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沒有人曾有過這樣的體驗,自己開車在路上一切正常,停路邊吃個飯出來一看,玻璃上裂了個二三十公分的大口子,說是別人故意敲的吧玻璃表面又摸不出一點外傷,但是好端端的玻璃怎麼會開裂呢。
像上述這種情況雖然不至於完全相同,但是大致遭遇都差不多,都是突然發現玻璃上多了條裂縫,關鍵是自己還搞不清楚原因。
擋風玻璃開裂的原因有很多,有質量問題,環境因素,人為因素,外力擊打都有可能導致玻璃開裂。其中玻璃質量問題和環境因素導致的玻璃開裂很難分辨出具體的緣由,這兩種因素導致的裂紋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玻璃表面不會有任何的外傷。
而且所有的玻璃自然開裂一定是從玻璃的邊緣開始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夾層玻璃在加工過程中受熱再冷卻,玻璃會產生內部張應力和表面壓應力,兩個力在互相平衡的狀態下處於穩定的,反之就會發生自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用破窗錘一定要敲玻璃的邊角,因為這個位置是最脆弱的,很容易打破玻璃內部的平衡。
由於玻璃原材質的內部缺陷(含有雜質、表面出現劃痕等)或者熱處理過程的不均勻,造成鋼化玻璃內部應力不均勻,局部應力集中,在外界環境的影響下(比如內外溫差過大),有可能出現自動性炸裂。
人為導致的擋風玻璃開裂可以分兩種情況,用工具的和徒手的。汽車的鋼化玻璃是有可能被徒手拍裂的,前幾年就看到過一個新聞,說是一個男子買的寶馬,結果因為拍蒼蠅的時候拍到了玻璃上結果把玻璃拍裂了。這種情況產生的裂紋會比較嚴重,四分五裂的會有很多條裂紋。
還有就是借用工具敲出來的裂紋,比如說磚頭、扳手這些。這種情況就更嚴重了,而且敲擊的位置會有很明顯的外傷。
還有一種也是最多的,就是擋風玻璃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有了一個外傷,但是因為太小或是在邊角位置不太容易看到。結果因為溫差、震動、風壓等因素導致之前的小傷突然擴大,直到裂到自己眼前了才突然發現。
尤其是在擋風玻璃周圍一圈黑邊的位置,因為在車裡面也看不到,有時候被石子彈出了個小傷口都不知道。玻璃周圍這一圈黑邊是很重要的,對玻璃的散熱起到至關重要的用處,因為陽光暴曬車體時,玻璃四周會隨窗框升溫而膨脹(多的時候可達幾十度之高),可玻璃中間部位因為透光,吸熱量比四周小很多,這就導致玻璃的粘接邊沿熱膨脹量很不一致——內部應力會拉暴玻璃。
玻璃四周用一系列可以吸熱的,且逐漸向中心變小的小黑點來過渡,讓玻璃的受熱量逐漸過渡,把熱膨脹應力分散到一段距離上,確保玻璃不漲裂。當黑邊位置有了小傷口後,無疑讓內應力有了一個宣洩口,這樣就更容易導致玻璃的開裂了。
所以這個需要我們做到早發現早修復,當被石子彈到後,不能在車裡面看不到傷口就以為沒事了,**能在外面檢查玻璃一圈,趁著玻璃的裂口還小的時候及時修復。玻璃修復的教程在網上有很多,但是還是建議大家找專門的門店去進行修複比較好,本來玻璃修復的目的就是避免後期裂大了換玻璃,自己瞎搞未必可以弄好,到時候白花錢不說該換還得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