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顏愛勇 通訊員 張崴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公安始終把守護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全警動員、全力以赴,開展壓降亡人交通事故攻堅戰,有效防範和堅決遏制道路交通事故,全市道路交通事故四項指數全部大幅下降,2020年全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0.87%(與2017年同期相比下降58.95%,與2018年同期相比下降37.11%),未發生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高位統籌 強強聯合
通遼全市成立杜匯良副書記任組長,王軍副市長任副組長,市委各部委辦,市政府各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及各旗縣市區委書記、政府旗縣市長共計50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將壓降亡人事故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提升至市委政府層面來抓,印發《關於全力壓降亡人交通事故全面開展交通安全綜合治理的工作方案》,構建政府、企業、社會三位一體的治理框架。
聯合林業部門排查伐除或移栽遮擋視線等國省、縣鄉公路兩旁安全隱患樹木。聯合交通部門,完善了事故點段、危險路段的交通安全基礎設施,排查整改安全隱患596處。聯合交通、外送企業等相關部門單位建立「指導幫扶、警企協作、宣教培訓、聯合整治」四大機制和「一人一車一牌一檔」管理新模式,為城區的612輛外送車輛建立電子檔案,實行統一監管,源頭遏制外送電動車輛違法行為導致的交通事故。
嚴字當頭 管出平安
通遼公安合理劃分道路交通管轄範圍,交管部門推動85%警力前置一線,部署「百日攻堅」「夏季攻勢」、壓降亡人交通事故「競賽」活動等專項行動,對全市75%的摩託車和農用車實施「上證、戴帽、亮尾」安全舉措,嚴管重罰不按規定使用安全帶等一系列措施,道路交通秩序明顯好轉,道路交通環境得到改善。
全市共糾正各類交通違法行為98萬餘次,查處飲酒駕駛3632起,醉酒駕駛1120起,無證駕駛4919起,行政拘留1741人,刑事拘留102人,吊銷駕駛證1700本,移送起訴1184起。
科技鑄劍 提升效能
通遼公安交警部門依託智慧交通工程建設,安裝人行道闖紅燈「人臉識別系統」,對公交車、計程車不按規定停車載客違法行為開展常態專項整治,完善施劃校園、商場周邊人流聚集區路段標誌標線,對城區大型路口增設導向車道、可變車道、禁左、允許提前掉頭等標識,實現車輛精細分流,減少擁堵點,提高車輛通行效率。
目前,已經完成對市區29個交通信號機的升級改造,安裝設置116處流量監測設備,配套建設28個路口電子警察系統、59個路口違停抓拍系統,新建4套交通誘導屏。
全民參與 共防共治
通遼公安聯合市委宣傳部、文明辦制定實施全市文明交通行動計劃,緊扣「減量控大」總目標,開展了一系列主題交通安全宣傳活動。並持續加強傳統宣傳手段和新媒體平臺建設,對違法、事故多發的駕駛人、企業、車輛、路段開展集中曝光,對熱點問題深度報導、深入剖析。
截至目前,共開展各類宣傳活動450餘次,召開媒體通氣會5次,曝光終身禁駕人員15人、高風險運輸企業3家、事故多發路段10條、典型事故案例25起,發送微博微信926條、抖音快手短視頻76條,發送手機簡訊132萬餘條,受教育人數達165萬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