郵政區號丨610000

名稱丨西安 / Xi』an

別名丨長安、西京、大興、鎬京

面積丨10108平方千米

人口丨870.56萬人

行政級別丨副省級城市

地區生產總值丨6257.18億元(2016年)

人均生產總值丨66738元(2016年)

所屬地區丨中國 西北地區 陝西省

下轄地區丨11區、2縣

區號丨029

郵政區號丨710000

從各項數據上來看,成都比西安發展得好。但是背後造成這樣情形的原因,是比簡單的結論更有趣的東西。


丨西安成都GDP對比丨

涉及到城市規模的問題,最直觀的指標就是人口與GDP。2016年成都市GDP12170億,西安市6257億。成都差不多是西安的兩倍。非常直觀的差距,但我們在做這樣的比較時,是否是在默認兩者經濟基礎相同前提之下做出的呢?

2016年,成都市人口1572萬,擁有上億人口的成渝地區作為腹地,而西安市870萬人口所依託的關中平原不過2000萬人,整個陝西省也只有3800萬人,即使算上整個西北的7500萬人,依然無法與成都背後的1億人相比。

丨人口上億城市密集的成渝地區丨

丨關中城市群丨

巨大的人口腹地和消費市場,封閉的陸路交通,造就了成都這座超級城市。而關中平原雖然同樣廣袤肥沃,但自從同治回亂後人口銳減,至今未恢復元氣。關中城市群發育不足,城市數量也相對四川盆地較少。

丨成都丨

成都號稱「中國商業第四城」即是建立在本土龐大的人口消費市場和強大的購買力之上,與同為人口大省的河南不同。四川地形封閉,對外交通不便,形成了四川盆地對成都非常強大的向心力,造就了成都這座內陸大都會。

同為傳統內陸城市,人口與市場腹地的差距懸殊自然導致了兩個城市經濟體量的差距。兩座城市同為近十年來經濟增長最快的城市。但成都人口規模經濟總量的優勢產生了巨大的規模效應,使得成都的整體形象和影響力大大超過西安。

自有GDP統計以來,成都就一直是西安的兩倍多。「西安的GDP被成都超過」…完全是不存在的謠言。西安工業不強,GDP從來不是強項,西安的GDP2006年還排在全國40名,一直進步到現在排第26名。基於市場腹地和人口的巨大差異,西安的經濟自然遜於成都。

因此,商業、財政收入、國家的重視程度,國際化程度,領事館數量等等與經濟人口密切相關的指標,西安均不如成都表現好。不過作為大區中心,西安的表現也並不算差。

丨代管簡陽後的成都市行政區劃圖丨

成都市共下轄11區4縣,同時代管5個縣級市;而西安僅11區2縣。縣級市相比普通的區縣來說擁有更高的經濟自主權,僅由地級市代省級管理而非屬城市下轄。而縣域經濟,恰恰正是西安的短板。

丨西安市行政區劃圖丨

與成都的郊縣全部位於成都平原不同,西安的幾個郊縣幾乎全部位於秦嶺腳下,無一例外存在著生態紅線。

丨成都各區縣gdp丨

丨西安各區縣gdp丨

周至縣的黑河水庫是西安城市水源地,生態保護是周至第一要務;藍田縣位於灞河的川道裡,地形狹窄;臨潼區位於驪山之北,生態紅線雖不如前者嚴苛,但偏偏有一大片兒的秦陵墓葬保護區不能開發。閻良區原來只是臨潼下轄的一個鎮,面積狹小,由於飛機城才設區。唯有長安區鄠邑區靠近主城區,承接高新區的一些項目而發展相對較好。

丨西安高新區 圖/Orangedennis丨

西安真正稱得上縣域經濟的只有高陵,這個被叫做關中平原白菜心的地方,因為有陝汽集團和涇渭工業園,工業基礎雄厚,是西安GDP最高的郊縣,位列西部百強,也因此於2015年底撤縣設區。西安的市區很強,而縣域是西安經濟最弱的短板。

西安和鹹陽畸形不合理的行政區劃是導致西安縣域經濟落後的根本原因。成都市區位於大成都的絕對中心,第一、第二圈層郊縣密集環繞成都市區依次排開。而西安市區整個西北方向的郊縣全部屬於鹹陽。和高陵並稱關中白菜心的三原、涇陽和西安的經濟聯繫密切程度非常高,但卻屬於鹹陽管轄。

丨成都周邊密集的郊縣圈層環繞成都丨

丨西安鹹陽邊界丨

西鹹經濟一體化、生活同城化程度已經相當高,許多的項目來到陝西投資,名為西安,實際落地卻是在鹹陽範圍內,許多人生活在鹹陽,卻在西安上班,地鐵一號線二期的修建使得兩座城市的實體界限已經非常模糊。但由於行政區劃割裂,GDP只能分開核算。

丨大西安丨

如果將西鹹作為一個統一的大西安經濟體來考慮的話,西安的11區2縣加上鹹陽近郊的2區3縣1市(秦都、渭城、三原、涇陽、禮泉、興平),共18個區縣的經濟體量達到近8000億,與20區縣的成都相比,顯然就沒有那麼懸殊的差距了。

丨鹹陽丨

明清以至民國時期,西安府成都府分別是陝西和四川的省會。西安府幾乎管轄如今鹹陽所有區縣以及富平縣、耀州區、臨渭區。成都府也管轄成都平原幾乎所有區縣。建國初,全國存在著大量的地區,按照中央規定,直轄市和省轄市不管縣。西安當時是直轄市兼陝西省會,成都是四川省轄市省會,因此所有下轄縣被都從市的管轄範圍內劃出,西安的管轄範圍只剩如今城六區與長安區,成都也僅剩城區與龍泉驛、青白江。

鹹陽就是在此時結束了被西安管轄了上千年的歷史。陝西省當時除了西安,寶雞和銅川以外,其餘的市在當時都還只是地區。陝西省派出地區行政專署對地區進行管轄,由於鹹陽地區行政專署駐紮在鹹陽縣城,因此這一地區被稱為鹹陽地區,管理原西安府下屬的數十個縣。今天的藍田,臨潼屬於渭南地區,其餘數十個縣均由鹹陽地區管轄。

丨70年代成都行政區劃圖丨

丨溫江區丨

同樣,成都市當時的管轄範圍也僅剩市區與龍泉驛,青白江。而溫江地區管轄了現如今成都絕大部分區縣。上圖粉色為溫江地區,黃色為成都市。溫江地區與鹹陽很類似,都位於成都和西安的西北方向,都管轄著成都府和西安府的大多數區縣。

1983年,溫江地區12個縣全部併入成都市,成都一舉獲得了原溫江地區下轄的所有區縣,瞬間做大。2016年。簡陽市劃轉成都管轄,成都的版圖和城市體量進一步擴張,幾乎重新回到了成都府全盛時期。

西安不僅沒能在80年代地市合併浪潮時期收回鹹陽,竟讓鹹陽在1983年獨立設市了,西鹹從此分家,還被鹹陽瓜分了原西安府下屬的一大半區縣,元氣大傷。如今的西安只是明清西安府的一半,而成都基本已收回所有屬縣。體現在經濟總量和人口規模上,西安自然只有成都的一半左右。

丨西鹹新區地圖丨

西安擁有良好的發展基礎與潛力,但卻面臨著發展用地嚴重不足的困境。西安以東是白鹿原與驪山,南邊是高大巍峨的秦嶺。向西向北雖是廣袤平坦的大平原,但在行政上卻全部屬於鹹陽。雖有西鹹新區,但十年間依舊進展緩慢。西安只能向東北將高陵撤縣設區,發展港務區,向西南將戶縣撤縣設區,發展高新區。直到今年,西鹹新區才劃歸西安管轄。

綜上所述,西安和成都在經濟上的差距主要是因為自然條件、行政區劃、城市規模。絕非由於主觀上的民風、觀念所導致,經濟上實際的差距遠沒有那麼駭人聽聞。就像你不能拿西安和重慶比經濟體量一樣。重慶面積幾乎相當於浙江,人口3000萬,只比陝西省少800萬,完全是一個省的體量,拿西安和重慶比GDP,根本沒有可比性。成都也是同理,城市規模比西安大,經濟數據當然要比西安好看。

丨成都丨

四川盆地自古以來的封閉地形,加上成都一直是四川盆地的最大城市,向心力極強。這一地理原因導致的歷史傳統逐漸形成了今日四川的文化傳統,四川人都非常以成都為自豪,提起成都的時候就如同提到自己的家鄉一樣自豪和驕傲,非常的熱愛成都這座城市,潛意識中認為成都是自己的家鄉。

丨西安 圖/ColdWhiteOpen丨

反觀陝西,陝北、關中、陝南、三種截然不同的地理形態,不同的文化組合而成的省份,向心力大打折扣,陝西人對於西安作為省會的認可程度遠不如成都之於四川人。究其原因,關中作為一個統一行政區(京兆)早在秦漢的時候就已出現,直到唐末以後西安不再作為帝都,陝北陝南才和關中合併組成新的行政區,陝西是這時才出現的。文化傳統更像巴蜀的陝南人不認可西安,遠在陝北靠近晉蒙的榆林也對西安無感,近在咫尺的鹹陽都不服西安,時常以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的首都自居。 文化上的差異導致兩座城市的氛圍截然不同,陝西省內人「黑」西安的現象屢見不鮮。

丨成都錦繡天府塔丨

這種差異也體現在省市關係上面,成都沒有直轄的歷史,也只短暫的計劃單列過一次。建國後,四川形成了蓉渝兩座大城市的格局。重慶雖然從陪都直轄市降為四川的省轄市,但卻是西南局駐地,一直計劃單列,政治地位很高。因此,四川一直在扶持成都對抗重慶。這樣的歷史過程中,成都和四川形成了非常融洽的省市關係。

丨城市首位度:省內第一大城市與第二大城市的GDP比值丨 

1997年重慶恢復直轄市,此後成都在四川的地位更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四川舉全省之力打造成都,成都的GDP是四川第二城市綿陽的6.4倍,成都是全國最一城獨大的省會城市。西安在陝西雖然給人感覺一城獨大,但實際並非如此。


丨西安·西部之光塔 攝影師/saiwen丨

而西安在民國和建國初有兩次直轄三次計劃單列的經歷,歷史地位和名氣甚至更甚於陝西,省市關係一度非常緊張和微妙。對於西安的發展,陝西省的支持力度一直不足,害怕西安太強而尾大不掉,於是80年代將鹹陽劃出獨立。90年代末,西安爭取直轄市更是讓省市關係降到冰點,時至今日才重回融洽局面。比起成都代管簡陽,安徽三分巢湖,西鹹一體化步履蹣跚,十年間幾乎毫無進展。

成都,毫無疑問是全國最擅長營銷自己的城市。從「天府之國」到「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再到「創業之都,成都都成!」以及最近火遍全國的那首《成都》,成都對於自身城市形象的宣傳與城市品牌的打造堪稱完美。

丨成都IFS丨

最顯著的例子就是熊貓。熊貓作為國寶,憨態可掬。深受國人喜愛。成都不僅把熊貓基地打造成了最具城市特色和吸引力旅遊項目,還把熊貓元素應用到IFS的商業文化,地鐵車站的裝飾當中去,儼然成為了成都的代名詞。

丨陝西大熊貓丨

很多人認為熊貓是四川獨有,但其實甘肅和陝西也分布著大量野生大熊貓,尤其是秦嶺山區的熊貓亞種,比四川大熊貓更像貓,也更可愛。但卻鮮為人知。更不為人知的是,西安居然也有熊貓基地!位於周至縣的樓觀臺熊貓繁育基地。沒有宣傳,也沒有旅遊開發。

丨終南山丨 

西安坐擁十三朝古都文化,坐擁漢唐帝陵數十座,中華父親山大秦嶺等等眾多的資源,宣傳卻十分無力。對比成都的青城山,西安擁有無論自然景觀還是人文氣息都完全不亞於成都青城山的終南山、翠華山、太白山等等名山,但在旅遊方面卻相去甚遠。

丨代表陝西形象的安塞腰鼓...丨

陝西至今的宣傳還停留在陝北民歌、安塞腰鼓、白帕帕,紅頭巾的陝北文化,讓不明真相的外地人誤以為陝西就是黃土高原,荒漠戈壁。這讓富饒廣袤的關中和山清水秀的陝南情何以堪?

丨G20央行行長會議·成都丨

當成都已經開始學會用網際網路和社交網絡營銷自己時,陝西和西安宣傳的方法似乎還停留在上世紀。去年在杭州舉辦的G20峰會全世界矚目,成都承辦了G20的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成都絲毫沒有放過這次機會營銷自己,壕氣沖天的買下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泰晤士報等外國報紙整個廣告版面宣傳成都,經濟觀察報的微博,成都的軟文一天能發五六條,官方也在宣傳G20藍,風頭甚至蓋過主辦地杭州。

反觀本地媒體,始終鍾情於雞毛蒜皮的家長裡短,亦或是負面新聞的第一現場,卻在需要正面宣傳西安的舞臺上見不到他們的影子。

丨G20農業部長會議·西安丨

相比西安呢,西安也同時舉辦了同級別的兩場會議———G20農業部長會議W20婦女會議,結果官方竟然完全沒有反應?兩場重量級國際會議就這樣悄悄的辦完了,完全放棄了通過國際平臺推介西安城市形象的機會!

丨西安·永寧門丨

2016年西安還舉辦了央視春晚西部分會場,央視中秋晚會,第三屆絲綢之路電影節,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等重量級的文藝活動,本來大有文章可做,但就當時宣傳部門的表現來看,暴露出嚴重的缺乏經驗。如果要是成都的話,早就通稿營銷滿天飛了。

丨成都·遠洋太古裡丨

而西安政府在應對新聞事件上的無力更是讓人匪夷所思。阿房宮事件,昆明池事件、三星事件,無一例外不被媒體惡意造謠抹黑,但回應和闢謠卻非常無力,導致至今仍有人不解真相。反觀成都在城市負面新聞上的公關能力……如此鮮明的對比,非常值得反思。

丨西安·南門王府井丨

城市形象還表現在商圈的打造上,成都在春熙路核心商圈引進了IFS和太古裡等港資商業,打造了非常潮流、時尚、休閒、宜居的城市形象,非常迎合年輕人的青睞。而西安的城市形象多表現為古典與厚重,在西安商圈的打造上,商圈比較分散,且核心商圈嚴重缺乏優質商業體。賽格雖然營業額高居中西部第一,但小寨商圈的形象確實不怎麼高大上。

西安也是非常潮流時尚的城市,但西安的現代商業多集中於高新、經開等開發區,老城區與傳統中軸線發展相對滯後,核心區域城建不夠發達,很影響城市形象。

丨西安·曲江丨

誠然,現在的西安和成都有著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軟實力和政府服務、城市營銷規劃,商圈打造、產業發展等方面都有要向成都學習的地方,西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好在永康書記和吉慶市長的實幹和努力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丨西安·經開丨

希望我們每一個西安人都能熱愛西安這座城市,她會越來越好。承認差距,虛心學習,才能更好地追趕超越。

悅西安(just-xa)原創文章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法律支持/陝西大秦律師事務所

501米西部第一高樓塵埃落定!西安摩天排行榜再刷新

昆明池啟動蓄水,中國古代最大人工湖即將重現西安

小雁塔片區綜合改造正式啟動,將形成三大廣場

時髦炸裂!2017這些國際大牌將開到西安,帶你飛

喚你重生丨解析西安火車站改造,最新爆料都在這兒

23條線撐起大西安,最新西安地鐵規劃全解讀

SKP落戶,來福士廣場登陸,西安商業再迎饕餮盛宴

開元路斷了六年,10天打通!西安還要打通這些路!

細數西安即將揭幕的超級酒店,君悅、艾美、洲際都來了!

宜家二店、8座萬達、華為中心...2017西安再發力!

相關焦點

  • 上海交大落戶成都!西部科技中心,成都、西安、重慶,花落誰家?
    除了上海交大以外,天津大學也在不久前落戶成都,創建研究院。成都一系列引援政策自然引起了兄弟城市重慶和西安的關注,因為三個城市都在打造西部科技中心。近幾年,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不斷推進,國家對西部的投入也不斷增大,重慶、成都、西安,三個西部龍頭城市都在為引領西部科技、教育、經濟、文化而努力。重慶:以兩江新區和西部科學城為高地,打造西部科創中心。
  • 我國西部地區的三個中心城市,西安、成都、重慶,你最看好誰?
    我國近年來的城市發展可以說是飛躍的進步, 隨著西部大開發,西部城市也在悄然崛起, 當然提到西部大城市的話,無論是封頭還是實力,那肯定是西安、成都、重慶三個城市。重慶是中國的四大直轄市之一,到1997年為止住在成都和四川省, 當時的省會是成都, 直轄後,重慶的發展可以說是平步青雲, 高樓拔地而起,經濟總量青雲直上,現在重慶的GDP總量已經殺死了老對手天津和蘇州,位居全國前五,當然重慶人口很多,如果人均下來,還是不太乾淨, 看看西部歷史上最輝煌的城市,西安。
  • 西部大開發,成都、重慶和西安,將成為國際門戶樞紐城市
    所以,成都、重慶和西安將擔此大任,成為國際門戶樞紐城市,畢竟這三座城市不論是經濟還是知名度都是西部地區其他城市比不了的。 其實之前成都就批覆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了,如今被批覆成為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
  • 重慶、成都、西安、烏魯木齊,哪個城市能成為西部的老大?
    中國西部有10個省區市,分別是重慶市、四川省、陝西省、甘肅省、雲南省、貴州省、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這10個省區市有東部不發達的廣西壯族自治區和中部地區不發達的內蒙古 西部地區相對來說東、中部地區落後,但發展潛力巨大,今天把西部地區的幾個重要城市並列比較
  • 西部發展「最好」的城市,西安、成都、重慶,誰算是「領軍者」
    如果想解除富裕狀態,西部地區發展絕對滯後,先修路的道理都是眾所周知的交通最發展的基礎,現在西部地區已經崛起了許多優秀的城市。其中最突出的是西安,成都,重慶市和這三個城市,這三個城市已經是我國的新城市,西部地區的發展也發揮了很大作用,西部其他城市的發展,發展城市的先導作用是很重要的,例如,在我國的第一線,大城市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目前蘇州的經濟發展狀況很好,佛山的經濟在廣東也是非常的出色的,受到廣州的帶動也有很多,在西部這三座城市誰算是「領軍者」呢?
  • 成都是在什麼時候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中國有哪些國家中心城市
    成都2016年成為國家中心城市,武漢、鄭州、西安入圍,不過相比於2010年首次提出的國家中心城市名單,後邊這幾個城市在定義方面還是有區別的。2010年第一個國家中心城市是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個直轄市和一線城市廣州,當時被直接宣布為國家中心城市,此後,包括成都在內的4個中心城市都被稱為「國家支持建設為中心城市」,被認為是公認的國家中心城市,因為這些城市都是中央媒體公布的「國家支持建設中心城市」,另外一些城市被認為是「南京、杭州、廈門、青島」,在2016年也可以成為中心城市,因此這四個城市並不是直接宣布為國家中心城市
  • 我國最該「團結」的兩座城市,同為國家中心城市,卻一直爭吵不斷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各大城市的發展速度非常快,經濟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中國西部地區的一些城市,新中國成立後,經濟發展速度有目共睹,西部地區自古以來就給人「貧窮」的印象,城市不太好,這裡山川丘陵眾多,交通閉塞,閉塞的交通阻礙著這裡的經濟發展,新中國成立後,西部地區的交通狀況有了明顯的改善
  • 我國西部最「大」城市之爭,重慶,成都,西安,誰最先受到認可
    最近幾年,中國的經濟發展越來越高,國內的很多城市的經濟也因此大幅改善了,特別是我國西部地區的許多城市在中國成立後,整體上是變化的,西部地區的地理原因,內的交通大山的影響,交通閉塞,交通的不便利的經濟發展緩慢,我國西部最「大」城市之爭,重慶,成都,西安,誰最先受到認可!
  • 成都,為什麼有這麼多重慶人?
    但在今年除夕(1月24日)百度人口遷移地圖中,遷入四川人口主要來源地為:1.重慶;2、雲南;3、廣東;4、貴州;5、陝西。重慶佔四川遷入人口總量的38.42%。城市層面,成都人口來源省外城市前五名分別是:1.重慶;2、北京;3、上海;4、西安;5、深圳。重慶佔比7.80%排名第一。[1]
  • 成都和重慶,兩座中心城市的「中間點」在哪裡?
    現在中國有9個國家中心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和重慶是國家明確提出計劃和定位的5個國家中心城市, 成都、武漢、鄭州和西安是國家有關部門支持建設的國家中心城市,可以成為國家的中心城市,國家對這些城市現在的地位和未來發展的肯定和戰略計劃,它們的未來一定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 西部「聰明」的城市,看著重慶、成都爭「第一」,慢慢的發展
    眾所周知,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各大城市都在積極發展,境內各大城市的經濟實力顯著提高,但說到我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屬於西部地區,大家都知道我國西部地區從來沒有方便傲慢的交通條件,所以經濟發展的比較緩慢,現在隨著西部大開發的進行,西部各大城市的交通狀況大大提高,經濟增長率也自然提高。
  • 西部三座城市大比拼,重慶、成都和西安,未來誰能笑到最後
    若要了解城市發展狀況,最直觀的就是看經濟總量,目前國內許多城市發展還不錯,尤其是東南沿海地區,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沿海城市遇到了瓶頸,資源逐漸集中在西部,西部的許多城市都有了很大的突破,今天西部這三個城市在競爭,重慶、成都、西安,未來誰能笑到最後?
  • 蘭州市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可能性,距離西安不近,比成都和重慶遠
    中國已經有了九大國家中心城市,然而位於中國的地理中的甘肅省省會蘭州市,卻並不是國家中心城市當中的一員。蘭州市難以成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原因之一是蘭州市和西安市的距離比較近,具有重複性,這是眾所周知的因素,雖然位於中國大西南的重慶市和成都市的距離也很近,但它們是同一個國家中心城市,為什麼大西南有兩個接近的國家中心城市? 蘭州市和西安市不能同時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嗎?
  • 西安旅遊強還是成都旅遊更強?我來告訴你答案!
    西安和成都都是世界聞名的旅遊城市,有豐富的文化資源。成都是第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最好的旅遊城市和世界優秀的旅遊目的地,教科文組織授予成都「世界美食之都」稱號, 成都有兩處世界遺產,兩處世界預備遺產是中國中西部世界遺產項目數量最多的城市,是具有3200年歷史的「最中國文化名城」, 成都有武侯祠、杜甫草堂、永陵、望江樓、青羊宮、文必死院、明蜀王陵、昭覺寺等多處史跡和人文景觀, 成都也是四川省大熊貓的棲息地,擁有世界聞名的大熊貓基地
  • 國內設立新的四個中心城市,帶動周邊城市經濟發展,有你的家鄉嗎
    我國地域遼闊,物產豐富,但是,我國各地區城市之間的發展平衡還不夠,現在這種發展不平衡,我們也想辦法多種多樣,從現在開始重點發展好幾個城市,並以此為契機帶動周邊輻射小城一起發展為了重慶和天津五個中心城市的國家,中國各地經濟發展更要均衡穩定,再選擇四個中心城市,把地區作為中心城市重點發展起來
  • 杭州、蘇州、成都三張城市名片 透視中國城市金融競爭力新格局
    省會城市形成3個梯隊金融資源集中趨勢明顯採用統計軟體對經濟競爭力等4個子項的得分進行聚類分析,可將27個省會城市分成3個梯隊:第一梯隊為杭州、廣州,第二梯隊為南京、成都、濟南、長沙、武漢5城,第三梯隊為西安、福州、合肥、鄭州等20
  • 我國共九座「國家中心城市」,東部四座中部兩座,而西部有三座
    九座國家中心城市分布圖每一個城市都是一定區域的中心,對整個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具有輻射帶動作用,根據城市等級的不同可以劃分為地區中心城市、區域中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上海到目前我國總共有九座國家中心城市,其中北京、天津、上海、廣州和重慶是在2010年明確提出建設的五大國家中心城市,此後國家有支持把成都、武漢、鄭州和西安建設為國家中心城市。
  • ...香港城市大學成都研究院副院長馮灝: 動物健康研究中心成立,為...
    四川在線記者 鄧翔灃11月25日,在於成都舉行的「創新升級·香港論壇」上,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與香港城市大學成都研究院籤署科技合作協議,雙方約定發揮自身優勢在產學研等方面拓展合作,服務兩地社會經濟發展。「就在今年年底,動物健康研究中心將開始工作。」 論壇上,香港城市大學成都研究院副院長馮灝分享合作協議下的新成果。
  • 西安和成都兩個網紅城市,哪個旅遊更強?快來一起比比看
    首先,在文化旅遊資源方面,西安、成都是兩個國家中心城市,文化旅遊資源比較豐富。成都位於西南地區最大平原成都平原腹地,地勢平坦,河網縱橫,物產豐富,水系發達,成都有4500多年的文明史,2600年左右的建築史,成都也是四川大貓的棲息地,有著名的熊貓基地,二王廟、文君井、武侯祠、杜甫草堂、文殊院、寶光寺、王建墓、蜀僖王陵、古蜀文化的金沙遺蹟等,「天下幽」的青城山、雄奇多姿的九峰山等。
  • 重慶憑什麼:一座多山的城市竟然成了西部中心
    重慶是西部中心,很多人還會質疑。特別是和成都相比較,認為成都在很多方面都超過重慶,憑什麼說重慶是西部中心。其實,就憑一點,重慶是直轄市,而成都僅僅是一個省會城市,你說誰是中心?本文到這裡似乎就該結束了,不,筆者還不想結束!重慶自古以來就是區域中心。重慶在一段時間內稱為江州,大概這裡是兩江交匯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