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好每一杯茶 推廣好茶文化

2020-12-11 南方新聞網

12月2日,廣東省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和先進集體表彰大會召開。清遠有11人獲評廣東省勞動模範,其中,廣東鴻雁茶業有限公司茶藝師及茶葉銷售張揚娣榜上有名,屬於企業農民工類別獲獎者。

農民身份的張揚娣是英德本地人,自2005年加入茶藝師行列以來,通過自身努力不斷豐富茶文化知識和茶藝技能,成為國家雙一級茶藝師和評茶師,並屢屢在省市茶行業技能比賽中斬獲佳績。近年來,她還致力於培養英德茶產業的茶藝技能人才,為當地茶文化推廣和茶產業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刻苦學習茶行業知識

專注「泡好每一杯茶」

位於英紅鎮的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樹環繞,空氣清新。在茶葉展示廳裡,著裝素淨的張揚娣端坐在茶臺前,正優雅地衝泡手中的茶葉,投茶、注水、出湯……各道泡茶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很快,一杯湯色紅豔明亮、香氣濃鬱的英德紅茶已經泡好。

「請喝茶!」張揚娣微笑地示意客人品嘗。整個泡茶過程如行雲流水般順暢優美,讓喝茶的人在舒適的氛圍中品嘗到純正的英德紅茶,同時張揚娣還輕聲細語地將英德紅茶的歷史娓娓道來。

如今對茶葉輕車熟駕的張揚娣卻並非茶學相關專業出身。時間倒回2005年,彼時的張揚娣對茶一竅不通。「在成為茶藝師之前,我曾在深圳從事了幾年的幼教工作。後來因為想離家近一點,就辭了職回到英德並進入茶行業。」張揚娣回憶道。

為了儘快融入新工作,張揚娣暗下決心要改變劣勢,一邊在工作之餘惡補茶葉相關理論知識,一邊抓住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的平臺優勢,積極向所裡的專家學者請教學習。「當時很多前輩都是手把手地教我,我從他們身上學習到非常多的茶行業知識,對自己的幫助特別大。」張揚娣說。

多年來,張揚娣每天重複著泡茶的各道工序,仔細琢磨不同茶葉的衝泡方法,從來沒有覺得枯燥無味。「作為一名茶藝師,不只是在衝泡的表演跟展示上下功夫,更應該注重的是如何把每一杯茶泡好。」2016年,張揚娣通過了高級茶藝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考試,成為國家一級茶藝師。2017年,通過了高級評茶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考試,成為國家一級評茶師。

創編英德紅茶茶藝

大力推廣英德紅茶

從事茶藝工作10多年來,張揚娣的技能提升不僅來源於努力奮鬥,還體現在技藝創新上。「我剛到茶科所的時候,看到有同事表演烏龍茶茶藝,就向領導提出疑惑:我們明明生產的就是紅茶,英德也是主要紅茶產茶區,為什麼不能表演紅茶茶藝呢?」張揚娣說,當時領導解釋英德暫時沒有這方面的做法,並鼓勵她往這個方向努力。

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知識和技能積累,張揚娣先後創編出一系列的英德紅茶茶藝,對英德紅茶進行推廣和宣傳。2010年,她自編的紅茶茶藝《紅韻飄香》參加廣東省茶藝師職業技能大賽,獲得個人賽銀獎,並被評為「廣東省技術能手」。隨後連續多年,張揚娣多個紅茶茶藝作品在省市各相關技能比賽中獲得不俗獎項。

2019年,張揚娣參加第四屆全國茶藝師職業技能競賽個人賽,在廣東分賽區獲金獎,在全國總決賽中斬獲銅獎。此次獲評廣東省勞動模範,張揚娣坦言感覺自己身上的責任更重大了。「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會更加努力,愛崗敬業,勇於創新,以身作則,以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張揚娣說。

如今,除了日常茶藝工作,張揚娣還致力於培養英德茶產業的茶藝技能人才,把自己的技能和經驗傳授給更多對茶藝感興趣的年輕一代。「我希望進入茶行業的後輩們,能扎紮實實練好基本功,踏踏實實地學好茶文化知識,為英德茶產業和廣東嶺南茶文化的推廣作貢獻。」張揚娣。

文/圖:南方日報記者 鄧文燕

通訊員 廖宇紅

相關焦點

  • 如何泡好一杯水仙茶
    漳平水仙屬於烏龍茶,茶性平和,是漳平茶農創製的傳統名茶。福建省漳平市特產,中國地理標誌產品。漳平水仙茶餅耐衝泡,細品有水仙花香,而且喉潤還好,且回甘優秀,擁有多種有點,那麼具體如何泡好一杯漳平水仙呢?2、茶水比例110ml的蓋碗,一般可投入漳平水仙茶8g,茶水比例為1:15左右,但因為他是標準的塊茶,基本一次一塊也就足以,所以不需要特意去衡量分量,從這點出發,此茶還是比較容量泡的。
  • 歲月清淺,時間是一杯好茶,喝一杯純粹的茶,豐盈你的春華秋實!
    從熱變涼,從慢慢升騰的茶香到回味的茶韻久久留存,都是在時間的挪移之中。每一盞茶的滋味都離不開匯集在茶杯的每一片樹葉,自然的饋贈在每一杯茶湯中精彩演繹。我們習慣了說,水是茶之母,喚醒了沉睡的茶,讓緩緩甦醒的茶葉,娓娓道來心中的竊竊私語。這樣說,似乎把茶說的太過文藝。卻我不能否認,懂茶的你,一定懂水。
  • 茶知識|泡一杯茶,你要放多少茶葉?
    ——每天在這裡,品一杯香茗,憶一段人生—— 「你平時放茶放多少?」 「我放一撮茶啊」 「啊?一撮茶是多少克。」
  • 一杯好茶,最好的標準就是適口。
    覺得我買不起好茶!」 買回去泡了喝後:「泡出來的味道跟你說的不一樣!是不是商家調包了?」 有時候會反問一句:「我聽XXX說這茶很不好啊!」 茶葉一旦碰到這種情況,臉上還要保持微笑,好累啊。
  • 泡茶知識大全—注意這幾個問題才能泡好一杯茶
    泡茶除了必備的茶葉、茶具和水以外,最重要的要注意到下列三點:投茶量適當用大杯泡茶,以3-5克泡150毫升的水為標準量。用小茶壺泡茶,依個人口味及衝泡時間長短,茶葉可放茶壺的4至6分滿。水溫控制:所泡茶葉不同,水溫不同。
  • 一杯好茶的背後,可不僅僅是原料那麼簡單
    你知道手中的那一杯茶是怎麼來的嗎?一杯好茶,靠的是茶農們從源頭把關,只有細心呵護每一顆茶樹、精心培育茶樹的生長,才能收穫肥碩的芽頭。從一片茶葉到一杯好茶,其中還包括很多道工序。他們都離不開茶農們的智慧和辛勤。在滿山遍野的茶園間,放眼望去的是茶農腰挎茶簍分布在青綠的茶山間,熟練的手勢在綠葉間上下舞動,將一個個茶芽送入茶簍。
  • 好一杯福建茶!
    福建,中國茶的半壁江山。福建之茶聞名全國!閃耀全球!今天!敬您一杯福建茶!  「融匯山海風,蘊藏巖韻香」  在福建大街小巷是茶店,家家戶戶備茶具,是客進門即泡茶,男女老少會品茶。  許是中國人骨子裡的茶文化源遠流長,福建是聞名遐邇的茶葉之鄉。
  • 河南好茶在信陽,信陽茶區是羅山,此地一杯茶,消解十年塵夢
    一位好朋友陰差陽錯地去了羅山任常委,多次介紹羅山正以前沿的眼光規劃城市,從美學的角度塑造城市,羅山先後被評為國家級生態示範縣、全國林業生產先進縣、「兩基」教育先進縣、特殊教育先進縣、計劃生育先進縣、體育工作先進縣
  • 鳴盞泡茶保溫杯 用一杯好茶來抵禦寒冬的疲憊
    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是當代年輕人的現狀,上班要快、下班更要快,吃飯要快、喝水要快、娛樂更要快;好像生活的一切都圍繞著周圍的快節奏磁場變得越來越快,這讓我們連喝一杯熱茶的功夫都沒有,尤其在這個寒冬臘月,精神上的勞累和身體上的疲憊讓我們疲於應對生活和工作,甚至泡好的熱茶因為忙碌的工作,還沒來得及喝便已經變涼,這時候,如果能夠隨時喝上一杯還未放涼的熱茶暖暖身子
  • 出門在外,如何用隨身的保溫杯泡出一杯香醇的好茶?這個衝泡實驗告訴你!
    明確了保溫杯泡茶的安全性,我們真正應該進一步擔心的是——· 選哪種保溫杯合適?· 哪種茶適合保溫杯泡?· 以及怎麼泡好喝?畢竟保溫杯泡茶沒有毒,不過好不好喝……除了茶的優劣,還得看泡茶技術行不行。因此茶語專業團隊針對這樣的疑問做了一場關於保溫杯的衝泡測試。
  • 家庭實用泡茶指南:一杯茶放多少茶葉?泡多久?
    要泡好一杯茶或一壺茶,因素有很多,投茶量、器具選擇、衝泡時間、衝泡次數等等都很重要,大家看多了茶藝師高超的泡茶技藝,往往覺得泡茶好難,其實把握訣竅也很簡單。今天就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家裡如何用簡單的玻璃杯泡好一杯茶。01.
  • 茶,喝茶,喝好茶
    茶是對春天記憶的收藏,不管什麼時候什麼季節喝茶,總能感受到那春日慵懶的陽光。忙碌過後,坐下來,靜靜的泡一壺茶,看著茶葉在沸水中肆意的飄落翻卷,便常常萌生出許多的感慨。人生如茶,喝茶喝的是一種心境,喝的是身心淨化的感覺,茶濾去了你的浮躁,沉澱下來的都是深思。世人多欲求,我愛剎那靜,欲多亂人心,靜見真如性。能夠坐下來好好喝一杯茶的人,不多。
  • 愛喝茶的人都想喝一杯好茶,什麼才是好茶?沒幾個人能說得清楚
    經常聽茶友說希望喝一杯好茶,在不了解對方喜好的時候,什麼才是好茶?真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先講一個自己經歷過的小故事,看看好茶的概念在每個人心目中,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幹倉的轉化更加甘甜,又重新對普洱好茶有了新的認識。茶喝的多了,有了積累,剛開始只是對不同茶葉的香氣,外形有初步的了解,對基本茶知識進行普及。到後來,對品鑑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每一類茶都會去接觸學習。但是大部分都是受市場上的流行觀念影響,有時甚至是茶商的銷售傾向的引導。比如山頭論,古樹論,年份論。
  • 周杰倫《爺爺泡的茶》,描寫不只是茶,更是教給大家做人的道理
    音樂解析vol.90:周杰倫《爺爺泡的茶》爺爺泡的茶,有一種味道叫做家;陸羽泡的茶,像幅潑墨的山水畫。書生說音樂,解析歌詞故事,持續推薦好作品。這幾日網上沸沸揚揚的超話打榜事件可以說明一件事:周董的才華無法沒人撼動。
  • 「品茗千年」,農業部部長教你泡一壺中國好茶
    魏晉、南北朝時期,制茶工藝開始興起,到隋唐時期茶事日漸興旺,「春共山中採,香宜竹裡煎」,採茶、制茶、飲茶蔚然成風。一杯茶,既洋溢著陽春白雪的情調,又飽含下裡巴人的質樸。翻開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畫卷,每一幅都飄出清幽茶香,每一卷都洋溢著茶詩茶韻。」
  • 【蟈蟈喝茶】弄懂留根、坐杯和悶泡, 你泡的茶才好喝!
    留部分茶湯在杯中,相當於延長了茶葉在水中的衝泡時間,可以使下一泡茶湯有著更好的口感體驗,也可以均勻茶湯濃度,避免出現前幾杯柔滑鮮香,後幾泡變宛如白水般的窘境。看到這裡,或許有人會問「用蓋碗泡綠茶時,可不可以採用留根泡法?」
  • 用「三才碗」才能泡出好茶
    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通常來講,蓋碗的碗蓋比碗口略小,呈倒扣的圓弧形。因蓋緣和碗口緊密相接,中間沒有縫隙,因此蓋碗不僅可以保持茶湯的溫度,還可以保留茶的香氣。碗身口大且外敞,打開碗蓋,茶湯的色澤、茶葉的顏色即可盡收眼底。
  • 品一杯好茶,看福建茶文化
    毫不誇張地說,福建人對茶的熱愛,真的是將其作為日常食品食用。簡而言之,無論是什麼地位,性別,財富如何,福建喝茶都適合,是一種自然而延續的文化。也正是那句老話,福建人中十個人就會有一個人吃茶飯,不管做什麼,都要先喝一杯茶。
  • 茶好喝,喝好茶,你的這些煩惱都會跑掉!
    茶,自唐宋興盛,浸泡了千年的醇厚風雅,沾染了文人的錦繡文章,有文化底蘊,恰到好處的甜味和回甘,低熱量,不會膩,光憑這一點就可以讓高糖飲料靠邊站了。 苦苦的咖啡因,適量攝入有很好的提神效果。
  • 再好的紅茶也經不起這樣亂泡,避開誤區,才能領略到好茶真實的風採
    泡一杯溫暖清甜的紅茶吧,安安穩穩的渡過等待的時光,等一場闔家團圓。衝泡紅茶是有講究的,不能亂泡,再好的紅茶也經不起亂泡,避開以下誤區,才可以真正的領略到好茶的風採。「水為茶之母」。從這句話,水質對於茶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好水配好茶,按照古書《大觀茶論》中的說法,好水的標準應該是「清、輕、甘、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