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五子登科-車子、孩子、金子、妻子以及房子,是人生眾多的裡程碑之一。尤其是買房子,是人生中相當重大的決定,在步入30歲之後,身邊的朋友紛紛拿出準備許久的頭期款,買下第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時,說實在的還是會流露出羨慕之情。畢竟屬於自己的房子不只是一個人生的裡程碑,這也表示房子內部的設計都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來決定,是個充分表現出個人風格與品味的一個地方。
不過打開自己的抽屜,看看自己的銀行帳戶,嗯...似乎我的戶頭還沒有準備好。不過錢沒有消失,它只是變成另一半不喜歡的樣子你喜歡的樣子,所以在煩惱的同時轉個念,現在熱衷登山的我們,不妨先購入在戶外使用時最滿意的房子吧!
這篇要跟大家介紹的,是戶外知名的瑞典品牌Hilleberg所出的Anjan 3 GT隧道帳,我們使用這頂帳篷接近一年了,陪著我們去了不少的地方,這邊與大家分享我們的使用心得。
【關於Hilleberg】
Hilleberg-以前最早聽到這個名字時都會聽到一個歐洲的帳篷之王這個綽號,心裡直想說這個綽號也太浮誇了吧!
在網上搜索後,才發現它並不是虛有其名,而是有名符其實的強度與特性。Hilleberg使用韓國高品質的DAC鋁合金營柱,抗撕裂強度高且輕量的Kerlon布料,這些材料除了讓帳篷可以達到輕量化外,也可以兼顧帳篷的舒適度與對天氣的耐候性。(Hilleberg對於帳篷的生產理念)當初在國外論壇搜集資料時,就曾看到國外的網友分享對Hilleberg的讚賞,有相當高的評價。甚至還有用了十幾年的Hilleberg,依舊沒有損壞。
Hilleberg的帳篷主要分成四個系列,讓使用者可以更簡單地找到適合自己需求的產品,分別是:
1. 黑標:最堅固耐用的系列,適合一年四季、任何環境、所有的使用者。黑標表示最簡單使用的帳篷系列,也非常適合新手從事高強度的探險使用。
2. 黃標:優先考慮輕量化的族群,適合溫暖、沒有雪的環境下使用。適合將輕量化放在優先考慮而願意犧牲些微舒適度及強度的使用者(Anjan是屬於黃標的產品)。
3. 紅標:四季帳蓬,且在輕量化上有絕對優勢,而強韌度也有亮麗的表現。適合重視輕量化而願意犧牲些微舒適度及強度的使用者。
4. 藍標:特殊需求及規格的帳篷(極致輕量化or團體使用的大本營帳篷)。
【關於Anjan 3 GT】
Anjan系列是Hilleberg的三季隧道帳,它或許不是最輕的帳篷,不過以空間/重量來考慮的話,Anjan 3 GT會是名列前茅的一頂。
在Hilleberg的系列中,擁有GT這個名字的帳篷,配有一個190公分長的大前庭,簡單來說你會擁有一個大客廳,所以不管帳篷外的大風大雨,你可以在客廳中舒適的煮飯、休息和聊天。
而Anjan系列帳篷會在瑞典的山中進行測試,以機器產生出時速110公裡的強風測試數小時,以確保產品的耐用性。這更讓我加深了對於Hilleberg帳篷的好奇心。
【實測心得】
在Anjan 2 GT的前庭內還可以坐椅子彎著腰煮飯。
這是我們第一次使用Anjan GT的帳篷,當時是使用2人帳的版本(與朋友借用)。一開始使用的最初印象,就是這個帳篷的空間真的很大,前庭的大空間足以讓我們在外頭颳大風的狀態下,依然安穩的坐在前庭內部煮飯和吃飯,完全不會被外面的天氣影響到。甚至在吃完飯出來看星星時,看到附近的人縮瑟在帳篷外辛苦的煮食,真心覺得嗯...有一個超大前庭真好
而Anjan 2 GT,雖然是兩人帳,但兩個人使用空間是相當夠的。它擺脫了以往在挑選帳篷時,需要把人數減一(例如:2人使用,需買2+1人帳)才會是居住舒適的人數,因為在使用時,並不需要如同其他兩人帳,得將把所有東西都一起放到內帳中,而是可以將登山裝備全部放在前庭,內帳只要擺放睡覺時會用到的個人物品就好了,因此即使是兩個人也可以睡得非常舒服。
去年的端午節,我們也是使用Anjan 2 GT,不過換成了灰色的版本,因為我們在上次的活動結束之後,就一直在心中盤算到底要買什麼顏色的Anjan 作為我們在山上的家,於是這次特地去借了一頂灰色的來體驗看看。
這一晚,雖然風很大卻也睡得很安穩。因為Hilleberg的內帳是用懸吊的方式掛在外帳上,可以擺動的空間也比一般帳篷大上許多,也因如此,即使強風吹得外帳呼呼作響,但內帳依然不為所動。雖然一開始睡覺的時候還是有點怕怕的,但十幾分鐘過去發現其實只是音效比較大聲而已,實際上對內帳沒有任何的影響,我們也就漸入夢鄉。
在帳篷內安穩地吃完早餐才出發,體驗起來相當的舒適。
其實在高山上,如果在帳篷內活動一陣子,就會發現外帳開始反潮。就雙層帳而言,外帳反潮是正常、可接受的,需要注意的是內帳反潮的狀況。還記得上一頂帳篷,搭不好的話內帳反潮會很嚴重,有時候睡覺翻個身還會被驚醒,醒來才發現原來是內帳反潮了。
不過Anjan 3 GT就比較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因為是採用懸吊式的內帳,所以內外帳都可以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來通風。而在搭建時,只要將帳篷前後四個角落拉直,即使在河床邊或野溪溫泉旁紮營,都可以讓內帳保持通風並維持良好的舒適度。
【總結】
當然了,大家對於這種高單價的帳篷,一定還有許多的疑問,這邊我們也一一列出來:
還記得第一次搭好Hilleberg的時候,我還找不到門口在哪裡,一度害我以為要爬進去....因為拉鏈隱藏得太好了。
1.防水性能:因為Hilleberg的防水是靠Kerlon布料這種矽尼龍的材質,並沒有使用防水膠條,所以就算使用得再久,也不會有防水膠條脫落的問題產生。
2.搭建的方便性:我們有試過自己一個人搭,大約花7分鐘就可以搭建起來,而且那是剛入手不久時計算的速度,現在應該可以更快了。而營釘的部分,並不需要每次都將10根地釘打好打滿,如果不是在強風的環境下,我們通常都只有搭前後的四根地釘而已。
3.收納:這是我們喜愛Anjan的理由之一,因為設計的關係,所以Anjan在收納的時候並不需要把內外帳分開,營柱抽出來之後,把外帳放在內帳的範圍內中,直接開始對摺就好了!所以即使是在風雨中紮營,也不會有內帳溼掉的問題。
因為大前庭的關係,內帳只需要擺放睡覺用得到的東西,其他東西可以放置於外帳,整體空間感大了很多。
重量:Anjan 3 GT打包重量約2.4公斤,在三人帳的條件下其實這個帳篷不算輕,但也不會到重。不過只要想到Anjan 3 GT還有一個可以自由運用的大前庭,我們會覺得多一點重量值得。畢竟這種東西在好天氣可能會覺得用不到,但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下時,能有一個可以自由運用的大空間,這是一種享受啊!而且如果臨時有狀況,你的前庭也可以幫忙收納2位人員左右。(瞬間升級變成五人帳)
其他:Hilleberg還會附上一個備用杖杆讓你在有需要的時候使用。而在沒有用的時候,這根多出來的杖杆在野營生火時超級好用!可以直接把空氣吹到火堆內部,生火可以生得更順利。
然而2019年時,Hilleberg也有針對Anjan做改版,是將外帳下緣的弧度做高一些來增加通風性。而沒有GT的版本,則把門從正開的改成側開來加強使用者的舒適度。
使用了Anjan 3 GT快一年,與它度過了不少夜晚。
整體來說它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帳篷,不過也因為它是隧道帳不是自立帳,所以在紮營的時候會有比較多的限制:比如說在木棧板上不能紮營,營地需要比較大的空間,不過這些小缺點也對應著了它的優勢,就是可以把更大的空間包進帳篷內,讓使用者感到更舒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