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11日,據衛星網和「今日俄羅斯(RT)」、俄新社等多家俄羅斯媒體消息,韓國導演金基德因新冠併發症在拉脫維亞去世。隨後韓國「news1」新聞網站也發布了金基德在拉脫維亞因新冠去世的「快訊」。
據俄塔斯社報導,金基德於11月20日到達拉脫維亞,自12月5日以來,他與外界失去聯繫。在12月11日,他因新冠病毒併發症而在醫院去世。
俄羅斯「政治俄羅斯」網11日還說,金基德是從聖彼得堡經愛沙尼亞抵達拉脫維亞的,目的是在拉脫維亞的海濱城鎮尤爾馬拉買房定居。
金基德於1960年12月20日出生於慶尚北道奉化郡,本月原本是他60歲的生日。
2003年,金基德執導的《春夏秋冬又一春》,當選韓國當年十大佳片之一,併入圍2004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角逐,雖然最終影片未能摘得小金人,但金基德的藝術風格也受到了歐美主流電影市場的追捧。
2004年,憑藉愛情片《空房間》,金基德獲得第6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銀獅獎」。在領獎時,金基德像電影中的男主角一樣,在手心畫上一隻眼睛,然後向全場觀眾致意。在影迷們看來,金基德的這個動作,正是寓意著,作為電影藝術主流的歐美文化之外,以韓國電影為代表的東方文化,正努力在眺望和追趕這個藝術舞臺。
2012年,在個人藝術造詣上幾近巔峰的金基德,又憑藉《聖殤》斬獲第6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這部尺度大膽、手法犀利的電影,再一次震驚了世界影壇,雖然這部影片跟金基德此前的影片一樣備受爭議,但依然無法阻止獨屬於金基德式的暴力美學,再次洗禮了影迷的三觀。
2013年6月,金基德憑藉《莫比烏斯》再次入圍第70屆威尼斯電影節,不過這次金基德並沒有斬獲獎項,就在外界開始質疑金基德靈感枯竭,創作到了非常嚴重的瓶頸階段時,僅一年之後,在2014年第71屆威尼斯電影節上,金基德又憑藉《一對一》粉碎外界質疑,成功摘下當年電影節的最佳影片金獅獎。
金基德在韓國影壇的地位絕對是數一數二的,但強烈的個人藝術標籤,也使得他的作品無法實現像奉俊昊、樸贊鬱那樣的傳播度和市場回報,甚至連將文藝範堅持到底的李滄東,都比金基德更有親和力。
金基德更像是韓國電影界的「異類」,因為他喜歡在自己的藝術創作上劍走偏鋒,密集的「禁忌」元素,也讓他的電影往往無緣跟年輕觀眾見面,在韓國國內,金基德的作品也是一直存在爭議聲音的。
尤其是2017年,金基德還在韓國被一名女演員以性騷擾等罪名起訴,雖然最終,法院對金基德的性騷擾嫌疑做出了無罪判決,僅僅對其毆打女演員的嫌疑判決罰款500萬韓元(約人民幣3萬元),但金基德的名聲在韓國的社會卻無可避免地陷入另一個困境。
2018年3月,韓國《導演手冊》節目再次曝出了金基德的性侵醜聞。三位沒有具名的女演員以受害者的身份,揭發了金基德藉助導演身份,和演員趙宰賢對她們進行性騷擾、性侵和暴力的行為。
一時間,輿論再次譁然。但面對洶湧而來風波,金基德卻拒不認錯,隨後,金基德受到了來自身邊人的譴責,他的妻子遞交了離婚協議,並聘請了律師進行離婚訴訟,在離婚協議中,金基德的妻子透露,自己無法再以家人的身份和他生活下去,兩人的女兒受到輿論影響,還要靠藥物無法入眠……
如今,金基德溘然離世,那些作品裡的「石破天驚」,以及圍繞他個人的爭議聲浪,也將就此止息。金基德生前曾表示,「我死後,憎惡、否定我的人會以另一種態度看我的電影。」如今,頗有一語成讖的味道。
從藝術角度來看,金基德可以算是一個百無禁忌的「藝術家」,先鋒、出格、偏執到無可救藥,這應該是金基德創作的固執理念。而這種可以心無旁騖地踐行自己的藝術追求的創作者,是這個市場稀缺的。
不向主流低頭,不向物慾妥協,金基德的藝術成就,也就在爭議與膜拜間,被推到了一個高峰。執著於自我,將個人的光影信仰,固化為一種現象或者潮流,這顯然不是普通的電影導演可以抵達的遠方,但金基德做到了。在另一個世界,他應該還是那個金基德。
瀟湘晨報記者周詩浩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