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熊本地震震級與1995年阪神地震相當,遇難人數卻遠少於當年的...

2021-01-07 第一財經

4月14日(周四)晚21時26分,位於日本九州的熊本縣發生震源深度11千米、芮氏6.5級地震。之後人們發現,16日(周六)凌晨發生的一次芮氏7.3級地震才是本次一系列地震的主震,此前為前震。光周六這一天,熊本及其周邊觀測到的地震就有113次。


4月14日,日本九州地區發生地震。

震災發生後,有幾個現象尤其引人注意:

(1)儘管此次震級與1995年阪神大地震相當,遇難人數卻遠少於當年的6434人。截至4月17日,遇難者為42人,且多為高齡者。

(2)沒有出現大量志願者無秩序湧入的情形。救災處理相對高效有序。

(3)使用無人飛行器進行廣範圍調查,使用救災機器人在危險區域搜尋生存者。

由日本國土交通省派出的無人機在空中探查災情時拍攝的圖片。

(4)能看出媒體在信息發布時有自我約束。比如,極少出現渲染悲傷情緒的鏡頭,沒有出現像遺體、受傷慘狀等可能引起觀眾心理傷害的畫面,但也因此,各媒體發布的信息同質化嚴重。

所以,針對這次日本如何做災害危機處理,我們整理了9個你可能關心的問題:

Q1:日本地震危機處理做得好嗎?

首先,日本災害處理確實有值得借鑑之處:

(1)針對此前發生過的問題,採取對策防止再犯。

此前東日本大地震時,有過災民避難長期化與健康惡化的經驗,所以主要考慮居民避難的生活質量。措施包括:

——向避難所配置移動電源車,發放充電器。

——對殘障人士與透析患者實施轉院。

——提供水源、醫療支援的同時,也解決洗澡等問題。儘快恢復供電與煤氣。

其實,早先日本就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吸取經驗教訓。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遇難者當中,有八成以上死於木造建築倒塌。由此,政府制定《建築基準法》,對耐震建築標準提出要求。對於既有住宅,地方政府與機構會出資援助耐震診斷與修補。


1995年的阪神地震之後,日本政府出臺了法律規範了防震建築的具體標準。

同樣是基於1995年這次地震,災害發生時的志願者管理方法也得到改進。阪神大地震發生2個月內,共集結了100萬志願者;1年內共來了138萬志願者,其中7成沒有志願者經驗。其中有一個地區,4天之內,登錄志願者數量就有3500人,到第8天已有5000人,但由於當時負責的職員只有20人,志願者陷入慌亂狀態。這些人後來被稱為「志願者難民」。2011年東日本震災,日本開始在各地設置「志願者中心」,統籌管理志願者活動。

阪神大地震還促生了《受災者生活支援再生法》,將受災程度評定不同級別,災民可以據此申領生活補助金。

東日本大地震時,也出現了下水道問題——有642千米下水道、120多個下水道處理場受災停用,當時預計,恢復正常要花兩三年時間。一旦廁所無法使用,對人的生存狀態與傳染病防範都帶來威脅,後來,政府一方面加強主幹道下水道防震處理,一方面在防震宣傳時呼籲並教授簡易馬桶的製作方法。

在東京防災手冊中,專門教授簡易馬桶製作方式。

(2)針對過去發生過的所有地震災害,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地震種類做出預測,然後提出不同對策預案。

(3)事前教育,不斷提高居民防災意識。我們會在後面具體談談,在一個不錯的事前教育案例中,東京這個城市都做了哪些事。

也正因為防災意識的不斷普及,災害發生時,居民能夠按照之前的指示有序避難。但高齡者以及一部分行動不便的人,在避難過程中處於劣勢,有時會因未能及時撤出或不願撤出而遇難。

(4)有意識的心理創傷處理。一方面,更重視災民的情緒變動,注意及時疏導與撫慰,另一方面,針對媒體提出要求,比如,在避難所張貼告示,呼籲媒體不要未經允許進入避難所,或隨意採訪災民——但這次NHK的報導中,也有採訪被認為是打擾災民。媒體在報導中也不去發布帶有刺激信息的畫面,各家媒體的災情報導重點,包括災民採訪在內,目的更多在報導受災情況更新與對策處理情況,而非渲染救助時的感人或悲傷情緒。

其次,本次救災中存在的問題:

(1)政府的社交網絡帳號,一開始未能通過社交網絡及時更新災害信息。熊本縣廳宣傳部與警察本部在14日21時26分地震發生當下沒有任何反應,針對粉絲的詢問,也沒有任何應答。警察本部到15日6:33開始發布第一條災害相關信息,縣廳宣傳部在15日8:59才開始有所反應。縣內各個地區從地震2小時後才開始陸續發布避難所信息。

這是熊本縣宣傳部和熊本縣警察本部最早發出與地震有關信息的twitter截圖,對於政府機構帳號來說,這個反應被吐槽太慢。

(2)熊本熊反應失策。人氣形象熊本熊有大約44.7萬粉絲,本來有極強的信息發布與傳播能力,但在此次事件當中也沒有關於災害的任何反饋。最初,也許可以將這種不回應粉絲關心的態度考量為「回應一個心照不宣的遊戲中的角色是否安全,可能會讓人質疑,政府資源應用是否偏離救災重心」,但後期沒有利用這個形象作為信息發布渠道,等於是浪費了一次危機處理的機會。

周日,由漫畫家們發起的「熊本熊加油系列創作」開始在twitter蔓延。一位粉絲髮布推文說,這是他最喜歡的一張熊本熊照片,希望熊本加油。但熊本熊帳號在地震後迄今沒有發布信息。

(3)在阪神大地震救災處理過程中,曾有將資金挪用至與救災復興無關的項目的先例,2011年東日本地震之後,這個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改善。此次熊本地震災後處理的預算使用情況也將得到公眾監督。

Q2:聽說地震時,日本居民手機會有警報?

目前,日本已經在35個都道府縣地區(大概相當於我們的省級)建立了「災害信息共享系統」,還有12個縣仍在籌備中。此次熊本縣已經設置完成這個系統。

首先,各級政府與機構負責發布的信息不同,中央級別主要發布警報與氣象預報,都道府縣發布防災信息與通知,各個地方區域發布災害發生時的避難勸告、指示與通知,另外,煤氣、電力、交通、通信等生命線信息也在這個發布範圍內。

然後,這些信息統一發送到各個電臺、電視臺、網絡公司、電信運營商、電子看板(比如室外大屏幕、車站信息屏,甚至自動販賣機的電子小屏幕),這樣,電臺、電視臺、網站、手機、各個電子看板終端就會在災害發生時第一時間收到警報或通知。電視臺的話,一開始大多使用頂端字幕「速報」的形式,電臺採取的方式是緊急播送,網站上會有置頂文字信息,手機則是無論你是否處於靜音模式,直接發出警報——當然,並不是每次地震都有警示,由政府發布的信息會根據震級大小與所在地,判斷是否推送給居民,自行下載的警報app則會事無巨細在後臺推送。目前汽車GPS終端的信息警報仍在推進中。

Q3:受災後,政府確認並公開了哪些受災情況?

(1)統一發布具體人員傷亡及建築具體損害情況。

(2)警察廳報告道路具體損害情況、110通報情況。


熊本縣的著名歷史旅遊景點熊本城部分坍塌。

(3)國土交通省報告包括公路、鐵路、機場的道路通行情況。

(4)消防廳報告避難情況,內閤府報告物資與生活支援情況。

(5)核能規制廳報告核電站狀況,經濟產業省報告電力、煤氣、自來水、加油站狀況。

(6)總務省報告手機通信出現的具體問題、災害留言板服務、無線網絡免費使用情況。

(7)確認公共電視臺NHK、民間電視臺、電臺暢通情況。

(8)日本郵政集團針對災民採取災民儲蓄、保險業務的災害時期處理方案。

Q4:政府各部門如何應對?

(1)內閤府在受災現場成立對應處理本部。

日本民進黨組成的災害應對本部。

(2)氣象廳在地震發生2小時後第一次召開記者發布會。然後每天定時多次召開記者發布會,並持續發布氣象預報。

(3)公開不同部門的救援人員派遣狀況。

(4)熊本縣發布具體救援需求。

(5)氣象廳、內閤府消防廳、防衛省、國土交通省、核能規制委員會、熊本縣縣廳各自公開網址,發布受災信息更新情況。首相官邸、內閤府以及熊本縣幾個政府機構的Twitter開始更新。

Q5:除了這些,還有什麼信息也很重要?

(1)發布受災生活相關信息,比如火災預防與災害復興融資支援。

(2)發布災後重建對應處理方案。

Q6:媒體做了什麼?

此前日本地震災害時,在災區傳遞信息最有效的媒體依然是電臺與電視臺。這裡主要分析電視臺。日本的電視臺主要分為公共電視臺NHK、民營電視臺分為總部位於東京的核心局,以及各地方局。

在災害報導領域,媒體們更多意識到一個詞——意料之外。近年來,各種意料之外的災害——火山噴發、龍捲風、更大級別的地震災害持續在日本發生,他們已從技術與事前預案兩個角度來加以改善。

從技術上說:

(1)設定備用信息發布地。比如NHK,假設位於東京的電視臺受災機能停止時,會以另一個城市——大阪作為應急備案。

(2)增加裝備,比如風力或太陽能驅動的攝像頭。像朝日電視臺,在日本東北沿岸設置了8個防震攝像頭,即便停電,也能在海嘯襲來瞬間記錄關鍵畫面。

(3)大數據信息處理。NHK正在與一些機構與公司合作,根據手機位置信息與汽車GPS信息,統計災害發生時的災民行為數據,根據數據,判斷媒體下一步該對受眾做哪方面呼籲或應對方案。但也有人提醒,需要防止私人信息不當利用。

全國性質的電視臺,除了「不渲染情緒」,「更多傳遞事實」等基本綱領之外,會立刻共同成立特別報導組,在前線不斷更新消息。至於這些前線報導組——民營電視臺會聯合同屬一個系列的地方電視臺,NHK則是自己在熊本的分部。


NHK鏡頭下的日本災民。

但是也正因為這些預案與一些道德上的自我規制,各家報導內容幾乎都呈現一致特徵,比如,主要信息來源是官方與政府機構,演播廳補充信息也傾向於科學常識普及與解釋。街頭採訪極其小心,重視保護災民隱私。一方面,這的確能夠抑制公眾恐慌情緒,但自從周六晚間開始,由於缺乏更多信息以及成本考量,各民營電視臺陸續恢復常規準備的節目。

另外,由於日本仍採取無線電視信號,地方臺的信號範圍主要覆蓋當地,在災害發生時,他們會在自己的節目時間段更多針對本地,播出避難呼籲、避難場所及當地信息傳遞、物資信息公布、災後重建信息等內容。

Q7:公司們做了什麼?

生命線設施:

1、雅虎日本推出基於地圖服務的「道路通行實時信息」

圖中帶有X的紅圈表示監測到通行受阻,藍線表示監測到可以通行的道路。

2、豐田推出暢通道路地圖

3、Google推出擁有透析設施的醫院地圖

4、電信運營商「NTT東日本」設置免費手機充電區與免費Wi-Fi區地圖

5、電信運營商「NTT西日本」推出「災害留言板」服務

避難所與物資支援:

1、雅虎日本推出「避難所地圖」


在這份地圖中明確顯示了避難所的基本情況,只要輸入關鍵詞變能搜索到自己家附近的受災避難所所在地。

2、Google推出食品及支援物資發布所

3、房產中介公司Apamanshop宣布,自己管理的房產中,可以提供短期免費出租服務。

4、Airbnb宣布,在4月14日至20日期間,在熊本及其周邊,一些空屋向受災者免費開放。

5、當地一些溫泉旅館提供免費入浴服務

募款

AEON超市、全家、羅森、7-11等擁有大量門店的公司,以及雅虎日本、樂天,以及各家銀行、紅十字會,分別開始作為募款窗口,向社會公開募集地震支援資金。

Q8:目前日本針對災害危機處理還有哪些想改進或沒解決的事?

(1)剛剛提到的預算與資金處理問題。

(2)避難所收容人數與物資準備、避難經費問題。

(3)通信問題。東日本震災時,網絡在受災地之外起到極大作用,但是在震區未必能完全有效。當時災區最有效的信息獲取方式首先是電臺,其次是電視。而且,避難所設備與通訊未必能全部得到保證。需要注意的是,基於救災時特殊情況,可能會發生私人信息安全詐騙問題。

(4)災民生活補助需要一大筆預算,如何確保足夠資金,需要進一步討論。

Q9:傳說中很受歡迎的《東京防災》手冊都說了什麼?

這是由東京都向東京居民免費寄送的事前防災指南,書店同時也會低價銷售。由於設計簡明易懂,在社交網絡上引起了廣泛傳播。但是更值得借鑑的是它的內容——它對我們的意義在於,一本好的災害預防手冊該說些什麼,以及災害事前教育需要做到什麼程度。


《東京防災手冊》中文版

 

這套印刷品內容包括:

一、一本《防災手冊》:

1、震災發生時怎麼辦?

2、平時可以做哪些防災準備?

3、除地震之外的災害防止對策(大雨、暴風,泥石流,雷擊,龍捲風,大雪,火山,恐怖襲擊,傳染病等)

4、應急處理方案

5、關於災害的知識

二、一份簡易防災地圖

這樣,即便遺失手冊,也能通過這張紙得知最低限必要信息,然後查出自己所屬的避難所。

相關焦點

  • 1995年日本神戶地震:大規模直下型地震
    1995年1月17日,星期二,早晨5:46(日本標準時間),在位於東京西南500公裡(311英裡)的日本港口城市神戶附近,發生持續時間約20秒,芮氏規模為6.8級的大地震。這次震級大於1994年1月發生於諾斯裡奇大地震的地震,造成6000人死亡,30000人受傷,300000人無家可歸,有100000棟建築嚴重損壞或被毀。伴隨地震還發生了148起火災,燒毀建築物6513棟,過火面積達624671平方米(0.24平方英裡)。包括建築物、運輸系統及其他基礎設施的損失,總損失約達13~20萬億日元(1470~2000億美元)。
  • 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發生大地震
    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發生大地震1995年1月17日,清晨5點46分,在神戶東南的兵庫縣淡路島,發生7.2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裡,震動加速度達到818釐米/秒²。這次地震死亡人數達到5466人(其中4000餘人系被砸死和窒息致死,佔死亡人數的90%以上),3萬多人受傷,幾十萬人無家可歸,受災人口達140萬人,被毀壞房屋超過10萬棟,造成的經濟損失總計超過1000億美元。尤其值得引起重視的是,現代化大城市的生命工程和公共設施,一旦被地震災難嚴重破壞,除了直接損失,所造成的間接影響和損失也將會是極其巨大無法估量的。
  • 日本熊本縣7.3級強震規模與阪神大地震同等(組圖)
    在7.3級強震下,熊本縣擁有2500年歷史的阿蘇神社也遭到嚴重損毀
  • 日本熊本縣7.3級強震規模與阪神大地震同等
    日本氣象廳表示,此次的芮氏7.3級地震與1995年阪神大地震同等規模,能量是14日發生的芮氏6.5級(最大震度7)地震的約16倍。關於此次地震後的熊本縣阿蘇地區和大分縣日益活躍的地震活動,負責人介紹稱「並非餘震,而是另外的地震」。以熊本為中心連續地震,歷史罕見。
  • 阪神大地震24周年|血與淚換來的日本防震減災體系的轉折點
    其中一次堪稱日本「前所未有的大災難」,那就是1995年1月17日阪神大地震。當地時間1995年1月17日5時45分,日本神戶發生直下型地震,震級達到芮氏7.3級,死亡6500餘人,造成約10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相當於當時日本全國GDP的2.5%。阪神地震是一場直下型地震,城市離震中近,地震破壞力大,樓房和基礎設施都受到很大的破壞。
  • 日本因颱風停電規模僅次1995年阪神地震,約170萬戶
    日本因颱風停電規模僅次1995年阪神地震,約170萬戶 據外媒報導,日本關西電力社長巖根茂樹9月5日在大阪市內召開記者會,表示受第21號颱風「飛燕」影響發生的停電規模是1995年阪神大地震以來最大的。
  • 日本阪神大地震24周年 災區各地舉行悼念活動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屈騰飛】日本NHK電視臺1月17日報導稱,當日是日本阪神大地震24周年,災區各地都舉行紀念活動,悼念在地震中的遇難者。1995年1月17日上午5時46分52秒(東京時間),日本關西地區發生芮氏7.3級地震,地震使得6434人遇難,25萬棟房屋被毀,有30萬人無家可歸。當日在神戶市中央區的東遊樂場,由5000餘盞竹燈組成了地震發生時間「1995」、「1.17」的字樣。東京時間5時46分,自發趕來的民眾為逝者默哀。
  • 日本阪神大地震25周年:影像記錄震後畫面
    1995年1月17日,日本關西地方發生強烈地震,因受災範圍以兵庫縣的神戶市、淡路島、以及神戶至大阪間的都市為主而被稱為阪神大地震。2020年1月17日,阪神大地震25周年之際,在日本神戶的一個公園裡,當地民眾為地震受害者祈禱。
  • 日本阪神大地震24周年 傳承防災減災觀念引重視
    中新網1月18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當地時間17日,日本神戶市舉辦大型追悼會,紀念造成6434人罹難的日本阪神大地震發生24周年,市長久元喜造呼籲民眾,要意識到災難常伴隨身邊,有必要更進一步打造能抵抗災害的城市。
  • 日本將迎來大地震?上空瀰漫不明惡臭,1995年曾出現類似情況
    從今年6月份開始,神奈川上空就出現了不明惡臭,需要注意的是,1995年日本就曾經出現過類似的情況,當時是阪神大地震發生前幾個月的時間,神戶地區上空瀰漫著不明惡臭。也正是因為有過這樣的經歷,所以此次神奈川縣出現不明惡臭之後,有不少人都擔心這極有可能意味著日本將迎來一場大地震。
  • 日本九州7.3級地震
    - 日本再遇7.3級強震至少32人遇難 新華網 2016年04月17日 07:35 日本再遇7.3級強震至少32人遇難---16日, 日本熊本縣 7.3級地震發生後,阿蘇火山發生小規模噴發,濃煙騰起約100米高。 日本氣象廳解釋稱,14日以來的地震源於內陸正...
  • 中國地震帶分布圖!你住在地震帶上嗎?
    中國曆年大地震1556年中國陝西華縣8級地震,死亡人數高達83萬人。1668年7月25日晚8時左右,山東郯城大地震震級為8.5級郯城大地震。1920年12月16日20時5分53秒,中國寧夏海原縣發生震級為8.5級的強烈地震,死亡24萬人。
  • 日本專家稱青海地震能量堪比95年阪神大地震
    環球網4月14日消息 有日本專家稱,14日在中國青海省發生的地震屬於板塊內斷層橫移的直下型地震,地震的能量與1995年日本的阪神大地震為同等程度。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筑波大學地震學副教授八木勇治分析說,引發地震的斷層長約50公裡、寬約15公裡,最大約偏移了1.8米。地震的破壞可能持續了18秒。
  • 地震等級劃分,芮氏規模
    地震等級的劃分,國際上一般採用美國地震學家查爾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賓諾古騰堡於1935年共同提出的地震等級劃分方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芮氏規模規模。地震級別是地震時,釋放能量多少的一種度量值。芮氏規模規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為底數,選擇距離震中100千米的距離為標準。芮氏規模規模每增一級,能量釋放約增加了32倍。芮氏規模釋放的能量按照幾何倍數增加,具體的能量釋放有一個明確的計算公式。這種複雜的計算公式對一般人來講並不實用,那麼我們用TNT 來比較形象的表述一下。
  • 你住在地震帶上嗎?中國地震帶分布圖出爐
    中國曆年大地震1556年中國陝西華縣8級地震,死亡人數高達83萬人。1668年7月25日晚8時左右,山東郯城大地震震級為8.5級郯城大地震。1920年12月16日20時5分53秒,中國寧夏海原縣發生震級為8.5級的強烈地震,死亡24萬人。
  • 日本發生2017年最強地震!熊本長崎紛紛嚇出一身冷汗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全長約40,000公裡,而坐落於太平洋邊緣的日本,整個國家也基本都落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這也使得日本國內地震頻發,最近,日本再度發生地震!日本氣象廳消息稱,在北京時間6月20日22時27分,在日本九州島豊後水道發生芮氏5.0級地震,震源深度40公裡。
  • 史上最大地震,83萬人遇難
    今天給大家介紹古代中國一場大地震的故事,這場大地震被認為是迄今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史稱「關中大地震」。明嘉靖三十四年十月十二日午夜子時,即公元1556年1月23日,位於關中地區的陝西華陰縣發生了一場強烈大地震。這場大地震波及了陝西、甘肅、山西、河南、寧夏等十多個省份。
  • 歷史上的今天:1531年葡萄牙裡斯本大地震 1700年卡斯卡迪亞9.2級地震 2001年印度古吉拉特邦大地震
    ,震級推測為6.4級至7.1級,這次地震是葡萄牙歷史上致死人數第二大的地震,地震烈度高達10度,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造成約30000人遇難,不過這場災難直到20世紀初期才被人們發現【因為歷史過於悠久】。由於地震發生距今過於悠久這次大地震和1321年葡萄牙發生的一次大地震並無直接的史料記載,直到20世紀初期人們發現了一份未署名的災難目擊者手稿才發現到1531年葡萄牙裡斯本大地震和1321年葡萄牙大地震的存在。
  • 南京地震!震級為……
    南京地震!震級為…… 2020-12-25 2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臺灣花蓮地震遇難人數升至10人 4人系大陸女遊客
    臺灣花蓮地震遇難人數升至10人 4人系大陸女遊客 2018-02-09 01:42:5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