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爆朋友圈的猜畫小歌到底是啥黑科技?

2021-01-10 中關村在線

01「猜畫小歌」都用了哪些黑科技?

       你的朋友圈被一款名叫「猜畫小歌」的微信小程序遊戲刷屏了嗎?就在前幾天,當小編早晨醒來習慣性的刷了一下朋友圈,結果發現幾乎所有人都在一夜之間成了「靈魂畫手」,其火爆程度不言而喻。出於職業敏感和強大的好奇心,我決定今天來扒一扒這個「猜畫小歌」底,以及其背後的Google AI究竟在醞釀什麼黑科技。


一夜之間刷爆朋友圈的猜畫小歌

       或許有的朋友不喜歡刷朋友圈,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那麼就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猜畫小歌」究竟是個什麼鬼。簡單的說,這是一款通過手機來繪畫的小遊戲,玩家需要在遊戲限定的20秒內完成要求的繪畫,如果你的畫作被AI識別成功,那麼就算順利達成。


「猜畫小歌」微信小程序遊戲的官方介紹

       「猜畫小歌」的一夜成名引發了全球媒體的強烈關注。據CNN消息,Google正在嘗試一種新方式來開拓中國市場。據悉,「猜畫小歌」由來自Google AI的神經網絡驅動,該網絡源自囊括超過5000萬個手繪素描的數據群。Google產品經理Chris Tam在博客中說,這個遊戲旨在讓人們「有機會體驗一下人工智慧的交互現在是多麼自然」。


Google通過另外一種形式回歸中國

       谷歌早在去年就通過另外一種方式回歸中國,那就是在北京成立了Google AI中國中心。相信正是因為這樣的契機,才會讓我們中國的用戶通過微信小程序這個途徑,獲得了這次「零距離」體驗人工智慧高科技的機會。同時也因為微信極強的社交屬性,讓這款小程序遊戲能夠在一夜之間火遍全中國,成為了轟炸朋友圈的利器。


Google AI官網的「為所有人推進AI」口號

       好了,現在來劃重點:「猜畫小歌」這款微信小程序遊戲來自Google AI,其技術核心是「超過5000萬個手繪素描的數據群」「Google AI的神經網絡驅動」這兩大關鍵。接下來我們就從這兩個技術入手,看看Google AI正在醞釀著哪些黑科技。

       首先,我們就從數據的部分入手,看看谷歌都從哪搞來這麼龐大的圖形資料庫。

025000萬手繪素描數據來自哪?

       按照機器的運行邏輯,不難猜出「猜畫小歌」的核心在於「數據」和「識別」這兩大核心技術。只要有了強大的資料庫支持,然後再經過機器的篩選和識別,自然就能夠輕鬆的識別出你畫的是什麼鬼東西了~資料庫中的有效樣本越多,那麼識別的準確率也會越高。其實這個道理也可以同樣應用於人身上,你的閱歷越豐富,那麼你越容易做出正確的決定。


「猜畫小歌」的前身,Google快速塗鴉

       那麼問題來了,Google AI的數據都是從哪裡來?前文提及的「超過5000萬個手繪素描的數據群」又是如何產生的呢?其實早在2016年,Google就推出了一個網頁版的《快速塗鴉》小遊戲,但是由於中國大陸無法訪問Google,因此關注的人並不多。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通過這個網址訪問https://quickdraw.withgoogle.com,前提是需要科學上網。


網頁版「快速塗鴉」體驗,識別速度非常快

       筆者也實際體驗了一下這款網頁版本的《快速塗鴉》,相比用手指在手機屏幕上作畫,通過滑鼠在網頁作畫的體驗要差很多。不過令人感到讚嘆的是,當我的遙控器還沒畫完的時候,機器就已經非常快速的識別出,令人驚奇。Google正是通過這個網頁小遊戲,讓來自全球的玩家通過滑鼠在網頁上進行作畫不斷的完善資料庫,以協助訓練神經網絡識別塗鴉。(BTW,小編的遙控器畫的還是比較好看的吧~)


超過5000萬個手繪素描的數據群就在這裡

       按照《快速塗鴉》的網頁提示,我們來到了塗鴉數據的大本營。在這裡匯集了全球1500萬玩家貢獻的超過5000萬份的塗鴉數據。在Google看來,這些塗鴉是一個獨特的數據集,可以幫助開發人員培訓新的神經網絡,幫助研究人員了解世界各地人們如何繪畫,並幫助藝術家創造我們尚未開始思考的事物。


光蘋果這個簡單的圖形就收集了139,898個樣本

       我們點開「apple」這個樣本,會發現其實Google已經通過這個小遊戲收集了139,898個有效的數據樣本。無論你是來自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只要你見過蘋果,那麼蘋果在你的意識形態中的樣子基本不會超出這139,898樣本之外。這也就解釋了Google AI為什麼能夠如此快速的識別出你畫出圖形,因為這個資料庫實在是太過於強大了。

       我現在越來越理解AI為什麼叫人工智慧了,那就是賦予機器像人一樣的邏輯和思維能力。而數據和決策,對人或者是對機器都是同等的重要。唯一不同的是,人有情感,而機器或許目前沒有,至於以後,誰知道呢~

03神經網絡如何像人類一樣思考?

       解決了數據樣本來源的問題,那麼剩下的問題就是讓機器來如何學習和分析這些數據樣本,並最終做出決策。關於「人工智慧」這個詞彙,其實我們都已經非常熟悉了,但是或許你很少聽到「神經網絡」這個詞。而很多專業的人士認為,「神經網絡」是「人工智慧」發展的基石,比如模式識別、自動控制,以及最核心的深度學習都基於它。


人工智慧的根基在於神經網絡技術

       那麼神經網絡究竟該如何理解呢?在很早以前,科學家們希望創造出能夠像人類一樣思考的機器。經過研究發現,人類之所以具備思考的能力,其根本是我們體內的神經網絡,而組成神經網絡的個體就被稱為神經元。科學家們大膽設想,如果能夠製造出人工神經元,那麼就能夠製造出人工神經網絡,從而讓機器「深度學習」並像人一樣「思考」。


人工智慧(下)通過深度學習模仿人類(上)繪畫

       提到「深度學習」這個關鍵詞,其實你可以把具備人工神經網絡的機器視為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而嬰兒的大腦裡是一片空白。嬰兒通過不斷的成長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並通過這些經歷形成了獨立思考和獨立決策的能力。而機器在通過「深度學習」之後,也將具備同樣的能力。唯一不同的是,人靠的是大腦來進行思考。而機器是通過TPU對大量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計算並通過建立的模型來做出最終的判斷。


人工神經網絡和人腦的對比(引自Bruno Golosio)

       那麼面對問題,人類是如何思考的呢?舉個簡單的例子,你正在為中午吃什麼而發愁。擺在你面前的是三個問題:① 沙縣小吃是否好吃;②沙縣小吃遠不遠;③外面天氣怎麼樣。經過觀察和思考你會發現:你喜歡吃沙縣小吃,最近的沙縣小吃有點遠,外面天氣不錯。於是你糾結了,但你真的是個吃貨,最終你決定:今天中午走遠一點去吃沙縣小吃。


人工神經網絡的複雜運算邏輯

       和你不同的是,機器會把這一切都變成0和1來進行計算。比如問題①沙縣小吃好不好吃?答案是0代表好,1代表不好。機器通過採集到的數據對不同的問題進行判斷,形成不同的0或者1。那麼機器如何做最終的決定呢?機器會把不同的問題加上一個加權值。比如你對口味要求高,那麼問題「①沙縣小吃是否好吃」的權重就更高;相反你不太在意距離的遠近,那麼問題「②沙縣小吃遠不遠」的權重就會很低。通過對不同問題分析和判斷,並輔以加權值的複雜計算,最終機器會計算出一個結果:今天中午走遠一點去吃沙縣小吃。

       就是這樣,機器和你都做出了你認為十分正確的決定,而且都經歷了「觀察」和「思考」的過程。唯一不同的是,你是通過大腦裡神經元的微電荷來做出的決定,而機器是通過構建模型、大量數據的分析、對比、計算、加權……等一系列的複雜計算而做出的。

04強大的AI人工智慧會取代你嗎?

       既然AI人工智慧如此的強大,那麼它會最終取代人類嗎?關於這種擔心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有了,並且根據相關題材演繹出了很多精彩的電影橋段,比如近期的《西部世界》。其實這個話題在科學界爭論了幾十年都沒有最終的結論,膚淺的小編自然也不敢在這裡班門弄斧。但或許我們可以通過「猜畫小歌」這個遊戲,來聊聊自己對AI人工智慧的看法吧!


遠古時期的壁畫依然可以看出個大概意思

       筆者首先想到的一個問題:為什麼Google選擇了塗鴉這個題材來讓人工智慧來進行學習,而不是語言或者音樂什麼其他的。小編此時此刻突然想到了那些神秘而久遠的古代壁畫,人類在沒有語言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壁畫。時至今日,我們看這些古代的壁畫依然能看出個大概意思,且無論你的年齡、性別、種族、語言等諸多環境因素變量。或許可以這樣說,圖形是全人類共通的語音,可以跨越地域、時空,以及人種。

       那麼「猜畫小歌」這個遊戲究竟實在做什麼?畢竟Google做這件事情表面上看是沒有什麼盈利的可能,而且那個引以為傲「超過5000萬個手繪素描的數據群」也是完全開源共享的。在筆者看來,Google正在試驗,或者說正在培育一個「嬰兒」建立對世界的認知。


「猜畫小歌」猶如嬰兒通過圖卡建立認知

       其實這跟我們對幼兒的早期教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我們經常會看到家長拿著各種圖卡告訴嬰幼兒這是什麼事物。通過這些圖卡,家長幫助幼兒建立了對世界的基礎認知,比如雞蛋是橢圓形的,月亮是月牙形狀的。顯然Google的人工智慧技術目前尚處在培育的階段,而「猜畫小歌」不就是一個正在對照著圖本在進行學習的「嬰兒」嗎?等到這個「嬰兒」長大成人並且變得足夠聰明,那麼將形成極為強大的技術革新,或可改變這個世界。


超級厲害的「阿爾法」折戟我大A股

       有一句名言「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用來回答「人工智慧是否會取代人類」的問題再合適不過。比如在圍棋領域能夠輕鬆戰勝人類的「阿爾法狗」,卻在我們大A股輸的一敗塗地。其根源在於圍棋有明確的規則,而影響股票價格走勢的因子卻幾何倍的增加。最關鍵的是,不同性格人有不同的投資習慣,投資者情緒對股票走勢影響也是十分之巨大。


《西部世界》中機器人「覺醒」會成為現實嗎?

       人類除了會思考和決策之外,更重要的是有「性格」和「情緒」以及「情感」,這些機器所不具備的屬性,共同的交織成了我們獨有的「人性」。如果有一天機器可以把「人性」數據化,那麼或許我們就會被機器徹底取代吧!你認為會有這一天嗎?

相關焦點

  • 「猜畫小歌」刷爆朋友圈~
    昨天(7.18),為了讓每個人都有機會體驗人工智慧技術驅動下的人機互動,谷歌推出了一款微信小程序「猜畫小歌」,可以理解為這是一款「你畫我猜」小遊戲,只不過另一位玩家是來自谷歌的人工智慧。上線僅僅三個小時,小編就發現,自己的微信和朋友圈被這款小程序刷屏了,到處都是玩得不亦樂乎的「靈魂畫手」。在這款名為「猜畫小歌」的小程序中,你將與人工智慧競賽,完成一場人機版「你畫我猜」。操作簡單易上手,你只需要按照小遊戲上方的提示,在 20s 規定時間內,用手指在屏幕下方的白色畫板下畫出相應的物品即可。
  • 刷爆朋友圈的「秋天第一杯奶茶」到底是啥梗? 我2G網了?
    刷爆朋友圈的「秋天第一杯奶茶」到底是啥梗? 我2G網了?時間:2020-09-24 10: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刷爆朋友圈的秋天第一杯奶茶到底是啥梗? 我2G網了? 就在剛剛,菊福的朋友圈被一個莫名其妙的話題刷爆了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什麼奶茶?
  • 刷爆爐石各大直播間的「整活」,到底是啥意思?
    刷爆爐石各大直播間的「整活」,到底是啥意思? 作為一個資深爐石黑科技卡組愛好者,我最喜歡的,就是在各種爐石群裡吹討論爐石傳說中的各種黑科技卡組了。最近,我問一個朋友「誒,最近在玩什麼新的黑科技套路?
  • 刷爆瀋陽人朋友圈的漫畫猜地名,是他畫的!你猜對了幾個?
    他決定,照著瀋陽地圖堅持畫下去,讓更多人了解瀋陽。一張九宮圖激發創作靈感劉旭是個80後,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動畫專業。2012年,他開創九跡漫畫教育,教授漫畫類相關課程。這麼多年,桃李成林,讓他的心中有了小確幸。本以為一切就這樣尋常,帶著學生在漫畫的世界裡徜徉。沒想到,媽媽發來的一張九宮圖,讓他的世界開始凌亂了。
  • 「嘿科技」刷爆朋友圈 usmile攜手張新成一齊刷出嘿科技
    據悉,國慶期間,「嘿科技研究所」吸引了眾多潮人探店打卡。華麗的大都會博物館聯名藝術牆、趣味紛呈的「嘿科技」、全新發布的星光智能聲波電動牙刷……一時間刷爆朋友圈,讓 usmile#刷出嘿科技# 成為熱議話題。
  • 「夜空中最靚的仔」,刷爆朋友圈!
    「夜空中最靚的仔」,刷爆朋友圈!昨晚小薇發了一波朋友圈之後新消息和評論多到爆炸「檸檬精在線羨慕西安人」「整個北廣場尖叫聲最大的就是我」「送世人一座長安」......
  • 刷爆朋友圈的「秋天第一杯奶茶」,到底是啥梗?!
    相信很多人昨天的朋友圈都被這個莫名其妙的話題刷爆了吧——「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什麼奶茶?經過一番研究之後,我終於搞明白了這個梗是怎麼個意思:這個朋友圈的基本配置是,寫著「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的轉帳記錄+一杯奶茶,同時文字再配上「
  • 啥是佩奇?2019年刷爆朋友圈!網友:看完哭了,又笑了…
    啥是佩奇?2019年刷爆朋友圈!澎湃號·政務 從昨天開始你的朋友圈一定被它刷了屏
  • 刷爆朋友圈的「賽博朋克」,到底是啥意思?
    朋友圈的刷屏、微博熱烈的討論都在告訴我們答案。那當然是《賽博朋克2077》了!到底什麼是"賽博朋克"?賽博朋克這個詞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1980年,科幻作家布魯斯·博斯克創造了這個合成詞:賽博朋克(cyberpunk)是控制論(cybernetics)和朋克(punk)的結合。
  • 放煙花、裸奔......刷爆朋友圈的IG到底是啥?
    昨天小夥伴們的朋友圈被IG刷屏了嗎?反正小編的朋友圈是被刷屏了!男生女生都各種慶祝!感動!喜悅!☟不過幸好有幾個體貼的朋友吶喊過後發了這樣的圖片小編才大概知道IG到底是啥!除此之外這支奪冠戰隊的老闆也被「爆」上熱搜☟
  • 刷爆朋友圈!但爸爸媽媽卻表示無奈:這是啥冠軍?
    刷爆朋友圈!但爸爸媽媽卻表示很是無奈:這是啥冠軍?相信這個周末很多朋友的朋友圈都被一件事刷屏了!那就是滿屏都在刷IG,什麼IG奪冠了,王思聰吃熱狗、MVP Ning、等了七年的冠軍等等,一時間,然很多小夥伴都懵逼了,這對於關注這件事的小夥伴來說可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對於不懂得人們來說大多人都表示:這說的是啥?什麼得冠了?
  • 昨天刷爆朋友圈和微博的「 IG奪冠」,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昨天刷爆朋友圈和微博的「 IG奪冠」,到底是個什麼意思.昨天很多人的朋友圈應該都被諸如:我年紀這麼輕,怎麼突然就跟不上網際網路的熱潮了?不服輸的小編打開了瀏覽器,開始搜索IG。沒想到,搜著搜著小編眼眶就溼潤了,甚至有點想跟風喊一聲:IG牛!王思聰老闆牛!
  • 刷爆朋友圈的「小藍杯」luckin coffee到底有何過人之處?
    人閱讀 2018-05-04發布 來源:網際網路 相關關鍵詞 最近你的朋友圈是否也颳起了一陣藍色旋風
  •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爆朋友圈,背後到底是什麼梗?
    不僅成功地登上了微博熱搜高位,閱讀量高達10.2億,而且還刷爆了朋友圈。於是,就出現了這樣的畫面:一波人在發轉帳紅包秀恩愛,一波人在發奶茶和自拍,還有幾個人在困惑和迷惘中,一臉懵逼的問著: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到底是什麼梗啊?除了微博和朋友圈,昨天大街小巷也都在討論這個詞。
  • 黑黑的他,刷爆朋友圈
    通訊員 潘月琴 吳春富 崔定然7月15日一張來自抗洪一線的圖片刷爆了朋友圈圖片上的人手握喇叭指揮抗洪他的臉黑得駭人面容蒼老得讓人驚嘆、心疼他就是52歲的桐城市孔城鎮黨委副書記、孔城姜團圩東堤(南)指揮部指揮長雷龍中。
  • 三十而已,電視劇刷爆朋友圈,童瑤被扒出黑歷史
    最近「三十而已」電視劇上線之後,可謂是大火了一把,刷爆朋友圈,演員童瑤憑藉(顧佳)這個角色,終於火了一把,童瑤可能很多人不是很熟,但是說到角色,應該大家還是不陌生的吧,如懿傳的高貴妃,大江大河的宋運萍,都是好角色。
  • 朋友圈刷爆了!
    朋友圈刷爆了!朋友圈刷爆了! 朋友圈能夠刷爆的機會,那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遇---喬總(微信32719)。 5G時代來臨,視頻類產品、遊戲類、直播類將再度站上風口,一些全新的項目正在展現出光芒。可以看到的是,短視頻行業將會成為人們每天的必需品,就像我們吃飯那樣平常。短視頻自然會成為一個風口,如果有更加深度整合的短視頻平臺出現,你必須要把握住那樣的信息,抓住那個機會。
  • 看完刷爆朋友圈的《啥是佩奇》,笑著笑著就哭了
    昨晚,沒有一點點防備,一部名叫《啥是佩奇》的預告片一夜刷爆朋友圈。片子講的是:一位農村老爺爺為了孫子一句「想要佩奇」的願望,千方百計四處求助,開始尋找佩奇。故事雖然簡單,可片子深層的背後,卻看哭了許多人。……由於老式手機的信號不好,爺爺爬上山頂,撥通了兒子的電話。而接電話的,竟是小孫子天天。
  • 北京1毫米降雪何以刷爆朋友圈?
    與大年初二(2月6日)的初雪相比,這次降雪更明顯一些,鵝毛大雪洋洋灑灑從天而落,雪景一時間刷爆了許多人的朋友圈。盧健 攝影這是一場「認真」的雪,有人稱之為鵝毛大雪,那麼從氣象專業角度來看,這次雪到底算什麼量級的呢?且聽象博士道來。
  • 船歌出品——餃小歌,就是這鮮味兒!
    2019年,船歌魚水餃為了滿足更多消費者的喜好與市場的供應需求,「餃小歌」應運而生。作為船歌出品的新品牌,「餃小歌」定位於年輕消費市場,品牌注入年輕、時尚的基因,「好吃不貴,顆顆回味!」。餃小歌,隸屬於青島一船小鮮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2019年品牌創建於青島,產品專注於鮮食、健康無添加鮮凍食品,船歌出品、三代傳承,致力於為廣大顧客提供健康、營養、便捷、時尚的鮮凍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