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截至目前已確保參賽資格的各支球隊中,就「藏」著一支名氣上默默無聞、陣容上星光黯淡、隊史成績也不足稱道的「無名之輩」——烏克蘭。他們在葡萄牙、塞維亞的圍追堵截之下,出人意料地成為了歐陸第三支晉級歐洲杯正賽的國家隊。
從16年法國歐洲杯上小組賽三戰全敗的「弱隊」,到如今歐預賽中勢如破竹的黑馬,促使烏克蘭完成華麗轉身的變量,便是他們的主教練——舍普琴科。這位昔日金球先生再一次扮演起「民族英雄」的角色,用一系列快刀斬亂麻般的改革,讓國家隊面貌煥然一新,從低谷期直接邁向黃金時代。
臨危受命,不負眾望
在2012年烏克蘭與波蘭共同舉辦的歐洲杯上,本土作戰但已是英雄遲暮的舍普琴科,並未率領國家隊創造奇蹟。被正式淘汰後,這位傳奇的金球前鋒以一個落寞背影定格了自己的綠茵生涯。或許正是這次慘澹的歐洲杯之旅,讓責任心爆棚的舍普琴科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以拿起教鞭的方式,幫助國家隊重塑輝煌。
可惜出師不利。16年歐洲杯時,以助教身份跟隨烏克蘭徵戰法蘭西大陸的舍瓦,並未力挽狂瀾地阻止球隊潰敗,他們最終以三戰全敗的慘澹戰績打道回府。面對憤怒的球迷們,烏足協迫於壓力將主帥福緬科解僱,聘請「菜鳥教練」舍普琴科執掌球隊,寄希望他能像球員時代那樣拯救國家隊於危難之間。
接過前朝留下的「爛攤子」,臨危受命的少帥面臨諸多挑戰,首當其中的便是青訓人才斷檔帶來的陣容老化現象。此前,烏克蘭隊中有多位年過而立的老將佔據主力位置,他們持續下降的身體機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球隊整體的跑動、對抗水平,導致逼搶戰術實施起來效率低下、推進速度也過於緩慢、
為此舍普琴科大膽棄用了庫切夫、舍甫丘克等人,將彼時尚未立足於曼城的中場新星津琴科、頓捏死克礦工天才小將科瓦連科以及索爾博等人定位為主力,並提拔了一些列如齊瓦科夫、麥科連科、盧寧等U21小將。更新換代往往會伴隨著成績陣痛,不過「神奇先生」舍瓦並未讓這一事件發生,這批新星在其戰術變革之下發揮出色,拿出了穩定出彩的表現。
比起以往烏克蘭堅持的高舉高打、邊路傳中戰術,舍普琴科堅持引入現代流行的地面打法,憑藉4-3-3陣型構築的肋部進攻體系來豐富進攻手段,用以控代守的策略來緩解防守端壓力。其中最為明顯的變化便是,烏克蘭中場不再作為只負責攔截和簡單過度的「打手聯盟」,而開始負擔起串聯組織、中路滲透等創造性工作,蛻變為「精雕細琢的藝術家」。
一系列現代化戰術改革之後,舍普琴科的球隊摘掉了「落後、野蠻」的名片,開始享受華麗、行雲流水等詞彙的讚譽。冥冥之中,舍瓦將自己球員時代的踢球風格潛移默化地打造成了烏克蘭隊的標籤。這位才華橫溢、氣質儒雅的超級前鋒,仿佛親自回到了綠茵場上,繼續為我們奉獻著視覺盛宴。
從東歐「大羅」到世界「核彈」
天才光環從小便籠罩在舍普琴科身上,還是個毛頭小子時他就展現出了頂級前鋒的潛力。從長途奔襲、到禁區內閃轉騰挪後的巧射和爆射、亦或是頭球轟炸、靈巧搶點、禁區外搓射,都悉數皆是舍瓦的常規武器。這並非空穴來風,在烏克蘭「核彈頭」個人榮譽登峰造極的03-04賽季,他奪得意甲金靴的24粒進球中,頭球、左腳與右腳進球數各位8粒。
但在真正晉升為聖西羅的超級舍瓦之前,人們熟知舍普琴科的外號還是「東歐大羅」。彼時在母隊基輔迪納摩效力的他,用一次次歐洲賽場上的驚豔表現,向世界足壇宣告了一位世界級前鋒的橫空出世。
97-98賽季坐鎮諾坎普,年僅21歲的舍瓦在未來金球先生菲戈與裡瓦爾多面前,半場便上演帽子戲法,帶領球隊4-0大勝巴薩;此後一個賽季,烏克蘭小子延續著神奇表現,他先是面對銀河戰艦時上演兩場三球的好戲,帶領球隊創造歷史地進入四強,並在面對拜仁時連入兩球,可謂是頂尖的豪門殺手。
如此鋒芒的舍瓦,既給基輔球迷帶去了快樂,也讓他們最擔心的事情成為事實——199年夏天,正值百年華誕的米蘭,邀請「東歐大羅」踏上西徵之路。就這樣,遙遠的義大利成了舍普琴科觸及夢想的殿堂,初登亞平寧的第五輪比賽,他便用一記看似輕描淡寫的帽子戲法,徵服了挑剔的紅黑球迷。
有趣的是,當烏克蘭小子完成進球後,義大利導播故意將畫面切給了看臺上的加利亞尼。這一鏡頭語言仿佛在訴說:舍普琴科用他非凡的表現,拯救了這位因連續多年引援不利,而飽受指責並陷入信任危機的米蘭經理。與此同時,米蘭新一段王朝的序幕也從這一刻起正式拉開。
2003年5月13日,對於彼時正臂纏黑紗站在聖西羅球場上,迎接歐冠半決賽開場的舍普琴科來說是極為特殊的一天,一年前的這一天他的恩師——烏克蘭足球教父羅巴諾夫斯基因心臟病突然與世長辭。懷著悲憤的「核彈頭」不負眾望,在半場結束前為球隊攻入關鍵一球,告慰恩師的同時也帶領米蘭擊敗同城對手,成功殺入決賽。
隨後的故事大家都有所耳聞,米蘭在夢劇場上演的歐冠天王山之戰中戰勝尤文,贏得了隊史第6座大耳朵杯。而舍普琴科則因此成為了,第一位染指歐冠冠軍的烏克蘭人,隨後他更是憑藉2004年的世界級表現,將金球獎捧回聖西羅球場。
感恩舊主,聖西羅情懷
隨著光芒褪去,在家人的要求之下,步入而立的舍普琴科於2006年夏天結束了自己7年之久的紅黑生涯,披上藍衣開始為切爾西隊效力。可惜故事的結尾並不圓滿,一直未能適應英超風格和藍軍戰術的「烏克蘭核彈頭」第一次啞火。他始終沒能得到切爾西球迷的認可,只好在匆匆兩年後租借回歸聖西羅球場。
這一次選擇76號球衣的舍普琴科,卻再也不復7號之勇,他為米蘭在聯賽中出場18次卻一無所獲,英雄遲暮的悲歌在這名金球前鋒身上唱響。而伴隨著這一切的,還有紅黑軍團的迅速隕落。
「執教米蘭時我的夢想,帶領烏克蘭大打好明年的歐洲杯後,那可能是我之後的工作」,在教練席上小有成就的舍普琴科,不止一次深情地表達了自己對米蘭城的感情。他將像昔日隊友10號西多夫、9號因扎吉、8號加圖索那樣,義無反顧地上任藍黑主帥,為AC米蘭的復興之夢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