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自由」

2021-01-19 新華網客戶端

    人類進入近代社會以來,自由作為一種人生價值和社會理想越來越被賦予神聖崇高的意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匈牙利著名詩人裴多非這首蜚聲中外的詩歌,不知鼓舞了多少人。今天,在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候,仍然需要十分珍惜自由的價值和精神。從詞面意義上看,人們一般把自由理解成自主自立、不受強制、自由選擇的一種狀態。但作為一種社會思想理論,它的含義遠不止這樣簡單。作為一種價值追求,中國古代就有有關自由的論述。如莊子在《逍遙遊》中就表現了人格自由、不為物役的自由價值理想。孔子也曾提出「隨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思想。自由作為一種系統的價值理論和政治主張,主要形成於西方17世紀。以後,雖然圍繞自由的理論和實踐層出不窮、豐富多彩,但從總體上看,可以將其分為馬克思主義的自由理論和非馬克思主義的自由理論。非馬克思主義的自由理論又以西方自由理論為代表。因此,正確認識西方自由理論和馬克思主義自由理論,是正確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自由價值的關鍵。

    一、正確認識西方自由理論

    西方關於自由的理論實踐起源於古希臘。古希臘把人分為自由民(貴族)與非自由民(奴隸)。由自由民組成的社會就是自由社會,由自由民組成的城邦生活就是自由生活,由自由民參與的政治就是自由民主政治即雅典民主政治。但奴隸卻沒有任何自由可言。中世紀時代,封建專制使自由觀念不斷衰微。到了17世紀,隨著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在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歷史洪流中,出現了奠定西方自由理論的主要思想家,而在18、19世紀,西方相繼出現了一大批著名的自由理論的思想家。其中具有代表意義的,有英國的霍布斯、休謨、洛克、亞當·斯密、柏克、密爾;德國的康德、洪堡、黑格爾、席勒;法國的貢斯當、託克維爾、孟德斯鳩、盧梭;還有荷蘭的斯賓諾莎等。近現代以來,對西方自由理論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有法國的薩特,英國的哈耶克、卡爾·波普爾、以賽亞·伯林,美國的羅爾斯、弗裡德曼、諾齊克,德國的哈貝馬斯等。西方自由理論在其發展過程中,思想理論觀點涉及社會科學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內容豐富龐雜,形成不同思想流派。有的思想家如霍布斯、康德、黑格爾等主要是在思想學術層面探討自由問題,有的思想家如哈耶克、弗裡德曼等在自由問題上的意識形態色彩非常明顯,成為西方新自由主義的主要思想來源。有的思想家如洛克和盧梭的觀點有明顯矛盾和衝突,有的思想家如哈耶克、卡爾·波普爾的觀點相互補充。但從整體上看,通過幾百年的發展,大多數西方思想家理論家的思想立場和主要觀點的方向趨同性、內容一致性越來越明顯、穩定和成型,從而構成西方主流自由理論。包括新自由主義在內的西方主流自由理論的主要特徵,概括起來至少有以下幾點:

    一是從哲學基礎上看,西方主流自由理論是以唯心主義特別是主觀唯心主義為其根本立論根據的。他們從抽象的人性論出發,認為人的本性是人的天然屬性,是不變的、固定的、永恆的。自由就是人的本性。這種自由是與生俱來的,理所當然的,是上天賦予人的一種權利。這種權利是絕對的、無條件的。他們並不認為自由的精神世界是物質世界的反映,不認為自由的具體價值內涵會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而變化。相反,他們認為,自由的價值是一種獨立於客觀世界的精神規定。

    二是在價值導向上,西方主流自由理論是典型的個人主義自由。其所闡述的自由是一種完全從個人自由出發並以個人自由為根本歸宿的自由,是一種伸張個人自由權利的自由,完全排斥集體自由。個人是自由的目的,不是手段,個人具有最高價值。自由是個人的價值和尊嚴。值得注意的是,從大多數人的理論主張看,這種個人主義自由並不等同於極端自私自利的自由,它強調個人在實現自己的自由時,不是「狼吃羊」的自由,至少不矛盾於其他人的自由,有時甚至促進其他人的自由。這一點,亞當·斯密等人關於自由市場經濟的觀點最為典型。

    三是在經濟政治制度主張上,西方主流自由思想都維護和保障私有財產。認為私有財產是自由的基礎,沒有財產自由就沒有個人自由。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與此相聯繫,在政治上,西方主流自由理論強調限制政治權力在經濟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對政府在社會中的作用保持一種消極態度,主張憲政民主、三權分立、自由選舉。

    四是道德多元主義。由於認為個人自由是最大價值,在倫理道德上,西方主流自由理論強調沒有一個客觀的、絕對的善的標準和基礎。強調道德的中立性,主張以中立的方式確立一套公認的共同生活規則。

    五是維護消極自由,反對積極自由。從法國著名思想家貢斯當把自由分為古代人的自由和現代人的自由以來,西方對他們所主張的自由的性質和方式進行了大量探討。以賽亞·伯林在這一基礎上,進一步把自由區分為消極自由和積極自由。把人免於外在強制的自由說成是消極自由,把人主動想做什麼的自由說成是積極自由。他們主張或維護傳統意義上個人自由的基本權利以及相應的制度安排不受侵犯,反對任何組織或政府以自由的名義損害這種自由。

    西方主流自由理論雖然影響巨大,但從其實踐看,這種自由理論需要具體分析。一方面,在17、18世紀,這種自由理論適應當時封建主義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的需要,對於資產階級反對封建主義、戰勝封建主義發揮了巨大作用。但隨著資產階級的勝利,在資本主義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其內在矛盾不斷強化,這種自由理論也越來越顯現出歷史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主要表現為,雖然很多西方思想家都主張每個人的自由是平等的自由,每個人的自由之間不能相互妨礙。但實際上,由於經濟上的私有制和自由市場經濟對政府干預的過度排斥,導致個人自由之間內在衝突,結果形成私有資本對個人自由的決定性影響,導致少數資產階級自由的過度膨脹,人民大眾的自由被壓抑甚至消解。也就是說,這種自由理論是少數人的自由而不是全體人民的自由。關於私有制經濟對自由形成的這種影響,著名思想家羅爾斯也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難題。這就使這種自由理論在實踐中具有明顯的階級性和虛偽性。

相關焦點

  •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我心中的自由
    我心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由而自由,不是放任,不是為所欲為,是建立在合理的社會秩序上。王海陽說,我們要準確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自由內涵,進一步增強其認同感,避免走入自由的誤區,讓自由成為實現中國夢的精神動力,這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基本的要求所在。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解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徵,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二) 2020-07-18 00: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五) 2020-08-31 00:4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認同的內涵、挑戰與抉擇
    為此,既需要科學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認同的重要內涵,又需要清楚把握這一認同在社會轉型背景下面臨的嚴峻挑戰,更需要以此為基礎做出有效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認同的戰略抉擇。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徵,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與集中表達。著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眾認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發揮社會規範和導航作用的重要基礎。  認同,一般是指尋求親近感或歸屬感的願望與行動。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標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標語1.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匯聚實現中國夢精神動力。5.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國家發展助力,為民族進步鑄魂。6.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7.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8.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文明有禮的寧德人。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闡釋】社會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闡釋】社會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2020-12-14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解讀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下面,讓我們重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國家層面富強  民主  文明  和諧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從價值目標層次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居於最高層次,對其他層次的價值觀具有統領作用。
  • 「意識形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從價值目標層次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居於最高層次,對其他層次的價值觀具有統領作用。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法治篇,實現自由平等公正的基礎但困難重重
    今天我們來說說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第8個詞,法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法治法治,顧名思義就是讓法律治理我們的社會,也就是依法治國。法治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社會層面的最後一個詞,也是構建整個社會的基礎。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法治,實現自由、平等、公正不可或缺的條件
    今天我們來說說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第8個詞,法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法治法治,顧名思義就是讓法律治理我們的社會,也就是依法治國。法治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社會層面的最後一個詞,也是構建整個社會的基礎。
  • 全國政協: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一句口號
    如何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引導群眾廣泛參與,是調研組側重於研究的問題。百步亭社區就是一個「落細、落小、落實」的範例,在調研中,委員們還看到了不少這樣的例子。在調研組看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是一句宣傳口號,它要落實到經濟發展實踐和社會治理中,融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釋義》簡介及目錄
    第一章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與意義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的背景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的過程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的重大意義 第二章 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一、富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價值目標 二、民主:社會主義始終高揚的旗幟 三、文明: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徵 四、和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 第三章 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 全省宗教界倡導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倡議書
    原標題:全省宗教界倡導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倡議書  全省宗教界倡導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倡議書   全省各宗教團體、廣大宗教界人士: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代表大會決定,要大力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讓核心價值觀抬頭可見、駐足可觀!長沙街道打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是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近日,記者注意到,長沙街道良園路被裝扮一新,豎起了不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燈杆道旗、插牌等應景造型。如何通過新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非「乾巴巴」的說教?這是長沙街道一直以來思考的創文課題。這一難題在良園路得到了初步的實踐,並收到了良好成效。
  • 核心價值觀如何深入人心
    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了充分的理論學習和思想認識,產生了充分認同的基礎上,從情感上產生肯定、信任、熱情、追求等積極情感因素,就能將理性認同進一步轉化為情感認同,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的關鍵。價值觀認同是一個由外到內、由認知經由情感再到意志、由觀念到行為的連續推進過程。
  • 【漫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24字解釋
    【漫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24字解釋 2020-12-21 2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含義 你知道嗎?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含義 你知道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個字分成3個層面。我們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實質和核心是人民當家做主。它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也是創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證。文明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特徵。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文化建設的應有狀態,是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的概括,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支撐。
  • 司法裁判應遵循不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裁判文書釋法說理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於3月1日施行。《意見》為提升司法裁判的權威和公信,實現平等、自由、公正的價值取向和人與人之間誠實守信、團結友善,推進依法治國提供了價值導向。
  •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
    這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的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標誌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核心價值觀是文化最深層的內核,決定著文化的性質和方向,體現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理想和精神高度。任何一種文化要立起來、強起來,從根本上說,取決於凝結和貫穿其中的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引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