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律法律解讀:未成年創作歌曲可以享有著作權嗎?

2020-12-14 聽律法律服務

前言有粉絲在聽律小程序上諮詢孩子沒有成年自己創作的歌曲,有權享受著作權嗎?

問題分析:未成年人屬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應該由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因此,如果孩子自己創作了歌曲,當然是有權享受著作權的。

法律延伸:

一、未成年人的民事行為能力

自然人的行為能力是指自然人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的能力,受自然人客觀條件的限制。但由於行為能力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人的認識能力或判斷能力。

所以法律為未成年人規定了比較特殊民事行為能力,使未成年人的一些行為能夠趨於有效。通常立法者從年齡和理智的角度把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分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無民事行為能力。

1、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2、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3、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十八條 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條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二、著作權

著作權

著作權是有期限的保護著作人知識財產的權利。

著作權分為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著作權要保障的是思想的表達形式,而不是保護思想本身。著作權在一定期限經過後,著作財產權即歸於失效,而屬公有領域,任何人皆可自由利用。

著作權的對象是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複製的智力成果。

作品特徵:

一、作品是思想、情感的表現形式,不是思想、情感本身

二、作品應當具有獨創性

三、該表現形式屬於文學、藝術和科學範疇

受保護對象: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

(四)美術、建築作品;

(五)攝影作品;

(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製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

(七)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計算機軟體;

(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由此可知,著作權是包括音樂作品的。自己創作歌曲,依法享有著作權。

三、未成年人的父母對其財產只有監護的權利

監護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父母作為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可以隨意處分未成年子女的財產嗎?

不可以。撫養未成年子女是父母的義務,父母不可以要求未成年子女用自己的錢養活自己,而逃避其撫養義務。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可以保管並保護未成年人的財產,其使用或處分該財產必須對未成年人有利。父母不可以隨意使用未成年人的財產,更不可以將未成年人的財產贈送他人、出售或者做其他對未成年人不利的處分。

未成年子女享有財產受到管理、保護權:父母不能隨意處理孩子的財產。父母處分未成年子女的財產,前提必須是為了孩子的利益,出於其健康成長或受教育等必要,如子女上學、治病需要大筆費用。除為孩子利益外,父母不得以任何理由出賣、贈與、分割、設定抵押等處分未成年子女名下的財產。

父母給未成年子女的財產造成損失,需要賠償嗎?

如果是他人造成了未成年人財產的損失,侵害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應當向侵害人主張權利,並在必要的時候代理未成年人進行訴訟,以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使未成年人的財產恢復原狀或者得到賠償。

如果是父母造成了未成年子女財產的損失,同樣要承擔責任。雖然父母作為監護人,有權利替未成年人保管其財產。但是,財產畢竟是未成年人的,而非監護人所有。分兩種情況:

第一、如果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是因為疏忽大意才損壞了未成年人的財物的,則應該進行賠償;

第二、如果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是故意造成未成年人財產的損失的,則除了要進行賠償外,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還可以要求人民法院撤銷其監護資格。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十四條 監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產生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因發生突發事件等緊急情況,監護人暫時無法履行監護職責,被監護人的生活處於無人照料狀態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應當為被監護人安排必要的臨時生活照料措施。

第三十五條 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於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除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在作出與被監護人利益有關的決定時,應當根據被監護人的年齡和智力狀況,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願。

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願,保障並協助被監護人實施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監護人有能力獨立處理的事務,監護人不得幹涉。

總結:未成年人雖然作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因此,如果孩子自己創作了歌曲,是有權享受著作權的。

相關焦點

  • 事業單位法律知識:著作權的相關規定
    解析:根據《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3條規定,著作權法所稱創作,是指直接產生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智力活動。為他人創作進行組織工作,提供諮詢意見、物質條件,或者進行其他輔助工作,均不視為創作。由此可知,丁只是對作品的完成提出了建議,並沒有真正參與作品的創作,不是作者,A選項錯誤,不選。根據《著作權法》第11條規定,著作權屬於作者,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 AI創作再陷紛爭:AI著作權掌握在誰手裡?
    這是國內第一次以法律判決形式認定AI生成的作品具有著作權,也是一個強典型性的AI版權判決案例。近幾年,科技公司訓練AI創作已成趨勢,但是AI創作中所涉及的版權問題卻很少被重視,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伴隨著技術的進步,AI已經對包括著作權法在內的智慧財產權制度形成了新的挑戰。
  • 聽律法律解讀:在小區把別人車撞壞了,車主起訴肇事逃逸!
    導讀:有粉絲在聽律小程序上諮詢我在小區把別人的車刮蹭了,沒聯繫上車主,車主報警了,是肇事逃逸嗎? 肇事逃逸肇事逃逸,全稱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為人在發生交通事故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二)交通肇事後逃逸行為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從刑法理論來看,認定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對行為的客觀方面予以認定。對交通肇事後逃逸的行為,是最高院的《解釋》中規定了在五種情形的基礎上而逃跑的行為。這就可以明確交通肇事後逃逸是作為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加重情節來規定的。
  • 聽律法律解讀:幫犯罪人出壞主意,要承擔刑事責任
    導讀:有粉絲在聽律小程序上諮詢幫著犯罪的人出壞主意惡搞別人,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嗎?犯罪人實施犯罪前,一些人為讓對方成功,會幫犯罪人出主意,結果犯罪人接受意見後成功實施不法行為。但是,因為幫助其出主意,實際並沒有共同參與犯罪行為,所以有些人便以為不用承擔刑事責任。
  • 聽律法律解讀:如何解決孕婦道德綁架?
    導讀:有粉絲在聽律小程序上諮詢被辦公室一位孕婦多次找茬,領導考慮到她是孕婦,都站在她那一邊,能否通過法律保護我?既然是道德綁架,那就是存在道德層面的,不涉及法律層面。道德綁架違法嗎?道德綁架並不是屬於違法犯罪的行為,只是對他人進行在道德上施加一定的壓力,希望他人做出與施壓人希望的行為的一種行為。
  • 著作權重複授權和擾亂交易秩序行為探析
    B公司針對這些作品進行商業授權活動,被A公司發現,A要求B停止授權行為,B公司表示自己是著作權所有人,不予接受。在該案中,A公司與甲籤訂的授權合同表述為「在授權期內,甲所有享有權利的歌曲,包括詞曲、錄音在內,均獨家授權給A公司」 ,這種表述意在獲取甲在籤訂合同以前和籤訂後新創作的作品的授權。
  • 聽律法律解讀:母親做手術留下後遺症,是否可以要求醫院賠償?
    導讀:有粉絲在聽律小程序上諮詢我母親在醫院做手術後,留下了後遺症,是否可以向要求醫院賠償?這個問題要從兩方面來看:一是要弄清楚,這種情況是否屬於手術併發症。仔細閱讀一下做手術時的告知書。該告知書中會明確寫明哪些情況屬於手術併發症,並由病患的親屬認真閱讀後,籤署。如果屬於手術併發症,很難追究醫院的責任。
  • 「唱支歌兒給黨聽」 浙江廣電慶祝建黨100周年歌曲創作徵集活動啟動
    在這100年裡,音樂工作者創作了大量謳歌時代,反映人民心聲的優秀歌曲,傳唱至今。  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發揮文藝創作主戰場的作用,由浙江廣播電視集團主辦,廣播音樂調頻(動聽968)承辦的「唱支歌兒給黨聽」—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歌曲創作徵集活動日前正式啟動。
  • 聽律法律解讀:醫院突發疾病死亡,醫院不負責任!
    導讀:有粉絲在聽律小程序上諮詢在醫院住院時,突發疾病死了,醫院該不該承擔責任?是否屬於醫療事故主要審查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護理活動中,是否有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範、常規的過失行為,因為違反上述規定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才屬於醫療事故。
  • 聽律法律解讀:在某平臺上交了錢,卻不按照合同辦事!
    導讀:有粉絲在聽律小程序上諮詢在某平臺上交了錢,結果對方的話完全沒有按照合同幫我們做到,這種可以投訴成功嗎?付了錢,對方卻不辦事,或者根本不符合當初約定的情況,這種就是合同違約了,當事人可以請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
  • 聽律法律解讀:車在路上熄火發生溜坡,被後車追尾算誰的責任?
    導讀:有粉絲在聽律小程序上諮詢車在路上突然熄火,車溜坡了,導致後面車輛追尾,這件事算誰的責任?當事人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有爭議該如何處理當事人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有爭議時可以:1、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解;2、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3、應當在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或者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維持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的覆核結論之日起十日內
  • 聽律法律解讀:離職後公司無緣無故剋扣工資!
    導讀:有粉絲在聽律小程序上諮詢離職後,公司扣我的工資,沒有犯錯,這種情況怎麼處理?(三)如果單位存在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你勞動,或者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你人身安全,你可以立即離開單位,還可以向單位主張經濟補償金。
  • 富滇銀行杯「唱響保山」歌曲創作大賽作品徵集啟事
    為了激發人們熱愛保山、唱響保山的創作激情,凝聚廣大音樂愛好者的才思美韻,以歌唱形式傳播保山故事、傳遞保山聲音、樹立保山形象,經中共保山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特舉辦富滇銀行杯「唱響保山」歌曲創作大賽作品徵集活動,熱忱歡迎市內外廣大文藝工作者和文藝愛好者踴躍參加。
  • 媒體報導 | 短視頻的著作權如何界定?
    人們只要在手機上刷一刷微博、抖音、快手、B站等短視頻平臺,就可以了解關鍵劇情走向和亮點。在這些短視頻中,剪輯博主們會介紹劇情的精華部分、節目亮點,也會提煉出其中的「爽點」或「痛點」,同時給出一些自己的點評。這些短視頻有版權嗎?這還只是短視頻涉及著作權問題的一個小分支。
  • 蘇打綠主唱吳青峰著作權案開庭 被控侵犯恩師版權
    蘇打綠主唱吳青峰近日因為著作權一事,登上了微博熱搜,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據悉,吳青峰和原老闆林暐哲分家後,林暐哲提告青峰等人侵害著作權。臺北地檢署依雙方合作契約,認定2019年林暐哲仍擁有青峰創作詞曲的專屬授權,北檢依法起訴吳青峰及哈裡坤的狂歡有限公司。
  • 奧特曼侵犯著作權糾紛案-一商品化形象權初探
    其次 , 從保護目的上來看 , 著作權保護的目的是鼓勵創作 , 促進科學文化繁榮 , 著眼於平衡作者的創作和社會公眾對文學藝術作品的欣賞與利用。而商品化形象權保護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市場主體未經商品化權人許可 , 擅自將虛擬角色名稱進行商品化運用以牟利 , 導致虛擬角色名稱對顧客形成的吸引力被盜用 , 甚至濫用。
  • 聽律法律解讀:身份信息被盜用來辦信用卡,法律竟這樣處理!
    導讀:有粉絲在聽律小程序上諮詢我的身份信息被別人盜了,別人用來辦信用卡了,這種情況應該如何處理?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則會產生相應的法律後果,如會產生高額的逾期利息會被銀行向法院起訴,將產生訴訟費用、律師費用等經濟損失個人會有不良信用記錄,對以後的辦銀行卡、貸款等都會產生影響。如果欠款金額達到一定數額的,會構成信用卡詐騙罪,要被追究刑事責任。
  • 憑什麼說他人商標損害你的在先著作權?
    經審理,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認為,涉案作品構成我國著作權法所保護的美術作品,雖然西亞姆瓦拉公司在中國取得涉案作品著作權登記的時間晚於系爭商標申請註冊日,但在案證據可以證明涉案作品在系爭商標申請註冊日前已經創作完成並公開發表。
  • 提高著作權法律意識 做好文博出版傳播文創工作
    二、釐清了新聞報導的保護界限,對於構成著作權意義上作品的時事新聞予以保護,將單純事實消息納入合理使用範疇。三、完善了著作權的內容,增加規定了數位化屬於複製權,修改了廣播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的定義。四、增加規定了非法人組織享有著作權。五、明確了作者等著作權人可以向國家著作權主管部門認定的登記機構辦理作品登記。六、增加規定了合作作品著作權的行使。
  • 著作權-複製權,發行權及轉載權
    當她瀏覽畫冊的時候, 意外發現愷威公司在沒有取得伊美公司許可的情況下,在其宣傳畫冊的第6頁使用了伊美公司享有著作權的圖片(該圖片為攝影作品)。展覽會結束後, 林冰向伊美公司匯報了愷威公司侵犯著作權的情況。後來, 伊美公司向法院起訴, 要求愷威公司銷毀侵權的宣傳畫冊並賠償伊美公司遭受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