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商
為改革發聲
為民企立言
微信號:ce_china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作為一代企業家領袖,可謂高人。他身上具有企業家可貴的冒險精神、創新精神和獨到的求生存的意識。任正非的思想,使他的語言與某些國有企業家過於官僚化的語言形成鮮明的對比,也和一般民營企業家的格局斷然不同。研究任正非,不僅要研究他的成長曆程,更要研究他的曲折遭遇。
作為一位企業家領袖,他生活在現實世界裡,面對企業內部員工,他既是嚴厲的老闆,又是和藹可親的長者;面對媒體和社會公眾,他侃侃而談,獲得了良好的公眾形象。針對他的言行,需要企業家去做相應研究,同時也需要理論工作者認真加以梳理。筆者針對其公之於眾的言語和講話材料,進行相應的語言探尋,對其語言藝術進行粗淺勾勒。
任正非的語言藝術,是與其人生經歷分不開的。在解放軍這座大熔爐裡,年輕的任正非不甘心做普通一兵,而去做改革創新的技術能手;不去追隨一般青年人的娛樂方式,而是通過學習一些哲學著作,培養了邏輯思維能力、言語辨析能力;進入企業後的歷次波折,讓他在思考中,錘鍊出更深刻的哲學思想;家人去世、頻遭厄運的波折,讓他經受了人生的磨難,獲得最真切的感悟,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的講話可以當做哲理書來讀。
又因為他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所遇到的各種情況和個人罹患癌症後的不幸境遇,讓任正非的語言在悲涼中透出頑強不屈的思想光輝。任正非的語言,具有高遠的格局和草根的體憫心。有時他的講話就是一首散文詩,有時又像動員令。活潑潑的靈魂,正是大型企業領導人所缺乏的;遠大的目光,也正是自得其滿的小企業家所不具備的。研究任正非的語言藝術,離不開他的成長,在華為成長的歷程中,任正非的語言與時俱進,他越來越像一位智者、大氣磅礴的偉大企業家。
總結起來,任正非的語言藝術有以下特點:
一、格局遠大看得遠
任正非的講話,富有強烈的遠瞻意識,突出表現在先鋒企業家領袖的超前思維和眼光。當別人還在矚目小靈通業務時,他的目標瞄準了3G、4G業務目標,因此他的講話始終站在行業領先的地位思考問題。
指引企業家語言的,自然是其背後的光輝思想。當美國打壓華為時,他沒有僅僅著眼在自己的公司,而是把目光放在中國的基礎科學的振興上。這種看遠、看大、看深的思想,不僅是一個企業家做大做強自己企業的表現,也是大情懷的展現,值得企業家學習和效仿。
二、小中見大含義深
智者尊奉「治大國如烹小鮮」,對企業家而言,從細微處發現大道理,才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任正非從一個幾十人的小企業發展到幾十萬人大企業,靠得就是這種以小見大的力量。他喜歡從華為的一項具體業務說起,喜歡從客戶的具體要求說起,喜歡從身邊人物成敗的故事說起,喜歡從國外大企業披荊斬棘的案例說起 貌似雞毛蒜皮的事件,構成了穿透員工心扉的語言,給員工強烈的對比感。企業家對內教育員工時,少講大道理,少說空頭話,從員工可感、可知、可悟的細節、事件、道理講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樸素之中見偉大
偉大從平凡做起,歷代偉人的言行初看上去並不偉大,但仔細琢磨起來很有道理。任正非深得其中三昧。善於用樸素的道理和故事,來引領員工強化自我管理。如他按照母親所說的「做好豆腐給娘吃」這句樸素的話,演繹出來對待客戶的真情、熱情和質量意識;他借用父親的話,「人的面子是給狗吃的」,強調做人要有不怕丟失面子的精神、勇敢的開拓精神,這需要多麼大的胸懷。
無論內部講話還是接受媒體採訪,任正非喜歡用樸素的語言,闡述深刻、偉大的道理,讓聽者感覺到舒服、容易接受。企業家面向一線員工和消費者,需要這樣的語言,而不要學有些國企領導的假大空
四、艱難之時顯精神
任正非一生多艱,45歲離婚,但他後來講話沒有埋怨前妻;母親車禍去世,他懷著內疚回憶母親關心自己的點點滴滴;父親喝了質量差的飲料致病身亡,他從中體會到企業抓好產品質量的重要性;女兒被抓,他卻樂觀地對媒體說,孩子經受一次大的磨難,會讀出一個「牢獄博士」,這顯示出一個企業家父親多麼寬廣的胸懷。
正是這樣的語言境界,讓任正非出語不凡,坦然面對所經歷的磨難。讓他在猶豫中自省,在幾乎自殺的情緒中振作起來。企業家是舵手。精神狀態的好孬,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和發展。任正非在這方面,無疑給我們樹立了榜樣。
五、謙虛之中有堅守
任正非的語言始終是有原則底線的。如他的最低生存法則底線,引發他做人低調的原則表達,使他有不言自威的魅力。任正非說話處處謙虛,時時注意以自然人的立場出現在公眾面前。使他在應對別人採訪時,始終保持謙遜、冷靜的風格。你有讚美之語,我有禮貌回答。客觀評價自己,不冒高,承認別人的長處,始終看到自己的短處。語言中還含有對華為產品充滿保護的堅守原則。企業家的謙遜是謹慎的表現,也是應對市場的可貴品格。
六、自信之中有力量
華為在遭遇打擊和低谷時,任正非對自己和企業充滿了信心;在經濟低迷的時期,作為民營公司,因為銀行貸款困難,華為的發展可以說是舉步維艱,但任正非具有領導者的智慧。他善於在工作低迷時鼓勵大家,提振士氣。在企業員工看不到希望時,給員工加油鼓勁。一方面給員工打欠款白條,另一方面則鼓舞職工說,華為將來會是通信業的老大,這讓很多員工開始認為他在吹牛。
但任正非認準的事,就堅持幹下去。他不僅是語言的巨人,也是信守諾言的企業家。在任正非身上,你能感覺到他對企業的那份自信。這自信來自於華為一步步堅實的發展,來自於經受過他多次語言魔力的華為員工,更來自於他對華為事業未來目標的美好展望。因此,任正非的語言藝術能發揮真正的現實感召力。如果民營企業家只說不做或只做不說,都很難營造良好的內外環境。任正非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始終靠頑強的自信面對社會各界,從而獲得企業的強勢發展。
七、自我批評不自貶
任正非的自我批評精神不是作秀般的形式主義,而是始終會貫穿在整個工作的程序之中。這種自我批評精神,主要是針對自己和企業內部員工。
當俄羅斯市場3年只承攬了一單38美元的業務,任正非則自我批評自己的認識不足;當區域經營總部一把手擁兵自重,他通過全體辭職的方式來檢討各自的工作方式,保證企業持續向上的經營;當企業出現滑坡,他對經營不好的企業實行「倒獎」式提醒 每當遇到企業發展的關口,你都能聽到任正非自我批評的講話。
任正非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不是把自我批評的利劍放在結局之後,而是在貫穿整個經營,始終保持高頻次的自我批評之心 這顯然是一個企業發展最應具備的品質。
八、真實待人有人性
任正非講話很接地氣,總是從最直白的話語講起,因此他的講話明白曉暢,員工願意聽,社會各界樂於接受。這和華為發展到一定階段,任正非只要0.88%的股份如出一轍。
任正非的腦海裡,不是用理想化的規制來約束職工,而是真實大膽地承認每個人的欲望需求,在這一點上,他有別於小民營企業家的壓榨和大國企企業家的理想化。這符合人性化的判斷,體現在他的日常言行之中,就獲得了員工無比的信賴;在社會上,任正非看人的風格是企業內做事風格的延伸。所以,很多媒體人採訪,首先感覺到的是任正非外在形象的親切。
事實上,企業家在對待每個個體生命時的態度如果是自然、人性化的,所發出的語言就是親切和藹的。在人性化語言表達方面,任正非的做法值得很多企業家學習。
九、對待吹捧講清醒
很多企業初創時遇到很多艱難險阻,企業家攻堅克難都闖了過來。遺憾的是恰在企業如日中天之時,卻經不住各方面的捧殺,而黯然崩塌,所以企業家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十分重要。
任正非就能做到在吹捧面前十分清醒。遇到媒體採訪的恭維話,任正非三言兩語就把自己的困境說了出來;當談到競爭對手的非禮之舉,他首先苛責的是華為自己,希望企業做得好上加好,而不是去苛責別人。當很多消費者認為購買華為手機就是愛國時,任正非以一個消費者的身份說,誰的技術好,誰物美價廉就買誰的,而不去說外企產品半個不字。對美國的打壓,則以學生面對老師的虔誠心態來陳述,可見其內心深處的清醒。正是這種清醒,讓他擁有了戰略夥伴和盟友。和那些靠誹謗同行而求得生存的企業家接相比,任正非的思想境界可謂更高一籌。
十、內外有別講禮儀
一點點靠拼搏走到今天的眾多企業家,自然會知道內外有別的道理。企業內部的可控性和企業外部文化的多元化形成對照,對待企業內部員工的禮儀自然應不同於外部員工的禮儀;對待中國員工的禮儀也要和外國員工不一樣(薪酬制度另當別論),因為是不一樣的生產環境。
任正非對待離開企業的員工內外界限清晰。一位離開華為選擇自主創業的老員工,任正非在華為曾給予很多援助,而對其離開出去創業後,遇到他只是非常客氣地吃了飯,不去更多評點人家的得失;而對另一位背叛華為而去的高官,則想法設法高額回購其企業,嚴厲對待。任正非對待企業員工的方式方法值得學習。
企業家應把自己的命運放在與企業共存亡的天平上,而應儘量去除個人的恩怨。任正非為了讓華為的業務創新多元發展,為一位科學家在其所在國建立了專門的實驗室,語言上的關心和措施上的到位,讓這位科學家發揮了巨大作用。和傳統企業相比,當下企業要發展,就要樹立共生共享的觀念,而共生的基礎是對人家充分尊重。每個人因為成長經歷、所在區域、個人性格等不同而有所不同,通過內外有別的個性化交往,可把人的積極性發揮到極致。
十一、好壞之中找灰色
任正非看待事物的眼光和許多企業家不同,不是簡單的好壞二分法,而是在二者之間發現一個灰色地帶。灰色哲學理論為任正非帶來了更多哲理性思考。因此,他的講話不僅有邏輯性思考,也符合現實情況。這就使企業在經營中不盲從於別人的判斷,就會在危機中看到希望,在得意時考慮風險。
任正非的話之所以有分量,就在於他從好壞中能洞幽燭微,不輕易放棄也不輕易接納。而是從別人看不到希望的地方找到希望,從別人蜂擁而上之時客觀分析自己的優劣勢。任正非的講話帶有《孫子兵法》順勢而為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符合企業經營邏輯。
十二、注重講話的場合
任正非的講話除了具有上述特點外,還十分注重講話的場合。從而使其豐富的內容表達得以完美的呈現,從而閃現出企業家內在的優秀品質。
縱觀任正非的語言藝術,格局大、聲音糯、體貼人、講禮儀、分內外,從小事說起,尊重每一個生命個體是其鮮明的特點,而這些特點的獲得,是與其曲折的經歷和常年看書是分不開的。企業家要學其精髓,並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和企業特點,自我選擇一條更好的語言表達路徑。重視語言表達,應該是大數據時代,企業家創造企業品牌更高品質的追求。
本文刊於《中國民商》雜誌2020年12期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除註明出處的文章外,均為原創,如需轉載、引用請註明:轉載自中國民商,ID : ce_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