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海鬧劇依然沒有定論,兩天前的4月1日,足協在香河基地召開問詢會,就天海的股權轉讓是否合理進行了討論和投票,但足協遲遲沒有給出答案。北京時間4月3日,《天津日報》持續關注這支岌岌可危的天津球隊,萬通目前已經不再糾纏於股權轉讓結果,他們準備以贊助費的形式向俱樂部大額注資,而中國足協的態度是希望費用能儘快到帳。
此前萬通在壓哨獲得天海股權,但似乎並沒有得到中國足協的認可,北京青年報記者肖赧報導,天海致函足協表示願自籌資金運營俱樂部,萬通將以提供贊助費形式參與俱樂部運營,給天海準備了2.5億人民幣的支持,再加上俱樂部收到足協的年度分紅以及賣球員掙到錢,新賽季天海的預算為3.67億人民幣,這個價錢尚不及一位中超大牌球員的身價。參考去年降級的北京人和,他們的年度預算可是超過5個億啊,有球迷笑稱天海預定了一個降級名額。
不過,即便如此,俱樂部球員還是希望繼續踢下去。4月2號晚間,據《東方體育日報》以及天津日報記者顧穎報導,天海隊員和教練公開致信足協,表達了即使俱樂部股權轉讓沒有通過,俱樂部也將自籌資金打完本賽季的中超聯賽的決心,並懇請足協公平公正審核球隊準入問題。沒辦法,如果俱樂部一旦通不過準入,這些球員將要重新找工作,除了極少數人比如楊旭外大部分人將很難在中超找到位置,他們的收入將會斷崖式下降,如果能核准踢中超,他們之前籤的合同會繼續有效,表現出色的話一年後仍能有不錯的前途。
在致足協的公開信中,球員們聲淚俱下,簡述自己這幾個月來內心的煎熬以及熱切期盼重返球場踢球的樸素願望。最後,球員們正告足協不要「剝奪我們依法踢球和實現夢想的權利」。「依法踢球」這個詞聞所未聞,非常新鮮,姑且不論這個詞語是否符合漢語語法,但法律上絕對沒有這個名詞。只要不踢假球,踢不踢球都談不上違法。
而且,足協也是依照自己的政策規定來審核俱樂部的準入,並沒有法律條文可以參考,只能說「依規踢球」,如果是俱樂部不讓你踢,你可以用勞動法來說事,這樣可以勉強用依法踢球來解釋。筆者不想以球員文化不高來做評論,只能說他們實在是被逼急了,要用法律來嚇唬足協,爭取自己的權益。不知這個「依法踢球」會不會成為中國足球的又一個「創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