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觀察丨也談新造車企業的股價和市值

2020-12-14 車壹條

目前,在汽車產業大轉型大變革的初期,新造車企業憑藉輕裝上陣的運營模式,更快「出牌」的產品節奏以及資本市場的放大效應,率先搶跑個三五公裡也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文|楊小林

圖|來源網絡

最近新造車企業的股價集體「刺痛」了傳統車企和部分媒體觀察者,因為美股上市的蔚來、小鵬和理想的股價和市值持續飆升,讓業界再度響起「狼來了」的警訊。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網

繼今年6月特斯拉市值超過豐田之後,蔚來汽車又在這個月市值超過了寶馬,但對照各自新車銷量規模和企業成立的年頭,這樣的戲劇化的「比對」無疑是讓人扎心的現實。

以至於一向以謙遜和恭敬面貌示人的豐田汽車公司社長豐田章男,都不得不在特斯拉市值超過豐田近半年時間後首度做出「回應」:如果把汽車企業比做經營餐廳,特斯拉更像是推廣新菜品的新餐廳,而豐田已經是擁有眾多回頭客的「老字號」。

一句話理解豐田章男的上述表態:論群眾基礎和口碑積澱,豐田肯定跟特斯拉不在一個量級上。筆者完全有理由相信,寶馬對於剛剛在市值上超過它的蔚來,應該大抵也是豐田這種「不願服輸」的心態。

在全球汽車產業迎來電動化和智能化巨變的新時代,豐田和特斯拉,寶馬和蔚來之間上演的,顯然絕不僅僅是各自的「捉對廝殺」,而是轉型中的傳統車企和崛起路上的新造車企業,開始正式「角力」的序幕。

放到今天就坦言誰勝誰負,顯然是過於武斷的。

豐田大眾和寶馬,不一定就會成為昨天的諾基亞,特斯拉蔚來和小鵬們,肯定也並不都有機會成為蘋果。一味唱衰傳統車企,一味唱多新造車企業,都容易犯「以經驗主義看問題」的毛病。

但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特斯拉股價和蔚來們的市值中,顯然有過高的溢價和泡沫成分在,因為資本一味追捧所謂的「科技股概念」,導致其股價和市值遠超其企業理性客觀的估值上限。

筆者認為,在中國的新造車企業成為真正的以科技創新型公司之前,它們中的大多數都是站在新造車風口上的幸運兒。因為有特斯拉和馬斯克這樣的標杆性質的「美股新造車企業」做標杆,以及中國市場強大的消費潛力做背書,蔚來理想和小鵬們的股價和市值都集體「飄了」。

說句實在話,經歷過這麼多年九死一生的發展歷程,如果特斯拉還算是美股裡的「科技概念股」的話,蔚來、理想和小鵬們最多算是「特斯拉版的中國概念股」,畢竟,這些中國的新造車企業大多數創立不到五年,也僅限在中國銷售,一年最多的也沒賣過五萬輛整車。

所以,依託強大的中國新能源政策導向、持續迸發出來的中國消費需求,以及效仿特斯拉的商業模式和技術創新發展思路,蔚來、理想和小鵬們在股價和市值的「起飛」道路上,都沾了中國市場和特斯拉概念的雙重「光」。

但毫無疑問,這樣累積起來的股價和市值也是相當脆弱甚至是易碎的。且在汽車產業的巨大轉型和發展過程中,傳統車企與新造車企業的力量對比也是動態發展、變化,可以說是此消彼長的。這取決於很多不可控的變量。

即便是讓絕大多數國內的新造車企業和資本機構頂禮膜拜的特斯拉,也並非在現在看來無懈可擊和在未來看來是不可戰勝的,而且往往的情況是,由於過快的追求銷量規模的增長,特斯拉在產品品質和用戶口碑上已經凸顯短板效應。

至於「杯弓蛇影」的資本市場,任何一點風吹草動的變故,都有可能左右特斯拉們的股價和市值。

比如,當特斯拉引以為傲的自動駕駛故事已經講不下去,當某家傳統車企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明顯的相對優勢,當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戛然而止,當用戶口碑崩塌影響到新「韭菜」進一步入坑之時……而特斯拉股價一打噴嚏,相信整個依附其概念的中國新造車企業都要集體感冒。

到時估計還會有不少人反思,汽車界的各種「百年老店」,原來能活到現在並非浪得虛名。

目前,在汽車產業大轉型大變革的初期,新造車企業憑藉輕裝上陣的運營模式,更快「出牌」的產品節奏以及資本市場的放大效應,率先搶跑個三五公裡也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但還是那句話,現在不代表將來,變數永遠在路上。

風物長宜放眼量,新造車企業的股價和市值,以及背後支撐它們的「科技股概念」,還需要更多創新技術和運營實幹來支撐,尤其是剛剛經歷一輪「大浪淘沙」的中國新造車企業,現在最多看來也就是個死裡逃生,根本沒有達到「牛叉閃閃」的地步。

低調而謙遜的活著,走好腳下的每一步關鍵之路,才有可能拿到同樣勝利之門的入場券。(作者楊小林系資深汽車媒體人、車壹傳媒聯合創始人兼總編輯)

相關焦點

  • 踩準股價高點相繼增發 新造車企業「屯錢」忙
    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的多位證券分析師表示,在當下並非資金緊缺的情況下,三家企業的增發更多是一種未雨綢繆的表現。「今年以來,中國電動車廠商尤其是新勢力的股價表現很不錯,投資者體現出越來越高的認可和期待。在資本市場願意支持一個低融資成本的時候,準備一些現金投入到技術研發和品牌建設中,不失為一種未雨綢繆的理性選擇。」
  • 踩準股價高點相繼增發 蔚來、小鵬、理想汽車「屯錢」忙
    來源:經濟觀察報原標題:踩準股價高點相繼增發 新造車企業「屯錢」忙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周菊 12月以來,三家中國新造車上市企業像是約好了一樣,股票增發消息接連發布。經濟觀察報記者採訪的多位證券分析師表示,在當下並非資金緊缺的情況下,三家企業的增發更多是一種未雨綢繆的表現。「今年以來,中國電動車廠商尤其是新勢力的股價表現很不錯,投資者體現出越來越高的認可和期待。在資本市場願意支持一個低融資成本的時候,準備一些現金投入到技術研發和品牌建設中,不失為一種未雨綢繆的理性選擇。」
  • 因造假被通用「放棄」後,這家美國新造車企業又被博世減持
    據外媒報導,美國新造車企業尼古拉禁售到期之後,遭到戰略合作夥伴博世減持,減持後的持股比例從6.4%降至4.9%。博世美國的發言人亦證實,11月30日禁售期結束,博世減持了股票。
  • 股價猛漲,新勢力市值為何能反超傳統車企?
    記者留意到,在今年下半年的汽車股狂歡中,得益於特斯拉的帶動及第三季度毛利率集體轉正,國內造車新勢力中,蔚來、小鵬、理想都曾經歷了股價的直線向上。蔚來更一躍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的車企。近日,特斯拉CEO馬斯克甚至「放話」「未來不排除收購一家傳統汽車廠商。造車新勢力的股價與市值齊飛,這一場由新能源造車企業對傳統汽車製造商在資本市場上的「反攻」,瞬間讓業內聚焦。
  • 卡門內參|新造車的股價「泡沫」;迪斯,2020年最難的人;氫能源「神...
    此外,威馬、哪吒、零跑等新造車企業也陸續公布了11月交付量。 延伸閱讀:11月造車新勢力銷量大PK:TOP 3格局已定? 新造車的股價「泡沫」 12月2日,股價連續飆漲多日的新勢力車企「三兄弟」集體啞火。截至美股當日收盤,小鵬汽車跌10.89%,蔚來汽車跌10.23%,理想汽車跌3.14%。
  • 市值觀察丨造車新勢另一面:虛高的股價、頻繁事故和不確定的未來
    鳳凰網財經《市值觀察》欄目出品 NO.7作者:醉漓 飲冰月2020年,新能源汽車在資本市場上演「魔幻現實」,在美股上市的「造車新勢力」一路狂奔,蔚來市值超過600億美元,超過本田、法拉利、上汽集團,小鵬汽車、理想汽車也同樣誇張。
  • 市值觀察丨造車新勢力的另一面:虛高的股價、頻繁的事故和不確定的...
    鳳凰網財經《市值觀察》欄目出品 NO.7作者:醉漓 飲冰月2020年,新能源汽車在資本市場上演「魔幻現實」,在美股上市的「造車新勢力」一路狂奔,蔚來市值超過600億美元,超過本田、法拉利、上汽集團,小鵬汽車、理想汽車也同樣誇張。
  • 股價飆升 特斯拉市值超大眾/豐田/本田市值總和
    因為過去一周內股價的大幅飆升,特斯拉的市值已經「正式」超過了豐田、大眾和本田三家公司市值的總和。北京時間7月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得益於在過去一周內股價的大幅飆升,特斯拉的市值已經「正式」超過了豐田、大眾和本田三家公司市值的總和。豐田、大眾和本田目前分別位居全球市值第二、第三和第四大汽車製造商。
  • 市值觀察丨蒸發千億的海天還是有點貴,大股東提前跑路,機構開始出貨
    鳳凰網財經《市值觀察》欄目出品作者:席文超 季雅欣海天味業是中國調味品行業的龍頭企業,溯源於清代中葉乾隆年間開始鼎盛的佛山醬園,距今己有300多年的歷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公布的首批「中華老字號」企業之一。
  • 百度×吉利|中國新造車運動下半場!
    「據我了解,今年大概有數家科技企業可能會成為不同模式的造車新勢力,這對智能汽車市場和新的移動生態真正的到來,會產生非常正面的加速影響。」1月11日,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表示。 百度為何牽手吉利?
  • 超越比亞迪 蔚來成中國市值最高車企!全球排名第四
    近段時間,中概股的造車新車新勢力們,在美股市場可以說是驚豔四方,股價飛漲,市值也屢創新高。而成立僅6年的新造車企「蔚來汽車」,市值已超越比亞迪,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車企。
  • 為什麼有的A股上市企業,淨資產和股價總市值相差好多倍?
    所以我們在比較公司行業的時候,傳統製造行業的淨資產一般較高,而且股價跟每股淨資產相差的幅度較少,甚至股價會出現跌破淨資產的情況,我們把這種情況稱為「破淨」,比如銀行股和鋼鐵行業大多數股價在每股淨資產的下方,參考下圖案例比如上圖案例我們發現該股的每股淨資產為5.12元,當前的股價才2.9元,淨資產最主要的原因是,參考下圖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分布情況
  • 7月教育企業市值排行榜:百億市值新增4家,樸新教育漲幅最高109%
    撰文丨高雅寧2020年上半年疫情突襲,教育行業迅速應對,整合變革與轉型同步進行,下半年中國經濟逐步復甦,資本市場股價異動,教育板塊市值水漲船高,迎來利好,6月漲幅10%,7月再次大漲12%,具體是哪些企業在快速上漲?三大板塊市值排名TOP 30分別是誰?
  • 理想汽車上市首日漲43.13% 市值達139億美金
    來源:投中網投中新消費8月1日訊 中國新造車勢力之一理想汽車於7月31日正式登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LI」,開盤價為15.5美元/ADS,較發行價11.5美元漲34.78%,截至收盤,理想汽車股價大漲43.13%,報16.46美元,市值139.17
  • 新造車企的超長春天,什麼支持它們股價亂飛
    圖片:CFP從今年以來,在美國上市的新造車企股價整體都是「一路向東北」,不斷刷新自己的股價紀錄,雖然到12月,蔚來、小鵬、和理想均有所回落,相比年初或發行價仍呈倍數增長。估值飛漲在今年,新造車的股價紀錄就是用來打破的。最大贏家特斯拉從年初的不到90美元,上漲至641美元,總市值突破6000億美元,在全球車企市值第一的位子上已經坐了快半年時間。
  • 蘋果市值破2萬億美元 公司最新股價是多少?
    據最新消息顯示,蘋果市值破2萬億美元,成為美國上市公司中第一個達到2萬億美元的企業。對於不少投資者來說,蘋果公司的股價自然是比較關注的。那麼,蘋果公司最新股價是多少呢?下面小編就帶投資者們來簡單的了解一下相關的信息。
  • 在暴風中成長:2020年汽車企業覺醒實錄
    從比亞迪和寧德時代的電池技術之爭,到新造車企業「死亡名單」一夜開啟;從蔚來小鵬理想海外股價飆升,到吉利、東風攜手回歸A股;再從華晨破產醜聞到中保研在皓影碰撞事件中坍塌的信譽,以及在傳統車企大佬們雨後春筍般的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中橫空出世,身價3萬卻「掃射」排行榜的寶駿MINIEV——上升與沉澱、衝突與合作、淘汰與逆襲,這些都在2020年的汽車業集中上演。
  • 五天市值暴漲645億,年虧45億的恆大健康,會是馬斯克對手嗎?
    7月8日,港股恆大健康股價開盤後大幅震蕩,一度漲超9%,十分鐘後迅速下探至-6%,後又出現回升。截至8日收盤,恆大健康股價報17.840港元,較上一交易日上漲7.60%,總市值1541.38億港元,創52周以來新高。
  • 百度股價漲至200美元關口,市值能否重回巔峰?
    記者 | 肖芳12月以來,百度股價迎來大幅上漲。其中,百度與吉利汽車等數家車企初步接洽組建電動汽車合資企業的消息傳出後,上周二百度股價大漲14%,市值突破600億美元。這也是2019年4月12日之後,百度市值再次回到600億美元。過去三年,百度股價的峰值是284.22美元(市值接近千億美元),出現在2018年5月16日。同年5月18日,百度宣布時任總裁陸奇離職,此後股價一路下跌。
  • 股價暴漲後,新造車三巨頭瘋狂融資,下一輪淘汰賽開啟?
    截至12月14日美股收盤,蔚來股價報收40.98美元,總市值750.5億美元,自年初股價暴漲919%;理想自上市股價暴漲90%,總市值達281億美元;小鵬自上市股價暴漲122%,總市值達369億美元。小鵬汽車資金用途則是,30%用於智能電動汽車及軟硬體技術研發,30%用於銷售和市場推廣、銷售和服務渠道的拓展,以及超級充電網絡;20%用於核心技術的潛在戰略投資。從三家企業的融資用途來看,對電動車技術的開發和研究均擺在了重要位置,但在資金分配比例上又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