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醃菜是北方的老傳統了,這個時候溫度夠低,醃上1大缸兩三天就能吃,每天早晨取一些配粥下飯還不擔心壞掉。我媽有一個「藏了」35年的醃菜配方,就像黃瓜、蘿蔔、花菜、青筍、豆角、青椒等,只要是果肉厚的,啥菜都能醃,醃製出來的菜又脆味又正,整個做法乾淨又衛生,年年雷打不動的得醃30斤!醃製好以後,媽媽經常分成若干份,給我婆婆家送點,給我外婆家送點,給我嫂子娘家送點,慢條斯理地幫我們小輩「打點」一遍,就是遠在北京的表叔都「厚著臉皮」上門要,說是北京的同事超喜歡吃這一口,每年都盼著大姐醃製的這口下飯菜!
其實說起這方子,我媽也沒有特意捂著藏著,凡是關係好的鄰居,自己家的親人,誰要都給的,只是很多人懶得去醃製而已,今年我媽又開始醃製鹹菜了,今年的菜比較貴,黃瓜4元一斤了,所以只買了10斤黃瓜,菜花很便宜,1塊錢一斤,買了一些,再加上自己種的白蘿蔔和青椒,又是滿滿的一大盆!今天,我把我媽用了30年的醃菜方子分享給大家,喜歡早晨喝粥配點小鹹菜的可以保存下哦,做法乾淨衛生,口感脆嫩味道又正,是不可多得的好方子呢!今天就以10斤為例,好存放還不佔地方,吃完接著醃,我媽一年得醃3次才夠分!
【醃菜】
【食材】:黃瓜、白蘿蔔、花菜、青椒、大蒜、生薑、醬油、香油、食鹽、大茴香、小茴香、香葉、花椒。高度白酒、味精。
這是具體方子的比例:
黃瓜10斤、醬油4斤、白糖7兩、高度白酒4兩、香油4兩、辣椒1斤、味精4兩(我媽放了不到2兩,兩家人不太喜歡吃味精)、姜4兩、大蒜1兩、鹽1斤,如果想放其他蔬菜的話,那麼就少放點黃瓜,總共10斤既可以,想多醃製一些,那就所有食材等量增加。
第一步:先醃製黃瓜、白蘿蔔和花菜(所有菜總共10斤)。首先,所有食材清洗乾淨改刀切成長條,放入一個不鏽鋼的盆兒裡,接著菜和鹽以10:1的比例拌勻醃製24個小時,也就是1天1夜;第二天把所有的菜全部撈出來放進1個大眼的框子裡,底下用小盆兒接著水,菜上面蓋上一層抹布,用重物壓在抹布上,把菜裡面的水分壓出來,這樣自然晾乾加擠壓1天。總共2天就醃製好了。
第二步:醬油4斤 倒進鍋裡燒開,加入大茴香、小茴香、花椒、香葉等煮出香味,自然放涼,這個避免煮的過程中變少,可以多煮半斤,一定要放到自然涼,摸著沒有一點溫度才行,不涼透就醃製的話,會壞菜。醬油可以用老抽代替,生抽是不可以的,不鹹也不上色。
第三步:大蒜去皮之後4兩,切成蒜片備用,大蒜可以提前半天切好,自然晾一下,還能讓大蒜跟空氣充分氧化,吃起來對身體比較好。
第四步:生薑去皮後同樣是4兩,把生薑去皮之後,切成薑片就可以。有很多人喜歡吃醃製的生薑,驅寒保暖,我媽就是特愛吃。
第五步:青椒1斤。這青椒最好是選擇辣度高一些的比較好吃,醃製出來又脆有辣,特別下飯。而且整道菜的口感微辣,也能提升很多層次。這辣椒的切法,我媽特意切成了這樣的段醃製出來比較好吃,長條狀的口感不太好。
第六步:香油4兩。這香油是我媽自己種的芝麻榨出來的,這一瓶倒出來之後,底部有一些濃稠的香油渣也一起倒出來了,雖然稠了一些,但是不影響食用,特別的香!
醃製好的菜表面微幹,果肉微微打蔫,只要不是溼漉漉的就行,這時候就可以醃製了。
把黃瓜、白蘿蔔丁、花菜、青椒、大蒜、生薑全部倒進一個盆兒裡。
熬好的醬油放到自然涼以後,打圈倒進去菜裡面。
高度白酒4兩左右,打圈倒進菜裡面。酒多一些少一些都沒事兒。
味精一袋是2兩,我媽買了2袋,但是家人平常不怎麼吃味精,所以沒放太多,這一把味精不到2兩,就放了這麼多。
把所有食材全部放進去之後,下手充分拌勻。
拌好的菜放進1個密封的小罐中,把香油澆在表面上,起到蓋層的作用。然後蓋上蓋子自然醃製兩三天就可以吃啦!特別脆嫩!
這是當天晚上喝粥時,盛出來的一小碗,鹹淡適中,又脆味道又正,別提多好吃了。唯一的不足就是,醃製時間稍短,青椒的辣味和大蒜的蒜香味都沒有發揮出來呢。耐心醃製2天就差不多了。
美食和大家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一些老傳統的美食更不能丟棄,北方朋友醃製這菜可以多醃製一些,能存放很久,南方朋友醃製,建議縮小5倍,2斤一次的醃製,這樣送給媽媽一些,自己留一些,吃完接著醃製,新鮮又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