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長沙4月15日訊(通訊員 文婷)「後疫情時代」,網購、雲旅遊、在線教育等「宅」經濟已深入市民的日常生活。當然,大部分臨時性線上消費會回歸線下,但當下如何藉助5G時代,以網間動能驅動鄉間經濟在場景創新中瞬間出彩,是湖南各地拔得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頭籌」,面臨的嶄新機遇和重要課題。
身著漢服的主播在直播「我在蘇故有塊地」「開心農場」活動。
「親們,這是一塊10平方米的菜地,租賃價299元/季,預計季度產出蔬菜300斤,現在種下了茄子、莧菜等秧苗,預計最快1個月便能吃上新鮮綠色蔬菜,長沙範圍內免費送貨到家。所見即所得,寶貝們趕緊與客服聯繫啊。」4月13日下午,一場「我在蘇故有塊地」「開心農場」的線上直播「叫賣」活動吸引著2000餘人同時在線觀看。
「我在蘇故有塊地」「開心農場」活動直播間人氣旺。
耕地、播種、灑水……近日,家住瀏陽市官橋鎮蘇故旅遊風景區的一些村民發現,村裡多了些特殊的「農夫」,他們大多數是城裡的「上班族」,利用周末閒暇時光,帶著孩子駕車來種植蔬菜,沉寂了許久的鄉間迎來了不同往日的熱鬧。
蘇故農夫菜園景色一角。
記者了解到,受疫情影響,蘇故旅遊風景區較往年遊客有所減少,而直播「叫賣」的新消費平臺,卻成為了當地旅遊經濟發展的新生長點、新創業的成長端,大大刺激了圍觀者的消費渴望和分享欲望,當天2小時的直播獲得2萬人次點讚,100餘塊菜地被「搶」認一空。
蘇故村黨總支書記潘昌武說:「以前的旅遊經營模式單調,僅靠吃喝遊玩不能吸引市民常來。通過網絡興起『開心農場』的熱潮,既豐富了我們的旅遊元素,還促進了本地村民可持續性致富」。
周末,蟄伏已久的遊客走出家門,乘坐蘇故竹筏漂流,親近自然,享受時光。
10平方米大小的菜地裡,長沙市某中學退休教師潘先生帶著孫子種了辣椒、莧菜等四五個品種。「完全是想種啥就種啥,帶著孩子來,圖的就是動手、好耍,菜地不遠處就是叢林樂園,倆孩子也特別喜歡。」潘先生說。
代管村民在蘇故「開心農場」為「城市農夫」管理土地,撒上菜種。
「『城市農夫』一般只有周末才來管理土地,大多租賃方式都是半託管式,即平時由村民代為照看。隨著疫情好轉,種植的蔬菜成熟,就可以請菜園『地主』線下來這裡『偷菜』、種菜、遊玩了,那個時候,我們村民收入有望翻一番。」談及鄉間旅遊的未來,潘昌武格外憧憬。
來源:紅網
作者:文婷
編輯:王璐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4/15/7057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