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開幕倒計時100天:「線上+線下」化危為機 打造全球合作「機遇平臺」
中新社上海7月29日電 (周卓傲)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全球產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歐美國家展會也基本停滯。對於眾多海內外企業而言,7月27日迎來開幕倒計時100天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已成為疫情背景下獲取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合作機遇的重要平臺。
第三屆進博會引入了雲報名、雲籤約、雲路演等方式來解決因疫情阻斷的線下溝通,線上推介、在線洽談、網絡直播等方式讓今年進博會的互動相比往屆更頻繁多元。
「今年的進博會,線上線下有機融合會成為一個亮點。」東方國際集團副總裁朱繼東介紹,東方國際計劃在第三屆進博會食品展區開設一個30平方米的直播間,重點推介酒類、肉類等消費者喜聞樂見的產品。
建成中國第一個企業B型保稅庫、打造多個「6+365天交易服務平臺」、聯合中國大型成熟渠道端……作為進博會上海交易團綜合貿易服務商聯盟理事長單位,東方國際集團積極塑造「進博品牌」效應,連通海內外市場。「衣索比亞咖啡豆等進博展品目前已經開啟中國線下線上同步銷售模式。」朱繼東說。
同樣作為進博會線上展示與線下體驗有機結合的服務平臺,由星月投資開發建設的長三角電商中心以跨境電商和新零售為切入點,經過近三年的打造,逐步成為中國集聚度最高、技術最新的電子商務示範區。上海星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毅表示,憑藉「關注需求、持續創新、與產業革新同頻振動」的做法,長三角電商中心已成為中國跨境電商產業中的一張「金名片」。
「我們近期也在主動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這一新挑戰新課題,積極推動全球數字貿易港的建設。」金毅表示,長三角電商中心將成為未來數字貿易主要承載區,重點聚焦跨境服務與功能承載,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貿易開放樞紐高地。
通過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創新態度,進博會提供了一個中國與世界商品貿易溝通的窗口。漕河涇趙巷科技綠洲總經理朱翊元表示,憑藉廣闊開放的市場,讓中國從「商品之國」轉變為「機遇之國」,「漕河涇是深耕園區建設運營的『產業推動者』,同時也希望在這片總佔地面積492畝、總建築體量達一百萬立方米的創新熱土上打造一座『機遇之城』。」
目前,漕河涇趙巷科技綠洲藉助資源集聚、互聯互通的商務平臺,聯動漕河涇自身資源與入駐園區3600餘家企業資源,以科創為核心,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導,重點打造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生命健康、新材料、現代服務業等多元化產業結構。「相信經過未來2-3年的建設期,漕河涇趙巷科技綠洲可以順利承擔起進博村核心區五大板塊之一——科技板塊的建設與發展功能。」朱翊元說。
以「共天地 同風雨 聚進博 享機遇」為主題的第三屆進博會,站在全新起點,跨越國界限制,突破疫情阻礙,用創新、開發、包容的姿態與世界分享中國市場機遇。「這次疫情危機讓我們深刻了解到開放、共享、合作的重要性,第三屆進博會如期舉辦,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也給中國和全世界帶來了機遇。」歐萊雅中國總裁兼CEO費博瑞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