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遇見未知的世界,悠遊自駕!" 狂野時速 " 是一位在臺灣有多次自駕遊經驗的香港人。環島二次,走過阿里山,新中橫,蘇花公路。特將自己的自駕遊經歷和經驗與大家分享之。裡面乾貨極多,特別針對那些特殊情況,給予了充分的提示。推薦大家收藏。
自駕的好處是行程靈活,可以隨時根據天氣和其他因素決定要去的地方。我自駕的幾次,連住處都不預定,完全是臨時決定。這對一些交通不便的地方,尤其是想凌晨看日出的地方非常重要。
自駕不好的地方,是有時候容易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停車處而錯過一些景點。例如我有一個開車去鹿港,想去摸乳巷看看。結果開車從它前面經過,眼看著就是找不到地方停車。等找到停車的地方,已經距離那裡比較遠了,結果一懶就沒有下車繼續走了,這個景點就這麼過去了。
----
Q:什麼人可以在臺灣合法租車自駕?
A:根據臺灣交通部制定的相關法律,在臺灣短期逗留者(逗留期限 30 日以下),可以持國際駕駛執照,在臺灣合法駕駛。超過 30 日者,需換領臺灣駕駛執照。當然,如果你真的超過 30 日,又怕麻煩不想換領,你可以短期離境。比如,飛去衝繩兜個圈,吃點海鮮再回來。或者從金門坐船到廈門(最快半個多小時),扭頭搭下一班船回金門,就算重新入境了,又有 30 天可以用了。
Q:何為國際駕駛執照?
A:國際駕駛執照,乃是由聯合國道路交通公約的各個籤字國的政府機構或其授權機構為其本國駕照的持有人籤發的一份證明。該執照以多國文字,列出持有人可以駕駛的車輛種類。需要注意,此車輛種類的分類,與閣下的本地駕駛執照的分類會有所區別。比如本人的香港駕駛執照,可以在香港駕駛 5.5 噸以下貨車。但對應的國際駕駛執照,卻只能駕駛 3.5 噸以下貨車。
以下是標準的國際駕照,由香港運輸署籤發,有效期一年。
Q:淘寶是否可以為大陸居民代辦國際駕駛執照?
A:不能,如果你的本地駕駛執照,是中國駕駛執照的話,你是不可能以此換領到任何國家頒發的國際駕駛執照的。淘寶商家給你辦的,乃是中國駕駛執照的翻譯件,僅此而已。雖然那上面有多國語音,又有照片,又有磁帶 ……
這個翻譯件,不同的國家可以承認,可以不承認。美國承認,但很不幸,日本、韓國、臺灣等就不承認
Q:大陸朋友如何拿到真正的國際駕照?
A:實在不明白大陸為什麼不參加這個組織。這樣做的結果是,大陸公民無論到哪裡,都不能憑大陸駕駛執照得到真正的國際駕照。
因此,大陸朋友可以取得外國國籍之後,憑外國的駕駛執照加上該國國民身份,換領國際駕照。注意,必須是以該國國民身份重新考取該國駕照,而不能用大陸駕照換取。用大陸駕照換取外國駕照在很多國家很容易,但這樣換領得來的該國駕照,並不能再進一步換領國際駕照。
例如,很多大陸朋友憑大陸駕照,可以在香港換取香港駕照,在香港開車,毫無問題,你的香港駕照跟我的香港駕照沒有分別。但如果進一步你想憑你的香港駕照,在香港得到國際駕照就不可以了,除非你有三顆星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
Q:沒有國際駕駛執照能否租車自駕
A:可以。各大租車公司在各地的分公司對此的把握尺度都不同,何況一些中小型租車公司,有錢就行。理論上,你無照駕駛也可以,臺灣就有人長期無照駕駛。不過誰也不能保證不出現交通事故,你不撞人,人家會撞你。一旦出現事故,你就有麻煩了。首先保險公司可能因為你是不合法的駕駛者,而拒絕賠償,這時候租車給你的租車公司也無話可說,而且他們的臉色就會不同了,事情最後都會推到你的身上,因為畢竟你是駕駛者(肇事者)。那麼有什麼損失你就只能閣下自理了。如果只是車碰車,板金小傷倒也無所謂,但如果有人員傷亡,沒有了保險公司墊底,你的麻煩就大了。開個玩笑,閣下只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趁交通警事故鑑定尚未完成,閣下身份尚未得到確認,閣下的名字還沒進入移民署境管名單之前逃離臺灣,並且永遠不要再來臺灣。或者,畏罪潛逃,呵呵
Q:租車涉及事故的賠償問題
A:臺灣的租車行業,有統一的制式合同,這是國家標準的合同,原則性的內容任何公司都不能違反,但具體細節,數字則有區別。
首先,因為車輛有保險,所以凡是車碰車,交通事故在修車方面,你的責任是有限的。例如有的公司規定,你最多賠一萬元,有的則可能是八千元。但還有另外的附加條件,就是因為修車而不能營業期間的經營損失,你也要賠償,最長期限好像是 20 天。
另外有些有規模的公司(主要是大型連鎖公司)會規定,修車必須到原廠進行,不能隨便找一家去修(坑爹啊)。於是修車費用就會不合理的貴了。除非是小小的板金損傷,閣下可以找到路邊修車公司幫你搞到看不出來,那你索性不要告訴租車公司好了。但問題是,如果閣下也有責任,雙方又談不妥的話,要報警備案,這時候很可能你不得不通知你的租車公司了。
-
關於駕駛的安全問題
臺灣的路況變化很大。既有繁華擁擠的都市道路,又有人跡罕至的產業道路,更有高度危險的盤山公路,沿海的懸崖公路。駕駛者不能不警惕。相對在地人,遊客自駕的危險性高得多。
首先,對地形,路況和其他駕駛者的駕駛作風不熟悉,不適應。這方面我的解決辦法是,抽空在谷歌地圖上,先把要走過的地方走一次。雖然不可能完全記住,但一些特定的地方會有印象,起碼不覺得陌生。
第二,臺灣的風景十分美麗,吸引眼球。作為旅遊者,在駕駛的同時往往被美景吸引得睜大了眼睛,張大了嘴巴,大腦的狀態偏離了駕駛者應有的狀況。經常是眼神一偏移,危險就出現了,包括自撞。
第三,多看看臺灣車禍的視頻(YouTube 上非常多),看看別人為什麼會出車禍,作為警惕
第四,必須安裝行車記錄儀。我每次都是自帶自己的行車記錄儀。有一次忘帶,就用手機充數。這樣遇到交通意外的話,用事實說話更加有利。
第五,使用你自己熟悉的 GPS。在地的 GPS 肯定更加好,可以提供更多資訊(例如哪裡有測速照相,哪裡有 7-11,哪裡有加油站),但往往因為臨時改變了目的地而不適用,而操作方法你又不熟悉,往往操作半天不得要領。開車的時候一隻手在那裡按來按去是很危險的事情。所以,我情願使用自己最新型號手機的谷歌導航,導航的聲音(我的導航語言是粵語)我熟悉,感覺親切。
----
這裡只簡單介紹一些典型的路況下駕駛安全要點
城市道路:必須小心機車。臺灣的機車多得好像螞蟻,汽車很多時候淹沒在機車群裡面。在大城市,機車左轉彎是要採用二段式轉彎的,但中小城市好像沒這個規定,於是在路口特別要小心機車可能突然從你右方超車轉左。很多機車駕駛者完全沒有交通意識,想怎麼走就怎麼走,什麼大路與小路,主路與輔路,幹線與支線,什麼十字路口,丁子路口,完全是隨意的。臺灣的交通事故,絕大部分是涉及機車。建議大家到臺灣自駕之前,先上 YouTube 看看臺灣車禍的片段,有個基本概念。
臺灣的山路駕駛的安全問題
臺灣的山路,多半是雙向單線行車的,十分狹窄,有些地方則根本沒有中心分隔線。而且很多地方都有 180 度的死彎(在地人稱之為 " 髮夾彎 "),更危險的是很多時候這些 180 度的髮夾彎同時還有很陡的坡度,所以有時候在急轉彎離心力的同時還伴隨坐電梯的上拋或者下沉力。如果不系好安全帶,很可能東倒西歪坐不穩。所以我只能說,各位要打醒十二分精神。
山路的另外一個問題是隧道。有些隧道簡直不叫隧道,叫山洞比較確切。寬度只能過一輛車(雙方不能交會,如果雙方同時進去了,其中一方只能退出來,我就幹過這樣的事),裡面沒有任何照明,山壁沒有油漆,所以是不反光黑黢黢的,而且巖壁是沒有平整過的,凹凸不平,有的地方有尖角凸出來。從外面明亮的環境一進去,開遠光燈都跟沒開燈一樣(因為隧道壁是黑黢黢的)。所以進去之前,一定要確保車在路的中央,否則很容易因為視線不清,沒有參照物而剮蹭隧道壁,那就不是劃痕的問題了,而是直接被尖石割開了。
另外前面說過,山路有很多 180 度死彎。所以對面是否有車全靠路口的反光鏡了。我個人感覺,山路開夜車更加安全,因為對面有沒有車,夜間一目了然,絕不會看錯。
此外,如果經過海拔很高的山(例如合歡山),有的人會有高山反應。因為上升下降得太快,氣壓變化速度太快,來不及適應。高山反應會增加發生意外的風險。不過因為臺灣公路最高點也只是 3275 米,我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有反應。我自己在兩天之內連續走了兩次最高點武嶺,沒感覺有什麼不舒服。
山路駕駛的另外一個危機,就是下午往往有雲霧出現。雲霧的覆蓋面積非常的大,而且雲霧往往是非常的濃厚。我去阿里山的時候就遇到這樣的情形,不但云霧很濃,而且又有山的陰影,所以能見度只有大約 10 米多一點(一輛大客車的長度差不多)。這時候,什麼反光鏡也看不見了。在這種情況下駕駛,除了打開霧燈和近光大燈之外,只能做 " 低頭族 " 了,緊盯著馬路的中線確保不要跑到對面去。而且在這種情況下,如非必要,不要隨便停車。因為能見度差,你擺上三角錐也未必有用。
雲霧中駕駛再有就是要注意車窗不要結露。結露之後難以察覺,等到察覺往往為時已晚。下圖就是我在阿里山雲霧中駕駛的時候,因為車窗結露,我忙著擦玻璃的時候,一不小心開到了對面線,差一秒鐘就被對面的大客車撞到山崖下的驚險畫面
另外臺灣還有一些產業道路修在山邊,你看到路的一邊是巖壁,另外一邊是茂盛高大的植物(例如柱子,樹木)。這些植物是如此茂密,以致於好像一堵牆。這種情況會給駕駛者一種虛幻的安全感 -- 其實是非常的危險,當你跌出路邊的時候才會發現,這些植物完全沒有阻隔的功效,你會一直跌下去。
另外一個比較危險的公路是蘇花公路。它建在懸崖上,下去就是太平洋。大部分路段是雙向單線,但不斷會有大型砂石車經過。而且這些車通常比較聲音很大,車燈刺眼。在隧道(或者明隧道)中與砂石車交會,只要你看到對方沒有越過中線,你就儘管貼著它走好了。因為如果你想遠遠避開它,可能一時失誤自己擦到隧道壁,那可完全是你的責任了。
在蘇花公路和其他山路開車,遇到對面有越過中心的車,我的原則是寧可減速迎面撞上去,也不大幅度打方向閃避。否則無論是撞上還是下海,都是閣下自理了。
另外,臺灣多地震和暴雨,尤其東部。這樣山路會落石或者塌方,甚至出現土石流。所以不穩定的天氣,颱風期間最好不要走山路。如果已經在路上,山洞隧道似乎相對安全?
感覺地勢低的地方比較危險,因為可能被掩埋。
我自己曾經在雨中走蘇花公路,在濃霧中走阿里山,在雨中走過一次北部濱海公路,在暴雨中走過一次墾丁附近的佳樂水產業道路。深感臺灣自然環境之危險性。
最危險的道路
我覺得最危險的道路,就是穿過那些小村鎮的道路。這些路段通常沒有交通燈(或者是常閃的黃燈),平時好像沒什麼人,但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會突然有機車竄出來。所以絕對不能放鬆警惕。
香港,澳門,日本,泰國等地的朋友要留意,因為臺灣是右側行駛,跟大家平時的習慣完全不同,所以一定要更加小心,不要犯原則性的錯誤。我自己有一次在墾丁的海生館路上,因為空曠無車,我不知不覺就開到左邊去了,幸虧對面沒有車。
這世間唯有時光和旅行不可辜負。
可以聽的汽車導購,每天60秒語音講車
新手買車:buynewcar【←長按複製】
資深汽車媒體人,汽車問題疑難雜症老中醫
左右:zuoyouxiansheng【←長按複製】
這是一個愛生活愛自駕的有格調的姑娘
喵行天下:zijiamiao【←長按複製】
買輛車想出去玩?最全最熱攻略
全球自駕遊:itofar【←長按複製】
有看中的車型?想撿便宜!
團購買車:tuangoumaiche【←長按複製】
識別二維碼關注新手買車,在線解答購車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