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十年的醫患情:醫生兩度為老人置換關節

2020-12-18 瀟湘晨報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林琳 通訊員馬遙遙)10年前,一位全身關節變形的老人四處求醫只為能再次走路,終於在進行了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後圓了老人的心願。近期,老人意外摔倒,便再次找到10年前為其手術的醫生,順利進行了第二次人工關節置換術。近日,老人順利出院。

術後醫生來病房詢問張奶奶的恢復情況。通訊員供圖

69歲的張奶奶家住漢口,身患嚴重的類風溼性關節炎20多年,由於骨質破壞嚴重,導致全身關節變形。半個月前,她在家中不小心摔倒,身體左側著地後頓時感到髖部劇烈疼痛,無法活動。當時張奶奶覺得沒多大問題,就在家休息,直到疼痛加劇才叫老伴送自己去醫院,她專門叮囑老伴要去找武漢市中心醫院張衛國主任看病。

在醫院,經檢查醫生診斷張奶奶左股骨轉子間骨折,左肘關節粉碎性骨折,隨後收入骨外科病房。在病房裡,張奶奶看到前來查看病情的張衛國主任顯得格外激動,張衛國也十分熱情,親切詢問情況,認真查看她的檢查報告。原來,他們之間有一段跨越10年的醫患情。

張奶奶回憶,45歲時自己曾因關節腫痛去醫院檢查,結果被診斷出類風溼性關節炎,雖然從那以後一直在使用藥物治療,但還是難以有效控制病情的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張奶奶關節的疼痛越來越重,特別是在夜裡,常常疼得難以入睡。張奶奶赴院檢查發現雙膝股骨下段骨質被嚴重破壞,雙膝關節脫位,右側髖關節病變,有大面積骨缺損。為了能夠重新走路,張奶奶只能接受人工膝關節和右側髖關節置換手術。

然而,由於手術風險大,加之她身患嚴重的類風溼性關節炎,即便手術成功,術後的相關併發症和功能恢復還存在一定風險,很多醫院不願為她進行關節置換手術。「當時我非常絕望,我不想餘生都躺在床上,讓老伴辛苦操勞。幸虧遇到了張主任,他了解到我的想法後非常同情我,並答應為我冒風險做這個手術。」最終,張衛國憑藉豐富的臨床經驗,順利完成了手術,張奶奶可以走路了,十年來置換的人工關節也功能良好。這次住院,張奶奶再次找到張衛國。

張衛國仔細研究了張奶奶的病情,結合她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情況,受傷的左側髖關節需要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張衛國又發現,這幾年張奶奶的類風溼性關節炎繼續加重,關節變形越來越重,她的左側肘關節嚴重變形,手臂屈曲不能伸直,影響了生活。張醫生決定為她再做一次手術,先後進行肘關節和髖關節的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一周前,張衛國順利為張奶奶完成了左側肘關節和左側髖關節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術後第二天,張衛國就開始讓張奶奶進行功能鍛鍊,並聯合康復醫學科共同制定了具有針對性的康復計劃。張衛國每天還會抽時間來病房詢問張奶奶的恢復情況,指導、督促她進行功能鍛鍊。

前日,張奶奶順利出院,出院前張衛國再次叮囑她回家後一定要堅持功能鍛鍊,生活中要注意骨折風險。張奶奶感動不已:「我身上的五處關節都是張主任做的關節置換手術,10年前你給我了第二次生命,這次感謝你給了我第三次生命!」

【糾錯】編輯:林琳

【來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全身關節變形 10年間置換五處關節 老人淚謝醫生給自己第三次生命
    通訊員 馬遙遙 記者 李文秀10年前,一位全身關節變形的老人為了能再次走路四處求醫,最後進行了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近期,老人再次找到10年前的手術醫生進行肘關節和髖關節的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前日,老人出院前在病房裡感動地說:「我身上的五處關節都是張主任做的關節置換手術,10年前你給我了第二次生命,這次感謝你給了我第三次生命!」69歲的張奶奶家住漢口,身患嚴重的類風溼性關節炎20多年,由於骨質破壞嚴重,導致全身關節變形。半個月前,她在家中不小心摔倒,身體左側著地後頓時感到髖部劇烈疼痛,無法活動。
  • 「援藏情」「一刀」行自如,廣東醫生高原完成關節置換百例手術
    該項目從2019年7月開始實施,最先由集善扶貧基金支持發起,集善扶貧基金組織專家團隊和張榮凱醫生領導下的骨科團隊聯合開展,後逐漸發展為以張榮凱主任醫師為「師」,袁松、晉美二名醫師為「徒」的援藏「師帶徒」幫帶模式下的「關節置換術專家團隊」獨立開展。張榮凱是骨關節外科專家,援藏期間逐漸成長為林芝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張榮凱醫生明白自己肩上責任有多大、擔子有多重。
  • 老人胯骨骨折需要人工關節置換?老年人做髖關節置換有危險嗎?
    老人胯骨骨折需要人工關節置換?老年人做髖關節置換有危險嗎? 有經驗的骨科醫生常常把高齡老人的右股骨頸骨折稱作「臨終關懷」。對於老人來說,治療右股骨頸骨折的方法最好是手術。
  • 高齡老人能不能做關節置換手術,江西嘉佑曙光骨科醫院為您解答!
    對於「高齡老人能不能做關節置換手術」,經常有人抱有疑問。家人一方面希望通過手術減輕老人痛苦,另一方面又被告知老人年齡大,手術風險高。其實只要醫生技術水平過硬,有效縮短手術時間,同時控制好潛在的風險因素,高齡老人同樣可以進行手術治療。
  • 關節置換的魅力:老人走路很困難,術後半月判若兩人
    " 醫生你看,我又能抬腿走了。" 面相慈祥的趙老爺,咧開嘴角,高興得合不攏嘴巴,給大家展示,他的康復效果。今年 66 歲的趙老爺,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6 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雙膝部疼痛。" 只要稍微幹點累活,膝蓋就像被釘子扎那麼痛。"
  • 73歲老人成功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
    「醫生,你看我現在又能走路,都不用藉助助行器,我真是太高興了」!近日,入住渭南醫院外科三病區的楊秋連老人成功的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今年73歲的楊秋連,10年前出現雙膝關節腫痛。就在1年前,楊秋連老人下蹲時疼痛加重,下蹲後起站困難,尤其最近左膝疼痛越發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隨後就被家人送到渭南醫院。經過醫生的會診,被確診為雙膝骨性關節炎。需要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從根本上去除病痛。對於人工膝關節置換,楊秋連老人最為關心的是使用年限,針對這一疑問渭南醫院外科三病區雷磊主任耐心講解。
  • 醫患的十年之約:十年前膝關節疼痛被醫治,十年後再次找到醫生求助
    " 十年前您就預測我會再來找您,十年後我因為膝關節疼痛無法忍受,再次來向您尋求幫助。" 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骨傷科一病區 / 關節、創傷外科主任魏利成博士剛從美國研學歸來,一位多年前的病友孫女士找到了他。
  • 看機器人如何完成關節置換手術
    我國每年患有關節疾病的患者超過4000萬,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是重要的治療手段之一。 《揚子晚報》 人工關節置換術是將人工關節假體通過手術植入體內,代替患病關節,恢復患者的關節功能。
  • 老人雙膝關節疼痛多年無法行走 關節置換圓無痛行走夢
    近日,貴州華夏骨科醫院關節外科成功完成一例雙側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圓了患者無痛行走的夢想。"我曾輾轉多家醫院治療,但病情一直不見好轉,反而逐漸加重,經人介紹來到貴州華夏骨科醫院治療,真的很感謝你們給了我第二次下地行走的機會!"12月12日,即將出院的袁叔叔激動地說。
  • 關節置換是把整個關節都換掉嗎?全膝和半膝置換有何區別?
    很多患者及家人在剛聽到醫生建議換關節時第一反應是:「拒絕」。 關節置換通常包括全髖關節置換,半髖關節置換,全膝關節置換、單髁置換,人工肩關節、肘關節、踝關節置換等。關節置換隻是去除病變關節的表面軟骨及軟骨下骨,然後換成大小合適的人工假體。 並不是真把全部關節換掉。手術也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恐怖。手術時間平均60-90分鐘左右。半髖置換手術時間更短。術後1-3天即可下地,疼痛緩解非常明顯。
  • 老人膝蓋疼痛,關節置換術後就能和正常人一樣了嗎?
    門診的時候,經常能聽到很多老年人說: 「醫生,我這年紀大了,腿感覺越來越不中用了,走兩步就疼,這可怎麼辦好」 其實,這些老人家都是得了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炎。
  • 視頻|老人雙膝關節疼痛多年無法行走 關節置換圓無痛行走夢
    近日,貴州華夏骨科醫院關節外科成功完成一例雙側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圓了患者無痛行走的夢想。" 我曾輾轉多家醫院治療,但病情一直不見好轉,反而逐漸加重,經人介紹來到貴州華夏骨科醫院治療,真的很感謝你們給了我第二次下地行走的機會!"12 月 12 日,即將出院的袁叔叔激動地說。
  • 96歲老人置換髖關節,術後第2天即可下床
    近日,96歲高齡的鄭女士在思南縣人民醫院接受了人工關節置換術,術後第2天便可下床站立行走。此前,鄭女士在家不慎摔倒受傷,無法站立行走,被家人送往思南縣人民醫院治療,通過系列檢查後診斷為股骨頸骨折。醫院關節外科主任張波帶領團隊組織全科室醫生,並邀請麻醉科等相關科室對病例進行討論,最終制定了詳細周密的手術計劃。隨後,醫生為老人實施髖關節置換術,手術不到半小時便圓滿完成。
  • 膝骨關節炎除了關節置換,還有其他治療方法嗎?——骨科醫生袁林
    山東省立醫院骨關節外科副主任醫師袁林表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最常見的中老年性關節疾病,以關節軟骨的變性、破壞及骨質增生為特徵的慢性關節病,經常並發半月板的撕裂、軟骨的剝脫、韌帶的鬆弛等病理改變。本病的發生與衰老、肥胖、炎症、創傷、關節過度使用、代謝障礙及遺傳等相關。
  • 髖關節置換術後第二天,106歲老人能走了
    兒孫們考慮老人年事已高,難以承受手術,於是選擇保守治療。然而臥床治療了四天,疼痛依舊沒有緩解,家人慕名將李婆婆送至長沙市第三醫院二十三病室(關節外科)。入院檢查時,只見李婆婆左腿外旋畸形,左側臀部和大腿腫脹,壓痛明顯。
  • 膝關節置換後一直疼痛是怎麼回事?關節置換術後應該注意什麼?
    膝關節置換後一直疼痛是怎麼回事?關節置換術後應該注意什麼? 膝關節置換手術是目前在骨科手術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它是通過手術的方式,利用人工材料代替原本的關節,從而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的膝關節功能。
  • 都說關節置換是大手術,也能微創?
    □記者林輝通訊員石玉君    核心提示|隨著人口老齡化時代的到來,骨性關節炎發病率逐年上升,已成為影響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對於較重的關節炎,關節置換是成熟的治療手段,由於傳統的關節置換創傷較大,恢復時間長,讓部分中老年朋友望而卻步。有沒有微創的治療手段呢?
  • 視頻|關節置換,擔心走不了路?我們來聽聽賴阿姨的親身感受
    隨著時間推移,雙膝一直反覆疼痛,期間也去醫院檢查,都說是因為年齡大了,膝關節退化,根據醫生建議吃藥加理療,疼痛有所減輕。近兩年,賴阿姨的膝蓋猶如刀割般疼,甚至蹲下起立都成問題,站著都困難,一家人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去醫院檢查醫生都建議賴阿姨換關節,所以她對自己膝關節情況也有一定了解,她擔心膝關節置換這樣大的手術,會有後遺症,換了還是痛疼,走不了怎麼辦?
  • 關於膝關節置換,千萬不要重手術而輕康復,來聽聽專業醫生的建議
    我相信所有骨關節科以及運動醫學科的醫生在臨床上面對很多需要置換的患者時,很多患者都會說:「我可不做手術,我們鄰居XXX,在北京XXX大醫院做的關節置換,到現在半年了,還沒有下地呢,老遭罪了,還不如我呢,我可不做手術!!!」。
  • 【膝關節置換術後康復的重要性】關節置換,千萬不要重手術而輕康復
    臨床上因為膝關節IV期骨關節炎準備手術的患者,最常問的問題是這些:「醫生,請問我能請知名專家來做手術嗎?請問假體是國產的還是進口的?請問大概多少費用?請問手術需要多少時間?請問我是做全麻還是半麻?......」。 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患者問過我:「醫生,我術前術後應該如何做好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