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鑫 朱躍軍 張家彬 盧嘉俊
群眾利益無小事!
近年來,懷化芷江堅持「以人為本、信訪為民」的信訪工作理念,不斷創新工作舉措,健全完善工作機制,以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層為主攻方向,在「速度」「溫度」「力度」下功夫,積極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有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2019年成功創建全國信訪工作「三無」縣。
問題受理有「速度」
「信訪工作作為聯繫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必須改進作風、提高效率,減輕群眾『訪累』,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讓群眾在解決訴求的同時理解黨委、政府工作的擔當和作為。」芷江侗族自治縣縣委書記龔紅果說。
走進縣信訪局,一樓大廳的「信訪超市」引人注目。每個工作日,縣直16個部門在這裡集中常駐辦公,實現了群眾遇到問題來投訴、舉報、調解等均可隨時找到對應窗口現場辦理,直接與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協商處理。
按照「有場所、有人員、有保障、有效果」的「四有」標準和「一流標準、一流保障、一流服務」的「三個一流」要求,芷江全面加強信訪硬體建設,完善接訪設施,改善接訪條件,優化服務環境,提升服務水平。全縣18個鄉鎮和縣直正科級單位均成立了信訪工作辦(群眾工作組),219個村(社區)、3292個村(居)民小組全部設立信訪工作組或信訪信息員,構建起縣、鄉、村、組四級信訪工作網絡體系。
今年5月28日,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牛楊鎮沙河村楊定國等10人到縣信訪局集訪反映,他們在芷江公坪鎮侗文化城滑坡治理工地做工滿1個月,施工單位卻沒有按時支付其勞務工資,請求政府協調解決。
該縣人民來訪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接到該信訪事項後,當即分流轉交工交系統與勞動社保接談室處理。縣交通局與縣人社局聯合接訪人員馬上將施工單位工地負責人通知到位,當面協調。當日雙方達成共識,施工單位現場一次性支付信訪人勞務工資。楊定國激動地說:「真是想不到這麼快!」
矛盾化解有「溫度」
「我們只要把信訪人的困難當成自己家的事,就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難題。」芷江侗族自治縣縣委副書記、縣長王海濤說。
該縣建立縣級領導信訪接待日,將縣級領導職責分工和接訪安排在縣信訪局長期公示,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率先垂範,副縣級以上領導幹部每月定期到縣群眾來訪接待中心坐班接訪,面對面傾聽群眾訴求,解決實際問題。
今年來,芷江縣級領導到縣信訪局坐班接訪355批次、接待來訪群眾1298人次,現場處理信訪問題147件,批示交辦208件。
同時,該縣利用網絡平臺設立縣信訪投訴處理中心,通過網上互動、網下聯動,發揮綜合平臺管分流、部門管辦理、信訪管監督、社會管評價的「大數據」功能,打造出一條群眾信訪的快捷通道,實現足不出戶就可信訪投訴,最大限度把便民、利民、為民落到實處。目前,該縣網上信訪佔比已達62%以上。
今年7月3日,芷江縣城北正街火燒坪部分居民到縣信訪局集訪反映,2019年政府實施棚戶區改造後,一遇下雨天,汙水全部倒灌,嚴重影響居民正常生活,請求政府協調處理。
工作人員龔豔輝熱情接待,當即電話聯繫縣市政辦和棚戶區項目部負責人,協調現場核實處理汙水倒灌問題,並聯繫縣疾控中心負責人安排專業人員進行全面消毒和衛生防疫,問題很快得到了妥善解決。
積案攻堅有「力度」
「反映這麼多年的問題,今天終於解決了,人感覺輕鬆了,這樣處理我滿意,謝謝你們。」前不久,芷江新店坪鎮白馬鋪村的龍宏木感慨地對縣信訪局工作人員說。
近年來,該縣高度重視信訪積案化解工作,按照信訪積案「減存量、控增量、年清零」的總體要求,對中央、省、市交辦和縣本級排查出來的信訪積案,全部由縣級領導包案負責,通過「一起案子、一名領導、一個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方式,清單管理、掛圖作戰式推進化解複雜疑難信訪積案。
芷江新店坪鎮報木溪村的楊崇建,曾多次向省有關部門反映,稱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因車禍致殘,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長期在外打零工租房居住,現無住房,今年因受疫情影響生活困難,要求給予困難救助。
聽取信訪人訴求反映後,縣委書記龔紅果第一時間作出安排部署,責成分管和聯繫的縣級領導以及相關部門抓緊對楊崇建信訪問題進行核實處理,之後又主持召開專題調度會,聽取辦理進展情況匯報,指導督促化解處理。
針對楊崇建夫婦確無房產、生活困難等部分屬實情況,相關部門迅速召開信訪聯席會進行了研究處理。楊崇建夫婦對處理結果表示滿意,該信訪積案得到妥善化解。截至目前,該縣信訪積案化解率達92%。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創新信訪機制,切實維護好群眾的合法權益,不斷優化信訪工作秩序、提升群眾滿意度。」縣信訪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宗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