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三代導演代表人物,謝晉為中國電影邁出了最重要的時代跨越性的一步。
從小對戲曲感興趣的謝晉,最後轉向電影,一點也不奇怪。
他不斷在電影中追尋新的變革。
清華教授尹鴻是這樣評價謝晉導演的:「謝老始終保持著與時代同步」
沒錯,謝晉導演的電影放在如今,也讓人回味無窮。
謝晉的一生是幸運的,卻又是不幸的。
在19歲那年,他遇到了一生摯愛徐大雯。
後來徐大雯在回憶這段感情的時候,非常感動。
「我見謝靜確實真心實意的只愛我一個,早就做好了明媒正娶的準備,我也總算沒有白愛他一場,感情受到了寄託,當時的婚禮十分隆重,新,老式結合。我到現在還記得清楚」
婚後他們生下了四個孩子,三男一女。
不幸的是,其中兩個兒子患有智障。
2008年8月23日,謝晉的長子因肺癌病逝,同年10月,謝晉也離開了人世。
經歷過,失去過,得到過,享受過。
人生或許太苦了,於是在謝晉的電影中,大多都是完美的結局。
謝晉一生拍了22部電影,其中最為人所知的便是《牧馬人》和《芙蓉鎮》。
很多看過《芙蓉鎮》的觀眾是這樣表示的,僅僅憑藉這部電影,謝晉便可躋身於世界一流導演。
《芙蓉鎮》為我們展現了時代給人們帶來的悲哀,時間抹平不了傷疤,帶走不了沉痛,只餘下深沉。
以女性胡玉音的角度,為我們刻畫了一個在經歷苦難之後還能夠堅強振作,努力向上生活的女性人物形象。
同樣的,在電影《牧馬人》中秀芝也是如此。勤勞,勇敢,自尊有底氣。
很多人是因為短視頻平臺認識了謝晉導演的電影《牧馬人》。一聲「老許」,讓這部擁有一定時代的電影重新回到了觀眾的視野。
很多人看完這部電影後,或許會感嘆一句,真羨慕啊!
羨慕那個年代,人們的單純和美好。也羨慕愛情的樸實和忠誠。
就像秀芝知道許靈均一定會回來,回到她的身邊,不只是因為她,而是因為這個大山裡的人們給予了他們無限的關懷。
老許捨不得這裡的一切,他放棄了和父親去美國的機會。
《牧馬人》真的看不厭。
因為它所展現的是普通人身上的真善美,儘管許靈均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但是周圍的人卻用樸實打動了他。
電影中的情感都是自然的流露,因此到現在,人們開始懷念當初。
這樣的感情才是真的美好。
而小編要提醒觀眾的是,不要僅僅看到電影中的愛情,更需要看到,謝晉導演從扭曲時代中挖掘出來的美。
淳樸的感情和對於國家的深情,這樣深刻的內涵,值得我們現在的電影人學習。
謝晉導演憑藉《芙蓉鎮》「封神」,1986年的電影,放在現在看來,算是經典中的經典。
《芙蓉鎮》真實,一面是歌頌,一面確實表現。謝晉導演沒有用犀利的手法,而是用一種娓娓道來的方式,向我們展現了人物人生的歷程。
姜文與劉曉慶的演技更是無懈可擊。
這部電影讓謝晉導演享受了國內外的讚譽。
人們常說,第三代導演看形式,第五代導演看內容,第四代導演則更好地將兩者相結合。
其實我以為,謝晉作為第三代導演,已經能夠做到將內容與形式合二為一。
除了這兩部電影之外,《老人與狗》《高山下的花環》《紅色娘子軍》等電影也同樣的出色。
當思想性達到了一定高度,謝晉導演的電影便具有不可替代性。
我們能夠從謝晉導演的電影中,看到時代的縮影,看出人物掙扎的命運。也同樣的,收穫一份感動。為美好結局而松下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