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歷程:擋住黑暗,我要把陽光留給明天

2020-12-22 華哥問道

本文是《心路歷程:我整整用了20年走出自卑的陰影》的續文,旨在講述我在子女教育方面的一些心得體會。

故事前續

在《心路歷程:我整整用了20年走出自卑的陰影(上)》中,我講述了自己產生自卑心理的原因:

1)內向敏感的性格特點;

2)成長過程中的受挫經歷;

3)缺乏的自我認識,過低的自我評估。

在《心路歷程:我整整用了20年走出自卑的陰影(下)》中,我講述了自我突破的艱難過程,主要講述了徹底擺脫自卑困擾的個人心法:

1)正視和接受自己的軟弱,做好心理建設;

2)解放思想,卸掉心裡的包袱;

3)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實現目標的方法;

4)通過實現小目標,建立堅強的自信心。

在這個過程中,我最想感謝的人是我妻子。在這20年裡,是她走進了我的內心,是她讓我做真實的自己,是她給我戰勝自己的信心和勇氣,是她給我最大的鼓勵和關愛。所以我是幸運的。

守得雲開見月明

眾所周知,要成為一名工匠,你可以找一個經驗豐富的師傅手把手教你,然後經過多年的實踐慢慢煉成嫻熟的工匠;要成為一名工程師,你得從小學到大學經過十多年系統課程的學習,然後在前人的帶領下慢慢成為合格的工程師;要成為一名鋼琴演奏家,你先得有音樂的天賦,然後經過日復一日長年累月的艱苦訓練,還要請國內外的著名老師親自指導,參加各種大大小小的比賽,最後才可能成為出色的鋼琴演奏家。所以,做所有事情都得經過長期的學習培訓,然後考試持證上崗,唯獨父母不用持證上崗,既沒人教你,也沒人帶你,你只能一邊摸索一邊前進。

2005年我孩子出生,在沒有任何人帶領下,我成為一個父親。

在一個家庭裡,父母都是很重要、不可或缺的角色。一個孩子的成長,既離不開媽媽的陪伴,也離不開爸爸的教育。雖然爸爸和媽媽對一個孩子的性格養成都非常的重要,但是相對來說,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常常超過母親。

由於曾經有過這種刻骨銘心的記憶,所以在我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就意識到小孩教育問題。就像我繼承了我爸爸的性格底色一樣,我孩子也可能會繼承我的性格底色,甚至可能會因我受到更大的影響。作為父親,雖然我並不奢望我孩子能成為一個多麼了不起的人,但是我希望他在成長的路上少些煩惱,少走彎路,我希望他能成為一個身心健康、心態平和、積極上進的人。

相比以前,我孩子的成長環境要好得多,生活條件也要好得多,自然他的性格也要開朗得多,對一切新事物都感到好奇,過著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會儘量讓孩子的成長更加順利。比如,我們會主動問孩子跟同學、老師的相處情況;我們會主動協助孩子解決學習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難;我們會提前告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煩惱;我們會去理解孩子遇到困難時表現出的那種不安;我們會去理解孩子有時犯錯後說的那些謊言;我們會去理解孩子有時調皮搗蛋引起的誤會等等,我們引導他往好的方向發展。雖然我們很多時候也做得不好,甚至還會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但是我們會儘量在事後去做一些彌補工作,不讓孩子帶著包袱前進。

其實,我們要教給孩子的東西有很多很多,但是如果讓我選擇的話,我認為,這三件事情真的最最最重要:

第一是讓孩子學會溝通

美國著名人際關係學家卡耐基說:「一個人成功75%靠溝通,25%靠天才和能力。從小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就是為孩子架起一座成功融入社會的橋梁,也是孩子獲得成功人生的必備條件。

網上有一則小故事:有一個中國小男孩和一個美國小男孩,他們因為踢球不小心打碎了鄰居家的玻璃,兩個孩子會怎麼做?中國孩子立即抱起球跑回家找媽媽,被媽媽批評一頓後,再由媽媽陪著一起去找鄰居,進行道歉及賠償。美國孩子面對犯錯,不僅沒有害怕,反而是想辦法如何解決問題,他找來工人,幫鄰居換上新的玻璃,並主動向鄰居道歉獲取原諒,維修玻璃的費用,是男孩向媽媽打了欠條借來的。雖然這個故事不一定真實,但是所要說明的道理是顯而易見的。

一個會溝通的人,至少應該做好三點:一是把自己的想法表達清楚;二是學會聽懂別人的想法;三是要有共情能力。

所以,除外日常的溝通之外,我們會用一些有創意的方式與孩子溝通。比如,如果他有不好意思說的話,我們會鼓勵他把想說的話寫在紙上。比如,我們會在特殊的日子給他寫一封信,例如他生日的時候,還有他進入小學一年級、初中一年級的時候。比如,他想玩某個遊戲,我們會讓他至少列出十條合理的理由,並且寫成一份書面申請,經過爸爸、媽媽籤字同意後,才能在約定時間內玩。比如,在暑假期間,我們要讓他參與做家務,會和他一起商量,並且寫成一份書面協議,經過爸爸、媽媽和他三方籤字生效,然後按照協議的要求執行。

第二是讓孩子學會閱讀

很多看過《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的人都被董卿的才華所折服。董卿有一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自己在文學方面的成功源自從父母的影響,在她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每天督促她朗讀詩詞、抄寫詩詞,即使她長大以後,董卿每年寒假和暑假都會拿到父母給自己列的「書單」,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積累,讓她成為一個飽讀詩書、文學修養的人。

我記得孩子在四五歲的時候,我們經常帶他去圖書館看書,鼓勵他去借各種喜歡的書。每年我們都會給他訂好幾種雜誌,比如《我愛科學》、《環球探索》、《小小哥白尼》等。上小學之後,除了學校老師要求讀的書目之外,我還會讓他列書單,給購買他喜歡的書籍,或者讓他自己在噹噹上選書。平時我們如果讀到很有啟發性的一篇文章或者一段話,我們會帶著他一起讀,我還會向他推薦一些我認為比較好的書。

我們在裝修房子的時候,在客廳、臥室、書房的每一個角落都裝有書架,以便隨時隨地都能拿到書,甚至我們把客廳的整扇電視牆做成一個很大書架。在家裡,我們平時幾乎不看電視節目。在回家的路上,我們會通過手機播放網上APP的各種專欄或者聽書節目,比如聽喜馬拉雅、得到等等。

第三是讓孩子學會感恩

好多父母往往只知道關心孩子吃飽穿暖,只關心孩子的成績,卻忘了教孩子感恩。不知道感恩的孩子,父母為他付出的再多,在他眼裡都是常態,一旦他眼裡的常態被打破,就會心生怨恨。

幾年前有一則電視新聞:上海浦東機場發生一幕慘劇,赴日留學5年的25歲青年汪某對前來接機的母親連刺9刀,致其當場昏迷,生命垂危。究其原因,這5年汪某赴日留學的經費全由母親一人承擔,花費超過150萬。他母親省吃儉用,將唯一的房產變賣,寄住在娘家,最後四處舉債,仍無法繼續支付他高昂學費。母親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當不能滿足兒子的要求時,卻換來兒子的仇恨。

要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首先別讓孩子的東西來得太容易。當今社會,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由於家長的溺愛,造就成孩子慣於「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處處依賴別人。

每年寒暑假期間或者周末,我們讓孩子參與做家務,跟他商量好,並且寫成一份書面協議,經過爸爸、媽媽和他三方籤字生效,然後按照協議要求執行,讓他體會到勞動的辛苦。

寫在最後

人活著都在追求幸福和成功,但什麼是幸福和成功呢?哪怕事業發達、官居高位、聲名顯赫,如果不幸攤上一個不走正道、整天給你添麻煩的子女,那樣的人生也不能算成功。

相關焦點

  • 史仲軍:把黑暗擋住 把陽光留下
    史仲軍:把黑暗擋住 把陽光留下 2020-12-11 2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男人的洗澡心路歷程
    今天刷某某蝦小視頻,看到一個外國小姐姐的洗頭心路歷程,覺得有點意思,不如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國直男們的洗澡心路歷程吧。首先來說,男人們不愛洗澡,幾乎是一種標杆。比如那一條內褲穿兩個禮拜的「傳說」,之所以在傳說上打引號,那是因為半個月算什麼,一條內褲穿一個學期的室友每個學校都會有。
  • 奧特曼:託雷基亞黑化的心路歷程 圓古這次說得很明白了
    奧特銀河格鬥2今天已經更新到了第五集,這集的劇情如上周我所預測的,的確劇情講述的是託雷基亞從光明墮入黑暗的過程。不過很多同學看完銀格2第五集之後,還是對託雷基亞黑化的原因一知半解,覺得劇情內說不清楚。其實,我覺得圓古說得很清楚了,下面,我跟大家分析一下,託雷基亞黑化的心路歷程,大家就明白了。
  • 第歐根尼:走開,不要擋住我的陽光
    亞歷山大巡遊某地,遇見正躺著曬太陽的第歐根尼,這位世界之王上前自我介紹:「我是大帝亞歷山大。」哲學家依然躺著,也自報家門:「我是狗兒第歐根尼。」大帝肅然起敬,問:「我有什麼可以為先生效勞的嗎?」哲學家的回答是:「有的,就是——不要擋住我的陽光。」據說亞歷山大事後感嘆道:「如果我不是亞歷山大,我就願意做第歐根尼。」
  • 我的土木工程職場心路歷程
    如今在職場上也奮鬥了幾個春秋,回想下自己的心路歷程。職場這個詞,踏入大學才開始認識它,那時候充滿期待也充滿迷茫,有那麼點盲目自信,以為它就是一個裝著人群的環境,我適應能力很強,我覺得我可以適應,甚至可以徵服它。
  • 《暖暖,請多指教》:一段有關愛情的心路歷程
    每部作品當中,往往都有屬於它們自身的人物心路歷程。這些歷程的演繹,很多時候透露出人物角色的性格、品質以及成長等。它們,通常是值得我們觀眾去回味的。王巖執導、梁靖康以及李凱馨等主演的都市甜美暖劇《暖暖,請多指教》,就是那樣一部演繹了有關人物角色那份愛情世界裡心路歷程的影視作品。
  • 《遺願清單》:從三個階段淺析兩位主人公的心路歷程及其現實意義
    答案眾說紛紜,有人說要看他留下了什麼、有人說要看他創造了多少財富、有人說要看他得到了多少人的尊重,還有人說人生毫無意義,一切都是徒勞。今天,我就從三個階段淺析兩位主人公的心路歷程及帶給我們的啟發。但在科爾的誘惑下,卡塔心中不安的種子被徹底激活,他決定要為自己活一次。讓自己的人生少一些遺憾,做一些別人可能不理解,但對自己很重要的事。人總要經歷一些重大變故後才會大徹大悟,做出改變,去做以前想做但不敢做的事。
  • 何享健分享心路歷程:不為名、不為利,要對社會有所回報
    何享健分享心路歷程:不為名、不為利,要對社會有所回報 2020-08-22 00: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送達是一場「撥雲見日」的心路歷程
    送達是一場「撥雲見日」的心路歷程 2020-10-13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天愛徐開騁《我的漂亮朋友》:演繹灰姑娘的心路成長曆程
    那麼面對物慾橫流的資訊時代,家庭環境不算太好的人又會有怎樣的心路和人生歷程,《我的漂亮朋友》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我的漂亮朋友》講述了2008年,來自江西山村的19歲姑娘劉文靜只身前往上海,結識花花、薇薇、邢天銘、喬海峰、嚴良坤等一群同樣在大城市奮鬥的青年男女。
  • 伊能靜哭著說覺得委屈 在個人社交平臺上訴說了最近的心路歷程
    伊能靜哭著說覺得委屈 在個人社交平臺上訴說了最近的心路歷程時間:2020-06-20 19:50   來源:中華網娛樂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伊能靜哭著說覺得委屈 在個人社交平臺上訴說了最近的心路歷程 【伊能靜哭著說覺得委屈】6月19日,伊能靜在個人社交平臺上訴說了最近的心路歷程,深情表白了自己的小女兒米粒
  • 「我與體育的心路歷程」主題徵文活動公示獲獎名單
    12月6日,「崇尚人人體育·共創美好生活——我與體育的心路歷程」主題徵文活動評出獲獎作品,並在省體育局官網進行公示。公示期為12月6日至12月12日。《運動與更好的自己相遇》、《教我打羽毛球的宜昌少女》、《大山裡的全民健身記憶》等作品展現了健身者真實的內心感受,散發著對體育的熱愛,反映出我省群眾體育新面貌和體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據悉,本次徵文活動中的優秀作品將會集結成冊出版。
  • 一位調查記者的心路歷程
    本網訊(記者 郝天韻)12月5日,由人民日報出版社主辦的「一位調查記者的心路歷程」——《我,其實還想進步》新書分享會在北京舉行。活動邀請資深廣播新聞節目主持人郭靜與該書作者褚朝新,共同分享其作為調查記者的百味故事。
  • 李默新單曲《留給明天》發行 勇往直前把夢留給明天
    近日,華語樂壇內地男歌手李默2018年全新單曲《留給明天》震撼發行,這是一首十分走心的歌曲,他也通過這首歌曲唱出了自己對於多種思緒的領悟,勇往直前,把夢留給明天。  而他的這首《留給明天》同樣是一首非常有味道的歌曲,這首歌由其本人擔任作詞作曲,「有些人不必繾綣 有些事不必留戀 有些愛深埋心底 有些夢留給明天」,的確如此,李默這首歌曲的每一句歌詞都扣人心弦,相信也唱到了許多人的內心深處,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天會遇見很多,各種各種,而與我們本身息息相關的卻只有一部分,我們只需將經歷留給那部分我們需要關注的事情上即可。
  • 《我,其實還想進步》講述調查記者心路歷程
    本報訊 (記者郝天韻)由人民日報出版社主辦的「『一位調查記者的心路歷程』——《我,其實還想進步》新書分享會」近日在京舉行。活動邀請資深廣播新聞節目主持人郭靜與該書作者褚朝新,共同分享一位原調查記者的百味故事。
  • 《傳聞中的陳芊芊》:從戀愛到結婚,女人的心路歷程是什麼
    而陳芊芊的心路歷程,最是讓我感慨:從毫無好感、一心防備,再到主動獻身。陳芊芊,愛一個人的方式很實誠。03來,看看陳芊芊的心路歷程——初期:試探陳芊芊的試探,她是知道韓爍的所思所想。但是,與筆下人物接觸還是需要方式方法的。
  • 柯林頓坦言萊溫斯基事件心路歷程
    中新網華盛頓10月11日消息:柯林頓總統昨天在數千名福音會牧師面前,首次坦言他在萊溫斯基事件中的心路歷程。他說,這一事件是他在總統生涯中感到後悔的數件憾事之一。  他說這一事件是一個嚴重的錯誤,他對美國人民在這一事件上給他的某種程度上的諒解深表感激。
  • ...主題演講比賽系列三: 我與崇法一同成長,在法院5年的心路歷程
    「我與崇法……」主題演講比賽系列三: 我與崇法一同成長,在法院5年的心路歷程 2020-07-16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年季後賽詹黑的心路歷程
    本沒有打算寫這些東西的,只是在湖人2:0熱火,在頭條裡看到了很多詹黑「夢想」破滅,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開始帶節奏地宣揚今年總決賽最沒看頭,甚至攻擊老詹的時候,我忍不住了。詹黑的心路歷程:第一輪 湖人VS開拓者 詹黑:「湖人會被黑八。」結果:湖人兵不刃血4:1晉級。
  • 廖輝與年輕人分享心路歷程:體育給了我一顆強大的內心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王博璨)12月13日,北京奧運會舉重冠軍廖輝來到位於漢口北的長江青年城,受聘為長江青年匯「青年導師」,並在現場和數百名年輕朋友分享了他的奧運之路和心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