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 Are they fresh enough?
它們夠新鮮嗎?
今天這個題目其實不夠準確,因為我原本要寫薩格勒布遊記的,但是相比薩格勒布這城市來說,克羅埃西亞這個國家名肯定知道的人要多得多,因為更多人知道他們的足球,更何況他們還歷史性地衝進了世界盃決賽。
克羅埃西亞是東南歐國家,位於巴爾幹半島西部,擁有亞得裡亞海的超長海岸線。薩格勒布是它的首都,位於該國北部。我是從克羅埃西亞以北的斯洛維尼亞開車進入克羅埃西亞的。
斯洛維尼亞與克羅埃西亞交界邊檢站
這是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邊檢站。看過人和車的證件之後,直接蓋章放行。沿著A2高速繼續南下就可以到薩格勒布了。秋天的歐洲很多地方都是多雨的,緊趕慢趕終於在天黑前趕到酒店。跟著導航到酒店還著實費了點周折,導航給的目的地根本開不到酒店前,於是我轉了一圈終於在路邊找到個車位,打算給酒店打電話確認一下。就在這時一個警察走過來示意我這裡不能停,於是我問他我要去的酒店怎麼開過去,他告訴我有個小路開進去就行。於是掉頭繼續去酒店方向,按他說的開到酒店門口,下車進大廳問車要停到哪,服務員匆忙跑過來說車不能開到這,於是我讓他上車給我指路,我把車原路倒出去,兜了一圈才轉到另一條路的一個停車場。這就是歐洲老城普遍存在的問題,因為很多古老的建築不可能有停車場設計,所以要停車就要走很遠的路。但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聖母升天大教堂
從酒店房間望出去,夜晚的大教堂莊嚴無比。它始建於11世紀,距今已近千年。千百年來經過多次戰爭和自然災害的破壞和修復,現在所見105米高的哥德式雙塔是20世紀初建的。今天開篇放的音樂是《克羅埃西亞狂想曲》,演奏家是身高2.07米的克羅埃西亞人馬克西姆·姆爾維察。這段音樂表現的就是戰後克羅埃西亞的陰雲、憂鬱、悲傷和堅毅。
教堂內部
清晨的大教堂
上圖是早晨6點多從酒店房間望出去的大教堂。可以看到右邊的塔樓還在整修,設計者很有愛地在整修部分外圍加了原本塔樓照片的圍擋。
在酒店和教堂中間還隔著一個廣場,這裡就是耶拉契奇總督廣場。約西普·耶拉契奇是克羅埃西亞民族獨立的象徵。廣場中央是他的騎馬雕像。
耶拉契奇總督廣場
廣場邊的樂隊
廣場俯瞰
廣場的角落有一座新樓,這是整個薩格勒布中心城區少見的。這座樓頂層是個咖啡館,需要買票才能進,稱為360度觀景臺。於是我就得以在小雨時下時停的一天裡兩次登上這裡,買杯咖啡坐上一陣。
Zagreb 360咖啡館
從觀景臺的護欄縫裡看出去的薩格勒布
細雨濛濛中,在老城漫步,看著熙來攘往的人群,和1973年製造的有軌電車,霎那間會有些錯覺,以為穿越回了半個世紀前。
一路走過去,發現這麼一個小院。再轉出去發現,原來這裡就是薩格勒布市立博物館。
一進門就看到了老照片展,而最吸引我的還是這臺林哈夫大畫幅相機。
再往裡走發現,原來博物館是建在古蹟上的。
這個安靜的下午,可以靜靜欣賞這些展品,回想克羅埃西亞千年以來的歷史。從1000多年前建立克羅埃西亞王國,到12世紀被匈牙利和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先後統治,再到20世紀與周圍國家成立南斯拉夫王國。1945年成為南斯拉夫聯邦的加盟共和國,繼而在1991年脫離南聯盟,獨立成為克羅埃西亞共和國。
細雨的下午,街角的咖啡店非常安靜。
雖然經過多次修整,在一些建築上還能找到戰爭的影子。
小廣場上,老人靜靜地餵著鴿子。不知梁朝偉會不會偶爾出現在這裡?!
我在這坐了會兒,喝了瓶啤酒。除了隔壁桌輕聲的交談,周圍就只有雨點打在樹葉上的聲音。
薩格勒布國家歌劇院
薩格勒布國家歌劇院始建於1860年,並於1895年搬遷於此。這個廣場原名狄托廣場,由此可見南斯拉夫時代的印記。
薩格勒布大學
在國家大劇院對面我注意到這座建築,隔著柵欄牆看到海軍藍的掛旗。我才知道這裡就是薩格勒布大學,而這所克羅埃西亞最大的大學正在進行她的350周年慶典。
大家知道,美食和美景一樣都不可辜負。而薩格勒布的美食也是不容錯過的,就在聖母升天大教堂對面就有很多值得一試的餐廳。
晚餐過後出得門來,一轉臉就能看到夜幕中的大教堂。
薩格勒布還有一個必去的地方就是聖馬可教堂。
聖馬可教堂
教堂的屋頂右邊是薩格勒布的城徽,左邊是克羅埃西亞王國時的標誌。
離開薩格勒布一路向南,就可以到達克羅埃西亞東南端的城市杜布羅尼克。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就是《權利的遊戲》裡邊君臨城的主要取景地,我決定留到下次再去。這次旅行我就轉彎去了前南聯盟的另一個加盟共和國——波赫。
陰雲下的亞得裡亞海
下一站我們分享哪裡呢?我也不知道,到時再說。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點讚點「在看」,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