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中國平安宣布,著名銀行家、前花旗全球零售銀行總裁Jonathan Larsen(中文名:羅中恆)加盟平安,擔任集團首席創新執行官, 並任中國平安全球領航基金的董事長兼CEO。一向以吸「才」國際化著稱的平安高管團隊,再添一員大將。
羅中恆加入平安後,作為集團首席創新執行官,將負責集團創新戰略的研究、投資、引進、孵化及管理,並重點關注與集團主營業務方向相關聯的全球領先的金融科技、醫療健康科技的引進,構建優質的業務創新平臺和先進的商業模式,培育及孵化金融、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新科技市場化、產業化應用,幫助平安鞏固及發展上述領域的全球領先優勢。
即將創設的平安全球領航基金,將致力於跟蹤全球金融及醫療健康科技領域的前沿技術及創新發展,進行投資及市場化培育,發掘最佳投資機遇,並建立專業化的投資管理團隊,該基金初始規模為10億美元。羅中恆加盟後,將擔任該基金的董事長兼CEO,全面負責該基金的整體運作,推動其成為全球領先的科技投資基金。
中國平安每年投入數十億的科研資金,積極投入金融及醫療健康科技領域。
中國平安最新公布的一季度財務報告顯示,在金融科技方面,陸金所累計註冊用戶數3,013萬,活躍投資用戶數為765萬。2017年第一季度,陸金所控股零售端、機構端的交易規模分別為5,594.09億元、13,839.32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83.1%、39.0%。金融一帳通個人用戶規模超1.90億,新增金融產品銷售額172億元;機構服務方面,累計與301家銀行和1,253家非銀金融及準金融機構合作;新增同業交易規模7,210億元,徵信業務查詢量超1.36億次。在醫療健康方面,平安好醫生累計為超過1.4億用戶提供服務,月活躍用戶數峰值1,879萬,日諮詢量峰值43萬。醫保一帳通已經覆蓋全國200多個城市,服務人口規模超5億人。
中國平安從創立初期就制定了「三外」的國際化戰略,即資本國際化(外資)、國際領先的經營管理體制和機制(外體)以及國際化的高階人才隊伍(外腦)。
在加盟平安之前,羅中恆在金融行業已有近30年的工作經驗。自1998年加入花旗集團,羅中恆歷任亞太區業務拓展主管、花旗銀行新加坡執行長、亞太區全球消費金融業務總裁等職。
2012年7月,羅中恆擔任花旗全球零售銀行總裁。任職期間,羅中恆主導了花旗的數位化銀行轉型,建立花旗金融科技。同時,他還領導了花旗銀行在美國的零售業務轉型,推動了花旗智能銀行分銷模型和輪輻式網絡模型的落地,以及所有客戶體驗關鍵要素的快速數位化。
中國平安集團董事長兼CEO馬明哲表示,羅中恆的加盟將進一步充實和提高平安的國際化管理團隊,不斷跟蹤新科技、新金融等方面的發展潮流,把握市場新的發展機會和成長空間,推動集團重大業務模式創新和科技應用創新,加快中國平安金融科技及醫療科技創新發展的步伐,推進中國平安的國際化進程。
羅中恆表示, 對於協助平安持續把握國際金融與科技的最新趨勢,建立金融與健康科技領域的全球布局,充滿期待。
據悉,屠德言因合同期滿不再擔任首席創新執行官一職,中國平安對其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
值得一提的是,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平安就一直瞄準國際同行的先進模式,大膽實施「拿來主義」, 制定了「三外」的國際化戰略,以資本國際化為契機,以延請海外人才為核心,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商業企業運作模式及經營機制。
例如,早在1994年,平安即引進了摩根斯坦利和高盛成為公司戰略性股東,是中國第一家引進外資的金融企業。資本的國際化,帶來了平安公司治理、戰略規劃及經營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國際標準,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管理體系。在平安的高層管理團隊中,有近一半的人員來自海外,包括麥肯錫、高盛、花旗、保誠等國際著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